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

“這···”信心暴漲的羣臣,一聽帶着萬餘臨時徵召的士卒,去與甘茂率領的數萬秦軍拼殺,頓時全都一滯。

天命在楚沒錯,羣臣此刻也相信楚國一定能獲取最後的勝利,但是誰也沒有把握打贏這場戰爭。

昔日周室號稱也獲得了天命,周文王剛出生,就被祖父確認爲繼承人,號稱是振興周室的人。可是周文王的父親與長子全都被商王幹掉了,甚至周文王自己至死也沒有完成取代商朝的任務。

所以說,誰知道楚國獲得天命之後,這天命究竟會落在那個楚王身上。

而且這一戰,敵我差距太大,簡直就是去送死。

想着,羣臣相互觀望,全都沉默不語。

熊槐見沒有人主動請命,再次問道:“不知哪位賢卿願領軍前去擊退甘茂率領的秦軍,以及丹淅的秦韓聯軍,寡人願意將鄢城以及鄢城以北方城以南的所有大軍全都託付於他,以破秦軍。”

話音落下不久,就在羣臣面面相覷之際,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大喊聲。

“報···析邑緊急軍情。”

聲音落下,一個偏將快速跑到殿中,大聲稟報道:“報···大王!臣奉陰君之命特來稟報大王。三日前,秦韓聯軍急攻析邑,正當葉公率軍與敵軍激戰之際,召陵君盛君弋陽君三人率衆反叛,以迎接叛逆子蘭的名義,接應秦韓聯軍過河。

隨後,淅水防線被破,葉公析君等七位將領戰死,據說詹陽君等十餘位將領已被秦軍所俘,析邑三萬楚軍已經全軍覆沒。

其後,金君率領援軍與南下的秦韓聯軍遭遇,金君潰敗,士卒死傷慘重,向宛城敗走,此外,金君本人生死不明。

陰君得知消息後,見事不可爲,已經從丹口退走,準備退守鄢城。因擅自退軍之故,陰君特派臣來向大王請罪,另請大王速派大軍馳援鄢城,否則鄢城也將不保。”

殿中羣臣聞言,頓時一陣慌亂。

“大王,秦韓聯軍殺到鄢城,威脅郢都,請大王速派援軍前往支援鄢城。”

“大王,事不可爲,不如求和吧!”

“不可,有叛逆子蘭在,求和一事行不通。大王,不如我們遷都吧!”

“···”

熊槐見殿中羣臣瞬間亂成一團,吵吵鬧鬧,說什麼的都有,已經進入胡言亂語的狀態。

見此,熊槐臉色一沉,猛地一拍桌案發出一聲巨響,在羣臣安靜下來後,破口怒罵道:“慌亂什麼,秦韓聯軍還沒有殺到郢都,天還沒踏下來,你們就慌亂了嗎?就算天塌下來,寡人有天命在身,也能用五色石補天。現在不過是我楚軍小敗一陣,你們就亂成這樣,成何體統!”

羣臣見楚王大怒,立即惶恐的拜道:“臣等無狀,死罪,死罪。”

見此,熊槐慢慢收斂怒色,然後整了整衣冠,用異常平靜的語氣開口道:“雖然丹淅防線已破,但是陰君還保留了三萬大軍,另外,宛城方城還有我楚國十餘萬大軍在,局勢並沒有到不可收拾的局面,我楚國此刻依然還有一戰之力。

故,向秦韓兩國割地求和一事,請諸卿勿提。另外,就算秦韓聯軍殺到郢都,寡人寧可與郢都共存亡,也不會從郢都退走,所以,遷都一事也請諸卿勿提。”

羣臣聞言,見楚王異常平靜,似乎丹淅潰敗的事情,絲毫也沒有影響到楚王。

見此,羣臣心神稍稍穩定下來。

接着,熊槐繼續開口道:“三日前五鳳聚宗廟,今日五鳳化爲五色石,如是總總,無不說明天命在寡人,就算有些許波折,不過是上天對寡人的考驗罷了。寡人有信心斬破波折,擊退秦韓聯軍,最後的勝利,必將屬於楚國。”

說着,熊槐問道:“不知諸卿是否與寡人一樣,有信心擊退秦韓聯軍?”

衆人想起那一面五色石來,頓時心中一定,立即應道:“天命在楚,楚國必勝”

“好!”熊槐笑了笑,問道:“那麼哪位賢卿願率軍去鄢城主持戰局,爲寡人擊退秦韓聯軍!”

“···”

羣臣聞言,全都啞然。

方纔還好,但是現在形勢更加嚴峻,秦韓聯軍加上甘茂率領的秦軍,已經超過三十萬大軍。而楚軍滿打滿算不到十五萬,尤其是即將被圍的鄢城,恐怕只有陰君的三萬大軍以及郢都這剛剛徵召一萬五千士卒,要想守住鄢城,太難了。

熊槐見羣臣再次沉默,等候了片刻,見依舊無人請命,頓時臉色鐵青地大怒道:“怎麼,你們這些平時自詡是楚國的忠臣賢良,在這關鍵時刻,難道就沒有一個人願意爲寡人分憂的嗎?”

羣臣聞言深深的低下頭,不敢直面楚王。

熊槐見此,猛地起身,然後雙手用力,推翻了身前的王案,恨道:“殿中羣賢匯聚,竟無一人願爲寡人分憂,難道這是要寡人親自率軍去鄢城麼?”

羣臣聞言,露出羞愧之色。

此時,公孫衍見羣臣始終無人請命,全都深深的低下頭顱。

於是,直起身體,向楚王拱手行禮道:“大王,臣久受大王之恩,至今無有報答,如今楚國正值危難之際,正是臣報答大王之時。臣請命,願率軍去鄢城主持北方軍事。若是不能擊退秦韓聯軍,奪回丹淅防線,則不用大王降罪,臣自己取下項上人頭,以向大王請罪。”

說着,立即長拜在地。

“這···”熊槐看着羣臣,臉色露出一絲冷笑,然後立即開口道:“好,犀首乃是天下名士,國士無雙,而且久經戰陣,與各國征戰多年。若是犀首願往,寡人自然的是放心的。”

說着,熊槐取下腰間佩劍,遞給身側的李秋道:“犀首,這太阿劍自從入楚之後,便一直都是楚王佩劍,上次左司馬伐越,寡人曾將此劍交給唐昧,讓他全權處理伐越一事,如有不服者,可先斬後奏。

今日,寡人也將此劍交給犀首,鄢城以北,方城以南,郡守縣公以及將軍校尉,如是誰人抗抗命不尊,犀首可先斬後奏,寡人絕不干預。

寡人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擊退秦韓聯軍,奪取丹淅防線。”

公孫衍激動的應道:“臣領命!”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殺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書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魚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來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種子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動來降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圍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使入楚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六百九十八章 羣起圍攻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戮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使入楚第九十章 重賞三軍第五章 請誅屈原第一百八十六章 廣陵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魚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華易逝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四百四十七章 遊說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軍來援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憂思至今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頭換面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一千零八章 卒飄如風 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離間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網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一百六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