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

義渠王聞言點點頭,接着下令道:“傳令,再次派出使者帶着重寶前往郇邑,寡人要賄賂樗裡疾,以示寡人心憂之意。”

“還有,派出使者攜帶重寶前往咸陽,寡人要賄賂秦王,盡表謙卑之意,義渠國願意俯首稱臣,若是秦王允許,寡人願意親自到咸陽朝見秦王。”

義渠王再問道:“犀首,如何?”

公孫衍點頭道:“大王,現在差不多了。”

“不過,我們義渠過前往秦國的使者不能停,最好每天都派一波使者去秦國,以示義渠驚慌之意。”

義渠王點頭應着。

“還有,上郡方面,我們也得做準備,一方面派出探子前去散佈義渠國已經投靠秦國的消息,另一邊還可以安插內應,若是齊趙聯軍渡河,秦軍大敗而歸,那麼這些人就是大王搶地盤的利器。”

“好,寡人全聽犀首的。”

···

一切全都吩咐下去後,義渠王突然拱手向公孫衍行禮道:“犀首,寡人有一事相求。”

公孫衍微微一愣,立即開口道:“大王有何吩咐?”

義渠王憂鬱道:“寡人聽說楚王仁義,澤披天下,寡人仰慕久矣。只是義渠國力楚國太遠,寡人一直遺憾未能親自去楚國一遊。所以,寡人打算派幼子去完成寡人的心願,前往楚國一遊,感受楚國的風土人情。”

···

這是不看好這一戰的結果,打算提前安排後事嗎?

想起義渠王另一個已經前往趙國做人質的太子,公孫衍看了義渠王一眼,見其面帶期待之色,只能沉重的點了點頭。

郇邑之外。

義渠相與秦使來到秦軍大營,見到樗裡疾後,義渠相急忙行禮拜道:“下國小臣拜見將軍。”

樗裡疾見狀大喜,趕緊扶起義渠相道:“相國乃是義渠之相,在下乃是秦國一個將軍,相國如何能拜我。”

義渠相垂頭喪氣的勉強笑道:“秦國大國也,義渠鄙遠小國也,大國之卿相當小國之君,更何況將軍還是秦王的叔叔,地位自然非同一般,完全當得在下的一禮。”

“哈哈哈···”樗裡疾大喜,發出一串長笑,然後問道:“不知義渠王派相國所來何事?”

義渠相陪笑道:“無他,聽從將軍之意,特來講和。”

樗裡疾面帶笑容道:“秦國義渠乃是相交的鄰國,若是能和平共處,這是我以及我秦國上下共同的願望。”

“只是,不知我的條件,義渠國打算什麼時候履行。”

義渠相尷尬的應道:“將軍,其他條件都好說,唯獨五萬大軍,敝國現在有些勉強。”

“嗯?”樗裡疾眼中冒出一縷寒光。

說實話,樗裡疾根本就看不上義渠國的五萬軍隊,之所以要義渠國出兵,一方面是人質,第二則是擔心自己撤走後義渠又出現反覆,若是從義渠調走五萬壯丁,那麼義渠就是想後悔,也沒有進攻秦國的實力了。

這最後一點嗎!

那就要看情況了···

“將軍!”義渠相趕緊解釋道:“將軍,非是敝國不願,實在是敝國無人,所以寡君派我來希望將軍能寬限數日,爲表誠意,敝國願意從郇邑城中拿出五萬石糧食勞軍。而且,將軍所說的割讓五座城池的條件,敝國願意立即讓出城池的控制權。”

說着,義渠相拿出地圖,指着地圖道:“將軍,你看,這邊的三座城池,還有這邊的兩座城池,敝國全都可以現在割讓給秦國,將軍可以立即派人前去接受城池。”

樗裡疾看着義渠相所指的城池,心中鬆了一口氣,義渠國割讓的城池,全是秦國還沒有佔領的城池,三座位於郇邑東南,兩座位於郇邑西南。

只要秦國獲得了這五座城池,那麼義渠城南面的咽喉郇邑,那就成了義渠國最南面的城池,秦國將來要想攻打義渠,只要攻克郇邑,那麼就可以揮師北上攻打義渠都城。

這次義渠真的是大割肉了,沒有糊弄人。

想着,樗裡疾滿意的點了點頭。

義渠相見狀,立即拍胸口保證道:“五日之後,敝國必定派出五萬大軍隨將軍作戰。”

樗裡疾目視義渠相許久,看的義渠相汗水直冒。

五天的時間,差不多也就是義渠國重新聚集軍隊的時間,就憑那羣已經喪膽的義渠軍隊,什麼也做不了。

而且自己準備攻打郇邑也需要準備不短的時間···

良久,才點頭道:“好,本將可以等,但是,你們義渠國只有五天的時間,若是五天後,本將看不到大軍前來會合,那麼休怪本將沒有給義渠機會。”

義渠相鬆了一口氣,趕緊應道:“多謝將軍,多謝將軍。”

義渠相離去後,樗裡疾吩咐道:“傳令軍中工匠,抓緊時間打造攻城器械···”

“傳令,派出探子前去義渠國打探···”

義渠相離開秦營,先是命人從郇邑調出五萬石糧食送給樗裡疾,接着立即返回義渠城覆命。

回到國都,義渠相頓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另一邊,秦軍這邊也派出使者前去接受城池。

秦營中。

樗裡疾靜靜的坐在營帳中。

“報,將軍,郇邑的糧草已經運到軍營,五萬石,只多不少!”

樗裡疾嘴角微微一翹:“好,繼續派人監視郇邑以及周邊地區,一旦義渠國有增兵郇邑的打算,立即回報。”

“諾。”

···

“將軍,派去接受城池的使者回報,已經順利接收城池,城池完好無損,而且義渠連城中物資也沒有轉移!”

“嗯,義渠國這是在討好我們,不必理會。”

“將軍,義渠有使者到來,不僅如此,還有使者帶着禮物向咸陽去了。”

“呵呵,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

“將軍,義渠城的斥候回報,義渠國已經在都城之外聚集了三萬左右的潰軍,而且大軍還在聚集之中,另外,義渠都城已經被封閉,準進不準出,城中的探子的消息,義渠國都城內有許多百姓打算北遷,但是都被阻止了。”

“嗯?”樗裡疾一皺眉:“這是擔心本將前去攻打他們的都城,提前做準備?”

“看來義渠國雖然打算臣服,但是依然對我防備森嚴,沒有徹底放心啊。”

“也罷,暫時先解決五國聯軍再說。”

想着,立即吩咐道:“立即派使者前往義渠城,催促義渠王儘快將軍隊派來。”

“諾。”

“傳我將令,開始部署攻打郇邑的戰前準備,繼續向義渠國施加壓力,讓他儘快出兵!”

“諾。”

第二百二十九章 避戰不出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廣佈仁德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選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離心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進言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魚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五章 請誅屈原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借糧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十四章 私門之請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辭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見文雀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國慘敗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三十三章 張壽被刺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國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七百七十二章 馳援墊江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三百三十章 獻策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間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二百四十四章 齊策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謀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