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極分化的民國印象

一、兩極分化的民國印象

一、兩極分化的民國印象

按照我們在傳統教科書上讀到的信息,從1912年清朝覆滅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民國時代,是中國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主權淪喪、積貧積弱、災禍不斷、餓殍遍地、軍閥混戰、列強橫行、日本入侵……像《包身工》、《白毛女》、《三毛流浪記》、《茶館》、《駱駝祥子》等膾炙人口的革命主流文學名著,都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民國時代社會動盪、剝削殘酷、民不聊生、朝不保夕的悲慘現實。

但是,在改革開放之後,隨着臺灣和海外的現代文學作品流入大陸,張愛玲、周作人、胡適等人的作品也被從故紙堆中翻出來,讓我們似乎又從另外的視角,看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民國。

尤其是一系列以民國時代爲背景的瓊瑤小說,例如《情深深雨濛濛》、《水雲間》、《蒼天有淚》等等,在大陸受到追捧並且翻拍成電視劇之後,我們更是看到了一個充滿小資情調的民國時代——教會學校出身的賢淑小姐、出國留洋的文雅少爺、主僕情深的狡黠丫鬟、善良寬厚的豪門太太、持重仁愛的鄉下老爺、愛國愛民的資本家老闆……

總之那裡的思想是進步的,戀愛是自由的,生活是悠閒的,情調是小資的,求愛是浪漫的,官府是勉強還算過得去的,洋人都是彬彬有禮的,還有各式各樣的舞會、酒會、書畫比賽、文娛活動、慈善活動,感覺完全是一個文明進步的摩登社會嘛!

嗯嗯?原來教科書上那個黑暗殘酷、民不聊生的舊社會,竟然也有如此和諧美好的一面?

而對於民國時代的百姓生活,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思維”,以及種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發現”。例如“1927年的武漢紡織女工月薪30多塊大洋,可買6000-9000個雞蛋,養活一家四口毫無壓力”;“舊社會學徒工待遇遠比現代血汗工廠優厚,每年帶薪休假72天”;“民國時期的‘溫飽’早已不是問題,‘員工福利’大大超過新中國的任何時期”;“新中國60年,中產階級收入水平還沒有達到民國貧困線”……

於是,在看過上述這些“新發現”之後,我們就忍不住感到納悶了:哇!既然解放之前的舊社會是如此美好,社會福利是如此的先進,地主和資本家是如此有良心,爲什麼當初中國的工人農民,還有許多知識分子在內,全都鬼迷心竅地“腦殘”了?連命都不要,非得鬧革命?自己放棄自己的高工資,打碎自己的安定生活,埋葬這個“幸福”的舊社會不可?

——如果這一切纔是真實的民國社會,那麼整部中國近代史恐怕都要倒過來讀了。

對於這個顯而易見的問題,自然會有很多“公共知識分子”跳出來,異口同聲地叫囂道:全都是因爲不學無術,沐猴而冠的土鱉共產黨在蘇聯人的幫助之下,學習邪教大搞宣傳鼓動,欺騙這些“無比幸福”的工人、農民和學生們起來造反,硬是搗毀了精英們建立的國民政府,毀掉了自己自由民主的美好生活。從而讓中國迎來了漫長的悲慘年月,以及一場場駭人聽聞的災禍,例如“餓死三千萬”、“十年浩劫”等等。

——感情在他們的眼裡,共產黨就等同於奧姆真理教?

如此這般搞到最後,根據一個微博上流傳的段子,當代“公共知識分子”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基本觀念,大致上可以歸納如下:“……現在有幾個人知道這樣一個偉大的政府:它推翻了腐朽的封建王朝,建立起了多黨制的兩院制民主政府,擁有一支堪比發達國家的現代化軍隊,創辦了很多自由而現代大學,爲民族工業帶來了黃金時代,依靠自己的實力收復了外蒙,但卻被一隻外國人出槍出錢出顧問武裝起來,實行一黨專制的野蠻軍隊所消滅!”

——唉,實在是讓人無語了……

爲什麼這一前一後的描繪口徑,竟然存在着如此巨大的差異?究竟哪一邊在胡說八道?

怎麼說呢?這兩邊的說法,都不能算是絕對的胡說八道,只不過是彼此的階級立場迥然相異罷了。

——民國時代的舊中國,對於不同階級的觀察者來說,確實是有着兩副截然不同的面孔。區別只在於由什麼人持什麼立場,從什麼角度去看待那個社會。

要知道,每個人的內心都是自私的,通常只會從個人利益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屁股決定腦袋,也決定了每個人的思路。

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來說,美國在19世紀中期的南北戰爭和解放黑奴運動,是美國曆史上堪稱浴火重生的里程碑事件。而美國文學史上的兩部鉅著《湯姆叔叔的小屋》和《飄》(改編爲電影之後名爲《亂世佳人》),也分別從北方和南方陣營的角度,反映和描述了雙方對黑奴制度的觀點。

——即使是對於同樣的歷史,站在不同地位和立場的人,其看法和感觸也肯定是完全不同。

與《飄》相比,《湯姆叔叔的小屋》或許更能真實地反映那個時代。畢竟,《飄》是在南北戰爭結束了半個世紀之後的作品,感覺更像是現在的中國人去寫民國時代。

《湯姆叔叔的小屋》由一位主張廢奴的美國北方女作家斯托夫人,於南北戰爭之前寫成和出版,主要描寫了一位善良、虔誠的黑奴湯姆大叔,充滿了不幸和苦難的一生。書中深刻揭露了奴隸制度的罪惡和殘酷,描述了在這個崇尚人人生而平等的國度之中,黑奴們承受的各種苦難——女奴們被奴隸主肆意的姦污踐踏,男奴們像牲口般暗無天日地勞作,奴隸的孩子依然永遠是奴隸,他們隨時領受着奴隸主暴戾的刑罰,在交易所內像商品一樣被人挑三揀四,一次又一次地在奴隸拍賣會落幕後被迫妻離子散……

因此,斯托夫人的《湯姆叔叔的小屋》一經出版,就如平地一聲炸雷,徹底震撼了整個美國社會,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美國人民對奴隸制的牴觸情緒,進一步促使了廢奴運動的發展和南北戰爭的爆發。

而在南北戰爭結束半個多世紀之後的20世紀初期,同樣以南方種植園生活爲背景,另一部馳名世界的經典小說——《飄》,卻完全是從南方奴隸主的角度,來講述那段烽火動盪的歷史。

創作這本書的美國南方女作家瑪格利特?米歇爾,除了描寫斯嘉麗和白瑞德兩位男女主人公的曲折戀情之外,也沒忘了對美國南方的黑奴制度大唱讚歌。她用充滿優越感的筆調,將白人對黑奴的奴役描寫得既和諧又浪漫,還臆想了他們和白人奴隸主的和諧共處,卻對他們的苦難和反抗視而不見。同時更是對林肯總統發起的解放黑奴運動大加鞭撻,認爲是北方軍隊的入侵破壞了南方人田園牧歌式的平靜生活,造成了社會混亂、道德敗壞和人民的苦難……

在《飄》這部小說的字裡行間,明顯充滿了對往昔奴隸主生活的懷念。在作者的筆下,南方的莊園生活是精緻而又美妙的,南方上流社會的男人個個都是紳士,對待入侵之敵(北方佬)奮勇鬥爭,對待女士彬彬有禮,就算是白瑞德這種被趕出家門的浪蕩子,都會爲了維護女士的名譽而開槍殺人。黑奴則顯得愚蠢而又快樂,沒什麼反抗情緒,大多數莊園對待黑奴都很友善,他們從搖籃到墳墓的生活都有基本保障,在精神上也很愜意。如果真要把這些黑奴從莊園裡趕出去,他們還得擔心能不能在社會上獨立生活……

爲了顯示南方奴隸社會的“和諧安樂”,否認解放黑奴的正義性,米歇爾還借用女主人公斯嘉麗之口,寫出了這樣一段抹殺奴隸逃亡史實的奇文:“……那些北佬女人從前聽說南方地主家都養着兇猛的獵犬,以備追逐逃走的黑奴之用,便都信以爲真……他們又問到那種給奴隸臉上燙字的烙鐵,以及那種虐打奴隸用的九個齒兒的鐵蒺藜,其實南方地主並沒有這些東西,都不過是北方人宣傳的資料罷了。”

可事實又究竟如何呢?只要走進檔案館裡,翻一翻美國內戰爆發之前南方各州的舊報紙,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到,這些報紙上幾乎每天都刊載着成版的緝捕逃奴廣告。而且,根據廣告中的特徵描述,這些黑人逃奴差不多個個臉上都有烙印,胸口和背部滿是鞭痕、傷疤。此外,當時的南方有不少武裝打手團伙,專門以替富人緝捕逃奴爲生,甚至還有廣告在推銷經過特殊訓練、專爲追捕逃奴所用的兇悍獵犬!

很顯然,瑪格利特?米歇爾在寫《飄》之前肯定沒看過這些東西,或者就算看了也故意視而不見。

還有一處值得注意的地方:在南北戰爭失敗之後,強烈反對廢奴的南方白人頑固派,組建了奉行白人至上主義的三K黨。這個三K黨乃是一個世界公認的種族恐怖主義組織,曾經犯下過無數罪行,並且到現在還有部分殘餘組織於美國南部存在,繼續對有色人種實施暴力活動。但在《飄》中,卻把三K黨描繪成保衛白人婦女的俠義團體,還長篇累牘地描寫了三K黨帶有傳奇色彩的“英雄事蹟”。按照這部小說的鼓吹,當時所有“真正的南方人”,包括女主角斯嘉麗和她的丈夫、朋友在內,幾乎都參加了三K黨……

——這麼看來,按照現代的觀點,斯嘉麗這位女主人公的身份標籤,似乎就應該是鐵桿反動派後裔,反政府組織成員、極端種族主義者……外加武裝恐怖分子女頭目?是不是有點太勁爆了?

遺憾的是,無論米切爾女士在《飄》一書之中如何妙筆生花,顛倒黑白,試圖爲殘酷的黑奴制度披上一層溫情脈脈的外衣,所謂“幸福的奴隸生活、和諧的奴隸社會”,都依舊不過是一個非常荒謬的的僞命題——除非受到暴力和死亡的逼迫,這世上怎麼會有人樂意去做奴隸?而奴隸的生活又有何幸福可言?

總之,奴隸社會是奴隸主的天堂、奴隸的地獄。而筆桿子則總是被掌握在“有良心的奴隸主”手裡……

因此,對於《飄》這本書中對昔日南方奴隸社會的過度美化,有一位黑人女作家艾麗絲?蘭德爾表示了強烈的不滿和憤慨,並且提筆寫了一部同人小說《風吹走了》。該書以一個黑人女奴代替富家白人小姐斯嘉麗作爲主角,重新演繹了一遍《飄》所講述的故事,通過對《飄》中大量人物、情節和對話的改編,用辛辣諷刺的筆調,揭露了那些白人紳士在光鮮外衣之下的殘忍、虛僞和墮落,從而表現出當年黑人奴隸的悲慘命運,以及黑奴們對這種不公正命運的抗爭,故而一經出版就在美國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說,美國黑奴已經被解放一百多年了,這種陳年舊事不提也罷。那麼我就再舉一個現代的例子:在印度的新德里,有個婆羅門種姓的女教授,家裡很有錢,僱了很多僕人。前不久,她在博客日誌上寫了一篇附有照片的短文,吹噓自己家對待僕人是何等的仁慈寬厚——具體來說,就是允許僕人在不當班的時候,和她一起待在客廳裡,觀看大屏幕液晶電視上播放的美國肥皂劇。

但問題是,在看電視的時候,女教授自己坐在沙發上,僕人卻必須跪在地板上。而那張長沙發最起碼可以坐得下四五個人,旁邊還有幾張靠背椅……可僕人們卻不能坐,因爲他們是低種姓族羣。

這要是放在我們中國,簡直是無法想象的事情——你讓你家裡的保姆有凳子不許坐,只能跪在地板上跟你一起看電視試試看,人家不氣死纔怪!

然而,就算是這樣的人格侮辱,在當今這個號稱“民主自由”的印度社會,都已經算是寬容的表現。

如果當前的中國社會也突然變成這副模樣,那麼某些節操匱乏的富人和“精英”,或許會對這種不平等的社會氛圍很是喜歡,但是放在一般的人民羣衆身上,卻恐怕會憤怒得要爆炸了!

放到民國時代,恐怕也是一樣:對於勞苦大衆來說,那肯定是水深火熱的地獄;而對於少數“精英”來說,那倒確實是能夠肆意妄爲的天堂!

所以說,就整個社會的各階層而言,民國有民國的好,新中國有新中國的好,具體就要看每個人的社會地位和個人收入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而且,民國時代的舊中國社會,在兩極分化、階級對立、陳規陋習、漠視人權等問題上,恐怕比現在的印度社會還要更加糟糕得多,以至於黑暗到了我們現在難以想象的程度。

《大穿越時代》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7章 別把竹蜻蜓不當交通工具小結病態的優雅浮華第78章 我好像找來了一羣假精靈(上)第122章 王秋的選擇(下)第6章 貧窮姐妹物語(中)第151章 美利堅永不屈服(下)第16章 山寨也是一門技術活(上)第42章 大家坐下來開個會吧!(中)第57章 高城沙耶的鬱悶(上)第4章 香港攝魂怪來襲事件第6章 貧窮姐妹物語(中)第85章 崇禎皇帝的絕望(上)第137章 這個只管殺不管埋的世界(下)第54章 中岡麻美第7章 大力打造東方鬼城第42章 王秋的喪屍知識講座(中)第68章 新的危機第168章 二帝殯天(下)第74章 九百六十一歲高齡的合法蘿莉(下)二無法無天的黑暗年代第22章 偵察小隊出動第77章 這個國家由瘋子保衛?!第2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第153章 騷動的江南(上)第2章 不一樣的二戰(中)第86章 女神的合作協議第19章 喵星人的煉獄(下)第144章 盛京的最後一日(上)第18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八)第77章 這個國家由瘋子保衛?!第165章 三戰終結之時(完)第29章 阿爾努斯山丘的奇蹟之城(上)第46章 天真而又殘忍的殺人小學生第56章 伊塔黎卡城的假期(上)第6章 這胸部真是逆天了!第15章 克里特島的瑣事(上)第20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下)第106章 崇禎五年的尾聲(上)第155章 騷動的江南(下)四所謂不重視知識分子的真番外的番外一明末大亂鬥副本大魔國篇之大聖出嫁上第68章 新的危機第74章 長眠地底待後生第39章 刻意誤導和養賊自重(續)第11章 主神被玩壞了第44章 不愧是威尼斯商人(上)第12章 全球人民喜迎海平面下降?(上)第27章 小辣椒的大冒險(下)第34章 對未來的思考(上)第27章 戰士不是一天就能練...第34章 逗逼無處不在第102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續)第55章 白頭鷹不想當冤大頭(中)第46章 厚臉皮的契丹人第82章 赤道洋之夏(中)第36章 帝國崩潰的大亂之世(上)第56章 白頭鷹不想當冤大頭(下)第182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八)第33章 卡洛琳的悲鳴第25章 這年頭連豬都能上宇宙了?第21章 一起去冒險第6章 刷分真容易(上)第18章 第一批帶路黨(中)第82章 山東激變(下)第23章 魔幻時代的來臨(上)第28章 聖城阿維尼翁第61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中)第86章 女神的合作協議第34章 對未來的思考(上)第75章 新單位是麻風病院?!(上)第19章 密諾司王的室內旅行第111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七)第51章 大英帝國的迴光返照(上)第12章 從一個煉獄到另一個煉獄(下)第147章 無條件投降?第31章 推心置腹?第147章 無條件投降?第15章 活死人黎明(中)第48章 失足的郭教授第141章 黑暗時代的衆生相(下)第55章 初戰告捷第155章 走向廢土(上)第180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六)第9章 宋欽宗的驚愕五健康過頭的瑪雅飲食第18章 山寨也是一門技術活(下)第29章 第三新東京第101章 種太陽(上)第15章 暗流涌動(上)第66章 颱風戰神哈爾西(上)第10章 舌尖上的無限第10章 這是《黑礁》還是密室調♀教?第47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一)第10章 危機悄然降臨第34章 蛙跳戰術(下)第110章 阿爾努斯市的慶典(下)第201章 沒了金大腿也要打副本第188章 南美洲的新年(上)第12章 倫敦的生化末日第4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