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

鹹尹範環府上。

當範環得知黑帝廟外已經聚集十萬男女老幼的人羣后,不禁長嘆一聲,接着又沉默許久,然後吩咐道:“來人,立即通知那些與我交好的人,就說我要去黑帝廟外爲國祈福。同時,我也邀請他們也去祈福。”

門客衛圃一愣,然後立即應道:“諾。”

馬車上。

衛圃沉吟許久,終於忍不住問道:“君上,不久前君還大聲斥責去黑帝廟外祈福的左尹上大夫等人乃是國賊,乃是禍亂國家的亂臣賊子,羞與之爲伍。

爲何這纔過去半天,君卻主動前去祈福,與左尹等人同流合污呢?”

範環看了看衛圃一眼,見他臉上露出一臉不解,輕輕搖頭一嘆:“唉,知我者謂我何憂,不知我者爲我何求,先生跟我十餘年,卻終究還是不瞭解我啊!”

“臣慚愧。”衛圃微微低下頭,但目光卻始終不離範環的臉。

此時,範環沉吟了一下,緩緩開口道:“之前我大聲訓斥左尹等人,那時因爲左尹等人的行徑確確實實乃是禍亂國家的不臣之舉。可是,現在,黑帝廟外已經聚集了十萬之衆,而且隨着大火的繼續蔓延,還有更多的百姓在不斷趕往黑帝廟。

此時此刻,大勢已經轉到左尹這邊了,大王所支持的變法,已經難以爲繼。”

說到這,範環長嘆道:“若是這一場爭鬥乃是我楚國與他國的爭鬥,就好比上之前各國伐楚之時,雖然大勢一直都不在我楚國這邊,我範環雖然不肖,但也願意爲楚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可是,眼前的這一場爭鬥,完全是我楚國內亂,稍有不慎就會釀成一場導致我楚國四分五裂的大難。”

說着,範環見衛圃面上任有疑惑,便搖頭嘆道:“先生見事何遲矣,眼下雖然左尹已經佔據絕對上風,但是左尹他們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左尹他們手中並無軍隊,郢都之外,還有十萬精銳楚軍,這些軍隊還在柱國以及大王的掌握之中。”

衛圃聞言,更加疑惑的道:“君上,既然軍隊還在大王的掌握之中,這就說明大勢也還在大王的掌握之中,君又何必在此時倒向左尹,逼迫大王呢。

萬一···”

剩下的話衛圃雖然沒說,但是範環知道衛圃想要說什麼。

“唉!”範環嘆道:“先生這麼想沒問題,我最擔心的是大王也這麼想並打算這麼做,所以我這纔要去黑帝廟外祈福,以阻止大王走出這最後一步。

或許···大王出動軍隊後能鎮壓這一場禍亂,但是鎮壓之後呢?”

“鎮壓之後?”衛圃聞言一滯,張了張口,話到了口中卻說不出來。

範環見衛圃說不出來,便自己應道:“一旦大王出動軍隊鎮壓,那麼直接後果便是大王威嚴掃地,以致大臣不信,貴族不附,百姓不服。並且大王的仁義之君也會轉瞬變成殘暴嗜血之君,如此,各地封君聞之,必定紛紛起兵反對。

要知道,我楚國的貴族,那可是···”

此時,範環嗤笑了一聲,接着一臉難看,語氣低沉的道:“到了那時,我楚國一定會面臨四分五裂的局面。一個強大的楚國,一個威逼天下的楚國,轉瞬間便徹底衰弱下去,而且還會四分五裂,這不是我想看到的。

所以,爲了大局,現在我也變成了亂臣賊子,我也要同流合污,我也要去逼迫大王。”

說到這,範環悲慼的道:“而我這個亂臣賊子唯一想要的,那就是儘可能的保住楚國的元氣。爲此,哪怕是賠上我的性命那也在所不惜!”

“君上!”衛圃大驚失聲。

剛剛他一聽範環語氣中的死意,又見範環眼中露出堅定不移之色,已侍奉範環十餘年的他,哪能不知道此時範環已經決意要給楚王陪葬了呢。

衛圃還未開口相勸,就已經被範環打斷:

“先生不必多說,還請先生看在你我君臣十餘年的份上,日後盡心輔佐少主便是!”

“···”

黑帝廟中。

“大王,左尹又來了,正在廟外跪着。”

熊槐一聽太卜稟報,立即在心中痛罵:“哼,亂臣賊子!”

“大王,司馬景缺也來了。”

“哼,這個傢伙,早知道當初就應該處死他。”

“大王,鹹尹範環來了。”

熊槐一驚:“連一向忠心耿耿的鹹尹也背叛了寡人。”

就在熊槐震驚間,太卜拿着一個木盒走了進來:“大王,知北涯密報。”

熊槐一怔,立即接過木盒,接着打開木盒掏出紙張展開一看,頓時破口大罵:

“混賬東西,什麼是大局?大局,寡人就是大局,什麼時候輪到需要寡人去顧全大局了,範環這個老東西,也是亂臣賊子!”

剛剛退到大門口的觀遊一聽,臉色一變,立即深深的低下頭,快步消失在門口。

“大王,城中貴族大部分都來了。”

“···”

“大王,郢都羣臣已經來了大半。”

“···”

“大王,江漢之間的封君大部分都來了。”

“···”

隨着廟外的消息不斷傳來,熊槐原本還有些僥倖的內心,也漸漸冷卻了。

隨着時間的推移,隨着大火繼續蔓延,隨着太陽緩緩西陲,熊槐的身軀也漸漸變得冰冷,渾身感不到絲毫暖意。

隨着祈福活動逐漸結束,雖然熊槐腦海中也曾冒出調用大軍將廟外的亂臣賊子一網打盡的念頭,但是,隨後這個念頭就消失了。

且不提昭氏景氏在軍隊中的龐大影響力,就憑調用軍隊向爲國祈福的貴族百姓下手這一條,熊槐就不知道軍隊是否會真的聽命行事。

要知道,這場持續三天的大火,在他這個楚王爲國祈福的關鍵時候,迅速擴張了三天的大火,可是將他這個楚王的權威、功績、聲望全都燒得乾乾淨淨,甚至連他的底褲都燒掉了。

軍隊是否還會聽從他這個楚王的命令,熊槐心中也沒把握。

熊槐可是記得很清楚,昔日那個衆叛親離的楚靈王,也一直牢牢的把持着軍權。可結果呢?就在楚靈王親自領兵攻打敵國的過程中,十幾萬楚軍拋下楚靈王就直接跑回國了。

而楚靈王在忍受了孤獨寂寞飢寒交迫後,最後於絕望中自殺了,並且子嗣斷絕,血食不存。

現在,這似乎輪到他熊槐了,雖然他現在還有許多親信大臣在側,但是,廟外的羣臣百姓,無不在告訴他,他已經衆叛親離了。

就在熊槐神遊物外過程中,太陽的身影緩緩從西方消失。

終於···祈福活動結束了。

而奇蹟並沒有出現,外面的大火還在不斷擴散。

隨着太陽的消失,原本廟外震天動地的祈福聲,瞬間消失的無影無終,這一刻,整個黑帝廟內外全都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頓了頓,人羣中的昭常站了起來,上前走了三步,走到所有人跪拜祈福的人的前方,在一片寂靜中,大喊:“請大王出來一見!”

大喊聲還未落下,接着,無數的人紛紛響應:“請大王出來一見···請大王出來一見···請大王出來一見···”

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書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軍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請殺鄭袖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三百三十一章 質疑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二百六十九章 進言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羣臣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請殺鄭袖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來楚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六百零八章 宋國內爭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謀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頭初現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二百二十四章 訪齊聯越第一千零八章 卒飄如風 中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見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二百二十四章 訪齊聯越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四百零八章 開始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尾求生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七章 爲之奈何第七百三十六章 趙王回都第六百二十九章 勸說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來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軍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韓決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進言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聯軍潰敗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論楚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一百三十四章 嚇暈太府第八百零三章 調停第二百章 登門送禮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轍第四百二十七章 援軍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順手牽羊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