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圍一城

城外,鍾吾帶着單騎來到西門,見門洞打開的城門,又見已經重新鋪好的木橋,看着還在城門不遠處的秦軍,立即大喜吼道:“傳令,去三個十人隊騎馬衝開人羣,其餘人下馬衝鋒!”

令下,一個五人隊,騎着馬快速向城中衝去,迅速掠過城門,接着撞進秦軍之中,撞飛數人後,人仰馬翻,立死當場。

六輪衝撞之後,門洞徹底大開,鍾午指揮大軍趁機殺入城中····

雙方在西門廝殺一陣後,公孫衍帶着大軍趕到···

激戰兩個時辰後,陽周城易手。

陽周城中。

鍾午整理出此戰的結果後,向公孫衍稟報道:“君上,此戰我們殺敵千餘人,俘虜數百人,其他守軍已經逃到城外。”

公孫衍微微頷首,問道:“我們戰損如何?”

鍾午應道:“回君上,我們這邊戰死者接近數百人,另外有千餘人受傷,不過因爲這次攻城的全是義渠國之前精心訓練的精銳,所以,死傷者全是精銳,至於那些潰兵精壯,到時連受傷的也沒有多少。”

說着,鍾午遲疑道:“君上,現在那些潰兵正在城中四處姦淫擄掠,是否進行制止,加以約束。”

公孫衍搖了搖頭道:“不必了,之前這些潰兵被秦軍打擊的有些厲害,心氣全失,要想讓他們快速恢復士氣,增強戰鬥力,不僅需要勝利,還需要激發他們的獸性與野性。”

“由着他們去吧,況且,數日之後,能不能活下來,還得看運氣!”

鍾午應着:“是君上。”

公孫衍繼續道:“傳令下去,今天在陽周城中休整一夜,明日早上急行軍向東,殺向東面的平周城,明日日落之前,本將軍要在平周城之下安營紮寨。”

“諾。”

鍾午出去傳令後,一旁赤膊着上身,綁着傷帶的餘元開口問道:“將軍,請恕在下有一事不明。”

公孫衍看了一眼餘元,見其身上受創十餘處,大大小小全是傷口,僅僅是三處嚴重的傷口才綁着三條傷帶,其他的傷口僅僅只是進行了簡單的處理。

暗暗讚了一聲,笑道:“將軍有何疑問,儘管道來。”

餘元一拱手,頓時扯住傷口,嘴角立即抽了兩下,才道:“將軍,末將知道將軍最初向大王建議,避開上郡縣城,直撲河水西側的秦軍,以接應齊趙聯軍過河,爲何出發後改變策略呢?”

公孫衍嘆了口氣:“不錯,之前本將的確是建議直撲河西,但是這是建立在大王親征的基礎上的,因爲只有大王親征,才能在重賞之下,激發潰軍的士氣,因爲大王是義渠之君,士卒可以信任大王。”

“但本將不行,對於大軍來說,本將不僅是一個陌生人,而且還是外人,士卒並不信任我,所以,爲了取信於人,本將必需打一兩場勝仗,才能讓大部分的士卒信服,聽我號令。”

“否則,在三軍不信的情況,本將帶領一羣毫無士氣,僅憑重賞吊着半口衝勁的大軍,去迎擊如狼似虎的秦軍,再打一場惡戰,哪怕本將有孫吳之才,恐怕也會大敗而歸。”

說着,公孫衍搖了搖頭:“還有就是,若是大王現在就在我們營中,那麼義渠國即使暫時失去了都城,那也沒什麼,大不了引齊趙聯軍渡河之後,請齊趙聯軍幫忙即可。”

“可是,現在大王正在死守都城,爲了給大王希望,爲了給都城的百姓希望,更是爲了將樗裡疾調來,我們必需打出威勢,表明我們還有一戰之力,對秦國河水防線極具威脅力,這樣才能調動秦軍回援。”

餘元愣了很久,才吐出一口氣道:“將軍,末將明白了。”

只要不是在做毫無異議的犧牲,那麼一切都是值得的。

公孫衍點了點頭,接着道:“將軍,現在還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交給你來辦。”

餘元拱手道:“請將軍吩咐。”

公孫衍面無表情道:“請將軍你立即帶人去搶奪城中所有的糧食,無論是百姓家中的,還是秦國府庫中的,全都搶過來,然後給我們自己留足七日口糧,其他的全部焚燬。”

“而且,城中的所有牲畜,也要全部殺死,進行焚燒。”

“這···”餘元問道:“將軍,這是何故?難道是爲斷糧?”

公孫衍冷笑道:“不,是爲了打擊樗裡疾的士氣。本將料想,此刻樗裡疾應該在圍困義渠城了。等他們得到我們已經攻破陽周城,並且殺向平周城的消息後。樗裡疾爲了以防萬一,防止我們順利接應齊趙聯軍過河,一定會拋棄所有的輜重,然後輕裝急進的。”

“等到樗裡疾趕到陽周城,不僅無法得到補給,而且城中百姓還要向他求援,到那時···其他的先不說,肯定可以打擊樗裡疾所部的士氣的。”

餘元打了一個哆嗦,趕緊低下頭,應道:“是,將軍,末將這就去安排。”

於是,陽周城中剛剛被搶完一次的百姓,立即又遭遇第二次搶劫。

······

次日清晨。

大軍在陽周城外集結。

公孫衍見士卒紅光滿面,士氣飽滿,滿意的點了點頭。

接着,見大部分士卒的身上綁着大包小包,頓時臉色一僵。

前者是因爲打了勝戰,而且收穫不小,至於那些包袱,則是收穫以及口糧。

公孫衍急忙下令道:“傳令,命令所有的士卒,身上除了自己的口糧以及武器,其他的全部拋棄,半個時辰後,大軍開始向平周城前進。”

“若是路上本將還見誰身上有其他物件,殺無赦。”

“告訴將士們,丟棄所有財物,只要打完這戰,本將會讓大王雙倍奉還。”

“是,將軍。”

雖然將士夢聽說要丟棄財物有些不情願,但是一聽回去後雙倍奉還,只能即痛即喜的忍痛割愛了。

半個時辰後,大軍整頓完畢,接着急行軍向東而去。

太陽落山後,大軍趕在天黑前抵達得知義渠大軍來襲,已經戒備森嚴的平周城。

平周城的規模與陽周城差不多大小,城中擁有一萬出頭的百姓。

但平周城不比陽周城,因爲不是邊城的,城牆也就勉強一丈高,護城河···沒有!

再加上齊趙聯軍強攻河水,城中士卒大部被調往膚施防守,如今城中只有兩千出頭男丁守城。

這兩千男丁,還是平周城得知西面的陽周城失陷後,今日從附近的鄉里徵召了不少。

次日,休整一夜後,公孫衍下令道:“傳令,準備打造攻城器械,命令大軍圍城。”

“這······”一旁的餘元聞言露出遲疑之色。

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一百四十章 兩個秘方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五百二十五章 說越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宋國內亂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勢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八百章 退意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國難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機會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七百三十六章 趙王回都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陰相見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國伐韓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亂中有治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六百一十九章 兩種可能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二百章 登門送禮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七百八十六章 舉國動員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國慘敗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羣臣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蘇代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鑑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六十三章 秦國戰略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