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

臨淄。

自從彭城失守後,齊國依託彭城郯城防備楚國的戰略防禦計劃便已經宣告破產。

於是,擔憂之下,齊王地一面下詔死守郯城,一面吹促觸子儘快擊退六國聯軍,一面遣使去魏國,意圖以宋與魏,爭取魏國退兵,以瓦解合縱聯盟。

但,楚軍的推進速度太快,彭城失守後,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先是魯國背叛,接着郯城、莒城相繼失守,然後又得到昭雎率大軍兵臨長城,而屈原率領二十五聯軍打算繞過齊國長城的消息。

就在齊王地心急如焚之際,齊王地派去催促觸子儘快擊退六國聯軍的第四波使者返回臨淄。

“大王,觸子將軍回報,聯軍士氣正盛,我軍接連遭遇失敗,士氣低落,此時決戰必敗。觸子將軍還說,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就算大王殺了他,他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率軍與聯軍決戰的。

觸子將軍還說,楚國出動五十萬大軍,已經從淮水殺到長城了,戰線延綿千里,彼運糧一石,到者不足一斗,只要大王堅持住,守住長城,楚軍必退。”

“可惡,什麼叫寡人堅持住?什麼叫守住長城?那楚人屈原都已經準備繞過長城了,而國中空虛,寡人怎麼能堅持住?”

說着,齊王地怒火沖天對回報的使者道:“傳詔給觸子,限令他接到詔令後三日之內,必定要擊破聯軍,否則,寡人不僅能殺人,而且還能滅人滿門,不僅能滅人滿門,而且還能挖人祖墳。

告訴觸子還有諸將,敢言避戰者,寡人必挖其祖墳。”

三日後,使者日夜兼程感到齊軍大營,然後公佈了齊王地的詔令。

詔令一下,觸子差點氣得吐血,而軍中數百將領也瞬間沸騰起來,再後,四十萬齊軍將士一片譁然。

不久後,聯軍得到齊軍請求決戰的消息。

此時,聯軍主將樂毅已經得到齊王地揚言要挖人祖墳的消息,是以一見觸子要求決戰,立即答應下來。

當日,齊軍放開對河水的封鎖。

次日,樂毅指揮聯軍緩緩渡河。

第三日,雙方在高唐城外擺開陣勢準備決戰。

齊軍列陣完畢,主將觸子問道:“各軍準備好了嗎?”

副將田達聞言,見主將觸子面無鬥志,諸將無不忐忑,士卒無不氣憤,於是,立即士氣高昂的高聲應道:“回將軍話,各部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擊破前方的烏合之衆。”

“嗯,好。”觸子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然後毫無感情的吩咐道:“那就上吧。”

觸子輕飄飄的一句‘上吧’,頓時田達懵了。

既無左右,有無先後,這上吧是誰先上,是中軍先鋒先上進行試探,還是左右兩翼先上,亦或者全軍衝鋒?是先攻擊聯軍主力燕軍,還是直接攻擊聯軍側翼的薄弱環節魏韓兩軍?

此時,田達很想問問,觸子爲何要下達這麼歧義的命令,但衆多將士的注視下,他也不敢與主將發生衝突,之下勉強下令道:“將軍有令,擂鼓,先鋒向前,進行試探。”

齊軍戰鼓一響,另一邊,樂毅沒有絲毫遲疑,當即下令讓三軍同時衝鋒,打算一口氣沖垮齊軍。

聯軍來,田達立即向觸子問道:“將軍,敵軍全軍衝鋒了,請下令吧。”

觸子聞言,雙眼異常冰冷的掃過戰場上的諸將,然後用十分冷漠的語氣道:“我可以戰敗,我也可以接受戰敗後被處死的懲罰,但我不能接受明知必敗還要在昏君的逼迫下率軍率與敵軍決戰,我更不能接受的是,這樣的失敗不僅會令我的族人蒙羞,而且還會令九泉之下的先祖蒙羞,甚至還會導致他們屍骨遭到羞辱,死後亦不得安寧。

所以,兩天前,我接到詔令後,便派人去挖我家先祖的墳墓了。

算算時間,現在他們已經快返回臨淄了。”

說到這,觸子痛苦而仇恨的大聲道:“昏君無道,挖人祖墳,本將走了,不伺候了。”

說罷,觸子在周圍將士的目瞪口呆中,直接帶着親衛走了。

觸子一走,齊軍當即大亂,此時,田達見大勢已去,當即率領中軍、後軍退走。

而後,齊軍大敗,聯軍追及,再戰,齊軍崩,全軍潰散。

齊國臨淄。

當齊王地得知齊軍因爲主將臨陣逃亡而潰敗,差點當場暈死過去。

反應過來後,齊王地當即咬破嘴脣,嘴角流着血,咬牙切齒的恨聲道:“該死,該殺,該千刀萬剮,寡人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血。

其誤寡人矣!其誤社稷矣!奈寡人何?乃社稷何?”

說着,齊王地更加憤恨大吼道:“來人,立即派人給寡人抓捕觸子全族,並挖了他家的祖墳。”

說完,齊王地又高喊道:“快,快,快,立即派出使者出使各國,就說寡人服了,願割地賠款求和。”

不久後。

就齊王地六神無主,束手無策間,一個侍者來報:“大王,觸子家小已經失蹤,而且觸子家的祖墳也提前被人挖了。”

“噗——”齊王地聞言,頓時噴出一口鮮血。

次日黃昏,就在齊王地焦慮的等着命運的抉擇的時候,一個使者驚喜跑了過來:“大王,前方探子回報,秦國、韓國、魏國已經退兵了。而且燕趙兩國也分道揚鑣了,趙軍正在攻打高唐,只有燕軍向我齊國腹地而來。”

“燕軍?”齊王地一聽頓時將燕軍拋在腦後,接着想起聯盟已散夥,心中臉上的憂慮頓時盡去,然後大喜的道:“哈哈哈······寡人早就知道那羣各懷鬼胎的烏合之衆難成大事,果然,他們剛擊敗寡人,就散夥了。”

說罷,齊王地想起還在強攻長城的昭雎所部,還有借道魏國東部準備從後方攻擊長城的屈原所部,再次開口道:“傳詔,立即派出使者去魏國,告訴魏王,只要魏國截斷楚軍糧道,那寡人就割讓濮水以東的三十座城給他。”

又次日,有侍者來報:“大王,前線傳來消息,樂毅率二十萬燕軍直往臨淄來,對我前方城池過而不攻。”

齊王地聞言,大怒:“樂毅匹夫,不過僥天之倖才獲得三次戰事的勝利,竟然狂妄自大,過而不攻。如此小覷我齊國,寡人必生擒之,一雪前恥。”

半月後,田達率十餘萬敗軍返回臨淄,而樂毅緊隨田達之後,距離臨淄只有百餘里。

齊王地聞樂毅來,乃下詔,將早已徵召的臨淄附近上至六十歲下至十四歲的男丁,以及宮中禁衛,並田達率領的十餘萬敗軍,共約三十萬人,出城以戰樂毅。

田達聞之,乃入宮勸齊王,說以堅守臨淄,不出十日,燕軍無糧之下,必會主動退走,然後可擒樂毅。

齊王地見田達長他人士氣滅自己威風,怒,罵曰:“敢有怨言者,敢有後退者,寡人必挖其祖墳。”

田達無奈,進言盡出城中珍寶以激勵士氣。

齊王地不許,罵曰:“寡人能挖人祖墳!”

田達敗退。

三日後,田達率大軍與樂毅戰,大敗而崩,田達自刎而死。

齊王地見田達敗退,又見城中無人,無奈之下,只得率身邊近臣出城逃亡。

其後,樂毅率軍輕取臨淄,盡得城中珍寶。

後,齊王地入衛,有驕色,衛人擊之;再後,齊王走鄒魯,有傲意,鄒魯出之;再後,齊王地入進邾,輕慢無禮,邾人逐之。

不久,齊王地聞楚燕趙魏四國分齊地,於是,齊王地在衆叛親離中,在絕望之下,孤獨的餓死於山林之間。

齊國滅亡。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六十四章 魏國抉擇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四百一十章 賄賂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一百六十六章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百四十章 兩個秘方第一百七十七章 遺贈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不居其華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頭換面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選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來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五十章 苦獲已齒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六百九十八章 羣起圍攻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四百二十七章 援軍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齊國伐魏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韓決戰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聯軍潰敗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三十二章 田需之謀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聲震城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九百七十六章 謠言再起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舉借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