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

接下來,太子橫在監國的時候,一面安撫要求楚宋聯盟的人,甚至屢屢公開表示自己對楚宋聯盟的認同,而一面又在唐昧與屈原的強烈反對下,露出猶豫之色。

彷彿他並不是不想促成楚宋聯盟,而是因爲國中反對聲音太子,所以纔沒有鼎力支持。

同時,太子橫在被熊槐啓發之後,深感自己身邊的賢臣不足。於是,他還在接下來的五天之內,兩次忙裡偷閒的前往壽春外的太學。

一次與公子平之師太學祭酒申子交談許久,另一次則在申子的促成下,邀請了十二位諸子相聚討論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事後,太子橫露出招募智謀之士爲自己效命的口風,但在場的十二位各大學派的諸子,無一人響應。

另一邊,宋使臧子被左成拒絕之後,並沒有當場離開壽春。

而是一邊讓人回報宋王以及宋太子,希望宋王與宋太子能再選一個楚臣去宋任相;一邊頻頻讓人給宋夫人傳訊,希望宋夫人能說服楚王答應援助宋國;一邊則開始不斷的給楚國大臣送禮以及遊說,不僅包括贊同楚宋聯盟的人,也包括反對楚宋聯盟的人。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給負責監國的楚太子送禮。

就在所有人都忙的不可開交的時候,時間漸漸來到八月十五,楚王早就定好秋獵時間。

秋獵活動順利的展開,持續了三天,又順利的結束。

隨着熊槐在秋獵中公開露面,並親自射殺了一隻鹿、兩隻獐子以及三隻兔子後,國中關於楚王的重重猜測,暫時全部落下了帷幕。

另一邊,宋國商丘,王宮。

宋王與宋太子貞得到臧子的回報後,立即在宮中聚集。

此時,宋王將臧子的回信甩在王案上,一臉煩躁的看着太子貞,不滿道:“寡人早就說過,那左成對寡人心有怨恨,甚至早在數年前,楚國就隱隱傳出伐宋報復寡人的風聲。所以說,那左成不落井下石就不錯了,又怎會答應來宋國呢!

若不是你一意孤行,不聽寡人之言,我宋國豈會在楚國哪裡顏面掃地。”

太子貞同樣不滿的回了宋王一眼。

若不是你當年誠心誠意的請人家來宋國用事,然後把人請來後,卻將他羞辱了一頓,並驅逐出境。

否則,以左成與我的深厚交情,他怎麼會拒絕呢!

此時,宋王看見太子貞不滿的目光,頓時大怒道:“混賬,你這是什麼眼神,你是不是對寡人不滿,是不是想要取寡人而代之啊?”

太子貞面無表情的應道:“沒有的事,父王你可別亂想,兒臣在想楚國爲何不願答應援助我宋國吧了。”

宋王冷哼道:“那太子你有何高見,要知道齊軍從燕國退兵回臨淄後,可是並未解散軍隊,而是讓大軍在臨淄外修整。

現在,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經沒多少了,若是齊軍來,而楚國遲遲不願出兵···”

說着,宋王看着太子貞冷笑道:“哼哼~~”

太子貞聽到自己父王嘲弄的冷哼聲,知道他的意思。

一旦事有不協,那自己的這個父王,一定會斷尾求生,趁機借齊國之力廢掉自己這個太子,然後立一個親齊的太子,並割地賠償以臣服齊國。

不過這樣做的代價嗎?

太大了,是他完全不能接受的,因爲這個宋國不僅是父王的宋國,也是他的宋國!

想着,太子貞立即開口道:“楚王之所以不願答應我們,一則因爲楚國正在變法,無力他故。二則也因爲我們選錯了人,不應該選左成的。”

宋王聽到這,立即開口道:“那是你選的,不是寡人選的。”

太子貞聞言,沒理宋王,而是繼續道:“三則是因爲我們的禮物太輕了。”

“太輕???”宋王大驚失色。

此時,太子貞拱手道:“父王,兒臣現在有了新主意。楚國公子富乃楚柱國唐昧的弟子,他天然的就傾向變法派,且兒臣還聽說,公子富不久後便會迎娶秦女爲婦,而且十有八九會迎娶秦公主。

所以,兒臣的意思是,我們宋國應該大肆宣揚鼓吹公子富的賢明,並以百里之地、黃金千鎰,車三百輛,外加我宋國傳承自大商的珍寶,來聘請公子富爲相。

如此,只要選公子富爲目標,那麼我們就能輕易取得秦夫人的支持,楚柱國唐昧的支持,再加上吾女在一旁出力,則楚王必許之。

誠如是,那我宋國雖然付出了一百里地,但卻能同時得到楚秦兩個大國的支持。

這樣,即便齊國真的要攻打我宋國,也掂量掂量。”

宋王聽到這,情不自禁的點了點頭,但而後,他臉上又垮了下去,滿臉爲難的道:“傳承自大商的珍寶也好說,送一件禮器給楚國,便可滿足楚王的虛榮心。

但是,一百里地誰出,寡人的國家,一共才千餘里,送出一百里,那我們宋國就沒多少。”

說完,宋王的目光便死死的盯着太子貞。

太子貞臉色一變,冷漠道:“一百里地當然是你出了。要知道,現在魏國已經殘了,無法出兵援助我們宋國。若是楚國也不出兵,那我們宋國獨自面對強大的齊國,一旦開戰,我宋國損失的可就不只是區區一百里地了。”

宋王臉色不變,語氣陰沉的道:“不行,你也要從封地中拿出五十里地來。”

“這不可能!”太子貞嚴詞拒絕。

宋王一見太子貞似乎沒有商談餘地的樣子,立即神色一轉,悲傷道:“太子,等寡人不幸,太子你即位,這整個宋國不就都是你的嗎?

太子你又何必在意這區區五十里地!”

“是啊!”太子貞笑道:“等兒臣即位,整個宋國都是兒臣的,所以這一百里地也算兒臣出的,左右都是兒臣出的,父王你又何必盯着兒臣那區區五十里地呢?”

宋王臉色一冷:“那就是沒得談了!”

“父王,咱們這樣沒法談。”

宋王聞言,一雙銳利的眼睛死死的盯着太子貞。

而太子貞絲毫不爲所動。

良久。

太子貞見宋王不願退步,長嘆道:“既然父王不願拿出土地,那就只有讓我宋國獨抗強齊了。

不過,爲社稷計,爲宗廟計,兒臣決定率領一些大臣以及軍隊去南方鎮守,並儘量請求楚國出兵相助。”

說着,太子貞露出滿臉哀色,卻沒有半點眼淚的悲泣道:“希望此戰過後,兒臣還能在商丘見到父王你···

父王,你保重,兒臣去了。”

說完,太子貞冷着臉,扭頭就走。

“混賬,逆子,逆子!”宋王看着扭頭就走的太子貞大罵。

兩個呼吸後,當宋王看到太子貞快要走出殿門時,大驚失色,然後連忙開口道:“慢,寡人答應了!你速速派人去楚國。”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動散佈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標 上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壇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捨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圍而出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楚伐齊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八百一十章 公佈石磨第八百五十六章 齊王崩上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開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開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來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圍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一百七十五章 昭滑歸來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五十章 苦獲已齒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五百三十章 驚聞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如虎在側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六百一十二章 析邑攻防戰 下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後追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九百五十六章 調兵第八百四十五章 賞賜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辭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五百零三章 時機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