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民國地主不好當南方篇

六、民國地主不好當(南方篇)

六、民國地主不好當(南方篇)

在民國時期,北方各省的鄉下總是一片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盜匪橫行,連生命安全都毫無保障,更別提什麼生活情趣,實在不是地主們可以安心享受腐敗生活的好地方。西南的四川省內先後爆發大小戰爭共計五百六十餘次,軍隊膨脹到340個團,84萬人,賦稅預徵到了民國一百年,不要說貧苦農民,就連地主士紳也被壓斷了腰,生活水平還不如窮山惡水的雲南;湖南湖北三天兩頭地發大水,長江幾乎年年決堤。而一旦北洋軍南下攻打廣東,或者是革命軍北伐中原,湖廣之地也都是主戰場,被吳佩孚、趙易恆這些狠人來回燒殺劫掠,折騰得夠嗆,同樣不甚適合居住。

總的來說,在民國年代,除了廣東的珠江三角洲之外,唯有江南之地的狀況還算比較好。相對來說應該算是全中國經濟最爲富庶,戰亂最爲稀少,階級矛盾最爲緩和,社會秩序最穩定的地區。

由於這塊地方的風氣開放,對外交流便利,地主可以投資工商之類收益率更高的商業和實業,不必完全依靠土地上的產出,所以表現得比較“開明”,一般不會把佃農往死裡壓榨。

雖然在江南地區的農村裡,名義上的租子也有五成以上,但實際收繳的時候往往會打個折扣。如果佃農比較刁蠻,而地主卻比較軟弱的話,那麼實際地租甚至有可能降低到30%左右。有些地方的佃農,連年累月地賴賬不交租子,地主也捏着鼻子忍了——因爲他在上海、寧波的工廠商行,收益百倍於老家鄉下的那點田地,實在是犯不上爲了這麼一點地租而興師動衆,到鄉下去大打一場……

正是因爲江南地區的農村剝削程度較低,階級矛盾不算突出,所以就全國來說,鄉村秩序尚算不錯,而這也是蔣介石可以把江浙作爲統治核心的原因。

但近年來有些“磚家”以偏概全,把江浙地區相對“和諧”的鄉村階級狀況,硬是放大到了全國,以此來證明我黨的土地革命完全是在無理取鬧——這就有些過分了。

那麼,既然江南地區的土地肥沃,不怎麼打仗,農民也不怎麼造反,而且鄰近上海,想要購買熱水瓶、鐘錶之類的工業品也容易,民國時期江南地主的生活應該相當不錯了?

……這個……只能說,也不一定,得要看是在什麼時間。

江南地區素來是中國的精華之所在,城市工商業發達,鄉下盛產稻米、棉花和絲綢,在整個明清時期,一直相當富庶。即使是在近代前期,被洋人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國門之後,依靠出口絲綢、茶葉和瓷器,江浙兩省的經濟狀況也還不錯。民國前期利用一戰的東風,江浙經濟曾經有過一段相當興旺繁榮的時代。

但是到了民國年代中期,進入三十年代之後,隨着交通運輸技術的進步,作爲全國最開放的江浙地區,也越來越被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傾銷狂潮所害——很多時候,糧食傾銷對一個國家而言是致命的。

例如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時候,中國的農村就處於一個非常荒誕的局面——最初兩年,長江以北赤地千里,長江以南洪水滔天,饑民倒斃於路途,自然是慘不忍睹;到了1932年和1933年,氣象災害基本結束,江南地區和全國大部分省份普遍豐收,稻米小麥堆積如山,但卻被從上海傾銷的洋米洋麪衝擊(那時候正值美國大蕭條,玉米腐爛在地裡,牛奶往密西西比河裡倒,出口農產品自然便宜得很),於是在市價上,每一石國產土米往往比洋米貴了2、3元,根本賣不動。如果低價賤賣,農民又要賠本。

——由於農業技術落後,外加沉重的苛捐雜稅,江浙農民的生產成本就遠比西方同行高得多。他們沒良種,沒化肥,沒水利,沒農藥,沒機械。畝產遠比現在低得多,只能靠大量投入勞動力精耕細作,來勉強提高一點產量。而且,他們非但沒有農業補貼,還要承受沉重賦稅,在全球化競爭中不破產倒是怪事了。

眼看着種植糧食掙不到錢,江浙地區的農民們開始指望經濟作物,可惜國產棉花的品種、質量和價格,都競爭不過進口的埃及長絨棉,在進入三十年代之後,就根本賣不動了。而作爲傳統出口大宗的絲綢,由於長期在技術上固步自封,也在全球市場的競爭之中,被不斷改良品種和技術的日本絲綢徹底擊敗。

而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又在搞最典型的買辦經濟,根本沒有什麼農業保護和補貼政策,反而還對農業徵收重稅,提高農民的生產成本,毀滅本國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實在是倒行逆施。最後讓江浙地區的農產品既失去了國外市場,也保不住國內市場,又找不到品種改良的途徑,農村破產之風最終變得無藥可救。

走投無路之下,一些農民不顧禁令,開始種植起了罌粟,試圖依靠鴉片來賺錢。但江浙地區的土地價格和人工費用,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身邊又是上海這麼個全國最大的物流中心,於是本地鴉片在價格上也競爭不過東北、雲南和印度的煙土,而浙江的氣候條件又並不適合種罌粟,結果連販毒都要虧本。

——類似的情況,在西部的鴉片產地也發生過。抗戰期間,西康省爲鏟鴉片死了7個縣長,上千保安隊。進入解放戰爭時期後,蔣委員長爲了集中力量勘亂,宣佈不再禁菸、鏟煙,不收煙稅。於是鴉片成爲普通商品,價格暴跌,販毒無利可圖,毒販子從此大減。農民們收穫的鴉片賣不出去,也只好減少了罌粟種植量,不過由於鴉片太便宜,當地很快就弄得是家家有癮客,戶戶繞煙雲了。

於是,三十年代的江浙農民們,便無限悲哀地發現,自己是歉收要餓死,豐收也要賠本,種什麼都掙不到錢,而肥料和農具又都是借債買的,結果身上的債務永遠還不清,怎麼樣都沒了活路。

葉聖陶先生的著名短篇小說《多收了三五斗》之中,就講述了舊中國江南一羣農民因爲洋米傾銷衝擊市場,不得不忍痛虧本糶米,在豐年反而比災年更加負債累累的慘劇。形象地揭示了舊中國在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下,整個農村急速破產的可怕現實——荒年絕望,豐年更絕望!

爲了在這種絕境之中求生,農民們要不就涌入城市闖世界,要不就只好走上反抗鬧革命的道路了。

很顯然,在江南地區的農村普遍破產之後,地主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首先,地租如果收稻米的話,因爲米價低廉,等於是縮水了許多,而若是收銀錢的話,農民又繳納不出來;其次,之前借貸給農民買農具、肥料和口糧的款子也收不回來,變成了一筆又一筆的呆賬和壞賬;最後,鄉下抗租運動極度頻繁,沒了活路的農民紛紛成了滾刀肉,索性自己種稻米自己吃,不交稅也不交租,能活一天是一天。萬一地主上門催討,則要麼一哭二鬧三上吊,要麼舉着刀子聲稱要同歸於盡。

而很多地主則發現僱傭打手的人工費太高,打官司需要打點的費用也不低。更要命的是,在花了這麼多費用之後,最多也只能收到一些不值錢的稻米,甚至經常會打死了人也還是什麼都收不到,用武力強行收租總是虧本。哪怕是把農民當成豬仔賣了,也還是得不償失——所以最後也只得允許拖欠租子。

一旦收租收到蝕本倒貼的程度,這地主也就當得太沒滋味了。

到了抗日戰爭時期,江南更是成了主戰場,政府軍、日軍、僞軍、新四軍反覆打拉鋸,原本的一點繁榮景象隨之消失。在解放戰爭時期,又被國民黨“劫收大員”們搜刮得一窮二白,最後一點餘財也沒了。

所以,如果有誰想要穿越到民國時代的江南地區當地主,最好穿越得早一些,也就是民國時代的前面十幾年,江南農村普遍破產之前,還要及時改換投資渠道,否則光靠收地租是絕對過不起闊綽生活的。

實際上,在民國時代,江浙地區的地主很多已經常居於上海、南京、杭州之類的繁華大城市,而把鄉下的土地交給“二地主”(代理人)負責收租。在扣掉了沉重的捐稅負擔,外加“二地主”及其幫閒的佣金之後,哪怕是風調雨順,“二地主”也比較有良心,每畝土地每年也就能得到平均一個銀元的收益而已。

假如完全依靠這麼微薄的土地收入來過日子,顯然很難維持都市生活的高昂開銷。

以之前提起過的諸位國學大師爲例,胡適教授在1919年的每月收入是240個銀元,30年代漲到500銀元,年收入就是6000銀元,外加稿費和其餘收入,只怕是每年一萬大洋都不止。而那年頭似乎還沒有在工資裡徵收個人所得稅的概念,這些銀錢都能實打實地落進胡適教授的口袋。若是把這個收入水平放到農村,都已經是坐擁上萬畝良田,幾十條槍的微型軍閥等級了!

由此可見,民國時期的諸位“磚家叫獸”們,實在是貨真價實的“無冕貴族”啊!

事實上,就連毛管理員的每月8塊大洋低薪,在某些貧瘠地方的鄉下,也要有100畝地才能掙到。

因此,這些定居在城市的地主,往往並不依靠家鄉田產來維持生活,只不過是給自己留一條後路罷了。

——從很早以前開始,比較有眼光的江南地主士紳,就已經把投資渠道放到了上海這樣的大都市,經營金融、商貿、實業和房地產等等,以求更高的收益。而財富從農村向城市的流動,也是民國時期的總趨勢。當農村經濟整體衰敗的同時,與之相伴的則是部分沿海城市的畸形繁榮。

所以,在講完了民國農村的情況之後,接下來就讓我們把目光放到民國時代大城市的典型代表,冒險家的樂園,“東方魔都”大上海,看一看那個時代的上海人究竟過着怎樣的摩登生活。

《大穿越時代》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387章 福建暗流(中)第19章 走進印度(上)第29章 危機前奏第18章 關於開設分基地的建議三古埃及的飲食生死攸關的第62章 王秋的隊伍終於開張第35章 五大勢力入場到齊(下)第186章 南沙紀行(上)第61章 南海鐵道紀行(一)第36章 印度人也要打怪獸!第23章 噩夢中的帝國(上)第135章 嶺南無戰事(下)第69章 迴歸與終結(中)第133章 嶺南無戰事(上)第153章 對美最終解決方案(中)第127章 最臭兵器第2章 不一樣的二戰(中)第2章 來自東方的騎士(上)第13章 脫繮的喵星人第6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六)第48章 妹子們的大和號(下)第80章 我真的找來了一羣假精靈第186章 南沙紀行(上)第129章 “義士”入城(下)第5章 曼菲士的憂慮第52章 大英帝國的迴光返照(中)第110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六)五初夜權的真相第535章 這個國家真是太廢柴了第4章 這樣的腐女纔不要!第9章 蹦跳吧!宇宙魔方!(下)第89章 登州鎮易幟(下)第32章 點餐好辛苦第104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完)第107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三)第12章 蒙大拿州的新據點(下)第67章 兔子的復仇(上)第13章 “紅制服”的到來第10章 修仙艱難,陛下還是當超...第65章 小兔兔,白又白第107章 王美玲市長的嘆息(下)第21章 藤美學園大掃蕩第35章 樂極生悲的印度人第129章 “義士”入城(下)第32章 請政委老爹逛妓院(下)第94章 帝國女皇的憧憬(上)第24章 中途休整第12章 幸運與厄運第23章 噩夢中的帝國(上)第23章 昔蘭尼加殖民地(中)第60章 此日本已非彼日本(下)第15章 克里特島的瑣事(上)第39章 刻意誤導和養賊自重(續)第31章 騎士、女王與教皇(上)第14章 突如其來的戰鬥第15章 初訪野比家第132章 杭州無血開城(下)第16章 活死人黎明(下)第184章 阿貴的故事(中)第15章 克里特島的瑣事(上)第22章 被染紅的列島(下)第62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下)第45章 海參崴的衆生相(下)場景3穿越日本平安時代第13章 國之將亡,遍地艦娘(下)第一百一九章 金陵歌舞何時休一第151章 美利堅永不屈服(下)第39章 壓迫衆生的來訪者(下)第10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第43章 大家坐下來開個會吧!(下)第45章 可敦城第28章 哆啦a夢的浮空城第140章 黑暗時代的衆生相(中)第57章 到來與離去(上)第3章 不一樣的二戰(下)第171章 關於世界大戰的總結報告(中)第42章 王秋的喪屍知識講座(中)第67章 兔子的復仇(上)第76章 國際考察團的異聞錄(中)第19章 節操過多的煩惱(上)第150章 美利堅永不屈服(中)第55章 遠方的戰火第115章 在舟山第169章 中風的首相第28章 來自異世界的窺視(下)第164章 三戰終結之時(下)尾聲只屬於王秋的世界第76章 國際考察團的異聞錄(中)第33章 從今天起開始搞破壞第46章 不愧是威尼斯商人(下)第92章 核爆協奏曲第130章 來去匆匆的“義士”們二把全身毛髮都剃光光吧第19章 史塔克家的天外來客第133章 和平締造者(上)六當心被基佬求愛第39章 攻入會寧第121章 王秋的選擇(中)第29章 魯濱遜鬼畜島(下)第113章 金陵歌舞何時休?(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