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會盟韓國

熊槐大喜。

這僅僅還只是一條水渠,若是再過幾年,等楚國空閒下來,在江漢之間的所有地方全都挖通水渠,那是怎樣的情景。

熊槐想着,頓時呵呵一笑。

羣臣見狀,立即長拜道:“恭喜大王,天佑楚國。”

熊槐聞言大笑。

頓了頓,熊槐擺了擺手,打斷了羣臣的吹捧,又問道:“太府尹,雖然江漢之間的糧食增產,但是畢竟水渠只有一條,增產的糧食有限,那麼剩下的糧食是哪來的?”

鬥由應道:“回大王,是臣買來的。”

“買來的!”

熊槐一怔,這個答案出乎意料,也在情理之中。

既然楚國的糧食增長有限,那麼多餘的糧食肯定就是從其他國家哪裡弄來的,楚國想要獲得其他國家的糧食,也只有通過買了。

鬥由解釋道:“大王,之前我們與齊國擡高糧價的事情,雖然產生了許多問題,但是高漲的糧價,同樣也讓其他國家的百姓開始增加種植麥米的數量。因爲楚宋兩國與齊國在泗水開戰的緣故,泗水流域的糧食無法運到齊國。故而,韓魏兩國南部的麥米,大量流入我們楚國,太府多出來的糧食,大部都是來源於此。”

說着,鬥由又拱手拜道:“大王,爲了購買高價麥米,太府倉庫的錢財,幾乎爲之一空。”

熊槐一滯。

這一場接近一年的戰爭,楚國的藉口就是齊國糧價太高,接近正常糧價的三倍,讓各國不堪重負。

結果,不想有失也有的吧,韓魏兩國雖然前期沒有參戰,但是去年的冬天也爲齊楚兩國種了一個冬天的麥米。

想着,熊槐笑道:“無妨,銅錢黃金這些東西,飢不能食,寒不能衣,只有花出去了纔有價值。”

鬥由聞言拜道:“大王英明。”

將楚國接下來的事情做出安排後,最後,熊槐向景鯉開口道:“令尹,派人聯繫韓王,就說寡人想與韓王會盟。”

“唯。”

十餘日後,回到郢都不久的熊槐,不得不再次離開郢都,前往許地與韓王會盟。

這次的目的不是別的,就是爲了送一份大禮給韓王。

會盟中。

熊槐帶着陳軫與公孫衍,韓王帶着公叔與張翠,二人相對而坐,衆臣在一旁陪侍。

短暫的慰問之後,熊槐就奔入正題。

“韓王,不久前我們楚宋趙韓聯合進攻魏國,結果,趙國出兵不久後,秦國便派出主力攻打趙國上郡,萬幸趙王技高一籌,擊敗了來犯的秦軍,保住了上郡,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楚王之言甚是。”韓王心有餘悸地點了點頭,對熊槐的話十分贊同。

秦國打敗趙國,奪回上郡,對其他來說,或許不會怎樣,楚國自己實力足夠,不懼秦國的攻擊,趙國還可以退守河水東部的藺地,憑藉洶涌的河水攔住秦軍。

唯獨韓國極爲驚恐,不僅弱小,而且無險可守。

一旦秦國來襲,韓國只能用重兵守城,然後等待援軍。

所以,當秦國攻打上郡的時候,恐怕除了趙王,剩下的各國之君,也只有韓王最擔心了。

熊槐見韓王贊同,接着道:“秦國乃是虎狼之國,一直都對三晉抱有野心,爲此,寡人連同三晉之力,纔將秦國趕回關中。不想,魏國竟然爲了一己之私,先是暗中與秦國聯合,而後更是出賣魏國的兄弟之國趙國,重禮賄賂秦國,請秦國出兵上郡。否則,秦國出兵的時間不會這麼巧合。”

“這···”韓王一臉遲疑的看着熊槐。

心中卻是拿捏不定。

話說秦國出兵上郡的時候,韓國上下也曾有此疑慮。

但是很快就排除了。

當時趙國雖然出兵,但是卻並沒有真的進攻魏國,魏王此時得罪趙國,只會讓趙王惱羞成怒,憑白得罪趙國。

要知道,當時的三晉可是還有默契的,韓國出兵之前,就派人去魏國示警了。

而楚韓聯軍攻下的安陵,也是魏國主動讓出的。

熊槐見韓王沒有多大的反應,便接着道:“不僅如此,趙王打敗秦國後不久,中山國便聯合胡人劫掠趙國代地。胡人且不說他,那中山國乃是齊國的盟友,中山國在趙王大勝秦國的情況下,依然毫不猶豫的出兵代地,肯定是受了齊國的指使,這背後,肯定就是魏王的請求。

魏王見秦國的行動失敗,擔心趙國不會退兵,這才向齊國提出要求。”

韓王微微頷首。

如果只是秦國的事情,韓國上下還以爲只是巧合,那麼接着又發生的中山國事情,不得不讓韓國懷疑。

或許,魏國這是信不過趙韓兩國,這纔在暗中使了手段。

結果趙國虧大了。

據韓王得到的消息,這一次,趙國的代地損失極大,被攻破的城池,錢糧全都被洗劫一空,代地的趙國牧場,算是毀於一旦,數年內難以恢復。

甚至,胡人還劫掠了不少女子北返。

趙國雖然驅逐了三方聯軍收復代地,但是代地同樣也一片狼藉,元氣大傷。

想着,韓王便問道:“此事的確太過蹊蹺,不知楚王有何打算。”

熊槐沉吟道:“韓王,寡人覺得背叛者無疑比敵人更加可惡,尤其還是來自兄弟的背叛。所以,寡人打算教訓魏國,不知韓王以爲如何?”

韓王沒有立即應承。

雖然韓國已經與趙國進行溝通,韓國今後會緊跟趙國的腳步做趙國的小弟,不必再看魏國的臉色行事。

雖然韓國也對魏國有些擔心,擔心韓國也會如同魏國賣趙國那樣,被魏國給賣給秦國。

但是架不住韓國弱小啊。

想着,韓王謹慎的開口道:“楚王,寡人心中也對魏國有所不滿,不知楚王打算如何教訓魏國。”

說着,韓王便目不轉睛的看向熊槐。

熊槐聽韓王沒有直言拒絕,便開口道:“寡人打算聯合韓趙宋等國,對魏國進行打擊,逼迫魏國將原本屬於韓國的安陵以及鄢陵還給韓國。另外,魏國奪取的楚國大梁等地,寡人也不必讓魏國歸還,只需魏國交出南部與陳地相交的七座城池便可。

至於趙國與宋國想要什麼地方,讓他們自己決定。不知韓王以爲寡人的策略如何?”

感謝書友暮雲_遮、克勞de烏斯、wes的打賞!

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 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羣起圍攻第三百九十八章 越國北上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一千章 出兵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戮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六百零四章 襄陽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憂思至今第五百九十九章 說庸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十八章 封君貴族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三十二章 田需之謀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羣臣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九百五十章 定計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捨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辭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三百三十四章 搶功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爲國分憂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六百八十一章 騎虎難下宋王偃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三十六章 趙國齊國第九十一章 韓軍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