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

另一邊,昭雎率領三萬大軍離開郢都後,便一路疾行,花費了半月時間,便趕到勳關東部的武當縣。

當夜,武當縣外楚軍大營。

“柱國,在下襄成君司馬鄭當,在此等候多時矣!”

“襄成君司馬?”昭雎看了一眼手中的印信,然後面無表情的開口道:“本將記得,當日秦國攻打房縣之時,彭君不戰而逃,以致房縣輕易失守。

襄成君的封地同樣也在房縣,雖然襄成君被大王留在郢都,但是襄成君的令尹與司馬全都有守土之責。房縣失守後,閣下便了無音訊,本將本以爲爾等在已經以身報國,不想,現在竟然在這武當縣外看到你。”說着,昭雎目光中突然露出幾分遲疑,遲疑道:“閣下既然未死,爲何不回郢都向大王覆命?”

“還有,不知這幾個月來,閣下身在何處?”

鄭當一聽昭雎懷疑他已經向秦國投誠,臉色一變,急忙拜道:“柱國,當日上將軍突然猝死,以致前線潰敗。在下與襄成君令尹得知前線兵敗的時候,秦軍已經殺到房縣不遠處,當時襄成君在郢都,我等不知如何是好,只好率軍前去房縣守城。

不想,在下率領的守卒還未趕到房縣,就得知房縣那邊傳來彭君不戰而逃的消息傳來,接着房縣的百姓紛紛逃亡。等秦軍殺到時,房縣兵不足一千,不多時便失守了,而在下也隨潰軍逃亡。

其後,秦軍又輕取上庸勳關,阻斷了我等的退路,故而無奈之下,在下只好上山隱藏,以躲避秦軍的抓捕,並希望能在楚軍回師攻打上庸漢中之時,能一盡綿薄之力,洗刷身上的罪責。”

昭雎聞言審視的看着前方的鄭當,對他的話並沒有相信。數月間音信全無,誰知道他是真的淪爲盜賊呢,還是已經投靠了秦國。

心裡想着,但昭雎面上卻露出恍然大悟之色:“原來如此,將軍對大王忠心耿耿,待本將回都,定然會向大王稟明。”

“謝柱國!”

頓了頓,昭雎又問道:“鄭司馬,不知此刻將軍麾下還有多少士卒。”

鄭當應道:“回柱國,此刻末將山中還有精兵六百餘,全是漢中上庸的潰卒,爲末將陸續收攏所得。”

說着,鄭當遲疑了一下,繼續道:“只是因爲秦國在上庸管控極嚴,故而在下等人全都缺衣少食。幸得一些貴族商人資助,這才勉強能在山中度日。”

昭雎眼前一亮,立即追問道:“有貴族商人資助,這麼說來,上庸各地還有很多忠君報國之人了。”

鄭當點了點頭:“柱國,正是如此。上次秦軍敗退之時,我等本想起事接應犀首將軍,奈何犀首在武當縣中便停兵不前,而後沒有攻打勳關便引兵東進,前去救援陳城。我等無奈,只能再次潛伏。

而這次秦國蜀地叛亂的消息傳來,上庸各地的秦國官吏全都風聲鶴唳,加強了對各地的控制。但是,我等得知此事後,全都認爲這是這是我楚國收復上庸漢中的最好時機,大王以及朝中諸公一定不會放棄這個機會的。

故而,在下便繞過勳關,來此等到楚軍的到來。”

說着鄭當眼中冒出一股灼熱的目光,看着昭雎興奮不已道:“果然,在下才在武當縣等候了五日,柱國便率軍殺到了。

柱國來的如此之快,想必一定是大王心中擔憂上庸的百姓。而我等的堅持,也算不是白費了。”

感慨着,鄭當又急不可耐的詢問道:“敢問柱國,這次大王打算出動多少軍隊收復上庸漢中,不知後續的大軍什麼時候到。之前樗裡疾與甘茂從上庸離開之時,爲了防止楚軍趁機攻打上庸,曾在上庸留下了兩萬重兵。若是兵力太少,在下擔心,勳關險要,恐怕難以攻克。

而且,現在秦軍對上庸各縣的管控非常嚴格,但是,只要大王,只要柱國一聲令下,我等願爲大王效死。”

說着,鄭當立即對着昭雎行了一個單膝禮。

昭雎看着請命的鄭當,張了張口,卻什麼話也沒有說出來,頓時無言以對。

總不能說這次大王根本就沒有打算收復上庸漢中,自己率領的三萬大軍,就是全部的楚軍,只是用來牽制秦軍的吧。

沉吟了一下,昭雎面色平靜的道:“將軍請起,本將這次率軍前來,自然是要爲大王奪回上庸的。只是勳關險要,大軍難以展開,故而本將暫時只能率領三萬大軍前來引誘秦軍,希望能將秦軍引出勳關。”

“原來如此!”鄭當煥然大悟道:“在下之前還疑惑呢,爲何柱國只帶了三萬楚軍前來。”

昭雎臉上微微一笑,露出智珠在握之像。頓了頓,再次問道:“將軍,勳關險要,若想用最小的代價攻克,非得裡應外合不可。本將想知道,現在上庸各地,還有多少心向我楚國的忠臣。”

“不少!”鄭當立即應道:“柱國,之前秦國攻打漢中上庸之時,前進的速度極快,不少貴族還沒有來得及抵抗,上庸就失守了。秦軍雖然只用了極短的時間,便攻下了楚國的漢中上庸。但是,同樣也因爲貴族來不及抵抗,故而各地貴族全都元氣未損。

在下聽說,上庸之中,除了在下所部的六百餘人外,長利縣尉同樣也退守山中,手中有千餘人。此外,還有上將軍所部的潰卒,也有不少散落各地山中,多則百餘人,少則十餘人,正在山中等待時機。在下手中的戰士,正是吸收了數只潰卒之後,才彙集六百餘人。

而且,此刻,許多貴族正如在下一般,正期盼着楚軍的到來,準備裡應外合,光復上庸各地。”

昭雎點了點頭,初步瞭解上庸內部的情況之後,沉吟了一下,開口道:“好,鄭將軍,本將命你立即回到上庸,準備聯繫各地的忠義之士,以等待時機。”

說罷,昭雎瞥見鄭當露出興奮之色,再次開口道:“還有,沒有本將的命令,不要倉促起事。等時機成熟,本將自會派人通知爾等。”

“諾。”

鄭當離去後,昭雎便立即命人前去上庸各縣打探消息。

對於鄭當的話,昭雎並沒有相信。

吩咐完畢之後,昭雎搖了搖頭,頓時遺憾的長嘆一聲:“可惜了啊!”

接着,沉吟片刻後,笑道:“這行軍作戰,人多有人多的打法,人少也有人少的打法。”

說着,便高聲向帳外下令道:“傳本將將令,明日全軍去勳關外挑戰。另,傳令給武當縣尹,讓他組織百姓固守武當縣城。”

“諾。”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終始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六百零五章 備戰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八百一十三章 駕臨吳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城 上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亂中有治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二百章 登門送禮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五十章 苦獲已齒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越國北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戮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爲國分憂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八百一十六章 吳城暗流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謀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齊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齊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軍求和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一百二十七 試點襄陽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九百五十六章 調兵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來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義獻寶第四百章 往燕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五百零九章 別無選擇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