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

黃歇從昭浪府中出來,而後略一打探,方知司馬景缺與三閭大夫屈署還在太子橫府上滯留未歸。

又等了一個多時辰,直到下午時分,才得知景缺與屈署因不便在太子府中久留,已經返回府中了。

而黃歇得知後,卻並未第一時間找上去,而是等到上將軍昭浪宴請江淮貴族的夜宴開始後,這才往屈署府上而去。

傍晚,屈署府上。

屈署看着剛剛擔任大王謁者的黃歇,奇怪的問道:“黃謁者此時來訪,可是大王有什麼吩咐,亦或者是令尹有什麼吩咐?”

“都不是。”黃歇拱手道:“歇剛剛從上將軍府上來,見上將軍正在宴請江淮貴族,大談遷都壽縣之利。

歇見此,一則仰慕左徒的捨身爲國的高大情操,二則仰慕大夫以嫡子行間的忠義,所以才特來告訴大夫一聲。”

“這怎麼可能?”屈署大吃一驚:“今日朝議上,上將軍昭浪還是反對遷都的,他怎麼現在就改變心意了呢?”

黃歇一臉平靜的道:“是與不是,大夫派人一探便知。此時上將軍府中高朋滿座,情況是很容易打探的。”

“這···”屈署遲疑的看着黃歇,心中卻信了八分,因爲昭浪的情況並不難打探,這瞞不了他。

而如果昭浪真的鼓動江淮貴族在明日的朝議上贊同遷都,那真的是大事不妙了。

爲啥?因爲這裡是壽縣,這裡是江淮貴族的大本營,江淮貴族此刻全都聚集於此。

一旦他們明日全都贊成遷都,那麼,明日的朝議上,反對遷都的人就無法在數量壓倒支持變法的人了。

壽縣這裡,別說江淮貴族,就是江淮的封君,都比朝中大臣多一倍。

這···大事不妙啊!

此時,黃歇又開口道:“還有,今日白間,大王曾派歇去通知客卿甘茂,說是明日朝議上,要封甘茂爲左尹。”

“什麼?”屈署又是大吃一驚。

大王以甘茂爲左尹,這既是惱怒羣臣反對,又是給羣臣中安插一根攪屎棍啊!

之前,屈氏纔是楚王手中刀,現在,楚王有的是刀。

不妙!不妙!

接着,黃歇又開口道:“大夫,歇出宮後,大王便召見了恩師,恩師入宮後,從上午一直跟大王聊到現在都還未出宮。”

“哦!”屈署一聽,已經明白黃歇的意思了,於是,他面色平靜的拱手道:“多謝黃謁者前來示警,否則署將深陷網中而不自知矣。”

······

不久後,黃歇又來到司馬景缺德府上,然後,他一見到悠閒從容的坐在主位上的景缺,就急忙開口道:“司馬在大難臨頭之間,在景氏大禍臨頭之時,竟然還能如此坐的住,真是讓歇佩服佩服。”

“休得胡言!”景缺一聽,立即板起臉,訓斥道:“我乃堂堂司馬,景氏乃楚國最尊貴的家族之一,何來大禍臨頭。危言聳聽,駭人聽聞,難道令尹就是這麼教導你的?”

黃歇誠懇的致歉道:“是歇心直口快,不善言辭,還請司馬恕罪。”

“你···”景缺看着死不悔改的黃歇,大怒道:“好你個黃歇,不要以爲你是黃君之子令尹門生,本司馬就不敢拿你如何。若是你今日不說出個所以然來,你今夜就別走了,留在本司馬府上,等明日朝議,本司馬再送你進宮。”

黃歇渾然不懼的拱手道:“司馬,十年前,我楚國之中,景鯉爲令尹,景翠爲柱國,司馬爲方城守,景邵爲大夫,景陽爲宿衛大王的將軍。是時也,景氏是何等的輝煌,乃是我楚國實至名歸的第一家族。

但是現在呢,令尹景鯉死,令尹景翠死,大夫景邵全族被貶洞庭,司馬在朝孤立無援,景陽在吳歸期無期。

十年後的今天,景氏哪裡還有楚國第一家族的威勢。”

說着,黃歇直視景缺道:“如今景氏在朝的只有司馬一人,而司馬之後,景氏卻只有景陽一人,一旦司馬與景陽其中一人出事,偌大的景氏就將轟然崩塌,此時此刻,難道司馬還沒有引起警惕嗎?”

“這···”景缺聞言,頓時汗水直涌,瞬間便打溼了背上的衣襟。

這是他一直擔心的問題,卻一直都沒有解決辦法。

此時,黃歇接着道:“當初大王執意變法,先令尹昭陽不敢阻攔,柱國景翠閉口不言。後,大王東破齊,南滅越,西敗秦,被臨魏,功業德行已經遠超過去。

此時,大王再次變法,家師雖是令尹,亦不敢開口阻攔,柱國唐昧一向支持變法,左徒屈原,接連主持兩次變法,三閭大夫屈署乃是左徒心腹。

當此之時,變法大勢已成,司馬難道就沒看見左尹昭常與上大夫景邵強行阻攔的下場嗎?”

說着,黃歇聲音冷冷的道:“然而司馬先長拜與黑帝廟外,又在壽縣反對大王,如今大王大怒,難道兩百年前令尹子西的遺澤還會庇護司馬你嗎?

我之所以來到司馬面前,那不過是感嘆令尹子西的復興楚國之功以及兩次推讓楚國之德罷了。

言盡於此,還請司馬明日縛我於恩師面前,說我辜負了恩師的教導。”

景缺聞言,立即長拜道:“先生,在下錯了,不該以貌取人。”

不久後,黃歇從景缺府中出來,回到自己寄居的令尹府中,發現令尹昭雎依舊滯留王宮,心中一驚,隨後略一沉吟,便再次離府,然後直奔太子府。

太子府大門前,黃歇聽着府中傳來的絲竹鍾石之聲,頓時鬆了一口氣,然後找到守衛太子府的將領,拱手道:“勞煩將軍通報一聲,就說黃君之子令尹門生謁者黃歇求見。”

潘君之弟潘信瞥了黃歇一眼,面無表情的應道:“你來晚了,下次請早點到,本將還可以在大廳之外給你安排一個座位。”

黃歇一怔,立即解釋道:“將軍,在下並非來參加太子宴會的,乃是有要事稟報太子,還請將軍通報一聲。”

潘信搖了搖頭:“太子正與諸君歡,不可打擾,你還是明日再來吧。”

“哼。”黃歇怒道:“我有急事大事稟報太子,若是耽擱了,你擔當的起嗎?”

潘信蔑視的看來黃歇一眼,不屑的道:“我二兄是潘君!”

黃歇聞言頓時啞然。

他知道面前這人的意思,潘君的父兄曾以死替太子脫罪,潘君以及面前之人全都是太子的親信心腹之人。

所以,就算出了什麼事,太子看在他父兄的面上,也不會治他的罪。

想着,黃歇只得長嘆一聲,然後轉身離去。

而後,潘信看着黃歇的背影,吐了一口口水道:“我呸,如果你是黃君或者朝中大夫,我還能勉爲其難的爲你通報一聲,不過是一個庶子,一個謁者,就想打擾太子,這是什麼人啊!太子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隨便見的嗎?”

第四百四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軍來援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終始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動散佈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軍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三百零四章 “孫子”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禮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國伐韓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三百六十二章 齊燕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殺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七百六十九章 閬中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一千章 出兵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陳第七百一十六章 實驗基地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懼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一百八十六章 廣陵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八百五十六章 齊王崩上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四百八十六章 異心同聲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請殺鄭袖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中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謀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齊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來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幫一把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持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鯉歸來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三十三章 張壽被刺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爭橫財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八百六十章 宋宮之中第二百九十章 遊說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來楚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三百七十章 會師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