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

就在熊槐宴請趙使王賁的時候,翟強此時正坐着馬車回到滕城。

進入滕城後,翟強在楚宋軍營中積累的怒火漸漸消散,接着一下車,受寒冷的空氣一刺激,頓時冷靜下來。

回想起楚營中所發生的一幕幕,不禁感到很奇怪。

尤其是楚王的態度,一言不合就直接選擇開戰,這不符合楚王的性格。

如果剛剛怒火沖天的對魏國宣戰的是宋王,那倒十分正常,但卻是楚王,這就不對勁了。

翟強知道,楚宋兩國攻下薛城後,重新立下薛君,但是薛地卻變成了宋國的屬地,之前楚宋兩國苦戰數月,結果楚國僅僅只是得到了一些錢糧,與宋國的收穫相比,實在是不值一提。

現在率領攻打滕國,這滕國之前就是宋國的土地,而且與楚國並不接壤,也就說楚宋兩國就算攻下滕國,這也只能交還宋國,楚國依舊什麼好處也撈不着。

所以說,之前翟強的強硬威脅,實則是給楚國一個臺階,讓楚國順勢撤兵,免得楚國再次徒勞無功。

可是,結果楚王如同一頭陷入發情期的公牛一般,一碰就冒火,直接對魏國宣戰。

這···

翟強想起之前五國伐秦的事情,楚王帶領三晉與楚燕五國之軍圍攻秦國,結果楚王每次都是讓三晉的軍隊上,楚軍每次都遠遠的呆在戰場後側,觀望三晉與秦國大戰。

雖然翟強很不齒楚王的行爲,但是不得不承認,那時楚王的做法,纔是正常的。

現在的楚王,做出一副捨己爲人,不求回報的樣子,實在是違背常理。

違背常理的事情,不是瘋了就是另有目的。

楚國的情況,肯定不是楚王瘋了,而是楚王在其他地方有所算計。

想着,翟強不由喃喃道:“楚國的目的究竟是什麼。難道是楚國見齊國已經被削弱,就打算進攻其他國家,或者說魏國?”

沉吟許久,依舊沒有想明白,翟強只好按捺住心思,決定將今日發生的事情向魏國彙報,請魏王做好防備。

楚魏正式宣戰的第五天,公孫喜率領的十八萬魏軍終於趕到滕城。

這五天的時間,楚宋聯軍也並非什麼事都沒有做,而是利用這五天時間,一直都在加固軍營的防守。

隨着魏軍的到來,滕國上空籠罩着的戰雲越來越厚,彷彿戰爭即將就要爆發一般。

就在陳軫還在趕去韓國的路上時,另一邊,從郢都出發,前往秦國約定婚期的昭常已經趕到咸陽。

秦國賓館。

魏冉將昭常安頓下來後,開口問道:“不知使者此次前來秦國,有何要事?”

昭常應道:“將軍,在下此來乃是爲了敝國公主與秦王之弟公子稷的婚事。按照禮制,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再晚,那就不符合規矩,只能由各國指定對象立即婚配結合了。

因爲秦國先王不幸的事情,公主的婚事已經拖延了三年了,現在眼看公子稷孝期過去,而敝國公主也快年滿十八。所以,王后認爲這件婚事不能再拖了。

故而,敝國王后特派在下前來秦國拜訪羋氏,商議公主的婚事。”

魏冉點了點頭。

三十而娶,二十而嫁,這是周公時期定下的禮儀,這是男女的最晚成婚年齡。但是,現在,各國的實際情況可比這早多了。

關於婚事的問題,不僅楚國急,秦國這邊,他魏冉這些人比楚國更急。

楚國是因爲公主年齡大了,再晚,等婚事談妥,公主再嫁到秦國,年齡虛歲都快超過二十歲了,這會讓楚公主以及楚國很沒有面子。

同樣,秦楚聯姻不成,魏冉始終無法得到來自楚國的強有力的支持,無法進入秦國高層,這讓羋氏魏冉很憂心。

想着,魏冉開口道:“公子稷與楚公主的婚事,公子之母羋氏也甚是着急,理應儘快前去楚國商議。但是公子稷還未行冠禮,而大王已經行冠禮三年了,依舊後位空懸,大王尚未迎娶王后,而在下貿然向大王提出公子稷的婚事,這恐怕不妥。”

昭常嘆氣道:“秦國的狀況敝國也略知一二,不知秦王與齊公主的婚事,可曾有做出決定。”

魏冉搖了搖頭:“雖然三年的孝期期滿,但是因爲戰事不斷,所以秦王依然沒有騰出手來,派人去齊國約定婚期。”

昭常想了想道:“將軍,秦王雖然不急,但是秦王即位三年,不僅沒有子嗣,而且宮中連王后也沒有,這恐怕是對秦國不利吧。秦國的臣子,難道就沒有人主動提出建議,讓秦王迎娶王后嗎?”

魏冉聞言沉默了一下,他知道昭常的意思,楚國這是擔心秦國會拖延秦齊兩國的婚事,秦王不成親,公子稷就不敢在秦王之前迎娶楚公主。

所以提醒他主動提出讓秦國迎娶王后,然後爲公子稷與秦國的婚事做準備。

不多時,魏冉點了點頭,應道:“先生所言甚是,這種事情就算秦王不急,我們這些做臣子的也應該爲大王考慮纔是。”

昭常見魏冉答應,大喜道:“如此,在下就靜候將軍的好消息了。”

······

秦宮中。

秦王蕩與張儀樗裡疾三人齊聚宮中,秦王蕩向張儀問道:“相父,楚國使者昭常來到秦國,卻遲遲沒有求見寡人,可知其此行的目的。”

張儀輕笑道:“大王,據消息稱,昭常這次來傾國,乃是爲公子稷與楚公主的婚事。楚公主與公子稷年紀相仿,今年已經十八歲了,尋常女子這個年紀還未嫁人,都已經交了三年罰金,結果楚公主依舊還未成婚,楚國這是着急了。”

樗裡疾冷笑道:“由不得楚國不急,如今魏國背叛了楚國,齊魏兩國聯合挑戰楚國的霸主地位,楚王眼看霸主地位不保,擔心各國紛紛背棄楚國,這纔想起我秦國來。”

張儀聞言笑而不語。

秦王蕩見不可一世的楚國也有求到秦國身上的時候,頓時渾身一陣輕鬆,立即“哈哈”一笑。

笑畢,秦王蕩探尋的看着面前的二人,問道:“相父,王叔,不知對公子稷與楚公主的婚事,我們應該如何答覆。”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蘇代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 二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應 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三百五十章 暴漲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來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鯉使秦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殺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爭辯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國伐韓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來了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五十九章 犀首說楚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嚇暈太府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詐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產神器第四十章 欲廢肉刑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禮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二十七章 張儀歸秦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六十三章 秦國戰略第二百五十一章 樗裡疾離都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遊說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楚伐齊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三百四十章 時機第七百零九章 揭開序幕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三百三十四章 搶功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