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兩種可能

熊槐爲陳軫向景鯉解釋了一句,然後對陳軫道:“陳卿,令尹乃我楚國百官之首,國之柱石,這些事無需對令尹隱瞞!”

陳軫拱手道:“是大王!”

接着,陳軫又想景鯉致歉道:“令尹,方纔是在下迂腐了!”

景鯉笑着擺手道:“無妨!刺史令忠於君命,其情可嘉!”

說話間,一個侍者在外稟報道:“大王,犀首來了!”

熊槐笑道:“來的正好,請犀首進來!”

“諾!”

待公孫衍進入殿中,此時,陳軫已經重新組織好語言,向熊槐一拱手,率先開口道:“大王,雖然這幾個月來,郢都之中時有伐宋之聲,但是其規模卻沒有這一個月以來的大,其人數增加之快,也遠不如這一個月。

是以,臣奉命調查此事,特將探子散步在郢都各處,並嚴密查探雲夢、江水的渡口,經過半月的反覆查探。終於,臣在郢都之中發現了大量齊魏兩國的探子。”

“嗯?”熊槐頓時精神一振。

熊槐早就覺得楚國在議論宋國的事情上不對勁,頗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尤其是昨日朝議之時,支持伐宋的大臣,已經超過議事總人數的一半。

這實在太不正常,分明還有其他人在背後推動。

想着,熊槐立即問道:“他們都在郢都幹了些什麼?”

陳軫遲疑了一下,然後開口道:“大王,這幾日,魏相田文的門客公孫弘曾多次往來左尹以及上官大夫府中,而魏臣樓庳的門客則在結交其他大臣,至於齊國的探子,則經常在城中顯貴出入的場地出現,到處鼓吹伐宋之利。”

陳軫話音一落,景鯉臉色一沉,雖然陳軫沒有證據證明昭常等人出賣楚國,但是,他們在這種情況下結交田文的門客,極有可能會引起楚王的不滿。

想着,便鄭重的對陳軫道:“刺史令,左尹與上官大夫一向對大王忠心耿耿,他們倆是不可能接受他國的賄賂,出賣楚國的。刺史令說這話,可能負責?”

陳軫立即應道:“令尹,雖然在下不知道公孫弘對左尹他們具體說了些什麼,但是,公孫弘多出進入左尹二人府中,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情。”

景鯉聞言皺了皺眉,卻沒有說話。他相信,陳軫肯定不敢在這種事情的說謊。

此時,公孫衍開口道:“大王,令尹!或許左尹他們也沒有背叛大王之意。若是齊魏兩國的使者,全都表現出對宋國的不滿,以此誤導左尹他們,一旦楚國伐宋,宋國就會在齊魏楚三國的攻擊下土崩瓦解,割地求和。

只此一點,不必讓左尹出賣楚國,便可極大的迎合乃至鼓動起左尹他們的伐宋之心。”

“這···”景鯉點頭道:“這也極有可能!”

接着,公孫衍拱手道:“大王,正如左尹他們在朝議中所說,各國伐楚已有半年之久,秦韓聯軍一直在丹淅之間按兵不動,而齊魏趙三國聯軍強攻陳城半年之久,我們齊楚魏三國全都損失慘重,士氣低落,疲憊之色已經顯現,只看那方先撐不下去。

在這種情況下,齊魏兩國見短時間內攻破陳城無望,難以獲取楚國的土地,轉而將目標轉向宋國,這也是有可能的。”

熊槐點了點,他也認爲不排除這種可能。

故而,昭常與上官大夫在推動伐宋之事,熊槐一直保持着極大的忍耐,而沒有強行訓斥他們,而是一直讓公孫衍他們與昭常等人爭論。

直到昨日,局勢才差點失控!

而後,公孫衍一臉沉重的道:“大王,而另一種可能,淮北的宋軍乃至宋國,從一開始就只是一個誘餌,一個引誘柱國大軍北上的誘餌。”

熊槐一怔,連忙開口問道:“請犀首細說一二!”

公孫衍拱手應道:“大王,各國會盟之前,我楚國已經將淮北抽調一空,目的就是引誘各國攻打淮北,然後拉長各國的補給線,與各國對持與淮水。

當此之時,匡章已經率領十萬齊軍屯兵清河城,只要匡章率兵西進,那麼就可以輕易奪取我大片淮北之地。但是,齊軍放棄了這個大好的機會。不僅如此,齊王爲了薛地,還將匡章手中的精銳調走,然後大公無私的幫助魏國攻打陳城。

以齊王與儲子的性格,他們沒有這麼好心,肯定別有所圖。

還有,宋國離陳地並不遠,在齊魏兩國與宋國的矛盾不可調和的情況下,那麼齊魏兩國只會逼迫宋國一起加入陳城的攻城戰,然後逼迫宋軍強攻陳城,以解心頭之恨。結果,齊魏逼迫宋國交出薛地後,竟然會讓宋國去攻打淮北。

宋國的壯大,顯然並不符合齊魏兩國的利益。所以說,齊魏兩國讓宋國攻打淮北的唯一目的,那就是以宋國爲餌。”

頓了頓,公孫衍緩緩地開口道:“大王,雖然齊國已經出兵十五萬攻打陳城,但是齊國依然還有餘力。

匡章在清河仍有兩萬齊軍,而自從數月前越王臼渡海抵達淮北後,爲了復國,在齊國的支持下徵召了三萬越軍,這三個多月來,匡章一直都在爲越國訓練軍隊。淮北之地,齊國就有五萬大軍。

此外,燕國從南部撤軍之後,齊國在北地的兵力已經空餘出來,加上魏國,再加上滕薛魯衛這幾個地方,齊魏兩國還能湊出二十萬至三十萬大軍。如果算上宋國,那麼柱國一旦率軍北上,最壞的情況,則是會遭到四十萬以上大軍的圍攻。最終的結果,柱國要麼突圍而出,要麼全軍覆沒。

最好的情況,則是齊魏兩國真的打算攻擊宋國,然後柱國率軍收復失地,與齊魏兩國對持。接着,六國聯軍因齊魏兩國的背叛而土崩瓦解。或者,宋國從一開始就已經被五國賣了,然後,我們依然需要與各國對持。”

熊槐聽到這,閉目沉思許久,然後睜開眼睛,問道:“三位賢卿怎麼看?能否判斷出齊魏兩國的意圖?”

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廣陵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城 上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如虎在側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爭橫財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八百一十六章 吳城暗流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五百三十三章 調將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六百章 心傷第八百九十七章 對症下藥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戰起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撫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五百零九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禮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七十四章 兵力配置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五十章 苦獲已齒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圍而出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三百一十章 馬政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幫一把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種子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五章 請誅屈原第六百一十七章 聲音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七百四十一章 薦賢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標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一百五十九章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六十五章 楚魏聯姻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爭辯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二百五十九章 義渠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一百八十七章 訪吳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襲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戰端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