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

另一邊,熊槐率軍一路往壽縣而去,半月後,聚集在城陽的三萬楚軍在熊槐嫡長孫的率領下加入平叛大軍的隊伍。而後,熊槐聚集了祖孫三代,帶着二十五萬大軍繼續向東而行。

離開城陽兩日後,一直在暗中操縱江淮大局的陳軫來到大軍之中。

片刻之後,熊槐睜大了眼睛,滿臉震驚的看着陳軫:“賢卿,寡人本以爲你在齊國的行動已經失敗了,不想,賢卿竟然還能絕地反擊,成功煽動田甲謀反!

雖然這次田文未死,未竟全功,但田文謀反的惡名已經洗刷不掉了。而且,現在齊軍還沒離開齊國就崩潰了,國人知道這個消息後,一定會更加確信寡人乃是神明化身的!”

“大王,這只是巧合,田甲謀反並不是臣派人煽動的。”陳軫搖了搖頭,並沒有攬過功勞。

“哦!”熊槐一怔,驚疑地看着陳軫。

“本來!”陳軫感嘆道:“按照計劃,臣鼓動齊國大臣推舉田文爲將,然後趁機截殺田文田甲於淮南,以除掉齊王的心腹之患,讓齊王徹底擺脫田氏,與田氏決裂的。

可是,不曾想,雖然我們推薦田文的計劃失敗了,但臣更沒有想到,手中只有區區三千防衛臨淄的田甲,他突然就反了呢。”

熊槐愣了愣,哈哈大笑道:“賢卿,不管田甲叛亂是不是賢卿的功勞,但是,現在田文田甲一逃一反,齊國大亂,這就是賢卿努力的結果啊!”

說着,熊槐嘆道:“只可惜啊,寡人已經給齊國的大軍準備好了大禮,結果,齊軍還沒有走到淮南就四散了。”

陳軫也遺憾的點了點頭,花費數年布的局,結果,不僅田文那條大魚沒撈到,甚至那十五萬已經上鉤的齊軍也跑了。

不過,好在江淮的那些貴族是沒地方可跑的。

想着,陳軫又開口道:“大王,雖然謀反叛亂的名頭已經落在田文身上了,而且連田文自己也畏罪逃亡了。但是,田文此人甚能得人,加上他終究還是沒有真的參與叛亂。所以,臣擔心齊王與田文兩人,可能會被人說和,然後重歸於好。

就跟齊宣王與田嬰一樣。”

熊槐想了想,笑道:“雖然齊王地的心胸遠不如他父那樣開闊,但我們也不得不防。”

說着,熊槐看着陳軫問道:“賢卿可有辦法,讓田文永遠也無法回到齊國用事。”

陳軫笑道:“大王,臣正打算去一趟齊國,重禮行賄齊國重臣,讓他們隨同田氏宗親一起開口替田文求情。”

熊槐眼睛一亮:“好,好辦法,那就有勞賢卿再走一趟齊國,記得多帶禮物。”

“唯。”

陳軫離去後,熊槐沉默許久,然後輕輕一嘆:“可惜啊,田甲手中的軍隊太少,加上田甲威望不足,肯定難以維持局面。不然,齊國就將變成下一個魏國。”

又三日,就在熊槐率領大軍即將趕到蔣城時,此時,令尹昭雎前來稟報:“大王,甘茂來訪。”

“甘茂?”熊槐一怔,難以置信的道:“甘茂不是失蹤了嗎?沒想到他竟然跑到寡人這裡來了。”

昭雎笑道:“大王,以甘茂現在的情況,恐怕他也只能來楚國了,否則,他就只能去投奔周天子了。”

熊槐呵呵大笑道:“不錯,雖然田甲謀反跟他沒關係,但是,他作爲直接觸發田甲謀反的關鍵人物,齊國他肯定呆不下去了。

而秦國那邊也如此,雖然秦國攻取河東,甘茂是有大功的,但是現在秦國是公孫奭等人當權,這些人可是一直視他爲眼中釘,所以,這秦國他也是回不去的。

至於三晉,有魏國做榜樣,趙韓兩國豈能收容他。

所以說,現在甘茂走投無路,只能來投奔寡人了。”

此時,昭雎面帶遲疑之色道:“大王,之前甘茂奉齊王之命率軍來楚援助叛軍,現在齊國內亂,他卻拋棄齊國前來投奔大王,所以,臣以爲甘茂並非真的來投。

而且,之前甘茂投奔魏王,魏王待甘茂甚厚,但是甘茂轉眼就將魏國賣給秦國,導致魏國精銳盡喪,元氣大傷,一蹶不振。

是以,甘茂來投一事,臣請大王慎重考慮是否接納他。”

熊槐愣了愣,笑道:“令尹多慮了,甘茂本來就是楚人,現在他願意回國,寡人豈能棄之不理。況且,甘茂乃天下聞名的大賢,今日他陷入困頓,無奈之下前來投奔寡人,寡人又豈能辜負於他。

昔日田忌也是在齊國遭難,這才無奈之下投奔我楚國,先王不僅接納了田忌,甚至還委以重任,是以,先王的田忌之助,這才能大敗齊軍,圍齊王于徐州。

如今甘茂來,寡人也一定會向先王對待田忌一樣對待他,如果,他日後要走,那寡人也會重禮送之。

就如同昔日寡人送田忌回齊國一般。”

說着,熊槐立即吩咐道:“傳令,迎上去,寡人將親迎甘茂。”

昭雎見楚王心意已定,立即應道:“唯。”

不久,甘茂遠遠的看見楚王帶着楚相昭雎一同前來,並且還百步之外停車,步行來迎。

見此,甘茂一邊摸着手中的紙質《老子》,一邊感慨萬千。

他本以爲他在秦國坑了楚王一次後,在魏國又拒絕了楚王一次後,不久前他又接受齊王的命令來攻打楚王后,現在,楚王應該已經不向以往那樣禮遇他了。

但是,現在這情況,楚王依然待他如舊啊。

想着,甘茂情不自禁快步向前走去,一面念道:“大王···”

另一邊,與得到齊國大亂的消息而士氣高漲的楚軍不同,壽縣中,叛軍得到齊國援軍崩潰的消息,士氣再度下跌。

此時,因楚王大軍逐漸逼近壽縣,六君、曲陽君、龍舒君再次商議起來。

只是,與之前的興致勃勃不同,遭到打擊的三人,此刻全都帶着凝重之色。

“兩位。”六君嚥了咽口水道:“因齊軍崩潰,衆人見援軍已經無法到達,全都十分不安。

而且,探子來報,大王率領三十萬大軍還有四日便會抵達壽縣,此時,城中所有人都人心惶惶,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第五百零二章 議楚盟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詐第一百七十五章 昭滑歸來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齊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戰起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五十三章 景鯉請諡第三百一十七章 圖趙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議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賞賜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五百九十五章 矛盾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第二百九十章 遊說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進大梁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城 上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五百零九章 別無選擇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議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孫衍薨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持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國伐韓第七十二章 驚聞莊子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來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