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三帝對峙(上)

南直隸,徐州府,沛縣

伴隨着“轟轟”幾聲巨響,以及炮口噴吐出的烈焰,地面彷彿都開始了震顫。

等到硝煙散去之後,遠處年久失修的沛縣城牆,已經是坍塌下來了一個偌大的缺口。

一名清軍參領見狀,便從馬背上直起身子,把手中緊握的令旗連番揮動。接下來,早已等待多時的八旗大兵,立刻揮舞起各色兵器,嗷嗷吶喊着朝那個缺口衝了過去。

如果是面對真正的強敵,這般草率地胡亂猛攻,絕對不是什麼明智之舉,不過駐守沛縣的聞香教妖人顯然不是什麼強敵——從這些紅夷大炮被擺到城下開始,城頭上就再也沒有看見一個守軍的身影。

這等土雞瓦狗一般的窩囊廢,似乎根本不值得驍勇善戰的八旗大爺們用心對付。

同樣是出於對沛縣守軍的極度輕視,在這支清軍的本陣,幾名騎馬的將領也沒怎麼關注正在猛攻縣城的八旗將士,而是徑直打馬朝着大炮這邊過來。看到這些貴人過來,守在炮陣周圍的幾十名八旗兵士卒,趕緊連打帶罵地把負責開炮的明朝降兵驅趕開,騰出一塊地方供自家貴人們駐足停馬。

幾名清軍將領到了紅夷大炮跟前,都是返身下馬,仔細圍觀,一名老將還伸手拍打着炮身笑道:

“……哎,和碩貝勒,這漢狗的粗笨玩意還是真好用,從前出去打仗的時候,就害怕這些炮!那明軍的狗崽子一打仗就逃的飛快,但這炮可真厲害,一炮打過來,就是鐵人也擋不住。”

聽到這位老將的笑談之後,和碩貝勒濟爾哈朗卻是微微皺眉,開口溫聲說道:“……慎言!這話可不能這麼說,要不是靠着那些漢人官員蒐羅到的鑄炮工匠和西洋傳教士,咱們哪裡來的這種軍國利器?”

被濟爾哈朗這一番呵斥,那老將頓時有些臉皮漲紅,但他也清楚,如今皇太極一心要率領女真八旗入主中原,正是要大肆招降納叛、重用漢臣的時候,萬萬容不得有人刻意挑起兩族矛盾,所以連忙躬身答應了下來,“……和碩貝勒教訓的是,確實是俺失言了,以後一定記着改過……”

擡頭看看一隊隊的士兵不斷順着那缺口涌進沛縣,濟爾哈朗便知道大事已定,隨即淡然地開口吩咐說道:“……操炮的這些士卒,都是我大清的有功之臣,吩咐下去,今晚這些操炮的,都要賞酒肉!記功!

那邊有士卒把話傳過去,剛纔被驅趕開的那些漢軍炮兵,立刻都是一陣歡呼,跪在地上連連磕頭謝恩。而濟爾哈朗則是舉起馬鞭,得意洋洋地對身旁那位老將教訓說,“……你看,只要給這些奴才一點兒好處,他們就感激的要命,有他們操炮,有他們在前面衝鋒陷陣,咱們八旗的健兒就可以少犧牲幾個。”

“……和碩貝勒說的是,可咱們八旗在打進中原之後,分給那些漢官的好處未免也太多了點兒吧!”

那位老將先是點了點頭,但接下來卻又繼續發起了牢騷,“……且不說別的,光是劃給吳襄和祖大壽他們幾個敗軍之將的封地,比咱們旗人的哪一個貝勒都要更多!我就看不明白了!大汗爲啥一定要把山西賞給了祖大壽,居然就連洛陽這等帝王都城,也封賞給了吳襄,讓他們一個當晉王,一個當週王!

哼,反正我是怎麼想也都不服氣,當初在大淩河擒獲他們的八旗勇士,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封王的。可祖大壽和吳襄這兩個俘虜卻先封王了!大汗領着咱們一路打生打死地殺進中原,到底是爲了誰啊?!”

聽了這一通牢騷,濟爾哈朗忍不住張了張嘴,但最終還是沒有說話——謹言慎行、輕易不得罪任何人,乃是舒爾哈齊一貫的做人原則。要知道,他父親舒爾哈齊是被努爾哈赤給圈禁致死的,他兄長阿敏到現在也還被皇太極圈禁着,而舒爾哈齊卻非但沒有遭難,反而步步高昇,這其中的難度自然是可想而知。

至於那名看起來口無遮攔,總是不停地發着牢騷的女真老將,名叫愛新覺羅。阿巴泰,乃是努爾哈赤的第七個兒子,算起來還是皇太極的哥哥——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

不過,女真一族素來都有子憑母貴的傳統,阿巴泰因爲是庶出,母族較爲卑賤,所以地位很低。在皇太極當初登基的時候,他以爲自己會被封爲和碩貝勒,誰想到僅僅被封了個普通的貝勒銜頭,結果惹得阿巴泰大爲不滿,明裡暗裡都是頗多的怨言,傳到皇太極的耳朵裡之後,自然很是讓這位大汗感到不高興。

不過阿巴泰好歹是有着皇族的身份在,而且因爲地位低賤的緣故,對皇太極的寶座構不成威脅。所以皇太極雖然明知道這廝對自己怨言不斷,但還是捏着鼻子予以任用。這一次南下試探聞香教妖人的戰力,也是讓阿巴泰和濟爾哈朗負責領兵,以免讓兩白旗的多爾袞三兄弟再立新功,弄得八旗勢力無法平衡。

另一邊,面對如狼似虎的八旗大兵,沛縣城內疏於戒備的聞香教衆根本沒有堅持多久,便是死的死,降的降……片刻之後,喊殺之聲便已平息。而一串串灰頭土臉的俘虜,則被五花大綁地押了出來。

看着戰俘被押送出來,城內城外的清軍士卒都是齊聲歡呼,而濟爾哈朗和阿巴泰看着這番氣勢如虹的局面,自然也是連連點頭、滿臉微笑……正在這一派上下同樂之間,濟爾哈朗卻突然轉身說道:

“……阿巴泰,不要老是隻把八旗當作自己人!你看看那些漢軍的奴才,不是也在一起歡呼嗎!”

聽到這句話,阿巴泰趕緊轉頭一看,發現方纔那些操炮的漢軍士卒也是跟着歡呼,那股高興勁兒,甚至比真的八旗兵都要更加熱烈一些。他立刻就鄙夷地朝着地上吐了口吐沫,露出了不屑的神色,但仔細想了想,還是沒有說出什麼難聽的話來——畢竟眼下的時局,跟在遼東的時候確實是不同了。

然後,各路得勝的清軍便紛紛涌入沛縣,開始按照以往的慣例,對這座城市進行大肆劫掠。

在瓜分搶劫範圍的問題上,諸位漢軍士兵都很有低人一等的自覺,知道城裡那些金銀財寶、綾羅綢緞都是屬於八旗大爺的,所以他們從一開始就把目標放在了廚房上——雖說如今整個中原的年景都不太好,但在聞香教諸位香主壇主的府邸廚房裡,還是找到了不少懸在房樑上的鹹魚火腿、風雞臘肉。

上述收穫讓諸位被飢餓折磨過太久的窮苦大兵們喜出望外,頃刻間就把廚房掃蕩一空,沒有放過一丁點肉末。很多人都用長矛挑着臘肉和鹹魚招搖過市,晃晃悠悠地勾引着附近所有人的視線。還有人在拼命地往嘴裡塞着不知哪兒搞來的煮雞蛋,星星點點的碎屑把他嘴上的鬍鬚都染上了可笑的黃白色。

不過,作爲這支清軍的統帥,濟爾哈朗和阿巴泰兩位貝勒爺自然不會在意底層士兵的這點兒小小享樂,甚至對手下那些包衣奴才獻上來的金銀財寶、美酒女子,也同樣是不屑一顧。

因爲,一則最新從聞香教俘虜口中拷問得來的情報,徹底吸引住了他們的注意力。

“……聞香教大軍現已傾巢南下揚州,徐州老巢的守備十分空虛,而城中積存的金銀糧米卻甚多?”

濟爾哈朗跟阿巴泰兩人互相交換了一個眼色,雖然臉色還算平淡,可心頭卻都是一片火熱,甚至有些躍躍欲試起來——多爾袞不久前剛剛在河南立下的奇功,他們或許在南直隸也能辦得到?

不過,作爲大清忠臣,這種事情當然不能自作主張——“……此等軍國大事,須得速速報與大汗纔好!”

崇禎六年五月下旬,在掃蕩乾淨了山東的明軍殘餘勢力之後,一支清軍先鋒沿着運河繼續南下,進入南直隸的聞香教勢力範圍,並且偷襲沛縣,隨即一鼓而下,盤踞縣城的聞香教妖人或死或降。

經過對俘虜的仔細拷問,得知由於最近明軍放棄江北之地,縮回江南,使得聞香教主王可大喜過望,如今已率大軍傾巢出動,南下揚州。而囤積着無數糧米金銀的徐州老營,卻因此變得十分空虛。

對於上述重大軍情,清軍先鋒將領濟爾哈朗和阿巴泰不敢自專,立即派遣使者飛馬趕往濟南,向皇太極報信。恰好此時的皇太極正急於贏得一場更加輝煌的大勝,以此來蓋過兩白旗多爾袞三兄弟的風頭,故而在聞訊之後,便下令濟爾哈朗和阿巴泰火速進兵,搶佔徐州,自己親率八旗大軍南下,作爲其後援。

六月十一日,三萬清軍包圍徐州,在一日一夜的激戰之後,徹底粉碎了城內聞香教衆的抵抗,繳獲金銀上百萬兩,各色米麥近百萬石。就連聞香教主王可的家眷子女都未能逃出,盡數被清軍俘獲。

稍事休整,皇太極又率領八旗精兵,馬不停蹄地繼續沿着運河南下,一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

此時,聞香教主王可的“御駕”剛剛進入被明軍放棄的揚州城,正忙着大肆搜刮、耀武揚威,不料卻得知後院失火,一時間驚慌失措,只得火速糾集各路兵馬,沿着運河掉頭北上,企圖救援徐州。

然而,雖然王可麾下的聞香教衆,貌似兵多將廣,號稱五十萬大軍,實際則只有十餘萬人,其中真正能戰的精兵老卒,更是僅有不過萬餘人。而更加要命的是,由於老巢被攻佔,家眷積蓄全部落入敵手的緣故,這支反攻部隊的軍心異常散亂、士氣更是低迷到了極點,一路逃散士卒甚多。

六月二十五日,聞香教主力與八旗兵相遇,兩軍遂大戰於清江浦。結果,在清江浦的戰場上,聞香教衆充分顯示出了他們身爲烏合之衆的本質,幾乎從戰役初期就陷入了指揮失靈的狀態,接下來更是相繼潰逃、一敗塗地,最終被皇太極殺得土崩瓦解、血流漂杵。甚至連教主王可本人都成了八旗兵的俘虜。

與此同時,多爾袞率領的八旗偏師,也從河南歸德府殺入鳳陽,輕易殲滅了聞香教的另一支主力兵團。

再接下來,憑着徐州、清江浦和鳳陽三場大戰全勝的赫赫聲威,各地殘餘的聞香教勢力,全都被八旗鐵騎給嚇得魂飛魄散。在得到了聞香教主王可被俘投誠後寫下的招降信,有了一個體面的臺階可下之後,便爭先恐後地向皇太極倒戈投降。原本被聞香教盤踞的兩淮二十餘縣,竟在半個月內不戰而下。

但也有少量聞香教衆不肯投降,而是擁戴前教主徐鴻儒的幼女“聖姑”徐馨兒爲主,糾集數千殘黨繼續據守海州。盤踞登州的陳新大帥聞訊,也派人給這位聖姑送去了幾船軍械,鼓勵他們在海州堅守到底。

不過,在皇太極看來,這些傢伙畢竟勢單力薄,構不成真正的威脅,而且各路清軍此時正忙着接管聞香教散佈在兩淮的大片地盤和無數財富,所以一時間也沒有顧得上出兵討伐海州這些負隅頑抗的餘孽。

七月初四,阿巴泰率領清軍先鋒數千人進抵揚州,整個揚州府盡皆望風而降。長江對岸的鎮江等地頓時一片惶恐,儘管各地官府紛紛下令戒嚴,但民間仍是謠言四起,官宦縉紳更是一夕數驚。

至此,原本生活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八旗,在攻入山海關的短短一年之後,便實現了稱雄中原、飲馬長江的宏大野望。一時間震動天下、風頭無兩,儼然已經具備了天下霸主的氣勢!

而作爲女真之君、八旗共主的愛新覺羅。皇太極,也即將迎來他最輝煌的人生巔峰……

ps:劇透:對比羅馬和拜占庭帝國的歷史,總感覺中國人對稱帝這事兒實在太矜持了一點兒。那些羅馬將軍經常是隻有相當於中國幾個縣的地盤,就敢大模大樣地稱帝,甚至還名垂史冊。所以我就設想着,如果在中國也弄出一個“二十皇帝之年”或者“三十皇帝之年”這種遍地皇上的時代,想必一定會很有趣。

第145章 核戰默示錄(上)第19章 異世界的土著人真是太弱了(上)場景4穿越到美洲瑪雅文明第86章 蘑菇雲下的地球(上)第21章 天上白玉京(上)第35章 樂極生悲的印度人第145章 核戰默示錄(上)第23章 拒絕配合的傢伙們番外一離開王秋的日子上第126章 艱難的無夏之年第50章 土著眼中的阿爾努斯市(上)第7章 圓滾滾的上帝來了(中)我們應該穿越去哪裡2.0版第19章 第一批帶路黨(下)第4章 雞飛狗跳的開場白第16章 貓玩人(下)第8章 劇情什麼的都是浮雲啊!第23章 噩夢中的帝國(上)第3章 涼宮春日與《死神來了》(上)第140章 黑暗時代的衆生相(中)第43章 大家坐下來開個會吧!(下)第59章 霍格沃茲神術學院(下)第38章 聯合艦隊歸來(上)第20章 節操過多的煩惱(中)第88章 登州鎮易幟(上)第28章 劉朝佐,你非法穿越的事發了!第107章 崇禎五年的尾聲(中)第96章 大明帝國的喪鐘(下)第110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六)第61章 大統領の憤怒(中)第25章 這年頭連豬都能上宇宙了?第一百一九章 金陵歌舞何時休一二是誰在懷念民國時代第103章 新月旗墜落(上)第26章 桶狹間(下)第99章 穿越版崇禎帝的決斷(中)第2章 不一樣的二戰(中)第33章 恆河兒女多奇遇第45章 海參崴的衆生相(下)第49章 這算是找到組織了嗎?第40章 藤美學園的最後一課第49章 百萬裝逼王(續)第9章 賺錢好辛苦(上)第9章 關於喪屍的討論第1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一)第154章 騷動的江南(中)第51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五)第46章 天真而又殘忍的殺人小學生第13章 銀髮雙子九國民黨殺自己人比殺共產黨還第77章 國際考察團的異聞錄(下)第3章 穿越之前別忘了預先偵察...第142章 好萊塢的閃光(上)第123章 堅韌的生物圈和脆弱的文明(下)第106章 王美玲市長的嘆息(中)第181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七)第140章 黑暗時代的衆生相(中)第19章 異世界的土著人真是太弱了(上)第13章 飛越大綠海第37章 一個個都得解決過來(中)第114章 白頭鷹的核反擊計劃(中)第75章 國際考察團的異聞錄(上)第143章 好萊塢的閃光(下)二衣衫笨重勝鎧甲第49章 這算是找到組織了嗎?第137章 四方亂雲起(中)第52章 牀主市大掃蕩(下)第129章 南美洲驚變(上)第160章 炮打白宮第31章 亡靈天災(中)場景5穿越到民國年間第134章 和平締造者(下)第60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上)第38章 聯合艦隊歸來(上)第37章 血色新年(中)第1章 戰鬥吧!城管!第18章 克里特島的瑣事(續)第58章 伊塔黎卡城的假期(下)第63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續)第30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中)第6章 輕易到手的方舟反應堆第109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五)第189章 南美洲的新年(下)第13章 國之將亡,遍地艦娘(下)第33章 從今天起開始搞破壞第19章 奇襲江田島(下)第20章 高城沙耶的猜疑第31章 姑娘們的災難日第195章 荷蘭海軍上將的報告(中)一這個是外星人嗎第138章 這個只管殺不管埋的世界(完)第1章 女穿越者的肚皮由我們來負責搞大!(上)第388章 福建暗流(下)第186章 南沙紀行(上)小結石器時代的摩登原始人第124章 南印度洋追擊戰(上)第156章 引狼入室(上)第54章 中岡麻美第54章 崩壞吧!歷史!第19章 喵星人的煉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