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

“五萬?三萬?”越王臼難以置信,頓了頓,用底氣不足的語氣問道:“相國,何出此言?”

錢腹聞言用力的點了點頭,然後解釋道:“大王,如今距離楚人奪取吳城已經過去近二十日,各國肯定已經知道楚國打算吞併我越國,爲了防止楚國一國獨大,各國肯定已經出兵攻打楚國。

試想,這種情況下,楚國自保尚且艱難,那裡還有十幾萬大軍前來攻打越地。所以,臣以爲,這肯定是楚人想要恐嚇我們,這才故弄玄虛。”

越王臼聞言連連點頭,但是,心還沒有落地,另一邊的越奎突然開口道:“相國,若是楚人真有十幾萬大軍來援,那相國如何守城?”

錢腹聞言臉一黑,好似沒有聽見一邊,沉默不語。

而越王臼聞言,蒼白的臉,更是死白死白。

此時,楚營中,司馬翦將軍隊安頓下來後,來到唐昧所在的主帳,行禮之後,問道:“將軍,如今援軍已到,不知會稽城中情況如何,何時開始攻城?”

唐昧笑道:“會稽城中士卒很少,而且已經被本將團團圍住,前來支援的越人,全都不能進入城中,此時的會稽城,已經是孤城一座,無需擔憂。

至於其他地方越人,斥候來報,越人開始在諸暨與上虞兩地集結,但是,目前爲止,聚集在兩地的越人全都沒有超過兩萬。之前本將率領五萬楚軍在此圍城,他們就不敢前來會稽增援。現在本將手握近二十萬大軍,他們更加不敢前來增援。

等本將攻破會稽城,就憑諸暨上虞低矮殘破的城牆,加上一羣倉促徵召而來的壯丁,根本不堪一擊。

所攻城之事不必着急,將軍率領大軍從郢都趕到會稽,遠來疲憊,還需休整三日,三日之後,大軍全力攻城。”

司馬翦聞言,知道他來的還不算晚,頓時鬆了一口氣,拱手應道:“末將願聽將軍吩咐。”

唐昧點了點頭。

接着,城中越人見楚人遲遲沒有攻城,以爲真如相國錢腹所說,楚人只是虛張聲勢,並沒有多少援軍前來的時候,故而不敢攻城。爲此,忐忑不安的心臟,滿滿安穩下來。

三日後一大早,諸將齊聚主帳,唐昧下令道:“將軍唐林,本將給你一萬軍隊,立即前往上虞城外,威脅上虞城,阻止上虞的越人,在我軍攻城之際前來支援會稽。”

“諾。”

“將軍鬥況,本將給你一萬楚軍去牽制諸暨的越人。”

“諾。”

“昭應將軍,本將給你五萬楚軍攻打東門。司馬將軍,本將也給你五萬楚軍攻打西門,其餘將士,全都隨本將前去攻打北門。”

“還有告訴下面的將士們,破城之後,城中所有財務全都,無需上交太府,全都分配給將士,望諸將士全力以赴。攻破會稽,本將一定會爲爾等在大王面前請功。”

衆將一聽此言,全都大喜過望。攻破城池,這等大功肯定是不會少的,而城中的財物不用上交,則是意外之喜。

會稽城乃是越地最大的城池,是越地的心腹所在,越地的財富近半聚集於此。

如此多的財富,即便十幾萬大軍共分,也是一筆橫財。

想着,衆將激動的大喊道:“全力一戰,誓破越城。”

見諸將的戰心被調動,唐昧點了點頭,大聲道:“好,滅亡越國最後一場惡戰,便是此處,願諸將全力以赴,攻破會稽城,滅國而回。”

說着,唐昧大喝一聲:“傳我將領,攻城!”

不久後,十幾萬楚軍便殺出大營,接着一分爲五,向着各自的目標殺去。

城中。

楚軍出營後,城牆上的越王臼看着如同潮水一樣涌來的越軍,粗略一算,最起碼有十五萬之衆。

見此,原本就快沉到底部的心,頓時跳到了嗓子眼,大驚失色的道:“相國,楚軍人多勢衆,且爲之奈何?”

錢腹臉上冷汗直冒,頓了頓,才急忙道:“大王勿憂,楚人雖多,但是面對高大的城池,以及城中衆志成城的越人,短時間內可保城池無虞。

半月前,臣已經下令,讓越國各地徵召士卒,如今半月已過,用不了十天八日,各地的勇士就會聚集在會稽城外,那時,城池有了援軍的支持,必然可以堅守下去。

故,請大王不必擔憂”

話音未落,又見兩支萬人左右的楚軍,沒有任何停下腳步的跡象,一東一西向遠處而去。

越奎見那兩支楚軍不斷前行,漸漸遠離了會稽城,而後,有向楚軍前去的方向望去,臉色突然大變道:“不好,有楚軍向諸暨上虞兩地去了。”

錢腹聞言臉色同樣一變,急忙向東西兩方眺望,果然,兩方各有一支楚軍正在快速遠離會稽。

毫無疑問,這兩支楚軍的目的就是牽制越國其他地方,阻止援軍前來支援會稽城。如此一來,各地的援軍豈非短時間內來不了了?

想到這,錢腹頓時全身僵硬,呼吸變得急促,半響沒有反應過來。

與此同時,城牆上的其他越國大臣,也在不斷向諸暨上虞張望,臉色全都不好看。更有甚者,眼神不斷閃爍,似乎已經有了其他想法。

此時,唐昧親自率領的五萬楚軍,已經在城外擺開陣勢,做好了攻城準備。

楚軍陣勢一成,唐昧眯着眼睛看了看城中,沒有等其他兩側的消息,直接下令道:“傳令,擂鼓,先鋒立即向城池進攻。”

“諾。”

很快,排在在最前方的楚軍,便在鼓聲中大步向前而去。

因爲打造工程器械之用了十天,導致大型器械並不充裕,率先出發的楚軍,只有少量的軒車可以防禦箭矢,大部分的士卒都是拿着盾牌在前開路,跟在盾牌之後,是爲數衆多的弓箭手以及推着雲梯、拿着木梯的士卒。

先鋒迅速向前推進,離城池尚有兩百餘步,便遭到稀稀疏疏的箭矢射擊。

這種箭矢猶如長矛一般,威力極大,但凡射中盾牌,就會傳來“砰”的一聲大響,然後擊穿盾牌直接射殺舉盾的士卒。

這是需要數人操縱的大型強弩。

不過,因爲會稽位於越國的大後方,近兩百年來,並沒有發生什麼戰事。所以,城牆上的強弩極少,楚軍付出了輕微的代價,便冒着箭矢殺到城牆下。

第二百二十四章 訪齊聯越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軍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齊國伐魏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來楚 上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動員全郡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賞賜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九百五十章 定計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辭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十四章 私門之請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五百四十五章 衝突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敵我難分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趙國爭韓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六百二十九章 勸說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標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八百一十六章 吳城暗流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廣佈仁德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戰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七百七十二章 馳援墊江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六百零八章 宋國內爭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頭初現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陰相見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襲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齊使蘇代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四百零三章 送馬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