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

熊槐一怔,將周圍的情況想了一遍,沒有發現有什麼可以破局的地方。

想着,開口問道:“喜從何來?”

上官大夫喘了口氣,答道:“大王,國中傳來消息,不久前太子正妻魏公主爲太子產下一子,故太子特意將這個消息送來,並請大王決斷。”

熊槐聞言既高興既失望。

高興自然不提.

本以爲薛城或者齊國出現什麼問題,卻不想所謂的好消息卻是這個。

出征之前魏公主已經懷有身孕,算算時間,瓜熟蒂落,也很正常。

不過既然太子特意命人前來請他決斷,那麼他也不能辜負了太子的一番心意。

話說,起一個什麼名字好呢。

熊槐還在思考中,頓了頓,身邊的公孫衍突然拱手恭賀道:“大王,可喜可賀啊!”

熊槐“嗯!”了一聲,對公孫衍的後知後覺也沒有在意。

公孫衍見楚王還沒有反應過來,再次開口道:“大王,如今魏國國內混亂,魏王左右搖擺而樓庳焦頭爛額,現在魏公主產下一子,不正是楚魏兩國的大喜事嗎?我們應該儘快將這個消息告知魏王以及魏相樓庳纔是!”

熊槐聞言眼前一亮:“不錯,太子有後這事情不僅是寡人的喜事,而且還是魏國的大喜事,這種事情必須告訴魏王知道才行。”

想着,熊槐開口吩咐:“傳令,立即命人背上一份重利送給魏王,告訴魏王,魏公主產子,我楚國太子有後了。”

公孫衍又開口道:“大王,這還不夠。母以子貴,還需厚待小公子纔是。”

熊槐點了點頭,想了想,開口道:“太子有後,寡人甚喜,特賜名爲平。希望公子平能平安長大,並能助寡人平定薛城,也希望公子平長大後,天下不再有戰事。”

“傳令,讓太卜爲公子平祈福。”

說着,熊槐停頓了一下,感覺似乎還有所不足,然後在上官大夫以及公孫衍期待的目光下,接着道:“傳令,讓令尹景鯉祭告宗廟,封公子平爲城陽君,以城陽城爲公子平食邑。”

城陽城是以前陳國的一座城池,雖然不大,但是較爲富庶,就算是食邑而不是封邑,對剛剛出生的公子平來說,也算是一筆很大的財富了。

公孫衍與上官大夫全都大喜道:“大王英明。”

······

魏國,魏宮之中,翟強帶着憂心忡忡的齊國使者陳賈前來面見魏王,翟強與陳賈並列而行,似乎感覺到陳賈的急迫,不由加快了腳步,引導着陳賈向魏王而去。

陳賈見到魏王后,穩了穩心神,開口道:“大王,不久前,越國正式出兵攻打敝國,克三城圍鄣城。齊王對此大爲驚恐,故在此派出臣前來魏國,希望大王能看在兩國結盟的份上,能出手助敝國一臂之力。”

“只要大王能出兵薛城,幫敝國逼退楚宋聯軍。那麼,寡君願意割濮水以東五城與魏國,願爲大王壽!”

魏王聞言大喜過望。

之前齊國來魏國的使者,可從來沒有這麼大方過。現在越國也加入戰團,齊王火燒眉毛了,果然就很捨得啊!

魏王笑着點了點頭,有所意動。

魏國的憂患,在於齊楚秦三國。現在齊楚兩國打得死去活來,正符合魏國的利益,魏國也希望齊楚兩國長久的打下去,免得兩國把注意力轉到其他地方,比如說魏國。

當然,這個前提是齊楚兩國沒有分出勝負,沒有那個國家大敗虧輸。

所以,現在楚國聯合宋國越國攻打齊國,大有橫掃齊魯南部的意思,這種情況對魏國很不利。

等楚國打完了齊國,接下來打哪裡?

三晉的地盤正是天下爭霸的場地,楚國搞定齊國,接下來是那個國家,魏王看來不是魏國就是韓國。

所以,對於楚國的強大,魏王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對齊國的提議,雖然很心動,但是魏王依舊搖了搖頭。

不爲別的,只是因爲勝算不大,而且魏國還有仰仗楚國的地方。

原因就在於秦國,這幾個月一來,秦趙兩國在上郡大打出手,在秦國強大的攻勢下,趙國即便依靠洛邑的各國援軍,依舊落入下風。

若是這個時候魏國出兵攻打宋國,魏王很擔心楚國一怒之下將上郡的楚軍調回,導致趙國頂不住秦國的攻勢。

雖然各國援軍僅僅只是湊一個人數,沒有真的與秦國拼命,但是一撤走,對趙國的士氣影響還是很大的。

如果趙國輸了,指不定會埋怨楚國還是魏國呢!

一個不好,趙王想岔了,那就是魏國同時得罪楚趙兩國,說不定還要加上韓國。

要是秦國打敗趙國後,接着進攻韓國還好說,魏王最擔心的就是秦國接下來進攻魏國,那時魏國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獨自面對秦國,至於齊國的援軍,實在是太遠了。

這也魏王甚至魏國猶豫許久的原因。

隔壁的秦國是未來的威脅,隔壁的楚國未來同樣也是威脅。

哪方面的威脅會提前到來,魏國羣臣還沒有爭論清楚,魏王同樣也沒有搞明白。

陳賈看到魏王在齊國如此大禮的情況下,依舊搖頭拒絕。

於是,立即對一旁的翟強使了一個眼色,見翟強點頭會意後,便對魏王拱手道:“大王,齊國危在旦夕,救援一事已經刻不容緩,希望大王能想家考慮,臣再拜頓首。”

魏王面無表情道:“齊國是寡人的盟友,楚國也是寡人的盟友,出兵對齊楚兩國進行勸解,無疑是背叛楚國,此事寡人還需與羣臣商議一番。”

陳賈聞言行禮道:“既如此,臣願靜候貴國佳音。”

翟強見陳賈離去後,向魏王行禮道:“大王,齊國已經願意送出五城的代價請魏國出兵,大王爲何不答應齊國呢?”

魏王下意識的撫摸着鬍鬚道:“助齊還是助楚,事關重大,寡人難以決斷,還需商議一番。”

翟強聞言嘆道:“大王,齊國一事已經刻不容緩,否則,再等下去,臣恐怕災禍立即就會降臨在魏國頭上。”

魏王一怔,納悶道:“賢卿這是何意,齊國雖然遭到三國圍攻,但是實力尚存,四國大戰短期內恐怕也難以分出勝負吧!在等一段時間,楚宋兩國更加疲憊,齊國東部的鄣城被攻下,齊王真正着急的時候。”

“那時,不才是我們魏國真正下注的時機嗎?”

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七百四十六章 獲罪於天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國的破綻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二百五十章 牽線搭橋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軍大崩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戰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謀上庸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圍而出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錢大錢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六百一十章 來襲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視淮水第九百五十章 定計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國的破綻第三十三章 張壽被刺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舉借債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後宮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五百九十五章 矛盾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禮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國難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五百三十三章 調將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九百七十七章 責罰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