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

越王一怔,而後微微一嘆,他這個越王讓將士失望了。

原本越王以爲只要越軍與楚人死戰,楚人在傷亡過大的情況下,會讓出一條路來。

故而,公子蹄親自去前線的時候,越王雖然醒了,但是卻沒有阻止。

結果,越王失算了,楚軍扛住了越軍的衝擊。

此刻,越軍被楚軍團團圍住,他也沒有辦法。

看着將士們投來的目光,越王以前從來都沒有發現,原來他人的目光竟然會如此鋒利,直射內心。心中隱隱作痛的越王,做了三十多年的越國之王,從來沒有哪一刻,越王竟然會感到他這個越王竟如此無能,如此失敗。

沉默許久,越王才緩緩開口道:“這一戰,我越國輸了,看楚軍的樣子,是一定要置寡人於死地了。”

話音一落,周圍的將士見越王不僅毫無辦法,而且異常悲觀,頓時全都下拜,充滿悲傷的低吟:“大王。”

此時,戰車上,越王身側的公孫海勸道:“大王,臣聞楚國的傳統···”

話未說完,就被越王一瞪。

然後就將剩下的話全都嚥了回去。

越王自然知道公孫海還未說出的話是什麼,無非就是楚國不會對戰敗之君下手,反而會派人供養起來而已。

只是,這種情況,越王無法接受。

他已經做了三十多年的越王,已經快到古稀之年,且能在臨死之前做楚國的俘虜!

想着,便堅定的搖頭道:“寡人可以戰敗,甚至可以戰死,卻不能成爲楚人的俘虜,被楚王當作犧牲一般,獻於楚國宗廟。如此大辱,寡人寧願去死,也不願苟且偷生。”

說着,越王就從腰間拔出佩劍,然後橫在脖子上。

“大王···”周圍的將士見越王想要自刎,頓時大驚失色。

越王手一用力,正想用力一抹,卻突然想起將士們方纔的目光,頓時停了下來,想了想,開口道:“寡人可以死,但是,這一戰,我越國戰死的人已經夠多了,繼續打下去,只會讓國中父老兄弟陪着寡人去死,寡人於心何忍。”

越王看向他身邊唯一的親屬,他弟弟的孫子公孫海,良久,又轉頭看向越興,接着開口道:“公孫,越興,待寡人自刎後,你們就帶着大軍向楚人投降,並用寡人的人頭,去換取楚國的爵位吧。”

“大王,這···這怎麼可以?”公孫海一怔,頓時語無倫次。

“大王,臣願隨大王左右!”越興立即單膝向越王拜道。

越王搖了搖頭,目光嚴厲的道:“你們不必勸了。越國還有希望,那就是你們!不久的將來,楚國一定會遭逢大難,那時,便是爾等的機會,無論是依附那逆子也好,還是另立越王也罷,總之,想要抓住機會,就需要保住眼前的越軍。

寡人現在唯一能做得,就是將頭顱送與爾等。若是爾等不拿着寡人的人頭去向楚人投降,必然無法自保,同時也保不住戰場上還活着的數萬越國勇士。若是爾等拿寡人的人頭請降,楚王極有可能會將你們另置一地,然後與那逆子作對。

如此,你們纔有可能保住身份。

否則,爾等必然會淪爲楚人的奴隸,這與讓爾等陪寡人一同上路,有什麼區別。”

說着,越王便自嘲的一笑,然後目光轉向遙遠的南方,緩緩開口道:“這,不僅是寡人最後的囑託,也是寡人最後對爾等贈與。”

說完,雙手用力一拉,鮮血從脖間濺出,濺了公孫海滿臉。

越王死後,周圍的將士頓時大聲哭泣下拜爲越王送行。

接着,越興拜了數拜後,然後對公孫海道:“大王的首級,只能爲一人所用,公乃是越國公孫,報復楚國的責任,理應由公擔負。而我,則將隨大王而去,免得大王在黃泉路上,沒有人護衛左右。”

說罷,也不等公孫海反應,直接用劍往脖子上一抹,然後倒在越王身側。

接着,又有百餘將士起身,然後自刎于越王周圍。

一時間,鮮血將周圍的土地染紅。

公孫海見狀,愣了愣,本想隨越王而去,但是手一摸到腰間的佩劍,頓時一滯。

良久,用手將臉上的鮮血一抹,接着一咬牙,然後拔出佩劍,用力一斬,將越王的頭顱斬下,然後將越王的王旗拔下,又將越王的人頭舉起大吼:“越王已死,吾等請降!”

周圍目睹越王自刎卻沒有跟着自刎的將士,一聽公孫海之言,立即跟着大吼道:“越王已死,吾等請降。”

這聲音瞬間便傳遍了整個戰場,相互廝殺的楚越兩軍,頓時爲之一滯。

接着,不信的越人,或者不願意相信的越人,頓時用出十二分力氣,瘋狂的向楚人殺去。

至於那些不想尋死的越人,很快便放下了武器。

不多時,下跪請降的人,便以公孫海爲中心,逐漸擴散到越軍最外側,最後,所有還活着的越人,終究還是全都下跪請降了。

此時,正在左軍前側,指揮左軍與越人廝殺的莊蹻,聽到越王已死,又見越人請降。頓時一愣,然後心中閃過一陣失落,又有一種莫名的輕鬆。

之前,他見右軍依靠戰車支助,推進的速度極快,並後發先至,超過了他們的左軍,便知左軍想要獲取越王,已經希望渺茫。

現在,越王已死,而越人也已經投降,捕獲越王的功勞,怎麼算也算不到右軍的頭上。

雖然他沒有完成鄂君的任務,但是,同樣也不算失敗。

想着,莊蹻便吐出一口氣,然後將佩劍收回鞘中,對附近的楚軍吩咐道:“諸將士立即收降越軍將士,衆親衛隨本將來。”

說着,便繃緊了神經,帶着二十餘親衛,以及數百左軍將士,向之前越王所在的地方而去。

另一邊,位於右軍中間的景陽,正與越人廝殺之際見周圍的越人全都跪地求降,又聽到越王被越人所殺的消息,頓時火冒三丈。

右軍的最前處,已經超過了左軍前沿,離越王很近,眼看就要將越王收入囊中,結果,這個大功被一個越人搶了。

這可是裂土封君的功勞啊!

想當初,前令尹昭陽,可是作戰多年,哪怕是大破齊國,也只是被先王賞賜了和氏璧,而沒有裂土。直到昭陽再次大破魏國,並壓服齊國,這才被楚王封爲渤海君。

現令尹景鯉,直到現在,也只是獲取了一個封君封號,而沒有封地。

這可是一步到位的大功,就這麼沒了。

這······

簡直是笑話。

想着,景陽便怒火沖天的越陣而出,率領麾下士卒,快步向前方而去。

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一百七十章 鐵劍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見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八百一十七章 瘋癲若狂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八百四十五章 賞賜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一百三十四章 嚇暈太府第四十二章 初議軍功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持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二百一十四章 濟陽城下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一百七十五章 昭滑歸來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九百六十六章 謠言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韓國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語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十四章 私門之請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諾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賞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指濮陽第一百七十七章 遺贈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第二百四十四章 齊策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種子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墊江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趙國爭韓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陳舉之死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七百六十九章 閬中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