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

許行的話同樣也讓熊槐意識到,推廣麥米的急迫性。

雖然用稅收的政策達到無爲而治的目的,但是這樣一來太慢了,一旦楚國伐越遭到各國圍攻,那麼太府儲存的那些麥米,肯定要拿出來充當軍糧。

大規模的使用麪粉,還想對石磨保密,這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馬上就保不住秘密了,那麼楚國似乎也沒有藏着掖着的必要了。

想着,熊槐開口道:“先生所言不錯,此事的確是寡人懈怠,不曾有所作爲的緣故。”

“所以,寡人打算在楚國強制推行冬季種植麥米,只是對此寡人心中還有疑慮。而先生對農事知之甚詳,不知先生可否指點寡人,寡人洗耳恭聽,感激不盡。”

許行聞言搖頭道:“大王,臣聞楚國朝中賢人無數,既然能想出用稅收引導百姓的上策,那麼必然也能想出如何強制推行冬季種麥的下策。臣擅長耕種,但是治理國家卻並非臣之所長,所以,大王何必捨近求遠,而向臣來詢問呢!”

見許行不答應開口,熊槐再度勸道:“寡人聞兼聽則明,治國方略自然多多益善,更何況在農事上,先生乃是當世大家,請先生賜教。”

聽到楚王再度開口,這次許行並沒有推辭,點了點頭道:“大王不以臣粗鄙,願向臣詢問國事,這是臣的榮幸。”

接着,許行拱手問道:“敢問大王,不知大王可否知道如何種植麥米,以及種植粟米與麥米有何區別。”

熊槐張了張口,無論今世還是前身,全都四體不勤,五穀只認得大米和麪粉,至於如何種植的事情?恐怕只要還沒有去殼,他連大米小麥都認不得,哪裡還會知道怎麼種!

熊槐露出一絲羞愧之色,搖頭道:“先王莫要笑話寡人,寡人不知。”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許行讚道:“大王果然是賢明之君!”

“呵呵!”熊槐尷尬的笑了兩下。

許行不以爲然,開口解釋道:“大王,臣向大王詢問麥米與粟米的區別,並不是爲難大王,而是與楚國推廣麥米大有關聯。”

熊槐聞言精神一振,立即詢問道:“敢問其故?”

許行解釋道:“大王,種植麥米與種植粟米截然不同,所需求的環境也有極大的不同。”

“粟米耐旱,麥米需水,所以,若是要種植麥米,就需要大量的水來澆灌,這在推廣只是不可不察。天下的各地降水的情況也不盡相同,總體來說,南方的降水比北方多,東方的降水對西方多。”

“而五穀對水的需求也不近相同,所以,根據天下各地的降水情況,一般來說,東方宜麥,南方宜稻,西方宜黍,北方宜菽,中央宜禾。”

“而五穀之中,稻米的產量最高,只是稻米對水的需求也是最高的,所以,稻米的主要種植地,集中在江水之南。因爲稻米之故,楚越兩國在各國之中,也是基本沒有饑荒的國家。”

熊槐聞言不由點點頭,雖然他不知道五穀具體應該怎麼種,但是各種穀物的生長環境不同,這還是知道的。

許行接着道:“而本應該是大量種植麥米的東方,爲何卻改種粟米,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難堪食用罷了。”

熊槐再次點了點頭,問道:“先生所說的寡人都瞭解,這與麥米有何關係嗎?”

許行點頭道:“大王,這自然是有關係的。楚國淮南淮北兩地適宜種植麥米暫且不提,南方的洞庭也能滿足麥米所需,那麼楚國最重要江漢之地呢?”

“這裡的環境,可並不很適宜麥米的種植。事倍而功半,百姓幸苦勞作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收穫,自然就會對麥米有所牴觸了。”

“所以,如果臣所料不差,大王推廣麥米之後,是不是淮南淮北推廣起來更容易一些!”

熊槐心中不由一驚,許行說的一點也不差,事情也的確如此。

開始熊槐還以爲是在江漢之間徵召了太多百姓的緣故,現在聽許行一說,似乎環境的因素也不小。

想着,熊槐開口道:“先生高見,果然絲毫不差。”

說着,熊槐訕訕笑道:“果然,昔日晏子曾說橘生淮南則爲橘,生於淮北則爲枳,不過水土不同罷了。不想,今日寡人還會放這樣的錯誤,僅僅一河之隔,就會差距如此之大,更何況江漢與淮水相隔千里。”

“若是寡人不考慮實情,強制在江漢之間推行麥米,恐怕江漢的百姓則會在心中咒罵寡人乃是殘暴的昏君吧。”

說完,熊槐對許行拱手行禮道:“先生今日之教,寡人必銘記於心,不敢忘。”

許行還禮道:“大王不必如此,現在麥米只是在楚國推廣不久,故而大王纔會一時不查。等以後時間一長,楚國賢大夫,自然也會向大王提出的。”

熊槐搖頭道:“雖然寡人也相信,這種錯誤遲早也會有人提出,但是錯已鑄成,想要挽回民心,彌補百姓的損失,卻是難了!”

許行聞言點了點頭。

心中不由一嘆,楚王能這樣爲百姓考慮,也算得上是仁君,楚國上下都在傳說楚王的仁義之名,看來所傳非虛啊。

正想着,又聽到楚王問道:

“先生,那麼寡人難道就不能在江漢之間推廣麥米嗎?”

許行笑道:“大王自然不是這樣,如此不就是因噎廢食嗎?若是大王以爲麥米可以與粟米稻米一樣,成爲百姓口中的常用口糧,那麼在江漢之間推廣麥米自然也是可行的。”

熊槐聞言瞳孔微微一縮,沉默了一下,開口道:“寡人自然是這麼認爲的,只是敢問先生,如何在江漢之間推廣麥米,還能保證百姓的收成呢?”

許行笑道:“大王,若是楚國一定要在江漢也推廣麥米的話,那麼臣有一個一石三鳥之計。不僅可以在淮水兩岸快速推廣麥米,還是讓江漢之地種植麥米也能保證收成,而且,也可以讓江漢之地也能成爲稻米的生長之地。”

熊槐一驚,眼睛半眯,有所猜測,問道:“敢問先生是何辦法?”

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一百七十章 鐵劍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六百零五章 備戰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四百零三章 送馬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二十七章 張儀歸秦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國慘敗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墊江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軍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五十三章 景鯉請諡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萬軍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七百六十九章 閬中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懼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動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佈局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後宮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信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四百零三章 送馬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賞第五百九十九章 說庸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第五百三十三章 調將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四百四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國會盟第八百七十四章 齊燕決戰第五章 請誅屈原第五百三十三章 調將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國伐韓第二百六十九章 進言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見文雀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離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