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

說着,熊槐臉色一正,重新看着蘇代道:“蘇子,現在你還有什麼要對寡人說的嗎?”

蘇代張了張口,最後搖了搖頭,嘆道:“大王,臣無話可說。不過,若是各國伐楚,大王覺得楚國有所爲難,大可派人來知會於臣,臣必然願意在齊楚兩國之間全力周旋。”

熊槐頓時目光一冷。

蘇代竟然在這種情況下,依舊出言亂他心志,其心可誅!

······

數日後。

一個信使從南門而入,然後一邊大喊着“戰報”,一邊直奔熊槐所在的城守府。

“報···大王,左司馬唐昧來報,我軍已於十三日之前,攻克越地全境,全取越國,越王臼已經浮海逃亡,下落不明。另外,左司馬留下五萬楚軍駐守越地後,已經命令將軍昭應率領其他楚軍北返,一月之內便可趕到淮水駐防。”

“好!好!好!”熊槐大喜。

現在,只要楚軍守住淮水,各國之軍無法抵達淮南江東,那麼越國就徹底成爲楚國的一部分了。

此時,聞訊趕來的公孫衍,立即向熊槐祝賀道:“恭喜大王,賀喜大王。”

熊槐聞言大笑不止。

不久後,熊槐見陳軫匆匆從外面趕來,立即大聲笑道:“陳卿何來之遲,方纔左司馬來報,越國徹底亡了。”

“恭喜大王!”陳軫祝賀了一句,接着,露出沉重之色,拱手道:“大王,臣方纔從淮北淮南各地得到一條謠言。”

“謠言?”熊槐一怔,差異的問道:“是和謠言,竟然讓陳卿也如此慎重的向寡人稟報?”

陳軫應道:“大王,自從蘇代進入楚國後,淮南淮北各地都在傳說:

大禹治水,澤披衆生,凡天下衆生,皆受大禹恩惠,是以大禹的遺澤延綿至今,依舊尚未斷絕。昔日大禹會天下諸侯於會稽,而越國正是在會稽立國,目的就是爲了祭祀大禹。

故而商湯滅夏,越國得以留存,而後周武滅商,越國依舊無事,吳國滅越卻遭到越國絕地反擊,這全都是因爲越國獲取了大禹的遺澤。”

熊槐一怔,想了想,頓時大怒道:“各地謠言是不是在說寡人德行淺薄,沒有商湯周武的天命,卻敢斷絕大禹的祭祀,必然獲罪於天,必遭天譴!”

陳軫聞言點了點頭:“謠言還說,上天給了大王數次機會,假借各國的使者之口,前來勸誡大王,而大王卻不聽從。不久後,上天假借各國之軍前來討伐楚國,復立越國,並讓楚國百姓遭到戰亂,皆是大王之故。”

熊槐怒級反笑道:“各國見勸說威脅無用,竟然想要借上天來讓寡人屈服,這怎麼可能。宋王連射天鞭地的事情都做了,也不見有任何天譴,難道寡人的膽量就不如宋王嗎?會屈服於虛無縹緲的天命嗎?如果上天真有天意,何不見宋王遭遇橫禍,何不見宋王遭遇天譴?何不見宋國滅亡?”

此時,公孫衍拱手道:“大王,雖然天命之說···”

說到這,公孫衍遲疑了一下,然後接着道:“雖然天命之說虛無縹緲,大王不信,臣··也不信,但是天下之間,上到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全都相信天命。故而,臣以爲,楚國乃至天下出現這等謠言,目的不僅是恐嚇大王,也是爲了打擊我楚國的民心士氣戰心,而提升各國士卒的士氣。

大王,一旦戰事僵持,或者我楚國稍有不利,臣擔心···”

熊槐一怔,頓時倒吸一口冷氣。若是各國將戰爭的根源全部栽在他這個楚王頭上,百姓飽受戰爭之苦,卻遲遲不見戰爭結束。

如此,厭戰的情緒一旦在楚國蔓延開來,這天命一說,就將成爲楚國責備的根源,而他這個楚王,也將成爲百姓痛恨的目標。

聯想起之前蘇代來楚所說的話,這兩件事分明就是一明一暗,相輔相成。

打擊範圍囊括整個楚國,從他這個楚王往下,一直延續到普通百姓身上,都是劍指人心,弱智亂心。

想到這,熊槐不由大罵道:“好你個蘇代,寡人不以齊楚兩國的矛盾而遷怒於你,還以重禮禮遇於你,結果,你竟敢暗中施展這麼狠毒的計策,真是豈有此理。”

頓了頓,熊槐有暗暗納悶:齊國蘇代儲子兩人,一個計略不足,一個沒有這麼陰險,那麼這是哪個混蛋想出的這麼陰損的計策,亂國亂心,其他人只想削弱楚國,而這個傢伙則是不僅想要他的命,還想將他打入桀紂之列,永世不得超生。

原本以爲各國在用天命恐嚇他,卻不想,竟還有這麼陰險的目的夾雜其中。若是放任不管,恐怕戰爭打到一半,楚軍突然崩潰,他這個楚王連怎麼失敗的都不知道。

這種可能極高。

方纔聽公孫衍這語氣,貌似他也對天命之說深信不疑啊!

還有···

熊槐想起之前秦王詛咒他的時候,陳軫昭雎的反應,似乎這兩人也對此也很相信。

想着,熊槐不由看了看陳軫。

現在,大家都信這個,僅僅只是自己不信,僅僅只是宋王不信,沒用。

陳軫見楚王看了過來,立即開口道:“大王,犀首所言不錯,天命之說,信者甚衆,不可不防。”

熊槐點了點頭,然後問道:“那麼寡人應該如何反擊,禁止百姓傳播這個謠言是否有用。”

陳軫搖頭道:“大王,這個謠言經過數日傳播,已經快傳遍淮南淮北,恐怕已經來不及了。而且,百姓就喜歡聽到並傳播這些虛無縹緲的邪論,難以禁止。”

“那怎麼辦?”熊槐問道。

陳軫遲疑了一下,拱手道:“大王,請立公子慵爲越君,以繼承大禹的祭祀。”

公孫衍接着道:“大王,我們應該也要向百姓宣傳,告訴百姓,大禹的恩澤已經在一千多年前就斷絕了,越國留存至今,絕不是因爲大禹的遺澤。”

熊槐聞言頓時一黯,這兩個建議對即將蔓延整個楚國的謠言作用不大,但是一時間,熊槐自己也沒有好辦法。

好在齊國的計策短時間內還無法起到作用,楚國還有足夠的時間想出對策。

想到這,熊槐輕輕一嘆:道“好,陳卿,散佈謠言的事情,就交給賢卿了。”

“唯!”

接着,熊槐搖了搖頭,目光看向北方,緩緩開口道:“寡人本以爲距離各國伐楚還需要一段時間,不想,戰爭來的如此之快,現在就已經開始了。”

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賞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六百零五章 備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七百八十六章 舉國動員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五百二十五章 說越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尾求生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羣臣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劍的問題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八百零三章 調停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禮物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紛飛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三百零四章 “孫子”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齊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動來降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韓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勢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順手牽羊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七百零七章 圖窮匕見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三百七十章 會師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捨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九百八十九章 請罪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議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三百二十七章 應變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宋國內亂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