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

魏國大梁。

這一日,公孫衍之孫楚國臨海君到了魏國大臣公孫衍之子公孫禹的府上。

次日一大早,公孫禹便在魏國王宮中見到了魏王遫。

此時,魏王遫看着公孫禹問道:“賢卿一大早就來求見寡人,可有何大事要報?”

公孫禹滿臉憂慮的應道:“大王,臣乃是爲齊國而來。”

“齊國?”

“正是。”公孫禹看着魏王道:“大王,如今齊國攻打濟陽正急,雖然濟陽有大將軍倪良鎮守,但是,大將軍手中畢竟精銳不足,加上河東失手,我魏國將士已經士氣大跌。

故,臣擔心,一旦拖延下去,濟陽可能會爲被齊國所破。

一旦濟陽失守,那齊軍一定會趁我虛,然後長驅直入包圍大梁。而大梁被圍,則我魏國將在各國再也擡不起頭來。”

說到這,公孫猶豫了一下,想起公孫澤的遊說,立即拱手道:“所以,臣以爲,何不趁濟陽還未被攻克,趁我魏國還有一些顏面以及底氣,何不直接與齊國講和呢!”

魏王遫聞言,嘆息道:“寡人何嘗不想直接跟齊國講和呢?可是齊國打定主意要給寡人一個教訓,非要吃下我攔住齊軍的濟陽城,並且,齊國的要價實在是太高。

寡人不得已,這纔想通過楚趙兩國給齊國施加壓力。”

公孫禹搖頭道:“大王大錯矣。”

魏王遫一怔,然後疑惑的看向公孫禹。

公孫禹拱手道:“大王,若是我魏國直接投靠齊國,如此,代價雖高,但也讓我魏國直接投靠齊國。

而通過楚趙兩國,雖然給齊國的代價少了,但卻多了給楚趙兩國的禮物,這樣一算,其實兩者也差不多。

而關鍵的是,通過楚趙兩國,還會讓齊國懷疑我魏國投靠楚趙兩國。

故而臣以爲大王的舉動錯了。”

魏王遫聞言臉色一變。

他之前派人去楚趙兩國,正是打算通過此事聯繫上楚趙兩國,結交兩國。

但他卻沒想到,這也有可能會讓齊國懷疑魏國的用心。

魏王遫正想着,那邊公孫禹道:

“大王,臣向我王推薦一人,有此人在,必可保我魏國無事,而且還能讓齊魏結爲一體,從此兩不相害。”

魏王遫連忙問道:“何人?”

公孫禹應道:“齊國孟嘗君田文。”

“田文?”

“正是此人。”公孫禹道:“大王,雖然之前因爲田甲的緣故,齊王地疏遠並貶斥了孟嘗君,但是,事後證明,田文根本就沒有參與田甲之亂。所以,等後來齊王地查明此事,又赦免了田文,並將封地薛地也歸還了田文。

如今,距離田甲之亂已經過去了一年之久,臣想來,齊王地對田文的怨氣應該也已經消散了。

若是此時大王能重禮禮聘田文來魏國爲相,那麼,臣以爲,憑藉田文在齊國的人脈和威望,必定能輕易說服齊國退兵,然後讓齊國與我魏國講和。

而只要田文在我魏國,那齊魏便是一體,如此,就算秦國想再打我魏國的主意,那也得考慮考慮齊國的態度。”

魏王遫聞言,眼睛一亮:“好主意,若是有田文在,齊國說不定就會看在田文的面上退兵。

畢竟,這一筆也寫不出兩個田字。”

不久後,魏王遫派出一支三百輛車的隊伍,浩浩蕩蕩的往薛地而去。

而另一邊,黃歇也到了薛地。

此時,田文聽完楚國使者的來意,驚疑不定的問道:“貴使來錯地方了吧,使者想要調停不去臨淄,怎麼跑到薛地來了?”

黃歇笑道:“還請孟嘗君勿憂,寡君不欲秦齊魏三國大戰,以致百姓流離失所,所以已經派出了使者去齊秦兩國。

但是,之前齊燕兩國開戰的時候,寡君也曾居中調停,但,齊王並沒有理會寡君的使者。

所以,寡君擔心這一次調停,齊王還是不理會寡君的使者,這纔派臣來薛,打算請孟嘗君出山。

因爲寡君以爲,現在能說服齊王退兵的,大概也就只有孟嘗君你了。”

田文聞言,又是欣喜又是苦澀的道:“楚王也太高看文了,文乃是齊王厭棄之人,又有什麼面子能說服齊王呢!”

黃歇笑道:“孟嘗君多慮了。所謂血濃於水,君乃齊王之近親,齊王又怎會一直怨恨君呢!

再說,昔日君之父也曾與齊宣王鬧矛盾,二者都快兵戎相見了,但是,最後,不也是握手言和,親密如初了嗎。”

“這···”田文露出期待之色。

其實,回到薛地這一年來,田文又何嘗不想回到臨淄擔任丞相呢!

甚至,他也不是沒有派出使者前去遊說齊王地,但,齊王地根本就沒理他。

此時,一直關注田文的黃歇,一見田文意動,立即再接再勵道:

“孟嘗君,如今齊秦兩國聯合伐魏,兩國全都想要魏國屈服於自己。

大戰到現在,秦國已經攻克安邑絳都,殺到上黨,包圍蒲陽。而齊國的大軍,卻一直受阻於濟陽之下。

此時此刻,秦國的使者已經到了大梁,而齊國的使者卻還沒有離開臨淄。

是以,依在下之愚見,恐怕魏國用不了多久就會臣服秦國。

而現在正是孟嘗君你報答魏王父子恩情,以及爲齊國分憂的時候啊!”

田文眼睛一亮,連忙開口詢問道:“先生,此話何意。”

黃歇笑着問道:“孟嘗君,不知君以爲,秦國與齊國,何仁。”

田文應道:“秦國虎狼之國也,齊國仁義。”

“在下也是這樣認爲的,以秦國之殘暴,一旦魏國臣服秦國,秦國必然會要求魏國割地賠款,然後再要求魏國出兵協助秦國伐韓伐趙,乃至伐楚伐齊。

若是如此,以魏國現在的情況,魏國必危。”

見田文點頭,黃歇接着道:“魏王父子曾先後任用君爲相,對君有大恩,不知君以爲然否。”

見田文再點頭,黃歇又道:“若是此時君出山說服魏國投靠齊國,讓魏國脫離秦國的魚肉險境,如此,這不就是君報答魏王父子的恩情嗎!

同時,君在齊國即將失去魏國這個盟友的時候,說服魏國投靠齊國,這不就是君有大功於齊嗎?

君有此大功,然後又有整個魏國作爲臂助,再加上就君在齊國的人脈威望,君必定能在短時間內,被齊王邀請回國任相。

而現在齊相周最,只不過是憑藉區區周室的力量,這如何能與孟嘗君你相比呢!”

田文聞言,心中一動···

不久後,魏國三百輛車來到薛地,早就意動的田文,當即上了魏國的馬車。

而後,田文一到魏國,便被魏王遫任命爲相國。

接着,魏相田文當場派出使者望往臨淄而去。

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八百零八章 行賞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請殺鄭袖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視淮水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六百八十一章 騎虎難下宋王偃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謀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盟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第七百七十二章 馳援墊江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軍大崩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風放火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六百零四章 襄陽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八百五十六章 齊王崩上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九百八十九章 請罪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網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一百七十章 鐵劍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一百八十五章 莊蹻第三百三十四章 搶功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圍而出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再訓太子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壓之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鯉歸來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一百四十章 兩個秘方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後追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