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

八月初一,祭祀女媧大神的日子。

熊槐宴請仇液後,一連沐浴齋戒三日。

這一日,熊槐戴着祭祀時所用的精製王冠,穿着莊重的王袍,接着,掛上佩劍,然後特意捨棄了身上的所有美玉,轉而佩戴着特意挑選出來的,兩塊精製五色石。

待打扮清楚之後,這纔去出門而去。

楚宮外,羣臣一大早便趕到宮外,因爲今日要舉行祭祀的緣故,故而羣臣全都在宮外等候。

待楚王車架到來,羣臣便在令尹的帶領下,浩浩蕩蕩的前往郢都不遠處的江水之畔。

江畔祭壇處。

太卜立於祭壇之下,羣臣分列祭壇兩側。

待一切準備就緒,熊槐這纔在一個大巫的指引下,一步一步的向祭壇走去。

此時,羣臣見到莊重非常的楚王,心中頓時一驚。

雖然楚王的衣着與往常祭祀東皇太一時一樣,都是重冠厚袍,再加上腰間太阿寶劍,一切如常,比起常日更顯威嚴。

但是,這一次,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被楚王腰間的五色石所吸引。

只見五色石通體五色,白青黑紅黃,象徵着五德,可與五德鳳凰化做五色石相互印證,不用其他人提示,只需一看便知曉,此物正是補天神器五色石。同時五色石上界限分明,而彼此銜接間,天一無縫,全然看不到雕琢的樣子,好似宛若一體。

五色石在太陽的照射下,光彩奪目,熠熠生輝,顯得格外耀眼,不,是有些刺眼。

同時,隨着楚王的走動,兩塊五色石相互撞擊在一起,發出清脆的聲音。聲音平緩而有序,顯示其主人走動間不急不緩。

此刻,羣臣全然沒有注意到楚王,反而一門心思的看着楚王腰間的五色石,腦中一片大亂。

傳說中的補天神器五色石,竟然被楚王戴在腰間,難道楚王就不怕女媧大神怪罪嗎?

還有,傳說中,楚王之得到了一塊五色石,怎麼楚王腰間掛着兩塊,並且祭壇上還擺着一塊。

尤其是未曾在宗廟親眼見證五鳳化五色石的封君們,心中更是不斷嘀咕。

難道傳言有誤,楚王得到的五色石不是一塊?

這女媧大神待楚王也太厚了吧?

竟然不僅僅賜給楚王一塊神器,而是一連賜下三塊,以致楚王都奢侈的直接佩戴起五色神石。

難道?

難道天命真的在楚王身上?

想着,衆封君再看楚王,頓覺楚王的身體上帶着一股異樣的色彩,此刻,楚王的身軀,似乎變得更加高大偉岸起來。

就在衆人疑神疑鬼間,熊槐已經登上祭壇,讀完祭文,然後將祭文投入火盆中,焚告神靈。

待祭文燃燒殆盡,熊槐這才高聲吩咐道:“太卜,上犧牲,祭女媧大神。”

“唯!”

不多時,祭壇上便擺放起兩頭牛來。

此時,羣臣見狀,心中再次一驚。

楚王帶着羣臣舉行國祭,在如此莊重的場合,竟然以兩太牢祭祀女媧,這可是祭祀太一的重禮。

楚王用如此重禮?

莫非楚王真的得到了女媧大神的庇護?否則,楚王何以如此?

想着,衆人頓覺楚王身上的神秘色彩更加厚重了。

接着,太卜完成犧牲祭神的儀式後,熊槐緩緩開口道:“六國伐我,值此危難之際,女媧大神顯神蹟與宗廟,賜五色石於寡人,以鼓舞寡人繼續與六國作戰。

幸賴神明賜福,祖先庇護,羣臣將士效命,故而才一舉擊潰六國的進攻。”

說着,熊槐停頓了一下,接着,繼續道:“今六國敗退,國家新安,寡人有感大神之賜,特意兩太牢相祭,還望女媧大神不吝賜福。”

說完,熊槐轉過身來,面對着羣臣,對身側的太卜道:“還請太卜占卜,以問神靈。”

“唯!”太卜應了一聲,然後轉身下壇,開始進行占卜儀式。

不多時,太卜從火中取出龜甲,一看之下,隨即露出大喜之色。

接着,快速來到楚王面前,高聲大喊道:“大王,占卜結果,大吉。”

熊槐聞言,臉上露出笑意,然後大喜道:“好,幸得神靈庇護,我楚國今後必將國運昌隆。”

說着,熊槐再次看向太卜,聲音十分洪亮的道:“太卜,寡人聞昔日共工怒觸不周山,柱斷而天破,天河之水墜於大地,以致天下洪水肆虐。幸得女媧大神煉石補天,這才堵住了天窟,阻止天水繼續流入大地,從還天下以安寧。

且,寡人聞,人爲女媧大神所造,女媧是爲人之母。造人之功,德披天下,世人無不敬仰,無不感恩戴德。

故,寡人以爲,女媧大神貴爲人母,更有補天之大功德,有此兩功,足以與四帝並論。

且寡人聞,天有五德,如今天下只有白、青、黃、赤四帝,獨缺北方黑帝,是爲五德不全矣。

黑帝善水,女媧大神補天治水,可謂水之神祇。常言道天南地北,女媧大神身爲地祇,居於北方,正是北方之神。

不久前,寡人夜夢神女,自稱奉北方之神符詔,前來爲寡人賜福。

如今想來,天有五德,分有五帝,其缺一帝者,定爲女媧大神也。”

早就有心理準備的太卜,一聽楚王之言,立即驚歎的拜道:“大王英明,天下五德而四帝,臣早就覺得少了一帝,原來女媧大神便是傳說中的黑帝。”

聽到太卜的話,熊槐心中笑了笑,然後向祭壇內側走了數步,來到祭壇靠近羣臣的一側,然後開口道:“寡人慾以女媧大神爲黑帝,與其餘四帝併爲五帝,今日每年舉行一次祭祀,不知諸卿以爲何如。”

說着,熊槐便將全部心神放在羣臣中的封君。

以女媧爲黑帝,雖然與羣臣關係不小,但,與封君們的關係卻更加大。

因爲增加一帝,地方封君就需要多出一份祭品,如此,封君們每年的供奉多了一分。

封君們會不會出這筆錢,這正是這次如此重禮祭祀女媧的目的。不僅是爲了神化自己,更是對封君的一個試探。

雖然封君們的實力已經大爲削弱,但是,江淮一邊的封君,依舊數量衆多,他們團結起來的力量,依舊不容小覷。更何況,如今漢南的封君,依然也不穩定。

若是面對黑帝,羣臣都直接認了,那麼就是說對封君的打擊,已經讓他們恐懼,楚王的威嚴,已經得到樹立。

接下來,便可直接派駐令尹。

若是封君們羣起反對,那麼給封君派駐令尹的事情,就必須慎重,或者還得緩緩,還得先解決江漢的封君,然後再集中力量對付江淮的封君。

想着,熊槐的目光便中羣臣臉上掃過,暗暗問道:

那麼,現在,你們會如何選擇?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一百三十四章 嚇暈太府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來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發現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義獻寶第八百章 退意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敵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聯軍潰敗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賞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見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二百五十六章 機會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遊說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兩國互市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師徒來楚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四百零三章 送馬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三百一十六章 議趙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陰相見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