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法爾馬特大陸的南半部,大致上就是丘陵、平原和低矮山脈交錯分佈的地形,總的來說地形不高、降水適中、氣候溫和,較爲容易進行農業開發。大陸南部的海岸線崎嶇曲折,港灣甚多,適宜發展海運和漁業。在這一地區,集中了整個大陸絕大部分的人口、耕地和城市,以及主要的已開發文明地域。
不過,這片法爾馬特大陸上最繁華的區域,大致被西北——東南走向、橫亙半個大陸的羅馬尼亞山脈,分成了東西兩個部分。雖然這道山脈的海拔不高,但地勢頗爲險峻,想要翻越山脈並不容易,故而還是起到了一定的地理隔絕效果。山脈以東是大陸上最爲廣大的一片平原地帶,也是帝國的核心腹地,帝都就位於這片平原的最西端。而山脈以西則地形較爲破碎和崎嶇,散佈着較多獨立或半獨立的藩國,雖然距離帝都很近,但帝國對這一地區的控制力依然較弱。“門”所在的阿爾努斯山丘,就位於羅馬尼亞山脈的西麓。
在大陸更南方的幾座大型島嶼上,帝國已經遷移人口渡海南下,建立了一些殖民地,但是開發程度很低,實際控制力侷限於港口,人口更是寥寥無幾,大致可以類比爲地球上大航海時代早期的美洲殖民地。
法爾馬特大陸的北半部則較爲荒涼,絕大部分土地都處於未開發狀態,但依然零星分佈着不少城市、港口和智慧種族聚居地。不過這些文明據點大多被侷限於沿海,遠離海岸的內陸則是普遍人跡罕至。
其中,大陸西北部最顯著的地形,是一片狹長的沙漠,夾在內陸山脈和大陸北海岸的沿海溼潤丘陵之間,當地土著稱呼其爲“西方沙漠”。根據我方穿越者之前的實地考察,這片沙漠從東到西的總長度超過兩千公里,南北之間的平均寬度卻只有一百到三百公里。在沙漠最狹窄的地方,據說從南到北只有二十多公里,徒步旅行只需一日時間即可橫跨沙漠。即使在沙漠較寬的地帶,也普遍散佈着不少可供補給水源和食物的綠洲。因此,如果僅僅是“西方沙漠”本身的話,並不足以妨礙旅客交通和貿易往來。
但是,由於沙漠南部緊貼着難以逾越的險峻山嶺,導致旅行者必須同時翻越高山和橫穿沙漠,才能抵達大陸的另一側,所以,這片並不算廣袤的沙漠,依然成爲了大陸西部的南北分界線。
大陸的正北方是一片終年積雪的險峻山脈,當地人稱之爲“冰雪山脈”,是整個法爾馬特大陸地勢最高的地方,也是大陸上衆多河流的發源地,分佈着大量的針葉林,還出產許多珍貴的藥草、礦藏和野獸毛皮。但由於氣候惡劣的緣故,“冰雪山脈”也是整個大陸上最荒涼的地區,大致相當於地球人眼中的阿拉斯加。
大陸的東北部,冰雪山脈的東側,是一片佔地廣袤的草原,其面積大致與蒙古草原相當,不過地勢低平,草原北端又直接靠海,因此遠比蒙古草原更加溫暖溼潤、水草豐美,氣候和環境更近似於未開發的波蘭平原。在這片草原上,曾經前後出現過多個強盛的遊牧民族,並且多次南下入侵和劫掠,對大陸南部的文明城邦和王國構成過巨大的威脅。由於最近一個稱霸這片草原的遊牧部族,乃是獸人之中的兔族,又被當地人稱爲“獵頭兔”,因此這片草原也被稱爲“獵頭兔草原”,就如同蒙古高原的地名由來一樣。
二、智慧種族
跟只有人類文明誕生的地球不同,法爾馬特大陸上除了人類之外,還有精靈、獸人和矮人等其它多個智慧種族的文明同時存在。各個種族之間的競爭、結盟和混戰,乃是這片大陸上的歷史主旋律。
不過,無論哪一個智慧種族,都不是法爾馬特大陸的原住民,而是通過阿爾努斯山丘上的“門”,從多個不同的異世界搬來的外來戶。其中,人類通過“門”抵達法爾馬特大陸的時間最晚,但卻發展最快,故而在激烈殘酷的種族競爭之中後來居上,最終成爲了統治整個法爾馬特大陸的霸權種族。
同時被這些異世界智慧種族帶到法爾馬特大陸的,還有大量其它世界的動植物。由於年代久遠的緣故,除非進行大規模長時間的考古發掘和化石勘探,否則已經無法確定究竟哪些生物是法爾馬特大陸原生的了。
根據已知的情況來看,法爾馬特大陸的人類均爲白種人,並無黃種人和黑人的存在。當地白人的體貌特徵類似於西歐人和北歐人,身材高大,擁有多種髮色,並且早在帝國統一大陸之前,就已經統一使用同一種語言文字。其衣着、習俗、飲食等方面,都跟羅馬帝國時代之前的早期歐洲人頗有類似之處。目前,先遣隊已經申請上級派遣語言學家前來調查分析,以確認其與地球的歐洲白人是否存在親緣關係。
在最近的數千年內,人類已經成爲法爾馬特大陸上的最強勢種族,統治了幾乎所有適宜農耕的平原地帶,還有絕大部分的大城市。在數量、武力和控制地域上,相對於其它種族,都處於碾壓性的的絕對優勢。
精靈同樣也是生活在法爾馬特大陸上的古老文明種族,常見的有白皮膚的高等精靈、褐色皮膚的黑暗精靈,以及體型只有巴掌大小、宛如玩偶般精緻的小妖精(這種小妖精帶着透明翅膀,可以飛行。而前兩者則沒有翅膀不會飛),他們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歷史比人類更悠久,精靈個體的壽命更是長達千年之久。但是,由於在法爾馬特大陸上,精靈的文明程度和生殖繁衍能力都遠不如人類,不僅族羣的人口數量稀少,而且一直沒有建立起大型國家,無法團結本族的力量——跟人類不同,法爾馬特大陸上的精靈並沒有國家的觀念,他們自己的最高政體僅限於部落。因此在長期的種族競爭之中,精靈最終落敗,倖存的精靈被迫逃亡在各個偏僻地區,形成許多精靈村莊,並且逐漸改用了人類的語言,目前均已在名義上向帝國臣服。
在營救收容的異界土著難民之中,有年輕女精靈一名,先遣隊的醫療小組正在對其進行研究。
關於法爾馬特大陸上的矮人,目前已知的情報不是很多,迄今也沒有見到任何真正的矮人,只知道他們大多散居在人類的城市和國度裡,跟人類社會高度融合,通常以採礦和金屬冶煉爲主要謀生手段,性格豪爽,嗜酒如命等等。在法爾馬特大陸上的一些偏僻山區,也有屬於矮人的部落和小型自治城邦。
在法爾馬特大陸上,獸人是一個非常籠統的說法,泛指一切帶有哺乳動物和鳥類特徵的亞人類。常見的有兔人(獵頭兔)、狼人、狐族、犬族、貓人、豬頭人、翼人等等。在流亡到阿爾努斯山丘,被我軍收容的異界土著之中,就有少量的狐族和狼人存在,然後還有需要營救的兩名我國同胞,在這個世界被改變了種族,成了獵頭兔族的女祭司。根據目前已知的情報,這些獸人之間的體貌和習俗差異很大,完全無法視爲一個整體。甚至在同一種獸人內部的不同部落,也有着迥異的體貌特徵。比如在阿爾努斯山丘的難民營地之中,就有來自兩個不同部落的狼人,前者長着一顆狼頭,基本上就是穿了衣服站着走路的大型狼,後者則更像是長着狼耳朵和狼尾巴的普通人類。所以雖然都是狼人,比較像人的後者卻普遍看不起前者,認爲他們“粗俗、野蠻、卑賤”等等——從大致上來說,就是越像人的獸人地位越高,反之則地位越低。
除此之外,在法爾馬特大陸上,還有一種名爲“普卡”,類似日本神話中的紅皮膚“山鬼”的智慧生命,以及食人魔、地精等許多其它族羣存在,基本都跟人類混居,已經成爲了異界文明社會的組成部分。
總體而言,由於人類在法爾馬特大陸上佔據統治地位,其它各個智慧種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視和壓制,不過總的來說,各個族羣還算是能夠和睦共處,就像地球上古代的那些多民族大帝國一樣。而且,在法爾馬特大陸上,除了少數觀念頑固的頂層貴族之外,下層人民並不重視血統純淨,各類跨種族婚姻都是極爲常見的事情,從而誕生出了不少千奇百怪的混血種,進一步增加了大陸上的智慧種族多樣性。
最後,不知爲何,就目前已經見到的情況來看,異界土著人類、精靈和獸人的顏值普遍較高,雖然不能說個個都是俊男美女,但俊美者的數量確實頗多。尤其是女性土著平民的容貌水準,已經遠遠高於古代西方社會的普通百姓,甚至高於現代地球的歐美西方國家公民。關於這究竟是僅僅侷限於阿爾努斯山丘附近地區的特殊情況(盛產美人),還是整個法爾馬特大陸的普遍現象,目前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三、工農業技術水平
按照地球的社會發展觀念來劃分,法爾馬特大陸大致處在奴隸制到封建制國家的發展階段,在偏僻地區還殘留着大量的原始部落。不過由於社會背景迥異的緣故,似乎並不能這樣簡單地進行挪用。
目前,法爾馬特大陸並未出現工業革命、大工廠和機械化生產,但手工業已經高度發達,可以編織麻布、棉布和毛呢,生產多種金屬和合金,以及陶器、玻璃和瓷器等等。異界的建築工人,還懂得使用火山灰製造水泥,從而得以建造出很多宏偉壯麗的建築物。由於航海經驗不多,法爾馬特大陸的造船業相對落後,難以製造大型的遠洋船隻,但近海和內河上的小型帆船也已十分常見。總體而言,法爾馬特大陸的手工業技術,大致相當於工業革命之前的西歐國家水平,在某些方面有所落後,在另一些方面則略有勝出。
法爾馬特大陸人類的農牧業跟古代歐洲十分相似,同樣是以小麥、大麥與燕麥爲主要糧食作物,栽種葡萄釀酒,依靠橄欖榨油,飼養牛、馬、驢等提供畜力等等。但是,跟古代歐洲相比,異界農業似乎缺少了一些地球上很常見的農作物品種,比如在法爾馬特大陸上竟然沒有蘿蔔。
另一方面,異界的農民又種植了很多地球上不存在的水果和蔬菜,並且馴養了大型蜥蜴用來拉車和耕地,但似乎並不懂得使用農藥和施肥,因此莊稼的病蟲害較爲猖獗,農業產量也遠比現代地球更低。
不過,由於法爾馬特大陸上地廣人稀、可供開墾的荒地很多,異界人類的糧食供應暫時還不算緊張。
至於農業生產製度,法爾馬特大陸上的人類社會跟中世紀歐洲類似,以自耕農和佃農爲主。雖然法爾馬特大陸上保留了奴隸制,但奴隸的使用並不如羅馬帝國那樣廣泛。除了一部分栽培經濟作物的種植園之外,貴族和富豪們很少將奴隸直接投入農業生產,而是以在府邸內伺候人爲主,類似中國古代的家奴僕役。
四、國家與政體
目前的法爾馬特大陸,已經在名義上被一個稱作“帝國”的龐大國家所統治,理論上已經將全部智慧種族納入其統治之下。這個“帝國”並無所謂的國名和前綴,根據公開的說法,原因似乎是第一任皇帝曾宣稱:“天空中只有一顆太陽,大地上也只能有一個帝國,何需國名來進行區分?”
自從在三年之前,現任皇帝摩爾特二世出兵攻滅了最後幾個反對帝國的城邦和小王國之後,帝國在名義上已經統一了整個法爾馬特大陸,但這種所謂的統一,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僅僅流於形式。
這個帝國的政治體制,大致相當於早期羅馬帝國和中世紀歐洲封建王國的混合體,又有點像是幕府時代的日本。帝國在中央保留了元老院等共和制度的殘留物,類似於早期羅馬帝國;在地方上則實行貴族領主分封制,很像是中世紀歐洲;在法律上則沿用了奴隸制,但整個帝國的人口還是以自由人爲多。
帝國的皇帝是最高統治者,擁有最高的權威和最富饒的皇室直轄領地,但他的權利並非無限,而是依然受到元老院的限制。在皇帝之下則是一個個封建貴族領主,這些貴族領主各自擁有自己的領地,軍隊,法律和鑄幣權,形成一個個獨立的小王國。其中,一部分領主擁有元老身份,被視爲“內藩”,另一部分領主沒有元老身份,則被視爲“外藩”,兩者在政治地位上差距很大,大概就是“算不算自己人”的概念。還有一部分元老沒有領地,全靠皇帝或者大貴族的寵信爲生,大致類似於古代歐洲的寵臣和宮廷貴族。跟地球上的中世紀歐洲一樣,皇帝、領主和寵臣之間的政治博弈,是帝國內部最主要的政治活動。
在帝國的直屬領土之外,還有數十個大小不等的自治城邦、附庸王國和部族,有的政體同樣是人類主導,但也有不少是異族的部落和國度。總的來說,這些城邦和附庸國,都曾經被帝國打敗和征服,但又尚未被直接吞併,因此暫時還能保持某種程度上的自治權,只是被要求向帝國臣服和進貢。其中一些附庸國的貢品負擔非常沉重,簡直是在被帝國當成奶牛一樣擠榨。但另一些附庸國的貢品負擔則非常輕微,甚至僅僅只是在口頭上向帝國表示臣服而已,例如打敗了帝國遠征軍,俘虜了帝國皇太子的獵頭兔部族;擁有大量學者和魔法師、地位超然的“知識之都”倫德爾;以及大陸上幾個歷史悠久的宗教聖地等等。
由此可見,帝國對法爾馬特大陸的統治,在目前還是非常虛弱和不穩定的,而帝國的皇權,更是遠不如表面上那麼威嚴和光鮮。在整個大陸上,大約三分之二的土地僅僅在名義上臣服於帝國的霸權,實際上依然自行其是,或者根本就是荒無人煙的法外之地。在帝國內部,也沒有一個用來統治超大型中央集權國家的成熟政治體系,皇帝的直轄領地只佔到整個大陸的百分之幾,大部分臣民對帝國也缺乏認同感。貴族領主、宗教團體乃至於學術界(魔法師團體),都對皇權的至高無上構成了嚴重挑戰,並且根本無法化解。
這樣一個內部搖搖欲墜的泥足巨人,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偉績,征服了那麼多的人類和異族國度,至少在名義上統一法爾馬特大陸,完全是依靠軍事上的成功。因此,這個國家的總體印象,更加類似於大英帝國這樣的殖民帝國,或者曇花一現的納粹第三帝國。相對於前兩者的唯一優勢是,法爾馬特大陸早已出現了統一的語言和文字,卻又未曾覺醒民族主義和種族主義思潮,故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帝國政府的統治成本。但是對於一個如此大規模的超級國家來說,光靠這樣的軟件基礎是遠遠不夠的。
五、宗教和社會風俗
由於各地區的社會發展極度不平衡,法爾馬特大陸的社會風俗,也呈現出一種從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的雜糅狀態。僅僅以婚姻形式爲例,就有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一夫一妻多妾制、原始羣婚制和母系氏族制度同時並存,並且被法爾馬特大陸的土著習以爲常。但在地球人看來實在是很混亂。因爲這些亂七八糟的婚姻制度,並不是出現在相距遙遠的不同地域,而是往往同時存在於一座城市的不同族羣之中。
然後,大陸上各個智慧種族的風俗習慣也是天差地別,某些行爲在一個種族裡表示禮貌,但在另一個種族之中卻代表了挑釁和侮辱,由此導致的誤會和仇殺,可謂是數不勝數。不過,在經歷了幾千年的碰撞和接觸之後,法爾馬特大陸上各個種族,也慢慢摸索出了和平共處的形式,漸漸學會了尊重其他種族的某些習慣——無論這些習慣看起來有多麼的奇怪。至少已經不會再動不動就拿起大刀互相砍殺了。
在宗教上,因爲存在着真神的緣故,法爾馬特大陸實行多神教,諸位神明都有各自的神殿和聖地,在普通人之中,有信仰一位神明的虔誠信徒,也有對大部分神明都保持敬仰和距離的泛信徒。總體上說,雖然存在着能夠施展偉力的真神,但由於諸神長期並存,彼此和平競爭的緣故,法爾馬特大陸的宗教氛圍反而不如地球上的中世紀歐洲那麼狂熱,只有少數人自稱信仰某一位神明,但對其它神明同樣也保持敬意。而大多數人都是隨大流見廟就拜的態度,在他們眼中,神明似乎就是跟皇帝差不多的超級大人物而已。
六、魔法
目前已經可以確認,在法爾馬特大陸上確實存在魔法和魔法師,以及神官和神術——不過在異界土著的概念之中,神術也被理解爲一種特殊的魔法。總的來說,魔法在異世界的應用範圍很廣,從戰爭到生活都需要這種超自然力量。但法爾馬特大陸的魔法不具備普及性,魔法的傳承交流完全依靠師徒之間口口相授,迄今爲止,整個大陸上都沒有關於魔法的統一標準,也沒有一座真正意義上的魔法學校。即使是所謂的“知識之都”倫德爾,也不過是一個聚集了大量魔法師的“科研城市”,而不是教育基地。
一般來說,每個魔法師僅僅只是利用閒暇時間教導一下自己的徒弟,或者推薦喜歡的徒弟到其他相熟的魔法師那裡去,學習一些自己不擅長的知識。因爲在學習魔法的時候必須掌握很多其它的知識,所以魔法師往往同時也是大學者,很受平民的敬仰。但大多數魔法師似乎都是死腦筋的書呆子,只知道鑽研古籍而不懂得變通,更不擅長聯繫實際,又頗爲傲慢自矜,所以從思維到立場全都跟現實社會嚴重脫節,他們的研究也很難給普通平民帶來什麼利益,就像古希臘的哲學家和數學家,或者中國古代的大儒一樣。
神殿裡的神官同樣也掌握着一些法術,但通常來說,被普通人認爲不如魔法師那麼厲害。而且,神官對於法術相關知識的保密和壟斷程度,比魔法師還要更加嚴密,似乎完全沒有普及教育的打算。
在本地土著人的傳說之中,人類的魔法只是從精靈那裡學來的皮毛,古代的精靈法師纔是魔法的頂峰造詣,傳說他們可以隨意呼風喚雨,召喚雷霆閃電,發動地震海嘯等等。但是,現在殘存於法爾馬特大陸各地的精靈,顯然不具備如此誇張的能力。關於爲何會產生上述矛盾和悖論,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小結
雖然目前對異世界的考察纔剛剛開始,但是我們已經找到了六種地球上沒有的礦物,九種地球上沒有的植物,以及二十二種地球上沒有的動物。除了自然科學上的突破性發現之外,對於異界不同種族文明的觀察和研究,也是一項激動人心的社會科學課題——這將是真正意義上的“外星人接觸”!
對於異界探險的收益,目前還無法準確地估計和考量,或許,我們可以從這個新世界裡,獲得某些利益巨大的新能源和新作物,但即使無法在短時間內獲得經濟收益,也有必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因爲很多科學突破帶來的影響,根本不是用金錢能夠衡量其價值的,光是爲了某種可能性,就有支付學費的必要。
雖然“門”開放的時間很可能是有限的,國家或許無法在異世界取得一片穩固的新領土,但正因爲如此,我們才需要在這一工作上抓緊時間、加大投入,爭取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最多的成果。
爲此,希望中央能夠進一步加大對異界探索的支持力度,同時妥善處置由此帶來的世界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