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

公子玉帶着侍衛來到羣臣之前,見無人說話,似乎羣臣都被他的樣子所震驚,便笑問道:“怎麼,方纔殿中不是還議論紛紛,要將玉如何如何的嗎?爲何等玉到了大殿中,大家卻不說話了呢?”

聽到公子玉的話,羣臣頓時反應過來,接着便想開了,思索公子玉裝病的用意。

越蒙此時臉色十分難看。

五天前,他區看望公子玉的時候,公子玉還一副重病將死的模樣,這纔過去多久,公子玉不僅恢復正常了,而且着的了甲,帶的了劍,貌似比以前更健壯了。

對於公子玉的欺騙,越蒙一時間心中很難受,他一直都是傾向於公子玉的,結果,公子玉竟然如此欺騙他。

令越蒙更難以接受的是,之前他竟然還想着強諫越王,立公子玉爲太子。

想想,當時也是瞎了眼了。

還有,現在公子玉帶着侍衛入殿,這是想幹什麼?

越蒙正欲開口說話之際,卻又被公師隅搶先了。

“公子,按照規矩,羣臣全都不許帶劍入殿,現在,公子不僅帶劍着履,而且還帶着一幫侍衛,難道你想謀反嗎?”

此言一出,殿中立即一片譁然。

越蒙聞言頓時也全身一僵。

這公子玉的樣子,應該真的是反了。

這後果很嚴重。

越蒙想起還在齊國談判的越王,頓時額頭皺起一個“川”字。

若是越國此時發生一件全國範圍之內的叛亂,這對剛剛復興的越國來說,這是致命的打擊。

首先,若是這消息傳到琅琊,那麼越王就再也沒有跟齊國談判的籌碼,只能立即率軍歸來。

不僅如此,這幾年越國從齊國手中奪取的地盤,恐怕也會全部淪陷。

更要命的是,楚國一向都對越國的淮南地垂涎三尺,越國這一亂,那麼淮南是否還能守住?

想着,越蒙的眉毛,都擠到道一塊去了。

如何破局,如何制止這一系列事情的發生。

越蒙看着眼前的公子玉,心中露出一絲狠色。

殿中,公子玉聽到公師隅的話,頓時覺得好笑,現在他已經身穿戎裝進殿了,而公師隅竟然還問出了這麼明顯的問題,而不是立即離去搬救兵。

看來,公師隅多年未打戰,腦子都有些糊塗了。

想着,公子玉便不急不緩地大笑道:“公師,本公子乃是越王長子,乃是越國名正言順的繼承人,本公子怎麼會謀反呢?”

說着,公子玉便從大殿正中越王臺之下,邁步向越王座位的臺上走去,直到最後,緩緩地坐在越王之位上。

而後,公子玉看着公師隅道:“不過,這次公師說對了,本公子就是反了。”

“什麼?”公師隅聞言來到臺下,指着坐在越王之位上的公子玉,氣急敗壞道:“你怎敢如此,難道···”

話未說完,公師隅被越蒙拉到後方,就在公師隅怒視越蒙,想要在說些什麼的時候。

越蒙大恨道:“公師,你還在這裡跟這個大逆不道的亂臣賊子廢什麼話,現在這逆賊在此胡言亂語,分明就是想要拖延時間,以讓人控制王宮以及吳城。此時,你不去調集軍隊平叛,在此何爲?”

公師隅一怔,接着立即反應過來,當即就要向外跑去。

與此同時,還有數位將領,也飛快的向外跑去。

緊接着,越蒙大聲喊道:“諸位,公子玉大逆不道,意圖謀反,還請諸位一同逃出王宮,然後率領各自的所有力量,進行平叛。”

此時,不用越蒙多說,其他的大臣也都反應過來了。

王宮之中,他們根本就沒有一點實力,繼續留在這裡,無疑任人魚肉。

心動便行動,衆臣的行動出奇的一致,紛紛向外跑去。

公子玉對此早有預料,看着越蒙的背影,大笑道:“先生不愧是我越國的頂樑柱,果然一眼就看穿了寡人的用意。不過,寡人爲了今天,已經準備數年之久,這宮中的守衛,寡人已經掌握三百餘人。如今有兩百人在殿外,還有一百人在守衛宮門。所以,自從你們入宮之時起,你們便已經沒有機會了。”

話還未說完,殿外的大門處,便落下一小波箭雨,接着,慘叫聲便從殿外傳來。

一轉眼,公師隅肩膀上插着一隻箭,狼狽從殿外退了回來,制止羣臣繼續向外衝道:“諸位,這逆賊在殿外設有伏兵,手持弓弩,我等沒有甲冑武器,無法突圍而出。”

公子玉見公師隅狼狽的模樣,心中積累多年的怨恨之氣,頓時發泄而出,心中大爲暢快的哈哈大笑。

笑聲未落。

殿外便傳來一片混亂的聲音,並且這聲音由遠及近,越來越大了。

羣臣中的越蒙,聽到這聲音,頓時臉色一變,大叫道:“不好,是章義,章義率軍入宮了。”

公師隅聞言面無血色:“什麼,完了。”

公子玉同樣也聽到了聲音,於是,在之前的笑聲還未停下是,再次發出一陣更大的笑聲,接着,坐在越王之位上大笑道:“正好今日羣臣都在這裡,寡人慾即位爲越王,不知諸卿以爲如何?”

“這···”公師隅驚恐間聽得此言,當即更加震恐,只是,自己手無寸鐵,並且有無法離去,一時間束手無策,僵在原地,冷汗直流。

不僅是公師隅,就連越國其他大臣,聽得公子玉如此言語,也不敢輕舉妄動,留在原地沒有任何動作。

哪怕是親近與支持公子玉的大臣,也大都沒有反應。

只有寥寥數人,在公子玉話音落下後,立即跪拜。

“公子乃是我越國嫡長子,繼承越王之位,理所當然。”

“公子賢名,即越王之位,這是我越國之福。”

···

一時間,就有五六人出言贊同。

更甚者,其中一位大臣直接拜道:“臣拜見大王。”

公子玉見有十分之一的人開口響應,頓時大喜道:“大王,諸卿能支持寡人,寡人比銘記於心。”

方纔開口贊同的人聞言,立即拜道:“謝大王。”

公子玉聞言“哈哈”大笑。

此時,越蒙突然大聲高喊道:“諸位,此時逆賊的援軍尚在百步之外,而逆賊卻在我等五步之內。此時,逆賊之前只有十餘護衛,而我等卻有數十人,只要我等一擁而上,就可以爲國除害,除掉這個逆賊。”

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九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國疑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鯉歸來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四十章 兩個秘方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四百零八章 開始第二百二十三章 麥君第二百一十四章 濟陽城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二百六十九章 進言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亂中有治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三百七十章 會師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壓之下第三百七十章 會師第二百二十四章 訪齊聯越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韓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來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退縮之意第六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初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謀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爲國分憂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