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

齊國臨淄。

當田甲從田文哪裡得知這次齊國主將的人選,已經確定是觸子而不是自己後,暗中傷心不已。

他一面暗呼齊王不公,一面抱怨田文沒有盡力幫他。

可是,還沒等齊王與田文回到臨淄,臨淄中又接連傳出數條謠言。

“田文數請齊王立田甲爲將,奈何齊王聽到田甲謠言,遂決定以觸子爲將。”

“齊王心中惱怒田甲接連令齊國損兵折將,所以才立觸子爲將。”

“齊王時常跟人說,田甲接連爲楚國所俘,應該自殺以謝國人,他還活着,就是齊國的恥辱。”

“齊王在會盟中公然稱讚觸子才能遠勝田甲,並且齊國之中才能勝過田甲者無數。”

······

當田甲聽到這個消息,頓時懵了。接着,痛失主將之位的傷心,與多日來的怨憤結合在一起,田甲面目扭曲的恨道:

“大王何其不公也,之前淮北一戰,大水衝擊之下,連主將章子將軍都落荒而逃,我乃是奉章子將軍之命深入楚地截擊楚軍,以致脫逃不得,最後,爲了我數萬齊軍將士的性命,這才委曲求全投降楚人。

結果,大王竟然將戰敗的責任推給身爲副將的我,大王不公。”

“還有,季真那個小人,爲了幫助觸子獲得主將的位置,竟然暗中散佈謠言,敗壞我的名聲,以致讓我爲天下笑。

季真,此仇不報誓不爲人。”

另一邊,郢都。

當熊槐得到昭雎從大梁傳回的消息,頓時大喜過望。

田文保舉田甲爲將,齊王絲毫不顧田文顏面,當衆拒絕了田文的提議,若不是齊王與田文有各國之君的臺階,恐怕那一次齊王與田文的面子都沒了。

此時,熊槐深深的意識到,齊王與田氏之間的裂痕,從來沒有那一天如現在這樣深這樣大。

所謂不謀一世者不足謀一時,雖然現在楚國還對齊國無能無力,可是這卻並不妨礙楚國算計齊國。畢竟,有齊國這樣強大的鄰居,齊國的衰弱就是楚國的壯大。

所以,這正是趁勝追擊,進一步離間齊國君臣關係的時候。

想着,熊槐笑了笑,對前來稟報消息的陳軫道:“陳卿,寡人期待這一天已經很久了,寡人以爲,現在是咱們動手的時候了。”

“大王英明。”陳軫拱手一禮,接着,略帶遲疑道:“大王,雖然此時臣也以爲應該多派探子,廣施財物,以離間齊國君臣。

只是,如今六國出兵在即,而國中正處於變法的關鍵時候,太府恐怕沒有多餘的錢財,而知北涯的探子也多關注江淮,並無餘力啊。”

熊槐一怔,露出慎重之色。

六國已經決定出兵,暫時無法關注楚國,那他在國中的行動就要加快進度了。所以,太府的錢糧除了用於變法以外,還得留下一部分用來應付戰事。

這樣算算,太府就沒有多少多餘的錢了。

而收買敵國大臣,尤其是齊國這樣富裕的國家的大臣,更是吃錢的大戶。若是錢少了,說不定齊國大臣還看不上呢。

想着,熊槐沉吟許久,然後吩咐道:“陳卿,你先去找太府尹支取五千金,然後請再親自去一趟壽縣,去找惠子,雖然這些年惠子在壽縣一直在擴建城池,修建宮殿,但是,當年越國滅亡後,越國的珍寶錢財大都留在了壽縣,所以,壽縣那邊現在還有一些錢糧。

卿到了壽縣後,先讓惠子暫停修建宮殿事宜,然後壽縣的錢物珍寶,全都任卿支取,除了那個水晶杯,其餘寶物卿都可以拿到齊國送人。

寡人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儘量讓稷下學宮的諸子煽動齊王打壓田氏,儘可能的煽動田氏團結起來反抗齊王,並與稷下學宮針鋒相對。

寡人要齊王與田氏的裂痕更加大,更加深,以至於無法彌補。”

陳軫一聽,立即拱手拜倒:“臣領命。”

“還有一事。”熊槐遲疑了一下,然後囑咐道:“賢卿此去壽縣,也安排一下,關鍵時刻,將惠子送來郢都。”

“大王仁慈。”

······

淮南。

此時,廷理孫浩與三閭大夫屈署已經先後查證了六君與東城君的封地,二人一同確認是百姓恐懼新法而自發聚集在封君周圍之後,便帶着輕鬆的心情以及沉重的禮物前往東城東面的陰陵。

可以說,孫浩與屈署在離開郢都的那一刻,他們就都知道,這次江淮之行,乃是一場公費收賄的旅行。

而六君與東城君則是幫他們驗證了心中的猜想。

這一日一大早,天色還灰濛濛的,孫浩與屈署便從臨時營地起來,稍稍洗漱了一下,還沒有用早膳,便率衆前往陰陵。

昨天夜裡陰陵君派來使者相告,陰陵君已經在陰陵西部邊境等候,並備下早膳,請他們今日務必前去用膳。

對於這樣的禮遇,有心跟陰陵君交好孫浩與屈署,自然不會掃了陰陵君的面子。

天色放亮,太陽將出未出之際,車隊已向東走了十幾裡,來到陰陵地界。

此時,車隊停下,一個護衛來到孫浩與屈署乘坐的馬車外,稟報道:“廷理,大夫,陰陵已到,陰陵君正在前方等候。”

馬車上,正在交談的孫浩屈署對視了一眼,然後同時笑道:

“廷理請。”

“大夫請。”

二人先後下了馬車,然後走到車隊前,見一個身材肥胖,穿着封君服飾,眉目間帶着笑容的人正在向車隊走來,這人正是陰陵君本人。

到了近前,陰陵君率先行禮道:“陰欣見過廷理、大夫。”

孫浩還禮道:“陰陵君,數月不見,君風采依舊啊。”

此時,屈署卻是打趣道:“不,在下卻以爲,數月不見,陰陵君卻是增長几分福氣啊。”

陰陵君一聽孫浩屈署說話帶着一團和氣,心中立知六君東城君傳來的消息屬實。於是,他原本忐忑的心,此時卻是徹底放鬆了。

想着,陰陵君笑道:“在下這幾月來枯坐陰陵,身上就只能長肉了。而廷理以及大夫則不然,二位一心爲國,操勞國事,數月不見,兩位卻是清減了幾分,在下這心裡可是羨慕心痛不已啊。

正好···”

陰陵君欣喜道:“在下知道今日廷理與大夫要來,便令人在陰陵大澤中捕魚,全靠二位的福氣,捕獲三十餘斤老鱉一隻。鱉湯熬了整整一夜,此時正是享用之時,還請兩位前往享用。”

說着,陰陵君頗爲自得地嘆道:“兩位久在郢都,常吃江水之魚,今日可要嚐嚐我陰陵之鱉,這也別有一番滋味。”

孫浩驚異的道:“三十餘斤老鱉,這可是可遇不可求啊。”

屈署亦嘆道:“今天託陰陵君的福,卻是有口服了。”

陰陵君哈哈一笑:“廷理,大夫,請。”

“陰陵君請。”

接着,隊伍再次走了數裡,在一個路邊的長亭邊停下。

而後,陰陵君引着孫浩屈署二人走向長亭。

待三人在亭中坐下,周圍的侍者立即奉上熬了一夜的鱉湯。

此時,陰陵君舉起自己案上的鱉湯,向二人示意道:“廷理,大夫,請享用。”

“陰陵君請。”

接着,屈署喝了一口鱉湯,頓覺一股香氣濃郁而滾燙的熱泉涌入腹中,熱氣散發之際,瞬間驅散了腹中的飢餓以及身上的寒意。

細細品了一下,屈署嘆道:“鮮,香,美,不愧是三十斤重老鱉。”

陰陵君聽到屈署的誇張,眉目間頓時露出笑意。

接着,陰陵君滿是期待的向孫浩看去,卻見孫浩隱隱皺起眉頭,見此,他心中一沉,立即小心的問道:“廷理,可是這老鱉湯不合口味。”

“不。”孫浩搖頭道:“鱉湯鮮美非常,只是,在下好像聽到了一陣歌聲。”

說着,孫浩回頭向自己身後一望,卻見身後乃是一片樹林,而耳中那若有若無的歌聲,正是從林中傳過來的。

“歌聲?”屈署一怔,跟着向孫浩身後望去。

“歌聲?”陰陵君心中一疑,向東方望了望,見太陽剛剛從遠處升起,頓時皺起眉頭。

這一大早的,天氣陰寒,百姓也不會起這麼早。而且,荒郊野外,那來的歌聲。

想着,陰陵君也不解的向孫浩身後看去。

頓了頓,就在陰陵君準備說話之際,耳邊突然傳來一陣若有若無的歌聲。

又過了一會兒,一個哀怨悽婉的女聲從遠處的樹林裡傳過來:

“沿着河岸大堤走,採伐山楸拿枝條。還沒見到我夫君,憂如忍飢在清早。

沿着河岸大堤走,採伐山楸拿枝條。終於見到我夫君,請莫再將我遠棄。

鯿魚尾巴色赤紅,王室事務急如火。雖然有事急如火,父母飢困誰養活!”

聽到這刺耳的歌聲,亭中三人同時臉色大變。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七十四章 兵力配置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視淮水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開第一百七十七章 遺贈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羣臣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三百零五章 議聯姻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緊逼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國伐韓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三百零七章 這很犀首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陳舉之死第六百九十八章 羣起圍攻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圍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五百三十三章 調將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爭辯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潛龍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