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

善道本來只是中原前往吳國的一道交通要道,數百年前,晉國爲了打擊楚國,率中原各國在此與吳國會盟。也正是因爲那一次的會盟,吳國正式與中原聯繫在一起,然後得到晉國在經濟軍事文化上的援助,國力迅速增強。

其後,善道這地方,便興起了一座城池。在越國原本的淮北治所淮陰城被楚國奪取之後,善道城便成爲了越國淮北新的治所。

不久前,楚國大軍進入越國淮北地區,整個淮北全都陷入驚恐之中。

尤其是楚軍在善道城北部紮營後,善道城更是一片風雨欲來之相。

爲此,淮北守王行留下的善道城守將舒儀,便立即下令徵召勇士,打算死守待援。

直到今日,越王率領大軍來歸,城中的緊張情緒,這才稍稍緩解。

但是,很快楚越兩國決戰爆發,城中頓時再次繃緊了神經。

奈何因爲城中力量不足,無法出城相助,故而,守將舒儀只能一面繼續堅守城池,一面派人前去打探戰況。

大戰爆發後,舒儀一直都呆在北門,想要第一時間知道戰果。

戰況源源不斷的從北面傳來,結果,各種的不利的消息傳來。

日頭偏西后,又有一個斥候飛快的返回。

見到斥候後,舒儀急忙詢問:“現在戰況如何,大王可曾突圍而出,另外,可有王將軍的消息?”

斥候聞言,頓時哭泣的拜道:“回將軍話,我軍戰敗,大王與將軍全都戰死,剩下的數萬越軍,已經向楚軍投降。”

“什麼?大王與將軍全都戰死?”

“將軍戰死了?”

前一句是將軍所說,後一句則是周圍士卒所說。

毫無疑問,斥候帶回的消息,猶如一個晴天霹靂,差點將他們震暈過去,半響沒有反應過來。

愣了愣,舒儀想起王行在淮北這些,對他的種種恩惠,不僅一路提拔到將軍,而且還在率軍出征後,將留守淮北的重任交給他,如是種種,聽到王行的死訊,不由悲從心來。

接着,突然露出不信之色,猛然將佩劍抽出,一劍橫在斥候的肩上,厲聲道:“你可知道,謊報軍情,其罪可斬!”

斥候一怔,立即再拜:“將軍,在下不敢謊報軍情,此事千真萬確,若有半分虛言,甘願受死。”

舒儀再次問道:“此言當真,大王與將軍真的戰死了?”

斥候用力的點了點頭。

見此,舒儀全身一僵,難以置信的喃喃道:“這怎麼可能。大王率領十五萬大軍,這才半日不到,怎麼就會戰死呢?”

“回將軍!”斥候悲泣的道:“據聞,楚人在戰前曾施展卑鄙的手段行刺大王,讓我越軍羣龍無首,不能相互照應。而後叛將公孫海,於陣中倒戈,殺大王投降。故而我軍才失敗,連大王都崩於陣中。”

衆人一聽此言,頓時悲憤交加,心中除了對楚人手段卑鄙的憤怒,更是對斬殺越王的公孫海痛恨不已。

“大王···”舒儀悲泣的發出一大聲呼喚,然後向北一跪,泣涕不止。

隨後,周圍的士卒也全跟着向北哭拜。

···

只是,悲傷了一陣之後,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便擺在淮北的越人面前。

越王崩了,越國大軍全軍覆沒,淮北已經被在吳城自立的公子玉給讓楚國了,他們這羣被遺棄的人,且何去何從。

“將軍,現在我們如何是好?”

就在舒儀悼念越王與將軍王行之時,一個士卒突然出聲問道。

接着,其他的士卒也全都看向舒儀,紛紛開口問道:“將軍,接下來我們怎麼辦?”

舒儀想起戰死在不遠處的越王以及將軍王行,心中一痛,立即憤怒的舉起佩劍對天一指,充滿仇恨的大聲宣誓道:“君辱臣死,楚國卑鄙,期我越國太甚,本將就算是拼上性命,也絕不會對楚人投降。

傳令,通告全城,楚人謀害大王以及將軍,全城縞素,掛起白幡,爲大王與將軍送行。另外,全軍備戰,堅守城池。”

······

楚軍休整一夜之後,次日清晨,便大軍開拔,直奔南面的善道城。

一個多時辰後,大軍抵達城外,立即一分爲三,進行圍城。

大軍圍城之後,熊槐驅使戰車來到軍前,望着四門禁閉的城池,又見城牆上人影幢幢,沒有絲毫要主動出城投降的跡象,不由皺了皺眉。

如今越國主力已歿,以越國之力,根本無力對抗楚國,而這區區一座善道城,竟然還敢負隅頑抗,簡直自不量力。

此時,陳軫站在熊槐身側,見楚王皺眉,立即開口道:“大王,此時以城中的實力,根本無力對抗我楚國,故,臣建議,何不先派出一位使者,手持公子玉獻上的割地國書,前去勸降。

若能將成功勸降,自然最好,若是勸降失敗,使者也可以通過楚國對城中的許諾,而瓦解城中的抵抗之心。”

熊槐的另一側,公孫衍符合道:“大王,刺史令所言有理,昨日一戰,我楚軍損失不小,士氣低落,再加上缺乏攻城器械,強行攻城,一時之間,恐怕難以破城。故,臣以爲何不一面派人勸降,一面命人打造攻城器械,以爲破城做準備。”

熊槐聞言點了點頭,於是,向陳軫吩咐道:“陳卿,有勞賢卿派人去勸降,告訴城中的守將,只要他出城投降,寡人不僅保留他的官職,而且還會提升一級。若是他不想爲寡人效力,寡人也不勉強,願以千金相贈,讓他歸隱山林。

另外,城中的官吏,寡人也不會貶斥,依舊留任。還有,告訴城中的百姓,一旦楚軍入城,不僅會秋毫不犯,而且還會免稅一年。

如若不然,城破之後,寡人必然會滅城中守將滿門,將城中官吏全部處死。”

“唯!”陳軫應着,然後立即下車安排使者。

接着,熊槐對公孫衍吩咐道:“犀首,請賢卿通知柱國,讓他派人在大軍之前打造攻城器械,向城中施加壓力。”

“唯。”

很快,充當使者的許泉便越陣而出。

另一邊,善道城中,守將舒儀見一個楚人從楚軍走過來,知道是楚人的使者。於是,立即對身邊的士卒吩咐道:“傳令,準備一個大鼎,本將有大用。”

“諾。”

感謝書友fsegytrr的打賞!

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齊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二百九十章 遊說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第三百零四章 “孫子”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撫第一百二十七 試點襄陽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語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三百零五章 議聯姻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六百八十二章 越王臼的首級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掙扎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四百七十三章 會盟韓國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六百三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三十六章 趙國齊國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辭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三百零三章 挫敗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八百九十七章 對症下藥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七百零九章 揭開序幕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七百六十九章 閬中第四百八十六章 異心同聲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