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

趙王何一聽李兌提及失國之語,便明白李兌已經知道自己的心意了。

想着,趙王何期待問道:“那先生以爲,寡人擔心的事會發生嗎?”

李兌再次應道:“不會,因爲臣不密則失其身。”

趙王何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如果不是他現在沒有親政,如果不是他現在頭上還有一個父王,以公子章鬧得滿城皆知的行動,早就被他送到國外養老去了。

只是,他雖爲趙王,但也有心無力啊。

想着,趙王何問道:“先生說的有理,但是現在寡人坐困圍城,不知先生可有教我?”

李兌聞言,不禁沉默了一下。

趙王何今天的召見,大出他的意料之外,並向他展示了趙王何雖然年幼,但也不是懵懂無知的稚子。

可是,趙王雖然已經開始展開自救了,但是趙王卻困於年齡身份,身處漩渦的中心,全身難以動彈。

可以說,現在整個邯鄲,趙王是處境最危險的人物,能否活着渡過這個危機,也尚未可知。

一旦此時投靠趙王,成則大喜,敗則大憂。

想着,李兌沉吟許久,才暗暗下定決心。

決心一下,他便不再跟趙王打啞謎,而是直接拱手問道:“大王,現在的情況,主父心意有變,公子章身強力壯,多有戰功,且黨羽甚衆。不知大王有何優勢?”

趙王何一聽,看了李兌一眼,然後應道:“誠如先生之言,父王雖然心意已變,有半顆心落在公子章那邊,但是相國肥義卻是寡人的老師,他的整顆心都在寡人這。

還有,公子章雖然身強力壯,但寡人也有優勢,那就是寡人年僅十六。

雖然公子章野心勃勃,但寡人年僅十六。

雖然公子章多有戰功,但寡人年僅十六。

雖然公子章黨羽甚衆,但寡人年僅十六。”

李兌此時看着趙王何倍感震驚,原本他以爲的年齡纔是趙王的最大劣勢,但不想,趙王竟然將這個最大劣勢變成了優勢。

此時,李兌在心中細細一思量,年僅十六歲,這的確是趙王的最大優勢。

原本,他剛纔還在想着如何說動公子成站在趙王這邊,但現在,有了趙王年僅十六的條件,公子成必將理所當然的站在趙王這邊。

想着,李兌震驚的看了趙王一眼,再也不敢將趙王當作一個十六歲的孩子。

於是,李兌立即心悅誠服地拜道:“大王英明,臣佩服,佩服。”

趙王何見狀,微微吐出一口氣,然後誠懇的道:“先生,寡人雖有重重優勢,但畢竟年幼,思慮有所不周,還請先生教我。”

李兌聞言,立即恭敬應道:“大王勿憂,公子章行事不密,邯鄲人人皆知,此事已經引起了相國的警惕,有了相國的護持,大王必然安然無恙。

而且,如今正值主父率五國聯軍攻略齊國之時,主父不會容許任何人破壞這個大好局勢的。是以,只要主父還在邯鄲一日,公子章必然不敢動彈。

其次,國尉公子成一向以胡服爲恥,而公子章精通騎射,常以胡服示人,公子成不滿公子章久矣。

而公子成身爲國尉,統帥諸軍,只要公子成站在大王這邊,再加上大王大義在身,則朝中文武大臣都將依附大王。如此,無論是主父,還是公子章,都要掂量掂量。

是以,臣以爲,只要相國、國尉這兩個朝中重臣出面,那大王就可高枕無憂。

在等三年,等到大王行冠禮,那大王還有憂慮的呢!”

趙王何搖了搖頭:“不對,寡人已經十六歲了,在等幾月,寡人就十七了。而已公子章多次親自率軍衝陣衝城的事蹟來看,他一定會在心焦意急之下,不管不顧的鋌而走險的。”

“大王是說公子章近期內必反!”

“不錯。所以,爲了確保萬無一失,寡人的意思,先生除了要出面說服國尉公子成外,還需要說服一人?”

李兌一怔,連忙問道:“誰?”

趙王何笑道:“齊王地!”

“這···”李兌遲疑道:“大王,臣與齊國並無交情,而公子章身邊的田不禮,可是不久前纔去了齊國。”

趙王何搖頭道:“先生不必擔心,寡人今年十六,且尚未婚配,寡人聽說齊王有女,賢良淑德,可爲良配。

是以,寡人打算請先生走一趟齊國,看看齊王是否有意寡人。”

李兌一聽趙王開出的條件,略一思考,便有了七成把握。於是,他立即拱手應道:“請大王放心,臣必定能說服齊王!”

齊國臨淄。

齊王地坐在王位上,用陰鬱的眼神看着丞相周最,問道:“丞相,剛剛有人對寡人說,趙國有內亂之象,寡人應該趁機支持趙王何,並以王女妻之。

但是,不久前,也有人對寡人說,希望寡人能站在公子章那邊。而且,公子章也答應迎娶寡人之女爲後。

寡人思之良久,不能決斷,不知丞相以爲如何。”

周最笑道:“大王,此事易爾,那公子章今天能拋妻棄子,他明日也能拋妻棄子。況且,國賴長君,而那公子章,英武非常,頗有乃父之風。”

齊王地聽到國賴長君一詞,頓時心中一動,已經偏向年僅十六的趙王何,但他還是有些遲疑道:“話雖如此,但是趙王何年僅十六,寡人擔心他不是公子章的對手啊!”

周最又笑道:“大王勿憂,這不是有人來遊說大王了嗎?”

齊王地一聽,立即大笑道:“丞相所言極是!”

······

楚國壽春。

就在趙國內部風起雲涌的時候,楚國這邊,在公子旺財二十歲生日那天,熊槐難得的從後宮深處走出,爲公子旺財舉行了盛大的行冠禮儀式。

宮中,熊槐親自主持冠禮,並以三閭大夫屈署爲輔,讓左徒屈原獻祝詞。

此時,羣臣前列,太子橫看着正在爲公子旺財行冠禮的父王,心中總覺得有些不妥,很不妥。

按理,庶公子行冠禮,一般安排三閭大夫或者宗室重臣主持冠禮便可,但現在,公子旺財行冠禮,不僅是父王親自主持,而且還用了兩個重臣作爲輔佐。

這待遇···也太優厚了一些。

如果這次輔佐的不是屈署與屈原,而是令尹昭雎與屈署的話,那他都懷疑這就是太子行冠禮的儀式了。

不過,雖然念祝詞的人是屈原,但是,現在主持新法的屈原,地位上已經與令尹等同,他現在就只差一個名分而已。

所以,公子旺財這次行冠禮的儀式,已經超出他庶公子的地位了。

想着,太子橫心中隱隱有一股怒火在燃燒,同時,他隱隱也感覺到了不安。

另一邊,熊槐全神貫注的給公子旺財加完三冠後,開口道:“二十年前,你出生的時候,寡人正在爲缺錢而煩惱,因此,我爲你起名爲旺財。

二十年後,楚國日漸富實,爲父也不必爲缺錢的苦惱,是以,爲父今日爲你賜字爲“富”。

爲父賜你“字”,不是說希望你一生富貴,你是寡人的兒子,是楚國的公子,理所當然的會富貴。

所以,爲父真正希望的是,子富你不僅能爲國家帶來財富,也能爲國中父老帶來財富,國富,民更富。

爲父一生,唯獨仰慕齊國大賢管子一人,今日爲父賜字爲“富”,也是希望你如同管子一般,能讓國民兩富。

汝其勉之矣!”

公子旺財聞言,立即拜謝道:“兒臣旺財,謝父王賜字!”

另一邊,太子橫聽到自己父王勉勵公子旺財的話,心中又微微一鬆。

畢竟,當年楚國有多缺錢,他是經歷過的,也是知道的。

當時,父王可是被逼到向國中貴族借錢了,而且一借便是十萬金,知道滅亡越國後,才連本帶利的還清這筆賬。

想着,太子橫又在心中默默安慰自己道:父王對旺財有特殊的感情與期許,這也是正常的,是正常的···

接着,等屈原唸完祝詞,諸人祝賀之時,便率先走到公子旺財面前,笑着祝賀道:“賢弟,恭喜!恭喜!”

第一百七十五章 昭滑歸來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產神器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羣臣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四十八章 昭陽之後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壇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三百四十章 時機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禮物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請殺鄭袖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八百五十六章 齊王崩上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三百三十四章 搶功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戰 五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齊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四百七十七章 東進西出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敵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敵所必救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五百一十五章 將死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六百八十四章 聯姻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勢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五十章 苦獲已齒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戰端再起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趙雍求教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風放火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算計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齊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