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

很快,屈原三人將私通敵國的大臣名單上報楚王,結果楚王卻沒有立即回覆的消息便在郢都中傳播開來。

對於這種情況,郢都中的楚人全都鬆了一口氣。

“看來此事也出乎大王的預料,大王並沒有清洗國中貴族的意思,完全是屈原擅自捅破此事,才讓所有人爲難。否則,大王不僅不會不限制封君的行動,而且還會在此事上拖拖拉拉,猶豫不決。”

羕陵君得知此事後,獨自在房間中長吁短嘆。

“接下來,只要公子子蘭被秦國保護起來,或者逃亡他國,沒有被鹹尹帶回郢都,那麼大王心中便不會紮下一根刺,時常難受。不久的將來,這件事,就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感嘆着,羕陵君臉上又浮現出一絲冷意。

“屈原以及屈氏,這件事過後,我倒要看看,你們如何在楚國立足,老夫在黃泉路上等着你們。”

次日一大早,羕陵君天還未亮,便稍稍洗漱了一番,然後早膳也未吃,便離開賓館,前往楚宮。

到了楚宮外,正直宮門大開。

羕陵君見此,沒有進入宮中,而是直接在宮門外長拜,然後對守門的侍衛道:“勞煩稟報大王,就說臣羕陵君前來請罪,請大王賜罪。”

說完,便深伏於地,一副長跪不起的模樣。

宮中。

熊槐得到消息後,沉吟了一下,然後吩咐道:“司宮,讓羕陵君先回去吧,寡人心煩意亂,想獨自一人靜靜。

另外,吩咐下去,今日寡人不見任何人。襄陽守廷理司敗三人入宮後,讓他們也回去吧,寡人今日不見他人。

告訴司敗,讓所有寫信給子蘭的縣尹,全都回郢都來,寡人要親自審問。”

“唯!”

李秋離開後,熊槐沉默了一下,才緩緩開口道:“羕陵君這個老滑頭,若是寡人這個時候見了你,那寡人是放了你們呢,還是不放呢。

想要見寡人,等着吧!”

不多時,李秋去而復返:“大王,臣已經將大王的意思告訴了羕陵君,但是羕陵君不願離去,只求大王能見他一面,讓他當面向大王請罪。”

“知道了。”熊槐聞言沒有半點意外之色。

此時,李秋接着道:“大王,方纔南君與竟陵君也到了宮門外,正與羕陵君跪在一起,一同求見大王。”

熊槐聞言,語氣不善的道:“告訴他們,讓他們回去,若是不願走,那就隨他們的便,讓他們跪着好了。”

李秋遲疑了一下,然後低下頭,不敢看楚王,壓低了聲音道:“大王,王后在殿外求見。”

熊槐一怔,然後轉身揮了揮衣袖,冷漠道:“你們都退下吧,寡人想一個人靜一靜。”

宮外。

當太陽高升的時候,宮門外已經跪下了一片人,大多數都是地方封君,凡是寫過信並且還滯留郢都的,全都跪在這裡了。

當然,那幾個朝中大臣,也不例外,正夾雜在封君之中。

接着,過往的人羣,很快便發現了這千古難遇的奇景。

平常高高在上的貴族,此刻竟在宮門外跪了一大片。

只是看熱鬧歸看熱鬧,此刻也無一人敢在宮門外停留。

陰曆七月,正是一年最熱的時候,隨着太陽的逐漸升起,火熱的陽光灑向大地。

辰時(早上七到九點)還未過去,宮門外長跪不起的勳貴,便已汗流浹背,酷熱難耐。

就在大家見楚王毫無反應,心裡已經涼透之際,一輛馬車從南面疾馳而來,然後在楚宮數百步外停下,然後中君從馬車上下來。

中君看着宮外跪倒的人羣,眼神冰冷刺骨,臉色極爲冷漠,全身更是散發出陣陣寒意。

昨日他們散朝歸來,本已達成默契,各自返回封地,堅守封地,並且聯絡朝中大臣,以向楚王施加壓力。

但是,萬萬沒想到,昨日離開郢都的只是少數幾個人。

若是不是他在南面久等南君不得,突然驚醒過來,並連夜返回郢都。

就憑眼前的一幕,他全族都被坑死了。

想到這,中君看了楚宮一眼,慶幸不已,還好他趕回及時,大王還沒有接受羣臣的請罪,不然,他就完了。

想着,中君便帶着無窮的恨意,然後默不作聲地來到羣臣最後面,最後悄無聲息的跪了下去。

中君的到來,並沒有驚起半點波瀾。

接着,又一個封君迷途知返,同樣也沒有人關心。

隨着時間的推移,很快,便到了日中。接着,日月運行不止,很快,太陽便過來正南,開始漸漸西移。

直到太陽落山,羣臣也沒有等到楚王召見。

入夜,宵禁之後,羣臣這才返回住所。

當然,不少人是被擡回去的。

第三日一大早。

宮門再次打開後,門外已經跪滿了大臣。

對於羣臣的動靜,熊槐沒有任何理會。

若是叛國之罪,就是跪上一天,便可以原諒的,那也太便宜了。

就在熊槐用過早膳後沒多久,李秋滿頭大汗的跑了進來,急道:“大王,不好了,羕陵君方纔在宮外猝死了。”

“羕陵君死了?”熊槐一怔,詫異的問道:“怎麼回事,羕陵君不是在宮外跪着嗎,怎麼會突然猝死呢?”

李秋應道:“大王,據說,前日羕陵君因子奇之事,羞憤交加,吐出一口心血,而元氣大傷。接着,昨日在宮外跪了一日,已經熱毒入體,被人擡了回去。今日再次在宮外跪了一個多時辰,結果就突然猝死了。”

“唉!”熊槐聞言沉默良久,然後長嘆道:“罷了,雖然他們私通敵國,其罪當誅,但自有國法處置。現在,讓他們在酷暑之中跪在宮外,倒是顯得寡人刻薄寡恩了。

傳詔,寡人慾再次召開朝議,請羣臣前來議事。”

“唯!”

半個時辰後,羣臣再次聚集宮中。

大殿中。

熊槐看着羣臣,語氣冰冷的道:“剛剛羕陵君猝死了,他不是死在戰場上,也不是死在自己的家中,而是死在寡人的宮外。”

說着,熊槐勃然大怒,突然提高了聲音,大吼道:“就死在寡人的宮外,還有那些跟羕陵君一起跪在宮外的人,你們想幹什麼?

先前私通敵國,是爲不忠,現在以死相逼,陷寡人於不仁。

你們究竟想幹什麼?

你們就是這樣做寡人的臣子的嗎?”

感謝書友看灰機會飛的打賞!

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二百五十九章 義渠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三百五十章 暴漲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五章 請誅屈原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策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二百五十九章 義渠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三百三十一章 質疑第七百一十六章 實驗基地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陽第七十七章 越國使者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六百一十七章 聲音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潛龍勿用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戰 五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勢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幫一把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頭初現第八百九十九章 圓形方孔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齊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幫一把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二章 滿朝恭賀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聯姻燕國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齊國伐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