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

大梁城中。

“大王,敝國本不欲再起戰端,但是寡君深恨甘茂背信棄義,聽聞甘茂離開秦國後被大王收留,所以這纔派遣三十萬大軍前來緝拿甘茂。

是以,臣希望大王不要讓敝國爲難,交出甘茂,則敝國立即撤軍,絕不遲疑。”

魏王遫聽着楚使的要求,心中冷笑不止。

什麼叫不欲再起戰端,之前甘茂還在秦國之時,那唐昧就已經帶着數十萬大軍駐紮陳城窺視大梁,那時候,唐昧總不可能是爲了替魏國守禦南境的吧。

還有,甘茂可是他重禮迎進國都的,就這麼交出去,他還要不要臉了。

想着,魏王遫冷笑道:“唐昧想要攻打大梁,那就直接來攻城好了,寡人在城頭上等着他,打破城池,抓住寡人,那就是他的本事,不要找什麼藉口,徒使人生笑。”

說罷,魏王遫直接一揮手:“來人,將這個使者趕出去,準備作戰。”

不久,城外楚軍陣中。

“魏王不同意交出甘茂!”唐昧聽到使者的稟報,心中並不意外。

“傳我將令,擂鼓,向魏國發出挑戰,請魏軍出城一戰。”

“諾。”

隨着楚軍戰鼓響起,大梁城牆上,所有的魏人全都沒有反應。

三通鼓之後,唐昧見魏人始終沒有出城,便笑道:“魏人已經心生畏懼,不敢出城一戰,傳令,今日天色已晚,收兵。”

次日。

唐昧再次率軍前來挑戰,結果,魏人依舊死守城池不出。

等收兵回營,陰君遲疑的問道:“柱國,我們已經接連挑戰魏人兩天,結果魏人始終不出,依在下之見,魏人是不會出城的了。

不知柱國接下來打算怎麼做?”

“不出城好啊,本將要的就是魏人不出城。”唐昧笑了笑,向陰君問道:“陰君,你可知我們這次出兵伐魏的目的是什麼?”

陰君理所當然的應道:“報復魏國出兵伐楚,順便逼迫魏人交出甘茂。”

唐昧聞言呵呵一笑,旁人只知這一次出兵伐魏是爲了報復魏國,但其實,這次出兵的最重要的目的,乃是向天下各國耀武揚威的,並且還要趁魏王遫剛剛即位,以打擊他的威望,增加他控制魏國的難度,延長魏國再次出兵攻伐的時間,以爲楚國內部的變法提供一個寬鬆的外部條件。

現在秦齊兩國都跟楚國講和了,而韓宋兩國已經臣服,剩下的這個元氣大傷精銳盡失的魏國,就是用來殺雞儆猴的雞。

想着,唐昧點頭道:“不錯,這次出兵的目的就是爲了報復魏國,大王的意思是,要削弱魏國壯大楚國。”

“削弱魏國壯大楚國?”陰君一怔,問道:“大王要怎麼壯大我楚國?”

唐昧聞言,指着營帳中懸掛的地圖道:“大王的意思是,劫掠魏國的人口。”

說着,唐昧走到地圖邊,在大梁的位置輕輕一劃:“衆所周知,齊魏韓宋等國,雖然地方小,但是人口密集,而我楚國,雖有地七千裡,但是地廣人稀,所以,我們這次深入魏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爲了劫掠人口。

大王之所以將水師的戰船以及國中的運輸船全都派來,就是爲了做爲我們這次劫掠人口後的運輸船,方便我們運輸百姓回國。”

“劫掠人口!”陰君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之前楚國攻打齊國時,就是這麼幹的,現在在魏國的土地上再來一次,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楚軍將士全都輕車路熟,而且,有了鴻溝這條捷徑,運輸起來可比在齊國方便多了。

見陰君無異議後,唐昧吩咐道:“陰君,告訴將士們,明日偏師攻打囿中,攻破城池後,洗劫全城,所有搶到的財物全軍共分,搶到的人口則上交國家。”

“是,將軍,在下這就去安排。”

次日。

唐昧再次率軍兵圍大梁,並下令邀戰。

此時,大梁城牆上,魏國雖然發現城外的楚軍數量少了一些,但也只是以爲這是楚人的陰謀,依舊不敢出城一戰。

當日日中,一個斥候飛快的趕到大梁。

“報···大王,囿中急報,今日囿中城外突然出現大股楚軍,因囿中城中守軍不足,楚軍輕易突破城牆,現在囿中已經失守。”

“什麼?楚軍去了囿中?囿中情況如何?”魏王遫心頭一震,這三天他一直都守在城牆上,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懈怠,結果,楚人去了囿中。

想着,魏王遫心中有些難受,好像是被楚人欺騙了一樣。

此時,將軍倪良開口道:“大王勿憂,這是楚人誘敵之計,是爲了將我們引出大梁,我們不可自亂陣腳。

而且,囿中城就在大梁左近,已經實施了堅壁清野的計劃,楚人就算攻克了囿中,也無法得到補給,得到府庫中的錢糧。

所以,楚人攻打其他城池,指揮徒勞無功,什麼也無得到。”

魏王遫一聽,立即定了定神,應道:“不錯,這是楚人的誘敵之計,繼續堅守大梁,不可出城作戰,免得中了楚人的奸計。”

“唯······”

當夜,陰君滿載而歸。

“柱國,囿中果然空虛異常,我們緊緊只是傷亡了幾十個人就攻破了城池。”陰君笑了笑後,臉色又微微有些僵硬道:“不過城中的人口也有些多,爲了徹底消滅魏人的抵抗,我在城中損失了兩百餘人。”

說罷,陰君又大喜道:“好在這些損失都是值得的,根據囿中的典籍記錄,光是囿中城就有百姓七千戶,人口五萬餘,這已經跟一個小縣的人口差不多了。

而且今天我與沈宜甫將軍合力,已經將城中的百姓盡數押解上船,等明日,這些百姓到了陳地,那他們就是我楚國的百姓了。”

“好。”唐昧大喜道:“魏國果然富足,區區一座城池,就有這麼多百姓。明日我們再接再厲,攻打囿中南方的焦城。”

“諾。”

接下來五日。

楚軍先攻焦城,克之,又圍尉氏,克之,兵進陽武,克之,突襲通許,克之。

而楚軍攻克城池後,又依靠鴻溝水路的便利,盡遷城中之民,用船隻轉運到楚地。

一時間,鴻溝中到處都是南下北上的船隻,並且晝夜不歇,好不熱鬧的樣子。

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四章 屈原進言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絕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請殺鄭袖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五十章 苦獲已齒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殺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韓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約決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終始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種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軍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謀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國慘敗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四百零三章 送馬第四百零三章 送馬第五百一十六章 遺言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觸手可及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圍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勢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