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掙扎

商丘城中。

此時,宋王臉色十分難看的看着太子貞,怒道:“太子,你的大軍呢?各國聯軍都殺到商丘城下了,宋國已經都到這了生死存亡的時候,爲何還不見你的大軍?”

“父王請放心,兒臣的十萬大軍,早就在彭城準備好了。”太子貞面無表情的應着。

“彭城???”宋王臉色一黑:“還在彭城,難道你就眼睜睜的看着各國圍攻商丘而無動於衷,難道你就眼睜睜的看着各國摧毀我宋國的宗廟社稷而無動於衷。”

說着,宋王勃然大怒:“逆子,你心中可還有我宋國社稷宗廟?”

太子貞面不改色的道:“父王,兒臣早就說過了,商丘地勢不如彭城險要,此時各國聯軍來襲,敵軍勢大,而我們宋國根本抵擋不住,再加上我宋國已無援軍,至此之際,當堅守彭城以待天下之變。

這商丘城根本就守不住,兒臣不能讓我宋國最後的希望也葬送在這商丘城。”

宋王一聽,更加怒道:“逆子,你這是在狡辯,你分明就是在看寡人笑話,想看着寡人死,你是不肖忤逆。”

太子貞聞言,冷笑道:“父王,兒臣還沒有你想的那麼不堪,如是商丘城破了,父王你若是不想死,無論是父王你想投降各國也好,想投奔秦楚也好,想移師去彭城也罷,或者是乾脆就與商丘城共存亡。

無論父王你怎麼選擇,兒臣已經打定主意,兒臣會與商丘城共存亡的。

待兒臣死後,臧子就會輔助吾兒公子服在彭城即位,宋國的天,暫時還塌不了。”

宋王聞言,頓時一滯,怔了怔許久之後,又怒罵道:“逆子。”

“哼!”太子貞聞言,則回敬一聲冷哼。

雖然敵國大軍壓境,宋國已經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但因爲宋王與太子貞不合,城中大臣分成兩派,指揮不變,溝通困難,相互冷漠。

於是,待聯軍準備就緒,一攻城,守衛商丘的宋軍便全面落入下風,並且士氣持續下跌。

大戰第一天,雙方激戰一日,聯軍無功而返。

大戰第三天,雙方激戰半日,日中,一直在北面指揮攻城的觸子突然發現有有一處戰場,齊軍士卒正源源不斷的涌上城牆,然後一部分士卒被趕了下來,但還有一部分士卒卻一直沒下來。

而且,透過牆上的人影,觸子也發現宋軍士卒也在遠遠不斷的向哪裡趕去。

見此,觸子心中一喜:“我軍將士已經撕破宋軍的防線,能在城牆站穩腳跟了?這才大戰三天啊!看來這一次本將要獲取滅宋大功了!”

想着,觸子立即向那處戰場一指:“傳令,調集一直軍隊,集中此處強攻。”

“諾。”

而後,又激戰半日,齊軍將士雖然開始在城牆上站住腳跟,但卻始終沒有更進一步進展。

直到天黑,聯軍才收兵回營。

又激戰一日。

第五天,齊軍強攻城池一個時辰,便在城牆上站穩腳跟,接着,觸子立即調動軍隊,重點突擊宋軍防線缺口。

激戰半日,就在齊宋兩國軍隊圍繞缺口激戰之時,齊軍又在另一個地方打開一個缺口,然後迅速站穩腳跟,插上齊軍旗幟。

接着,下方的齊軍將士一看城牆出現一面齊軍的旗幟,立即向旗幟下方靠攏,並不斷的順着木梯雲梯涌上城牆,城牆上的齊軍將士越聚越多。

而齊軍陣中,觸子也在城牆上出現旗幟的第一時間發現了有人把旗幟插上商丘城牆了。

“攻城第五天,我軍竟能插旗與商丘城,看來這是上天要滅亡宋國啊。”

說着,觸子立即調集大軍前去支援。

而與此同時,鎮守北面的宋將曹斌也在第一時間發現了缺口,並調集大軍前去圍堵齊軍。

等宋國援軍趕到,缺口已經擴張到七丈左右。

接着,齊宋兩國圍繞此處缺口激戰半日,血戰到天黑,這才罷兵休戰。

其後,第八日,齊軍再次佔據一段城牆,雙方激戰到天黑才敗兵。

第十日,齊軍又打開缺口,宋將曹斌率親衛親自堵缺口,這纔將齊軍將士趕下城。

第十五日,宋王親自上城牆激勵士卒。

第二十日,齊軍士卒一度殺到宋王十步之外。

當日夜間。

宋相唐鞅沉重的道:“大王,敵軍攻勢強大,我軍士氣低弱,傷亡一天比一天多,臣擔心商丘城不可久守,還望大王早做決斷。”

“早做決斷?”宋王心中一冷,大怒道:“什麼叫早做決定,這裡是我宋國都城商丘,寡人還能做什麼決斷?無非是與商丘城共存亡罷了。”

唐鞅:“···”

宋王:“···”

君臣二人沉默了一下,然後宋王開口道:“相國,國勢危急如斯,相國可有辦法解決我宋國的危機?”

“臣還有一個辦法!”唐鞅點了點頭。

宋王聞言,心中大喜,問道:“什麼辦法?”

唐鞅看着宋王遲疑了許久,然後應道:“大王,我們可以向楚國求援。”

宋王不快的道:“相國,你最近忙糊塗了嗎?那秦楚兩國早就宣佈不會來救寡人了。”

“大王!”唐鞅低頭道:“楚國會的。”

“嗯?嗯???!!!”宋王一怔,然後臉色一變,左手情不自禁的按住腰間的劍柄,接着雙目死死的盯着唐鞅道:“相國你什麼意思?”

唐鞅一看宋王左手落在劍柄上,心臟突然劇烈跳動起來,然後他立即深深的低下頭,不敢與宋王對視。

“大王知道臣什麼意思的。”

宋王臉色鐵青地道:“寡人不明白。”

唐鞅低頭不語。

而後,唐鞅在宋王的再三逼迫下,終究還是開口道:“大王,只要太子即位,以太子與楚國的關係,楚軍必出。”

宋王一聽,看着唐鞅勃然大怒:“好好好,寡人本以爲相國你是一個面慈目善的大忠臣,但寡人萬萬沒想到,連相國你也背叛了寡人,投靠了那逆子。”

“大王。”唐鞅急道:“臣一直都是忠於大王的,但現在宋國已經危急如此,旦夕不保,值此生死存亡的關頭,這是臣想出的唯一辦法。

成與不成,還請大王自決,但無論成還是不成,臣都願聽從大王的號令。”

說到這,唐鞅偷偷瞄了一眼宋王,見宋王的手還在劍柄上,他立即長拜道:“若是大王決意與商丘共存亡,那臣請大王給臣一個機會,讓臣爲大王前驅,願以殘軀拼死斬殺一個齊人,以報大王之恩。”

宋王一聽,立即冷哼一聲。

又十日。

就在聯軍攻城的第二個月,就在商丘城搖搖欲墜之際,宋王突然召見羣臣。

“諸卿,自寡人即位四十餘年,四十年來,寡人勵精圖治,扭轉了宋國的衰弱局面,國土擴大一倍有餘,宋國日強。

然,寡人不敏,宋國雖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強盛局面,但也同時得罪了周邊的齊魏楚三國。

如今齊魏聯合各國來襲,而楚國援軍不出,此皆寡人之罪也。”

此時,殿中羣臣聽到宋王承認自己的錯誤,全都大吃一驚,震恐的看着宋王,不知道宋王又要出什麼詔。

另一邊,宋王還在繼續道:“如今各國聯軍伐我,宋國已經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爲了宋王,寡人決定退位讓賢,讓太子即位爲王,以向國人請罪。

還請諸位父老兄弟,看在我宋國列祖列宗的份上,盡心輔佐新王,戮力同心,共赴國難。”

說罷,宋王站起來拱手向羣臣行了一禮,然後自己解下頭上的冠冕以及腰間寶劍,接着走下殿中,將冠冕與寶劍全都教在了已經傻眼了的太子貞手中。

這一刻,除了決絕的宋王與複雜的宋相,殿中其他人全都傻眼了。

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選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敵我難分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聲震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講和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舉借債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孫衍薨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廣佈仁德第二百五十九章 義渠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一百二十章 秦韓退兵第三百二十一章 離間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議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四百四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零四章 “孫子”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題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楚伐齊第二百二十三章 麥君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一千零九章 卒飄如風 下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持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謀中山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莊蹻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一千零九章 卒飄如風 下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捨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來了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七百零七章 圖窮匕見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四百八十六章 異心同聲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