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

就在天下各國都因爲趙國的會盟邀請而憂慮的時候,此時,重新掌權的宋王,不僅在爲齊趙楚三國憂慮,而且也在爲自己的諸多子嗣煩惱。

這一日,宋王一大早起來,剛洗漱完,就一個侍者稟報道:“大王,公子由來了,正要向大王請安問好。”

“···”宋王聞言臉色頓時一沉。

自從太子貞被軟禁後,先是朝中人心浮動,諸多大臣開始向交好的公子王孫靠攏,接着,他那些原本被太子壓制的兒孫,得到大臣的依附後,也紛紛浮出水面,打算爭一爭太子之位。

而這個公子由,正是他的第三個兒子,比太子貞年少四歲,今年五十有四。

以前太子貞地位穩固的時候,公子由因年歲已長,每月初一十五纔會進宮問候,甚至有時候有個風寒冷暖,往往幾個月都見不到人。

可是,自從太子貞被他軟禁,接着他又傳出打算廢太子的風聲後,這公子由便無論颳風下雨,還是頭暈腦脹,都堅持每天一大早進宮前來問候。

他的這個兒子是什麼意思,他當然知道,無非就是以爲除太子以外,他年歲最長,按照立嫡立長以及兄死弟及的原則,只要太子貞被廢,那他理所當然就是下一任太子的人選。

可是,跟太子貞一樣,老三的年紀也太大了,老態已顯,令他心中十分不喜。

令他更不喜的是,他覺得自己還能活十幾二十年,結果公子由就上竄下跳迫不及待想要太子之位,這不是在盼着他死嗎?

這比太子貞還過分!

是故,宋王打心眼裡不喜自己這個三公子。

不過,畢竟是自己兒子,也是爲了穩定朝局,他也不能將自己的兒子拒之門外。

想着,宋王儘量放緩語氣道:“讓他進來。”

“唯!”

很快,公子由進來問候了一聲,說了兩句話,又退走了。

公子由前腳剛走,那邊,有一個侍者稟報道:“大王,公子敬求見。”

“···”宋王聞言立即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這是老六,原本一直在齊國混,溝通齊宋兩國關係,但他聽說太子貞被軟禁後,便立即在齊王的支持下,帶着三十多個門客匆匆回國。

回來幹什麼的,宋王心知肚明,無非是回來搶太子之位,以便未來即位罷了。

可是,自己身體還好得很呢!他用得着這麼急迫麼?

“傳。”

“唯。”

公子敬來了又走了,但宋王卻沒有清淨下來。

“大王,公子幸求見。”

這是不久前從邊境回朝的老七···

半響,宋王將自己在商丘的所有有心太子之位的兒子見了一個遍,而後,他不禁輕輕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

唉~~頭疼···心累。

他這麼多兒子,就沒一個讓他省心的,全都以爲他年歲已高,以爲他沒幾天可活的了,每天都排隊來噓寒問暖,卻每一個出自真心的,大都別有目的。

此時,宋王突然有些懷念以前的日子了。

雖然以前他每次看到太子貞都會很眼煩,但是畢竟每天只要面對太子貞就行了。不像現在,所有對太子之位或者宋王之位有想法的人,全都參上一腳,他們雖不是太子,但此刻,他們實際上全都是太子。

沒了一個太子貞,卻突然間冒出來十幾個想繼承他王位的公子,這···還不如以前呢。

太子乃一國之本,此言誠不我欺啊!

長吁短嘆間,一個侍者稟報道:“大王,大臣唐鞅求見。”

“嗯!”宋王一聽不是其他兒子來訪,當即定了定神,應道:“傳。”

“唯。”

不久,唐鞅來。

“大王,臣派去監視公子服的探子來報,公子服似乎對大王軟禁其父太子貞十分不滿,已經下令徵召治下的丁壯了。”

“什麼?這個逆子!”宋王頓時深深的皺起眉頭,大怒道:“怎麼,寡人不過是讓太子在家靜思己過,難道這點小小的委屈他們父子就受不了,還想起兵謀反不成?”

話音還未落下,此時,一個侍者在門外稟報道:“大王,相國求見。”

宋王一怔,立即應道:“請相國來!”

很快,仇液走進殿中,他見大臣唐鞅正在殿中,並沒有露出意外之色,而是直接拱手行禮道:“大王,剛剛鎮守泗西之地的公子服送來書信,臣不敢遲疑,便立即將公子服的上書送來上呈大王。”

“有勞相國了。”宋王應了一聲,然後接過公子服的上書展開一看,卻見信中滿是誠懇之言,歸納起來說了三件事。

其一,公子服聽說其父有罪被囚禁在府上,公子服問他父太子貞犯了什麼罪。

其二,公子服聽說國中到處都在傳宋王要廢太子貞並要賜死太子貞,公子服問這事的真假。

最後,公子服誠懇的表示如果其父真有罪,他願來商丘代父受罪,只請祖父赦免其父太子貞。

看着信中的情深義重忠貞不二,宋王不禁冷笑一笑。

如果不是他剛剛已經知道公子服開始徵召士卒,打算率軍回都,他還真以爲公子服要回都替父受刑了。

只是,雖然他已經知道了公子服的打算,可如何應對這還需要慎重。

這些年來,雖然年歲漸老,許多大臣紛紛向太子靠攏。而太子貞做了四十年的太子,在朝中的勢力根深蒂固,即便被軟禁,甚至他已經放出了廢太子的風聲,但還有許多大臣老臣前來爲太子貞求情。

這還只是在朝,地方上,尤其是靠近商丘南部靠近太子貞地盤的各地,也不知道有多少被太子貞籠絡了,更不知道有多少人暗中投靠了太子貞。

也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所以他之前雖然軟禁了太子貞,但卻也沒有立即廢了太子貞,而是說讓太子貞在家閉門思過。然後才悄悄地放出風聲,想看看那些人是太子黨羽。

現在,太子的黨羽還沒有清理,若是此時公子服率軍北上,那宋國必將面臨一場嚴重的內亂。甚至,一個不好,他也要陰溝裡翻船。

這樣的結果不是宋王想要的。

想着,宋王立即開口道:“相國,立即派人回覆子服,告訴他,寡人只不過是讓太子在家中閉門思過罷了,並沒有廢太子的意思,更沒有打算賜死太子。現在國中的謠傳,只是敵國爲了禍亂宋國而施展的奸計。

十幾年前,老二病死的時候,寡人可是難過了好久,爲此還大病一場。後來,又有一些公子陸續病死,寡人接連遭到打擊,白髮人送黑髮人,寡人心中之痛,已經無以言說。

現在,寡人已經八十有餘,太子乃是寡人的嫡長子,寡人心痛都來不及,又怎會要殺他呢!”

感嘆着,宋王對仇液道:“相國,告訴子服,讓他不要相信國中的謠言,再過幾天,等太子反省結束,寡人自然就會讓太子出來的。”

仇液聞言,面無表情的應道:“唯!”

第六百章 心傷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一百七十章 鐵劍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順手牽羊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八百七十四章 齊燕決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拒絕參與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六百零四章 襄陽第二十七章 張儀歸秦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十四章 私門之請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憂思至今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齊楚決裂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兩國互市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國的破綻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戰起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八百五十六章 齊王崩上第九百七十六章 謠言再起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爲國分憂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六十三章 秦國戰略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三百三十章 獻策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調將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十八章 封君貴族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九百九十二章 還有一招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聯軍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