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

另一邊,就在楚王在黑帝廟祈福的時候,知北涯統領刺史令陳軫還在壽縣主持收買齊國大臣,分裂齊王與田氏關係的活動。就在計劃有序的進行之際,楚王的王命傳到壽縣了。

“大王已經重罰了虐待百姓的陰陵君,羣臣震恐,而且大王已經向天祈福乞求黑帝的庇護,只要祈福成功,則便可定人心。同時,六國與秦國的戰事也進行的如火如荼,現在內外時機全都來到,可以展開在江淮的計劃!”

沉吟許久之後,陳軫心神一定,然後立即招來四個探子,吩咐道:“你們四人稍後立即組建四隻商隊,明日從壽縣出發,沿淮水入陰陵大澤,然後前往陰陵大澤旁邊的四個村子,把陰陵君被大王重罰的消息散佈出去。”

四個探子聞言沒有多問,直接應道:“諾”

接着,陳軫又招來十個死士:“你們十人扮作民間遊俠,立即前往陰陵,其中八人去陰陵各村遊走,一面將楚王則罰陰陵君的消息散佈出去,鼓動百姓在壯丁歸家之後逃亡,一面打出替天行道爲民除害的旗號,揚言要刺殺人面獸心的陰陵君,爲被陰陵君烹殺的人報仇。

另外兩人,則前去陰陵負責刺殺陰陵君世子陰盛,記住,不要真殺了他,但要嚇住他。”

“諾。”

十人退下後,陳軫又招來自己的門客陳東:“先生,軫想請先生去一趟陰陵,用齊人的身份遊說一個人···”

次日,四支船隊從壽縣出發,順淮水而下,於午後抵達陰陵大澤。

而後,四支船隊分開,其中一名探子蔡正立即打出蔡氏商隊的旗號,直奔位於大澤之側的李家村而去。

接着,船隊到了李家村,蔡正擺出自己五大夫蔡永族弟的身份,待驗明身份,便率領商隊堂堂正正的進入李家村。

此時,李家村裡正李長見貴人來此,立即小心而恭敬向前問道:“貴人從大澤而來,可是受君上所邀,前往陰陵城的?”

蔡永聞言看着身側隨侍的里正李長笑了笑,他知道李長爲什麼這麼問。

陰陵大澤之前被楚王封給陰陵君,然後整個陰陵大澤都成了陰陵君的私產,其他不得准許則不得入內,否則,不僅是在挑釁陰陵君,同樣也在挑釁楚王。

所以,現在李長一開口,他就知道李長在問什麼。

於是,他笑着應道:“里正放心,在下並非是受陰陵陰氏所邀,也並非是前往陰陵城的,而是奉遠在郢都的五大夫之命,特來貴村收購陰陵特產鮮魚的。”

李長一聽這支商隊的人沒有經過陰陵君的同意,就跑來收購只能獻給陰陵君的鮮魚,當即變了顏色。

若是他們私自賣魚給其他貴族的事被陰陵君知道了,那麼他們整個村子都要受到陰陵君的嚴厲責罰,而且,他這個里正也十有八九會被陰陵君處死,甚至烹殺。

想着,他頓時打了一個寒磣,接着,他看着前方侃侃而談的蔡正,目光變得不善起來。

可是,因爲對方乃是五大夫的族弟,而他卻只是一個小小的里正,因此也不敢直接翻臉。

就在他思考如何跟這個五大夫的族弟劃清界限的時候。

另一邊,蔡正雖然看到了李長臉色驟變,但依然不緊不慢的道:“陰陵鮮魚美味非常,當年我家兄長在淮水一帶經商的時候,已經聽說了陰陵鮮魚的大名。可是,因爲家兄當時只是區區平民,難受見到陰陵君,所以才只能慕名而無法品嚐。”

“現在好了。”蔡正笑了笑,帶着一股期待道:“之前五國來攻,我家兄長捐糧抗敵有功,被大王封爲五大夫,也算成了貴族。

而前陰陵君陰欣爲人暴虐,苛待百姓,動則烹殺百姓爲樂,此事爲大王察知,然後被大王重處,現在這百里大澤,還有大澤附近的百姓全都被大王從陰陵君手中收回。”

說着,蔡正看着李長突然變得震驚的臉,笑道:“現在好了,我家兄長雖是區區五大夫,但也能得償所願,一嘗陰陵鮮魚了!”

另一邊,李長猛然一聽陰陵大澤還有自己所在的村子全都不歸陰陵君所有,差點被震暈過去,好半響,他纔回過神來,然後急忙走到蔡正身側,急道:“貴人,你剛剛說的是真的嗎?陰陵大澤,還有我們這些大澤旁邊的村子,全都不歸陰陵君管了?”

蔡正聞言笑着點了點頭,然後一臉正色道:“當然是真的,否則,我家兄長這個區區五大夫,豈敢擅自進入陰陵君的封地!”

“真的???”李長睜大了眼睛看着蔡正,心中依然難以置信。

蔡正正兒八經的點頭道:“里正放心,這事千真萬確,用不了幾日,大王派來交接大澤百姓的使者就會抵達陰陵,到時你們自然就會知道了。”

說着,蔡正看着李長意味深長的道:“里正,你們可要小心了,一定要將自己的家人保護好。我在郢都都聽說了陰陵君爲人暴虐,而且橫徵暴斂,致使陰陵百姓貧困。

要是你們的家人被陰陵君藏匿起來,然後由登記在冊的屬民變成私屬,那就永遠變成了陰陵君的奴僕了。”

李長聞言,立即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接着當他反應過來,確認自己以及所有的村民全都即將脫離陰陵君的統治時,心中既有脫離苦海的興奮,同時又生出一股強烈悵然若失之感。

效忠了百餘年的主君,現在竟突然間沒了。

一時間,他心中十分復責。

就在蔡正讓商隊在村中到處求購陰陵鮮魚並散播消息的時候,另外三支商隊也沒有閒着,他們同樣也在散佈相似的消息。

到了當天晚上,陰陵附近的四個村子,甚至周邊的村子,全都知道了陰陵君因烹殺百姓而被楚王重罰的消息。

當夜,陰陵城中,陰欣首席門客紀儀剛剛回到自己的住所,就有一個下人稟報道:“先生,門外有一個自稱是你的故鄉好友的人求見。”

“好友?”紀儀一怔。

他是齊國人,早年來楚國遊說求官失敗,然後輾轉依附於陰陵君。

自他成爲陰陵君的門客後,十幾年來,他可是第一次聽到有故鄉好友來拜訪。

想着,紀儀帶着三分驚疑兩份驚喜五分期待應道:“請他進來。”

不久後,紀儀看着眼前十分陌生的陳東,不禁露出遲疑的目光:“閣下是誰,儀可不記得自己還有閣下這位好友?”

陳東操着一口濃厚的齊國雅言道:“多年不見,不想紀儀你竟然完全不記得我了。雖然你記得我了,不過這沒關係,因爲我知道,你一定還記得這個東西,只要看到他,你一定會記起我來。”

說罷,陳東笑着打開腳邊的箱子,然後箱子裡露出滿滿的一箱黃金。

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論楚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二百五十一章 樗裡疾離都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九百五十六章 調兵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出手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後宮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墊江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動員全郡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順手牽羊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二百三十三章 蘇代使宋第二百二十三章 麥君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四百四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壓之下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再訓太子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 三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殺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應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間第四百四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