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

這個聲音一傳出,羣臣頓時一怔,然後紛紛回頭一看,卻是另一個謁者屈春。

見此,羣臣一驚。

屈氏自從屈匄死後,因朝中大臣只剩下屈原一個,因而有不少屈氏族人投靠屈原,比如接替三閭大夫的屈署。

這個屈春,正是被屈署舉薦給楚王,成爲楚王的謁者的。

換句話說,這人是屈原的人,不是他們的人。

想着,羣臣心中一冷,屈原要搞事。

尤其是羕陵君等人,心中頓時一沉,突生不妙之感。

在羣臣沉默的一瞬間,熊槐面無表情的看着屈春道:“這次我楚國能擊退六國聯軍,皆懶將士用命,羣臣效力,寡人可不會冤枉一個好人。若是跟犀首一樣,捕風捉影,沒有真憑實據,還請閣下勿提。”

屈春一臉堅定的拜道:“大王,臣冒死以聞。僞王在鄧之時,國中皆傳有大量貴族子弟在鄧縣爲僞王效力,此事在國中傳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故,爲了避免謠言重傷大臣,爲了安撫百姓,爲了避免百姓胡亂猜測,臣請大王徹查此事,以定人心。

而且,當日被僞王脅迫應君等人,此刻就在殿中,大王何不一問?”

說完,屈春立即拜伏於地。

此時,羣臣頓時變了顏色。

當日爲了保住權勢,許多人兩頭下注,與子蘭暗中聯繫。雖然屈春是說有人爲僞王效力,這與他們無關,但是,這種事驚天大案,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只要一查,那麼大火遲早會燒到他們身上。

而與此事直接相關的羕陵君等人,則更不用說,若是眼神可以殺人,那麼屈原與屈春已經死了千百次了。

此時,鹹尹範環看了看身側不遠處的羕陵君等人,見他們臉色蒼白,頭上漢水直冒,哪能不知這事的真假。

只是,令範環大恨的是,這些封君爲免也太多了一些,幾乎整個漢南以及洞庭的封君,全都在瑟瑟發抖。只有少數幾個封君在一旁拍着胸口長吁短嘆,一副心有餘悸地模樣。

若是楚王真的查下去,楚國必然會出現極大的動盪,雖然眼下封君實力大爲削弱,難以掀起大浪來。

若是十年前,就跟上次楚王讓屈原變法一樣,他也不會反對。

щщщ●тт kan●co

但是,現在,楚王已經年過五十,而太子橫···

想着,範環一臉決絕的走出來行禮道:“大王,當時秦軍正在猛攻襄陽而不下,郢都之中百姓不穩,羣臣心亂,是以才刻意散步的謠言,以動搖我楚國軍心士氣,擾亂我楚國內部,以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

是以,臣以爲,此事定然是秦國的計策,根本不足爲憑。故,臣以爲,此事完全不必查問。”

說着,範環立即拜倒:“臣請大王三思。”

範環話音一落,立即就有十餘位朝中大臣長拜道:

“大王,鹹尹言之有理,請大王三思。”

“大王,這僅僅只是謠言,請大王三思。”

熊槐面無表情的看着範環等人,然後眼睛餘光瞥向面色蒼白羕陵君等人,然後心中長長一嘆。

範環這人他知道,朝中議事一向都是爲國家考慮,故而能以不是公室的身份,而擔任鹹尹重任。

他此刻的發言,也未必不是爲國家考慮,只是···

熊槐看着羣臣心中冷冷一笑,近十年的佈局,不就是爲了今天麼。箭已離弦,豈能再收回來!

想着,熊槐緩緩開口道:“鹹尹請放心,寡人一向寬以待人,若是沒有證據,寡人是不會冤枉一個好人的。”

說着,熊槐目光轉向應君等人:“應君,你們說說吧,當時傳遍郢都的謠言,是否屬實。”

此時,楚王話音一落,應君等人頓時成爲殿中的焦點,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見大家全都看過來,應君心中一陣發苦,若是九里君幾天前在楚王面前將此事揭破,若是他們全族都捏在楚王手中,應君真想立即去死。

但是,此時他還不能死,於是,便無視了羣臣期待的目光,向楚王行禮道:“回大王,此事屬實,臣等倒戈之時,還抓獲了二十幾個意圖跟隨僞王逃亡的叛逆。爲了防止他們中途逃亡,臣等已經將這些叛逆秘密送來郢都,請大王明察。”

此言一出,殿中立即傳來一陣吸氣的聲音。

羕陵君等人更是難以置信的看着應君,他們費心費力的爲救助應君等人的奔波勞累,現在,事情已成。結果應君等人竟然過河拆橋,直接在大朝議中將他們賣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此時,羕陵君心中對應君的恨意瞬間超過了屈原,若是可以,恨不得直接活剝了應君。

另一邊,熊槐得到應君的肯定答覆後,立即勃然大怒道:“應君,你所說是否屬實,若是欺瞞寡人,誣陷大臣,這可是死罪!”

應君用顫抖聲音應道:“大王,臣所說句句屬實,若有虛假,臣請以全族性命抵罪。”

熊槐聞言冷哼一聲,然後語氣極爲冰冷的道:“好,犀首,你立即派人將那些叛逆帶上殿來,寡人要親自審問。”

“唯。”

公孫衍離去之後,殿中的大臣這才反應過來,這把大火已經從公孫衍身上燒到羣臣身上,且爲之奈何?

只是,即便有萬千辦法,在羣臣全都在大殿中,行動不便的情況下,也只能乾瞪眼。

此時,殿中的封君們,已經在考慮如何自救了。

不多時。

公孫衍便帶着一羣侍衛,押解着二十多人走進殿中。

此時,殿中更加擁擠了,讓人喘不過氣來。

這些人被壓進殿中後,立即就從羣臣中找到了自己的祖父,父親,或者是兄弟,見他們全都面露恐懼之色,頓時面無血色。接着,衆人再看了看殿中臉上寒意四溢的楚王,頓時被嚇得魂飛魄散。

熊槐見人被公孫衍帶來後,正欲開口問話,卻被一聲暴喝打斷。

“子奇你這孽障,想我羕陵君一脈世代飽受楚王恩寵,如今國難當頭,你不思爲國盡忠,卻投靠敵國。你這不忠不孝之人,實在氣煞我也!”

羕陵君說話間,滿臉羞愧之色,胸膛急劇起伏,似是羞憤異常的模樣。

接着,就在衆人的詫異中,突然再次發出一聲大吼:“氣煞我也!”

說着,一口鮮血噴出,直接倒在大殿中。

感謝書友asdf1941的打賞!

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七百八十六章 舉國動員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來我往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謀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九十一章 韓軍敗退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頭換面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五百零九章 別無選擇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來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襲人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一十四章 濟陽城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齊使蘇代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九百五十六章 調兵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指濮陽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動員全郡第六百章 心傷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三百七十章 會師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韓決戰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第五百一十六章 遺言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齊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