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

感嘆者,田甲又問道:“鍾離君,不知田忌將軍留在楚國的後人,現在如何了?如今數十年過去,在下甚是想念遠在楚國的同宗啊!”

當年馬陵之戰,田忌全殲當時霸主國魏國的主力魏武卒,一時風頭無二,故而引起齊相鄒忌的忌憚。

得知齊軍全勝魏軍後,鄒忌立即便在齊威王面前中傷田忌。得知消息,孫臏勸說田忌趁大軍在握,直接率兵攻打臨淄清君側,並奪取齊國的大權。但田忌出於對田嬰田盼兩位副將的忌憚,並沒有聽從孫臏的建議,而是解散軍隊後才返回臨淄。結果被鄒忌誣告謀反,有口難辯之下只好起兵反抗,失敗後便與孫臏一同逃亡楚國。

而當時的楚王聽從了鄒忌門客的建議,同時交好鄒忌與田忌,便在江南選了一塊地方送給田忌作爲封地。

田忌與孫臏在楚國呆了二十多年,直到現齊王即位,六國組織伐秦之時,才被齊王請回齊國擔任齊將。

當然,田忌是回去了,但是田忌在楚國的後裔還在,被田忌留在楚國。

故而田甲纔有此一問。

鍾離君答道:“寡君仁厚,雖然齊王不義,前腳答應圍攻秦國,後腳便背叛同盟,但是寡君並沒有牽怒到田忌將軍。不僅如此,田忌將軍在楚國的封地也還在,並沒有被楚王收回,寡君對田忌將軍子嗣的待遇,一如田忌將軍還在楚國之時,沒有任何怠慢。”

田甲聞言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有感而發道:“楚王果然是仁義之君。”

說話間,二人已經進入帳中。

鍾離君看着空空蕩蕩的營帳,特意詢問道:“田將軍,不知匡章將軍何在,本君奉命前來拜訪,匡章將軍身爲主將,爲何避而不見?”

田甲心中不屑的笑了笑,不就是來確定虛實的嗎?

不過,這次的目的本來就是以虛爲實,大大方方的告訴你實情,免得楚王提前撤了。

想着,田甲連忙開口道:“鍾離君誤會了,因爲寡君有事要詢問章子,故而章子將軍放回莒城向寡君覆命去了,現在這裡乃是在下做主,故而不是將軍有意輕慢於你。”

鍾離君輕輕“嗯”了一聲,見跟在田甲身後作陪的齊將全都面色如常,沒有絲毫異色,便做恍然大悟狀,臉上充滿輕鬆之意,驚喜的開口道:“田將軍竟然是齊軍主將,那真是太好了。”

說完,似乎又想起什麼,並見田甲愣了一愣,臉色浮現出不快之意,立即解釋道:“在下失禮了,剛剛本以爲援軍主將還是匡章將軍,不想,主將正在眼前,並且親自在帳外相迎,失禮,失禮!”

“哪裡!”

田甲應了一句。

得知他成爲齊軍主將,鍾離君這個敵國將領竟然露出驚喜之色。

這算什麼?

他田甲應該高興呢?還是應該對其中的輕視蔑視感到憤慨呢?

雖然這可能是鍾離君故意的,但是田甲還是有些氣憤。

可是鍾離君已經開口解釋,只能裝作不以爲意道:“鍾離君乃是溫厚長者,甲乃是晚輩,雖然是齊軍主將,但也是應該的。”

說着,分賓主坐下後,田甲言語有些冷漠的問道:“現在兩國交戰,不知鍾離君此來齊軍大營,有何要事?”

聞言,鍾離君先是露出一絲嘲諷的笑容,然後瞬間隱去,接着臉色一正,開口道:“既然田將軍就是齊軍主將,那麼我就直言了。

本君奉命前來,特意告知齊軍主將,你們齊軍到了薛地已經有數月之久了。現在呆在這裡戰又不戰,退又不退,這是何道理?故而,我楚軍決定,明日願與君一會,一決雌雄。”

鍾離君的嘲諷雖然轉瞬即逝,但是依然被一直關注他的田甲看在眼裡。

嘲諷什麼,田甲自然是知道的。

更令田甲氣憤的是,鍾離君明明攜帶着重禮進入齊軍大營,結果得知他田甲取代匡章成爲齊軍主將後,便對禮物的事情提也不提,直接就進行約戰。

這···

欺人太甚。

好歹你也把帶到齊營的禮物先送出去吧!

深吸一口氣後,田甲想起昨日匡章的囑咐。

楚軍得知他接替主將位置後,肯定會來邀戰,並使用激將法的。

於是,頓了頓,冷靜頭腦後,開口回到:“楚國背信棄義,不顧上次齊國幫助楚國攻打秦國的情誼,前來攻打齊國薛地。寡君雖然不恥楚國的做法,但是爲了避免齊楚兩國戰端大啓,百姓悲苦,故而一再忍讓,下令齊軍不可主動還手,以免齊楚兩國接下血仇。”

說着,田甲搖頭嘆道:“不想,楚王絲毫沒有體會到寡君的良苦用心,在沒有攻克薛城的情況下,竟然又向與本將決戰。雖然本將樂意一戰,但是君命不可違,不敢與楚王一戰,免得傷及楚王左右,加深齊楚兩國的仇恨。”

“所以,楚王若是想要一戰,那就來攻打本將大營吧!”

鍾離君見田甲直接避戰,大怒道:“既如此,田將軍就等着我們楚軍的攻營吧。”

說完,鍾離君便離開營帳,然後帶着他帶來的禮物,望楚營而去。

······

楚營中。

唐昧從鍾離君得知事情的經過,沉吟道:“鍾離君,不知依你之見,匡章是否真的離開齊軍返回莒城了?”

鍾離君想了想,開口道:“司敗,在下曾觀察過齊軍士卒以及田甲所部的齊將。發現齊軍士卒的眼神明顯有些憂慮,士氣不如之前飽滿,這麼明顯就是臨陣換將,士卒對田甲還不過信任的緣故。而齊軍對在下提及匡章離去一事,沒有任何異常,這也說明了匡章被齊王換走的事實。

而且,在下觀齊軍中,田甲對所有的事情全都可以一言而決,沒有絲毫顧及,這也說明匡章已經不再齊軍中了。”

唐昧思索片刻後,再問道:“鍾離君,田甲已經拒絕與我們決戰的提議了。”

“正是如此。”鍾離君應道。

“好!”唐昧沉吟了一下,然後開口道:“既如此,那麼明日本將就帶領三萬楚軍前去齊軍大營挑戰,探探齊軍的態度。”

鍾離君一愣,急忙勸導:“司敗,前面的齊軍可是有十五萬之衆,三萬楚軍實在是太少,實在太危險,太危險了。況且大王那邊的軍隊還沒有做好準備,此時行動,萬一戰敗,後果不堪設想。”

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圍一城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四百章 往燕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來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選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聯姻燕國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信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順手牽羊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圍一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五百三十三章 調將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四十八章 昭陽之後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壓之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遊說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轍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一百五十八章 楚韓一體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三百一十章 馬政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出手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出手第五百一十六章 遺言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宮驚變第六百一十章 來襲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八百章 退意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圍一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四十五章 楚宮反應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掙扎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陽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六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觸手可及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九百五十章 定計第五百零二章 議楚盟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