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

下朝後,羣臣從宮中魚貫而出,有的面帶興奮之色,有的沉默不語,更多的則是臉色沉重,甚至臉色鐵青。

昭常府上。

昭常與景邵面對面的坐在一起,但兩人卻並沒有說話。

此時,昭常心中正止不住的嘆息。

原本,他以爲今天的朝議上,只要在他的帶頭反對,然後大部分的大臣響應,那麼楚王看到國中的反對力量後,就會掂量掂量,三思而後行。

結果,雖然大部分的大臣出來反對了,但是,這卻並沒有什麼用。

面對楚王在羣臣的反對下強行推動變法,不僅他們這些朝中大臣沒敢強硬的抵制,連那些實力雄厚的地方封君也沒敢強頂。

想着,昭常不禁在心中默默感慨。

大王變了,現在的大王乃是破齊滅越,而且還大敗了五國聯軍的強勢無比的楚王,已經不再是那個即位不久,羣臣可以糊弄的大王了。

想當初,大王先後兩次用令尹昭陽清查國中土地人口,結果這事在羣臣的消極抵抗中無疾而終。

想當初,大王用屈原重新編寫法律進行變法,結果這事在羣臣的積極抵抗中主動退卻了。

而現在,即便是羣臣反對,大王都不爲所動。

積極抵制已經無法影響楚王了。

至於讓地方進行消極抵抗?

昭常又在心中默默一嘆。

之前令尹景翠在內政上少有建樹,是故國中行政大權便慢慢轉移到屈原身上。而令尹昭雎常年領兵在外,是故楚國的政事基本上已經全都落在了屈原身上。

而在屈原掌握國家大權的時期,他自己以及其他反對屈原的大臣,紛紛被大王派去訪問各國,以致屈原在朝無人制衡。

結果,現在楚國的縣尹已經有接近一半的人都是屈原一黨的人,而各縣的縣丞縣尉則十有八九都是屈原的人,可以說,現在屈原一黨已經控制了地方各縣。

這種情況下,就算效法當年消極抵抗,也是不可能的。

此時,昭常面對楚王與屈原掀起的準備了十幾年的浪潮,不禁從內心深處生出一股強烈無力感。

現在他什麼都做不了。

良久。

景邵先沉不住氣,開口道:“左尹,大王不顧羣臣反對,要強行推動變法,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昭常面無表情的應道:“現在還不急,我們還可以靜觀其變。”

“不急?”景邵詫異的看了昭常一眼,接着嘴角一抽,急道:“左尹,這都火燒眉毛了,你竟然還說不急。

一旦大王正式在全國分田,那麼你我家中的百姓必然會出現大規模的逃亡,就跟司馬在漢北遭遇的情況一樣。

等百姓都逃走了,那時,我們再想聚集百姓,那可就晚了。”

昭常聞言,見景邵一幅急不可耐的樣子,便安慰道:“大夫勿憂,現在真正該着急的人可不是你我這些朝中重臣,而是各地封君。”

“是!各地封君是很着急。”景邵焦急的點了點頭,然後又開口道:“可是我們同樣也會損失大量的百姓,沒有了百姓,我們空有封地又有何用?左尹別忘了,封地以及百姓也是我們的根基啊,現在眼看我們的根基就要大爲消弱,難道我們不應該急麼?”

昭常搖了搖頭:“大夫此言差矣,雖然封地以及百姓是我們的根基,可是你別忘了,咱們昭景屈三族得以興盛數百年的根本,卻是在朝中。

若是比封地比百姓,難道你景氏以及我昭氏,在兩百年前能比得上葉公一脈?可是,葉公一脈現在能比得上我昭氏還有你屈氏?

所以,封地百姓固然重要,但我們的根本還在朝中,只要朝廷還是我們昭氏景氏主導,那麼新的封地與百姓還會遠遠不斷涌現。

所以說,現在你我還不必着急。既然大王已經強行推動變法了,那你我身爲朝中重臣,便不可強硬的抵抗大王,免得惹得大王不滿,失了尊位。”

“唉···”景邵聞言氣惱地嘆氣道:“話雖如此,可是我不甘心,難道我們的百姓就這麼白白的損失了,而我們卻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什麼也做不了?”

昭常聞言露出一股冷笑:“雖然咱們現在是什麼都做不了,但是我們的百姓卻不會白白損失的。”

“嗯?”景邵遲疑的看昭常:“難道左尹有什麼妙招不成。”

昭常搖了搖頭:“不,現在在下還沒辦法,不過,屈原現在帶着屈氏在國中變法,將國中封君貴族全都得罪完了,各地封君肯定是恨不得吃他肉喝他的血,這種情況下,想來屈氏先祖的遺澤已經耗盡了吧!”

“屈氏?”景邵聞言眼睛一亮,接着,他想起各地的封君來,又露出一股獰笑:“不錯,咱們的百姓不會這麼白白損失的。”

就在昭常景邵唸叨各地封君的時候,各地的封君也在念叨昭常等人。

楚國賓館中,衆多江淮封君齊聚在曲陽君的院中。

衆人沉默了許久,曲陽君看了看廳中的衆人,落寞的嘆道:“羕陵君他們現在都沒來,看來他們是不會來了。”

六君聞言冷笑道:“他們怎麼可能會來,現在的那些個江漢封君,可都是抱着大王的大腿,才繼承原本跟他們無關的爵位的。他們連大王派給他們的令尹都忍了,還有什麼不能忍的。”

衆人聞言全都一嘆。

大王幾年前差點將江漢的封君殺了一個遍,又趁機派出令尹掌握封君封地的大權。導致現在有事,江漢的封君全都軟了,連參加曲陽君的宴會都不來,唯恐又被牽連到。

此時,勷君臉色難看道:“諸位,他們不用管了。現在的當務之急,乃是儘快商議出一個對策,一旦大王將新法公佈,並在國中推廣開來,那我們就全完了。

諸位,你們說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衆人面面相覷,卻又全都沉默不語。

若是他們有辦法,他們早就想出來了,何必等到事到臨頭纔想呢。

勷君見衆人全都沉默,急道:“諸位,有辦法就說啊,甭管行不行,先說出來啊!現在大家都不說,這可急死我了。”

說罷,勷君立即看向主位的曲陽君:“曲陽君,你說呢?”

曲陽君聞言輕輕搖了搖頭,並沒有回答。

“鍾離君、向君···”

勷君見被自己詢問的人全都搖頭不語,頓時右手在自己腿上狠狠一砸,嘆恨着:“欸~~”

此時,廖君見狀冷笑道:“大王佈局數十年,大勢已成,人爲刀俎我爲魚肉,現在還能有什麼辦法,總不能反了吧!”

逯君聞言立即開口道:“廖君,慎言!”

“呵呵!”廖君見逯君一臉恐慌的樣子,不禁冷笑一聲。

衆人見狀,又一陣搖頭。

······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九百五十章 定計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選定目標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四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三百零三章 挫敗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緊逼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三百零五章 議聯姻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韓決戰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四百七十七章 東進西出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一百八十七章 訪吳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敵我難分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義獻寶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六百三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標 上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選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八百九十七章 對症下藥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戮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頭換面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國慘敗第四百章 往燕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國疑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二百五十一章 樗裡疾離都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一百四十章 兩個秘方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來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三十二章 田需之謀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韓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一百五十九章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