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白頭鷹不想當冤大頭(上)

美國,華盛頓,白宮

自從進入1946年的春天以來,隨着氣溫的日漸升高,白宮的氣氛卻是一天比一天冰冷。

富麗堂皇的橢圓形辦公室裡,頭髮花白的杜魯門總統坐在辦公桌後的一張轉椅上,滿臉都是疲憊之色。

在杜魯門總統的面前,擺放着一大堆來自全球各個戰場的報告文件:很遺憾,幾乎都是壞消息。

首先,歐洲大陸上的各路反蘇聯軍,依然是屢戰屢敗,損失慘重。而作爲主戰場的法國內戰更是已經進入尾聲,法國白軍和西班牙、葡萄牙聯合干涉軍幾乎遭到全殲,赤色分子取得了最終勝利。最要命的是,一支歐洲多國紅軍組成的國際縱隊,已經翻越比利牛斯山脈攻入了西班牙!眼看着第二次西班牙內戰即將爆發!

此外,蘇聯潛艇部隊也已經在大西洋上展開了破交戰,雖然這些蘇聯潛艇暫時還只是專心伏擊英國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商船不知爲什麼,蘇聯人總是能夠在茫茫大洋上抓住這些可憐的船隊(有王秋的哆啦a夢位面黑科技偵察衛星進行二十四小時監控,抓不住這些慢吞吞的商船纔是怪事),但也難保哪一天會不會搞出真正的無限制潛艇戰,把目標擴展到美利堅合衆國的“自由輪”和“勝利輪”身上來。

然後,東方的日本戰場也是久拖不決,變成一個不斷吞噬着合衆國財富和人命的巨大黑洞。儘管日本人的天皇、東京、內閣和國會都被炸上了天,整個國家最精華的土地也都被美軍佔領,還被美軍像消滅老鼠一樣地屠殺了一千多萬人,但這些該死的黃皮矮子還是不肯投降,哪怕國土被燒成焦炭也要戰鬥到底。

而可惡的蘇聯北極熊又在他們背後打氣輸血,指揮駐日美軍的麥克阿瑟上將,還很倒黴地被他們偷襲抓了起來,塞進鐵籠裡好像珍禽異獸一樣四處展覽,還上了全球各大報紙的頭條!真是丟光了合衆國的臉面!

更讓杜魯門總統感到鬱悶的是,在救出麥克阿瑟之後,他還不得不繼續任用這位家世顯赫,跟華爾街財閥關係密切的“軍中明星”,不能把他直接一擼到底踢回老家去……最多隻能把麥克阿瑟踢出日本罷了。

爲了打破這樣的僵局,接替麥克阿瑟負責指揮駐日美軍的巴頓,前不久在這片弧形列島上發動了兩場大規模地面攻勢,結果是一勝一敗東線攻勢擊敗了北海道軍團的慄林忠道將軍,從宇都宮打到了會津;西線攻勢卻沒能拿下舞鶴鎮守府,奪取日本海南岸最大的軍港,反而被摁着腦袋壓回了京都的出發陣地。雖然奪取了一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卻依舊未能瓦解日本人的抵抗意志,反而還耗盡了後勤部門頂着轟炸在東京灣前沿基地辛苦囤積的物資和生力軍。至於由此付出的犧牲和損失,更是高昂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

“……才進行了一個月的戰鬥,就死傷了三十五萬人?!巴頓在日本究竟是怎麼打仗的?!!”

杜魯門總統惱火地屈指敲了敲桌面,“……自從登陸日本以來,盟軍在東亞前線的陣亡人數已經超過了五十萬!損失的坦克、汽車和飛機更是幾乎無法統計……這樣的爛仗還好意思跟我說是打成了平手?”

“……咳咳,總統先生,這並非全是巴頓將軍的責任,您剛纔看到是海陸空三軍總的損失統計。事實上,光是戰略空軍的轟炸機部隊,在這幾個月裡就足足損失了六千架轟炸機和三萬名機組人員!”

滿臉病容的哈里.霍普金斯特別助理,坐在總統辦公桌另一邊的椅子上,一邊咳嗽着一邊低聲說道。最近這幾個月以來,他的身體似乎是越來越差了,連說話都是那麼的有氣無力,“……然後,在從珍珠港到東京和仙台的航線上,日本潛艇也一直在對我們進行破交戰,即使依靠護航船隊也無法保證運兵船的絕對安全。在登陸日本的大半年以來,已經有超過五萬名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小夥子,被日本潛艇的魚雷送進了海底。同時被擊沉的還有上千輛坦克和近百萬噸物資……當然,我們也幹掉了三十多艘日本潛艇……”

“……海軍難道就沒有想過什麼改善狀況的辦法嗎?一直這樣下去可不行啊!”

杜魯門總統皺着眉頭說道,“……就算我們能夠每天生產三條自由輪,也經不起這樣的消耗……而且,能夠操縱船隻的水手也越來越少了。雖然海員學校在開戰後擴招了十倍,但如今很多軍艦上的水兵還是連游泳都不會的旱鴨子,至於商船就更別提了,據說不少水手是在上船出航的時候才第一次看到大海……”

雖然在二戰初期,美國就擁有全球40%的工業產能,號稱“民主國家的兵工廠”,鋼鐵年產量八千萬噸,石油年產量兩億噸,每年能夠生產十萬架飛機,三萬輛坦克,十萬門重炮,一百萬輛軍用卡車和吉普車,每四十二天就能生產一艘自由輪,全國平均每天都有三到四艘自由輪或勝利輪下水,每年的各種商船總產量高達1500萬噸,除了供應和裝備本國的軍隊,還能大力支援各個盟國。

但要做到這樣的工業生產力奇蹟,同樣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一方面是戰爭時期大批青壯年勞工應徵參軍,一方面是戰時工業急劇膨脹,爲了在這種情況下維持工業體系的運轉,很多在戰前先前被排斥到工廠之外的人,如婦女、黑人、童工、囚犯、老年人、殘疾人,都被納進了產業大軍。在一家生產木製掃雷艇的工廠中,廠主被迫僱傭八十多歲的老人來造船。飛機制造廠僱傭侏儒檢查機翼狹窄的部分,僱傭盲人從地板廢料中挑選出螺釘,僱傭聾子在噪音過高、正常人無法忍受的廠區工作。六百萬家庭婦女也被動員進了兵工廠,但仍然遠遠不足以滿足需求。於是只得修改法律,把三百萬名十二歲至十七歲的童工也弄上流水線……

與此同時,因爲被軍需品擠佔了工業產能,各種民用品的產量不得不急劇下降,即使生產出了一些上等的好東西,也都優先供給前線士兵。於是,隨着持續了四年多的戰時動員,香菸、巧克力、黃油、糖果都在逐漸從一般美國平民的生活之中消失,民用汽車更是從開戰之後就基本停產。而且,爲了在獲得足夠軍費的同時,還要避免社會動盪,美國政府既不敢大量徵稅,也不敢濫發鈔票,而是在戰爭期間發行了四千億美元的戰爭公債,基本已經把民間財富蒐集了大半……白宮已經把整個美國押上了賭桌,再也沒有收手的餘地了。

然而,美軍和盟軍在全球各個戰場上的表現,卻是一次又一次地令人無限失望……

由於在太平洋戰場上屢屢大敗,在歐洲戰場上也被蘇聯搶光了地盤,杜魯門總統目前真是壓力山大。

在這個帝國主義列強徵戰廝殺的年代,評論一個國家的地位高低,僅僅有錢有工業是不夠的,拳頭也得要夠硬才行,否則地位照樣高不到哪裡去:畢竟每個帝國都要踩着另一個帝國的屍體才能上位。

西班牙依靠幾百年的搜刮美洲,積攢下無數金銀,但因爲戰場表現不佳,很早就被嘲笑成了弱雞。捷克繼承了奧匈帝國的工業核心,放在二十世紀前期的世界上,也算是不錯的工業小強了,但因爲在納粹德國面前不戰而降,江湖地位還不如當時一窮二白的芬蘭好歹芬蘭人跟蘇聯這樣的大塊頭狠狠地幹了一場。

同理,本時空的美利堅合衆國雖然在二戰擂臺上有着那麼龐大的本錢,生產了那麼多的東西,武裝了那麼多的軍隊,但是隻要這些東西還沒有轉化爲相應的戰績,那麼所謂的“美帝國主義”就依然是一個笑話。

帝國意味着戰爭與征服,意味着霸權與威風:從古至今,從東方到西方,沒有哪個帝國是不能打仗的!

更要命的是,對於白宮、國會山和華爾街來說,一場沒能取得勝利的世界大戰,甚至僅僅是一場沒能收穫足夠戰利品的世界大戰,就足以讓這些美利堅合衆國的統治階層陷入空前的噩夢!

在世界大戰期間,通過各種各樣的法案、授權文件、債券、股票與合同,全體美國納稅人的積蓄都被愛國的口號徵集起來,轉到各大資本家的賬號戶頭上。然後被用於購置機器,試驗武器,更換陳舊的生產流水線,轉產有利可圖或利潤豐厚的武器和軍需品。而這僅僅是一部分,還有一部分的金錢,包括軍需品和武器生產的利潤在內,並不是都投在新產品的研製和生產上。而是被用來套購股票、房地產、公債券、國外的礦山、土地,資助流亡政府,給瀕於破產的外國公司輸血,甚至用低得可笑的價格購買油畫、古董、藝術品。在盟軍還未登陸或還未佔穩的國家和地區,那些富有冒險精神的大資本家,就已經同各國流亡政府要人和外國抵抗組織達成了協議,以低廉得可笑的價格買下了最有潛力和前途的礦山、油田、農場和工廠。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美國的財團資本家本來可以安安靜靜地接管整個戰後的世界,不用鐵和血,只用金錢和物資。一切都是那麼廉價,那麼肥厚,那麼有前途,凡是重要的礦產、工廠、金融集團,都象真空吸盤一樣被美國大公司吸進去。當年哈德遜河口的荷蘭殖民者只用二十四美元的玻璃珠子,就從印第安人的手中買下了曼哈頓島,美國政府在1803年用一千二百萬美元,從法國的拿破崙皇帝手裡買下了路易斯安那殖民地。如今無非是來一個翻版:別人流乾了血,丟掉了命,而美國的大財團則躲在安全的地方享受一切。

遺憾的是,日本的空前難纏和赤色勢力的瘋狂擴張,將美國財團預先謀劃的這一切美好藍圖,統統都徹底撕了個粉碎。隨着蘇聯紅軍的大舉推進、席捲歐陸,美國人之前慷慨給予歐洲各國流亡政府的資助,基本都打了水漂,抄底購買各種產業的合同,自然也都成了廢紙。而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在太平洋上的節節勝利,也讓華爾街財團的各種預期收益一再跳票,最後幾乎都快要搞成了金融詐騙了!

當戰爭進行到第四年和第五年的時候,地瘠民貧的日本帝國,固然已經是被熬得快要燈盡油枯,貌似財大氣粗的美利堅合衆國,其實同樣也已經變成了輸得紅了眼的賭徒,已經是把棺材底兒都押上了。一旦落得個血本無歸的話,那麼就算不至於重演那場結束沙皇俄國的二月革命,至少也會再現內戰時代南方邦聯覆滅的那一幕:債卷和美元變成廢紙,政府崩潰癱瘓,整個社會天翻地覆……

在這樣巨大的壓力下,杜魯門總統不得不在去年擲出了核彈這個大殺器,企圖一局定勝負。然而結果卻僅僅是被拖進了又一個更大的泥潭,國力軍力消耗得更加嚴重,勝利的曙光則依舊遙遙無期。

但是,他和美國也已經沒有退路了,只能硬着頭皮把這場高投入低產出的災難性戰爭進行到底……

ps:關於英國公投又有新的笑話,公投脫歐之後,一百多萬英國人在網上聯名請願重新公投,結果專業人士一調查,發現70%都是來自美國、西班牙、澳洲和香港的“精神英國人”在冒充英國公民。其中光是來自梵蒂岡的簽名就有三萬九千,而衆所周知,梵蒂岡只有一千人口……剩下的三萬八千人是哪兒來的?

由此可見,公知們總是嘲笑中國人民被代表,其實西方人民一樣被代表,而且被代表得更黑。

我之前說英國脫歐公投玩脫了,並不是認爲退歐不對,其實對於底層英格蘭白人來說,退歐絕對是利好倫敦都快變成東歐城和清真城了!對於上層精英和蘇格蘭人來說,退歐纔是災難。我說公投玩脫了,是指卡梅倫首相雖然親手發起公投,內心裡根本沒想要讓公投通過,但結果卻沒有按照他的劇本來進行……

其實英國公投退歐風波鬧得這麼大,關鍵還是辦得太少了。如果真的能夠推廣臺灣人研發的手機公投軟件,天天來幾回公投,每隔幾小時弄出一個逆轉,時間長了大家也就習慣了,不管愛怎麼投都不成問題了。

小結病態的優雅浮華第136章 這個只管殺不管埋的世界(中)第88章 登州鎮易幟(上)第123章 風雪中的短暫休戰第24章 昔蘭尼加殖民地(下)第52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五)第81章 霸道女神的暴力追妻第一百一九章 金陵歌舞何時休一番外的番外二明末大亂鬥副本大魔國篇之大聖出嫁中第136章 這個只管殺不管埋的世界(中)第47章 城管犬牙國際縱隊第47章 城管犬牙國際縱隊第7章 只有五百円該怎麼吃火鍋?第142章 好萊塢的閃光(上)第9章 宋欽宗的驚愕第79章 我好像找來了一羣假精靈(下)第13章 “紅制服”的到來第28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上)第81章 山東激變(上)第30章 魯濱遜的幸運日第3章 來自東方的騎士(中)第120章 餘杭鎮掃蕩戰(中)第81章 霸道女神的暴力追妻第56章 滿意與失意(下)第14章 活死人黎明(上)第60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上)第25章 這年頭連豬都能上宇宙了?第10章 異界水門事件(中)第156章 走向廢土(下)第73章 全球華人穿越者同盟...第20章 走進印度(中)第9章 喪屍被玩壞了第73章 全球華人穿越者同盟...第51章 土著眼中的阿爾努斯市(中)第62章 全球核戰第55章 白頭鷹不想當冤大頭(中)第169章 在上海有皇帝出沒!(上)第36章 必要的取捨第39章 與右翼大佬的談判(下)第27章 進入《魯濱遜漂流記》(下)第56章 滿意與失意(下)第75章 末世旅行的尾聲第66章 不如歸去(中)第112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八)第1章 宅女穿越者的憂鬱第6章 阿虛同學的回憶第97章 新的穿越還在繼續五民國地主不好當北方篇第122章 火燒靈隱寺第7章 衝突世界:咖喱洋的王者第15章 涼宮春日的暴走第146章 盛京的最後一日(下)番外六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三第98章 穿越版崇禎帝的決斷(上)我們應該穿越去哪裡2.0版第31章 請政委老爹逛妓院(中)第117章 鳳凰山上的帶路黨(上)番外三離開王秋的日子下二十二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二第19章 主神空間的麻煩尚未結...第161章 凋落的星條旗五娶個姐姐當老婆第29章 把姬友逮回家第115章 白頭鷹的核反擊計劃(下)第162章 南京!南京!(續)第48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二)第34章 佛門聖地的淘金熱第19章 主神空間的麻煩尚未結...第9章 關於喪屍的討論第40章 聯合艦隊歸來(下)第11章 從一個煉獄到另一個煉獄(上)第123章 堅韌的生物圈和脆弱的文明(下)第16章 您的美食桌布已欠費第40章 藤美學園的最後一課第74章 長眠地底待後生第53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七)第68章 兔子的復仇(中)第11章 主神被玩壞了第13章 飛越大綠海第12章 國之將亡,遍地艦娘(中)第96章 讓核爆來得更加猛烈一點兒吧!(上)第44章 虛僞的樂園(中)第168章 二帝殯天(下)第145章 核戰默示錄(上)第36章 血色新年(上)五民國地主不好當北方篇第5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五)第1章 這古老而又年輕的世界第101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下)第150章 美利堅永不屈服(中)第10章 危機悄然降臨第2章 女穿越者的肚皮由我們來負責搞大!(中)第73章 全球華人穿越者同盟...第13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20章 高城沙耶的猜疑第41章 諸國的反應(下)第1章 羅德島的李維爵爺第20章 被染紅的列島(上)第173章 爲淵驅魚(中)第17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