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

說話間,二人來到大軍主帳,巴璞坐下後,便急不可耐的開口問道:“司馬將軍,不知現在攻打陽關的情況如何,還有,在下先前派來的巴犢將軍可有傳回訊息?”

司馬翦略有些無奈的道:“陽關戰況焦灼,本將已經指揮大軍強攻五日,傷亡慘重,但是秦軍卻絲毫不退。所以,本將現在也只能保持對陽關的攻勢,希望巴犢將軍能傳回好消息,說動各部巴人儘早起事。”

說着,司馬翦又搖頭道:“只是巴犢將軍已經去巴地數日,卻音訊全無,也不知到了何處,現在巴國之內又是何狀況。”

巴璞聞言皺了皺眉,這裡距離江州很近,無論如何,一天之內也可以打一個來回。

結果,巴犢一連數日都沒有傳來消息。

難道巴犢被人賣給秦國?

想到這,巴璞臉色浮現出一絲憂思。

巴國建國之初,乃是巴、樊、瞫、相、鄭五姓聯合,巴姓雖然是巴國的王族,但是其他的四族實力也不小,會不會是有人被秦人統治十餘年後,就被秦人收買了呢?

沉吟了一下,巴璞沉重的道:“將軍勿憂,稍後在下再派一些人去江州打探情況,並聯絡城中巴人倒戈。當日秦人不講信用,滅亡我國,不要說十幾年,哪怕是幾百年,我巴人也不會心服的。”

“好。”司馬翦聞言精神一振,大喜道:“本將相信,只要巴侯出手,巴國百姓必羣起呼應。只要巴人起來反抗秦人的統治,那麼巴國復國將之日可待矣。”

說着,想起陽關慘烈的攻城戰來,不由看着巴璞問道:“巴侯,一路遠來,不知巴人需要休整幾日,才能投入戰鬥。”

巴璞聞言,聽着軍營外不斷傳來的廝殺聲,哈哈大笑道:“將軍此言差矣,我巴人驍勇善戰,此刻返回家鄉,正急着回到故土見昔日親朋好友,連一刻都難以等待,哪裡需要休整。”

說着,巴璞拱手道:“將軍,在下請戰,明日攻打陽關,我巴人可作先鋒。”

司馬翦一聽巴璞如此上道,立即大喜的應道:“好,巴人善戰之名本將早有耳聞,明日就由巴侯做先鋒。”

“是將軍。”

次日。

陽關外楚軍大軍前方,巴璞一馬當先,身後緊跟着千餘身穿巴國皮甲,手持木盾長戈的巴人士卒。

這些明顯巴國士卒打扮的人,一部分是前巴侯投奔楚國時的身邊的軍隊,更多的則是巴國亡國後,逃到楚國的潰軍,被楚國收容後,隨巴侯一同安置在沙羨。

士卒身後,則是數千身披獸皮,一手持木盾,一手拿着楚國武器的巴人。這些巴人則是巴侯得知楚王打算復立巴國後,從沙羨召集而來報仇復國的巴人。

與前面全都是三四十歲左右的士卒不同,後面這些巴人,年紀從十幾歲到六十多歲全都有。這次爲了復立巴國,巴璞已經將沙羨附近的巴人男丁全都帶過來了。

此時,陽關城牆上,守將羅宏一看關外出現大量巴人模樣的軍隊,頓時大驚失色。

“爲何會出現如此多的巴人,難道巴人真的反叛了?打算復立巴國?”

羅宏口中小聲的囔囔着,同時,恐懼的目光不斷往身後望去,彷彿身後有什麼洪水猛獸一般。

此刻他不但心關外的楚軍,也不擔心關外的巴人,城牆在,關外的敵軍都殺不上來。

他最擔心的身後。

現在連關外都出現瞭如此多的巴人,那麼關內呢?

是不是巴國的巴人全都反了,故而許多巴人翻山越嶺前去投奔楚人?

還有,現在會不會有一隻巴人軍隊正埋伏在身後,只等大戰一起,就突然殺出,前後夾擊引楚軍入巴?

想着,羅宏心中充滿着憂慮。

接着,羅宏突然想起因爲秦人不善水,而巴人擅長操縱船隻,而且之前巴國本身就有一些水師。故而司馬錯在巴地訓練水師時,曾招募了大量巴人充當水師士卒。

原本司馬錯打算等十幾二十幾年,等巴人歸附後,就率領巴蜀大軍伐楚。

而現在,說不定這隻水師就將成爲巴人的一把利劍。

想着,羅宏立即大聲吩咐道:“快,立即派人回去稟報曹將軍,就說楚軍中出現大量巴人,請將軍小心巴人謀反。”

此時,不僅是陽關守將羅宏憂心忡忡,而且連城牆上的普通秦軍士卒也在恐慌不已。原本秦國治下的巴人,突然成爲敵人,這是不是表明,巴人已經反了呢!

也就是說,他們這隻秦軍,此刻已經不再是在國中作戰,而是孤軍深入敵國,舉目所見,全是敵人?

此時,隨着羅宏的那聲大吼,附近的秦軍頓時左顧右盼,心神不定。

就在此時,關外傳來陣陣戰鼓聲。

接着,楚軍最前方的巴璞用手中的長劍對着陽關一指,接着爆發出一聲大喝,然後身側的巴人全都紛紛響應,一陣整齊的暴喝聲便響徹戰場。

而後,聽到暴喝聲的巴人,全都爆發出一聲大吼。

一時間,嘹亮的大吼聲,瞬間壓制住戰場的戰鼓聲,彷彿整個天地間都只剩下這一股吼聲一般。

城牆上本來就惴惴不安的秦軍,此刻聽的巴人大吼,心中頓時一緊,緊緊握住兵器的手不覺間就抖了一抖,甚至隱隱間覺得,好像這座巴人修建的關邑,也在呼應巴人的呼喊。

想着,不少秦人冷汗都流出來了。

而關外的巴人,大吼過後,立即用巴人的語言,高聲唱起巴國的歌謠。

隨着歌聲響起,所有的巴人猶如得到命令一般,齊齊地向陽關衝了過去,而且一邊向前一邊跳着巴人特有的舞蹈。

彷彿現在他們不是在戰場,而是豐獲之後,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大家圍着火堆,一起唱歌跳舞。

只是,此刻他們的眼神,不是甜蜜的看着心中的戀人,而是充滿着仇恨,用無比仇恨的目光死死的盯着陽關城牆上的秦人。

因爲秦人的緣故,他們國破家亡,因爲秦人的緣故,他們妻離子散因爲秦人的緣故,他們背井離鄉,因爲秦人的緣故,他們有家不能回,因爲秦人的緣故,他們在楚國備受歧視。

而現在,他們想要回家,想要與親人團聚,想要榮歸故里,更想要復建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家。

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紛飛第七百七十二章 馳援墊江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謀上庸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孫衍薨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四十章 欲廢肉刑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韓決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二章 滿朝恭賀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撫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聲震城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風放火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軍大崩第三百三十一章 質疑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第二百五十六章 機會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緊逼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頭初現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韓國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七十四章 兵力配置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標 上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六百八十二章 越王臼的首級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五百一十五章 將死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二百五十九章 義渠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策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捨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三百三十一章 質疑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五十章 苦獲已齒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軍求和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