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

太子橫一聽龍舒君有妙招,頓時精神一振:“敢問先生,是何策略?”

龍舒君目光中兇光一閃,拱手道:“請太子控制一個變法派大臣,然後迫使他在下次朝議之時,公開向大王奏請恢復古制,君子之澤,三世而斬,將所有傳承超過三代的貴族大臣的爵位封地全部收爲國有。

只要這個建議一從變法派的大臣口中說出來,那麼必定招致滿朝大臣的反對,還會引起大部分的貴族的恐懼。

如此,無論是朝中大臣貴族,還是各地貴族封君,必將因爲恐懼而牢牢的團結在太子身邊。

而只要有了全國的貴族支持,那太子的大事便成功了一半。”

太子橫默認。

Wшw★ тт kдn★ CΟ

他監國多年,十分清楚,隨着變法的深入,隨着各縣逐漸被變法派掌握,變法派與貴族之間的矛盾已經十分尖銳了。

現在楚國貴族之所以還沒有同變法派翻臉,除了因爲父王還沒死,更重要的是因爲新法還沒有真正的觸及貴族的根本——爵位。

而一旦有人碰到貴族的這個根本,那全國的貴族都會爆發的。

即便父王還沒死,國中貴族也會瘋狂的爆發出來的。

而那時,只要他露出一點點傾向,國中貴族就會像百川歸海一樣,全都歸附自己。

但,其中的問題是,一旦開了這個口,那他將徹底站在了新法的對立面,而且再也沒有回頭路了。

變法派與舊貴族就只能活下一個。

要麼是變法派壓服舊貴族,並將所有的舊貴族改造成新貴族,要麼,就是舊貴族將變法派斬盡殺絕。

而這,與他之前繼承父王變法成果的計劃是背道而馳的。

雖然心中有些不願,但···他現在已經別無選擇。

想着,太子橫緩緩點頭點頭道:“可。”

龍舒君見太子橫同意了最關鍵的地方,準備與變法派還有新法決裂,心中大喜,立即接着道:“太子,只要國中貴族來投,那太子的根基便穩固了。但是,各地貴族太遠,難解近火,所以太子還需要壯大壽郢的根基,需要一支能控制壽郢,並震懾江淮的大軍,一支完全聽命太子,不低於五萬的大軍。”

“五萬大軍,這數量是不是太多了。”太子橫皺了皺眉頭。

“不,一點都不多。”龍舒君拱手道:“太子,壽郢附近的六地、曲陽、東城、陰陵等地區,不是大王的心腹死忠之人,便是已經被變法派控制的縣邑。

一旦太子謀反的消息傳出,這些地方必定迅速來援。

所以,沒有五萬大軍,太子可能連壽春城都守不住。”

太子橫沉吟了一下,開口道:“五萬大軍數量太多了,一則數量龐大,沒有地方可藏,二則五萬大軍的日常消耗巨大,太費錢糧了。”

龍舒君笑道:“太子,這些都好辦,城陽君的封地就在壽郢上游不願處,太子可讓公子平返回城陽,秘密招募勇士,訓練軍隊。城陽可是太子與公子平的的地盤,大王的勢力也難以深入城陽,這樣就能瞞過旁人。

至於錢糧,太子,工尹還有大司農可都是不缺錢的地方。”

太子橫眼睛一亮:“善。”

龍舒君接着道:“太子既有全國貴族的支持,又有一支大軍在手,如此,根據已成,一旦舉事,便有六成的機會。

接下來,太子剪除大王的羽翼,令尹、柱國、左徒、太府尹等人,皆深受大王信任,且根基雄厚,不可直接與敵,但可以調走。

所以,臣的意思,請左司馬景陽出手,以江漢水渠出現問題爲由,調走大司農陳相,並讓大司農丞潘君暫代大司農。

如此,太子控制工尹還有大司農,便有了源源不斷的錢糧。

太子可派人在楚魏兩國製造商貿矛盾,然後調走太府尹金君同。

太子可派人在遠離壽郢的地方,刺殺一位縣尹,製造一場驚天大案,然後調走司敗司馬翦。

同時,太子還可以利用任免六百石以下官員的權利,開始往周邊各縣安插縣丞縣尉,並安排貴族子弟擔任縣吏,以儘可能的控制壽郢周邊。

還有,太子可重金收買宮中侍衛,以便將來起事,能快速殺進宮城,控制大王,逼大王退位。

此外······”

龍舒君一連提了十幾條建議,太子橫全都一一同意。

接着,太子橫皺眉道:“先生,其他人好說,但令尹與柱國怎麼辦,他們兩個坐鎮壽郢,威脅太大了。”

龍舒君笑道:“太子勿憂,令尹柱國也好辦。根據昨天傳回的消息,齊國爲趙國所敗,甚至齊相祝弗爲趙相樂毅所殺,至此,齊國敗象已露。

只需太子繼續鼓動合縱伐齊,力主楚國大舉進攻齊國,並舉薦令尹柱國親自領兵,以奪取宋地、薛地、淮北地,乃至要求大軍深入齊國。

如此,令尹,還有柱國手中十萬大軍,就將全部離開壽郢。

令尹、柱國等人一走,那壽春裡死忠於大王的,那就只剩下左徒了。

而左徒這個罪魁禍首,就是各地貴族以及朝中大臣憤怒的目標,也將是太子起事的大義,有屈原在,太子大事必成。

而且,大舉伐齊還有另一個好處,那就是大規模的將各郡縣的軍隊調到國外,一旦起事,則大王將舉目無親,四顧無援。”

太子橫聞言,長長一嘆道:“此計甚好,可是,自從上次楚軍爲齊魏聯軍所敗後,父王似乎遭到重大打擊,心氣已失,一直不同意出兵伐齊,且爲之奈何。”

龍舒君沉默了一下,然後語氣冰冷的道:“臣有一策,請殺公子子鼠。只要公子子鼠死在齊國,那時,大王必定同樣伐齊,甚至還會主動要求大舉進攻齊國。”

太子橫一怔,沒有說話。

龍舒君急勸道:“太子,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太子橫聞言,長嘆一聲,然後緩緩點了點頭。

······

不久後,太子橫請來了工尹公輸正以及大司農丞潘君,商談一陣後。

當日。

公輸正偷偷從工尹府支取了五千金給太子橫,而潘君從大司農支取三千金以及十萬石糧食。

當日,公子平與太子府將軍潘信,帶着萬金前往公子平的封地,位於淮水上游,距離壽春城沒多遠的城陽。

還在當日。

太子橫召見州侯,然後問道:“君侯,昭雎那個老匹夫欺我太甚,孤打算換一個令尹,不知君侯可有意擔任我楚國令尹?”

州侯:“···”

其後,太子橫利用投靠他的大臣以及貴族子弟,開始往壽春周圍的各縣安插貴族子弟任職。

在衆多貴族的周旋下,同時也是因爲這些都是低下層的官職,更是因爲太子府的面子,這事並沒有在壽春造成多大的影響。

六天後,魏國使者來楚,指責楚國賣給魏國的玳瑁、香料、絲綢、犀角等商品有嚴重的質量問題,而且還指責楚國刻意打壓魏國的商品價格。

爲此,太子橫與羣臣商議後,以太府尹金君同爲使,前往魏國處理此事。

也就在此時,燕國使者屈庸來訪楚國。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五百三十章 驚聞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二百二十四章 訪齊聯越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楚伐齊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七百一十六章 實驗基地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三百六十二章 齊燕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一百一十四章 齊國戰敗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三百章 會盟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拒絕參與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趙國爭韓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戰貴速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齊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間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亂中有治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拒絕參與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反聲如潮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蠟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反聲如潮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墊江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國慘敗第三百二十七章 應變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不居其華第二章 滿朝恭賀第七十四章 兵力配置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指濮陽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第五百一十六章 遺言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動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