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

齊王聽到儲子後面一句話,頓時反應過來。

儲子不是說田甲的族人遭到牽連會引發不滿,按照規矩,田甲出現如此大敗,就算將他的族人全部貶爲庶人,也算罪有應得。

真正令大家恐慌,或者不滿的是,田甲原本不是援軍主將,是匡章離去後,纔在羣臣的推薦下,以及齊王的默許下,接替匡章的。

若是牽連田甲舉族,很可能會讓大家以爲齊王在甩鍋,將戰敗責任全部推給田甲以及羣臣,到時必然人心浮動。

眼下,齊國外部局勢大壞,那麼,國內可不能也出現人心浮動的狀況了。

齊王深呼吸兩口氣後,臉上的怒色隱去,面色僵硬的開口道:“相國之言,寡人知之,只是眼下的局面,寡人應該如何是好。”

儲子沉默許久,這纔開口道:“大王,薛地已經不可挽回,田甲手中的大軍已經不可收拾,打敗楚宋聯軍的事情只能暫時放棄。並且,立即下詔,讓聲子從滕地退兵,免得楚宋兩國趁大勝之際,舉兵來犯。”

齊王聞言長長一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千般謀算,萬般忍耐,最終功虧一簣。”

儲子看着齊王的長吁短嘆,默默的靜坐在一旁。

頓了頓,齊王結束感嘆,問道:“寡人現在想要報這一劍之仇,相國可有教我?”

儲子點了點道:“大王,強大的國家,想要與弱小的國家結盟,派出軍隊就可以達到目的。而疲弱的國家,想要與另一個弱小的國家結盟,只需派出使者,就可以聯合自保。故而,臣以爲眼下我們需要做的是,對外示弱,凸顯楚國的強大,以團結三晉。

首先立即派人去與越王講和,割紀鄣城,以示齊國疲弱乏力。然後派人前往魏國,此時一定要穩住魏國,免得齊國孤立無援,遭到各國窺伺。另外,派人前往趙國,請趙王出手相助。最後,那就是再次拉攏秦國,如今秦王孝期將滿,理應派人前去商議秦王與公主的婚事。”

說着,儲子拱手道:“大王,眼下要想打敗楚國,僅憑齊國之力,太過勉強。故而需要三晉與秦國之助。”

齊王點了點頭道:“好,一切就拜託相國了。”

薛城。

楚宋聯軍休整的第二天夜裡。

熊槐剛剛用完晚膳,就見景陽面色古怪的走進來:“大王,薛君奉宋王之命前來送禮。”

“薛君?”熊槐詫異看了一眼景陽,這傢伙也在自己身邊混了一段時間了,薛君前來送禮,有必要露出如此古怪的臉色嗎?

想着,便開口問道:“現在薛君已經是宋王的臣子,而且宋王答應寡人的錢糧也已經全部送到楚營,怎麼宋王還會讓薛君送禮?景陽你可知這次薛君送來的是何禮物。”

“這···”景陽吞吞吐吐道:“大王一見便知。”

熊槐露出好奇之色,開口道:“既如此,請薛君進來吧。”

“唯。”

不多時,薛君走進大帳行禮道:“臣拜見大王。”

“免禮。”熊槐問道:“不知薛君這次來見寡人有何事?”

薛君拱手道:“大王,臣封宋王之命,特來送禮。”

“送禮?”熊槐問道:“什麼禮物?”

薛君聞言對帳外招了招手,接着,景陽便帶着十位妙齡女子走進來。

熊槐看了看這些女子,只見他們姿色全都上佳,臉色青春洋溢,年齡似乎都不大。

“大王,這就是宋王的禮物。”薛君見楚王的目光在這些女子上游走,指着這十位女子開口解釋道:“今日宋王正準備處置田文的姬妾以及子女,而後從中選出十位容貌最佳者,送來給大王享用。”

這年頭,宋王的所作所爲,沒有任何毛病。

而且之前宋王妥善安置田文的正妻夫人以及嫡出子女,這算是宋王仁義了。

要是田文知道這事,肯定會在心中默默感激宋王的。

“這···”熊槐看着眼前的麗人,比起楚宮中的美人來,容貌已經難分上下,但是氣質上卻遜色數籌。

只是一想到這些女子全都是田文的姬妾以及女兒,頓時怦然心動:“宋王有心了。薛君,你回去稟報宋王,替寡人多謝宋王,這份禮物寡人收下了。”

“不敢。”薛君行禮道:“大王,臣來楚營時,宋王就說了,這是大王應得的。”

“哈哈哈···”熊槐大笑。

薛君離去後,熊槐正準備處置這些女子,而後發現景陽的目光正在這些女子身上打轉。

原來剛纔景陽這小子臉色古怪在這地方,還以爲是對禮物感到奇怪呢。

想着,熊槐輕咳兩聲。

景陽聽到楚王的咳嗽,回過神來,立即請罪道:“大王,臣失禮了。”

“無妨。”熊槐笑道:“食色性也,人之常情。”

笑畢,熊槐指着右側的兩位女子道:“這兩人留下,其他人給柱國犀首他們送過去一個,留一個給司敗,另外,你自己也挑一個吧。記住了,若是柱國問起來,就說寡人挑了三個,賞給你一個。”

景陽本來還想說沒有功勞,結果聽到楚王后面一句,也不推辭,當即大喜道:“謝大王厚愛。”

熊槐笑着搖了搖頭。

帶着兩個美人回到寢帳,熊槐看着兩個年紀相仿,一個含情脈脈,眉目傳情,隱隱透着喜色,另一個卻眉心緊鎖,眼中憂色重重,認命而愁苦。一喜一憂,別有一股異樣的情緒涌上心頭。

見此,熊槐問道:“你們與孟嘗君是和關係?”

那個帶着喜色的女子立即應道:“回大王,妾身李氏,乃是薛公的姬妾。”

另一個女子遲緩了一下,才答道:“大王,妾身乃是孟嘗君的庶女田氏。”

熊槐點了點頭,向一邊的李姬問道:“薛公戰敗而逃,你被宋王送到寡人身邊,爲何面無憂色。”

李姬奇怪道:“以前妾身被家父送給薛公,家父說能伺候薛公乃是妾身的榮幸,現在,妾身被宋王送給大王,能伺候天下的霸主,這不是因禍得福嗎?妾身高興都來不及,爲什麼會感到憂慮呢?”

“···”熊槐聞言愣了愣,頓時啞口無言,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道:“不錯,你應該感到高興纔是。”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五百零二章 議楚盟第三百零四章 “孫子”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來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五百零三章 時機第五百零三章 時機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圍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標 上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軍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馳援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第一百二十章 秦韓退兵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一百七十七章 遺贈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無音訊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齊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來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搶功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憂思至今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七十二章 驚聞莊子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視淮水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見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尾求生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種子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八百一十章 公佈石磨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第六百三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四百四十七章 遊說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五百二十五章 說越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成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