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克里特島的瑣事(中)

且不說地下寢宮裡的凱羅爾、哆啦e夢和密諾司王,是如何的風中凌亂、雞飛狗跳、雞同鴨講……寢宮外面的一間偏殿裡,王秋和馬彤正盤腿坐在嶄新的蘆葦蓆上,手裡擺弄着一盒巴比倫人的跳棋。

在如今這個時代的東地中海周邊文明國度,這玩意兒乃是上至王室、下至百姓都會玩的益智遊戲。

不過,既然是密諾亞王室饋贈給諸位“神人”的謝禮,這套跳棋自然非同尋常——棋盒是金子做的,黑棋子是由黑曜石打磨而成,白棋子則是用白銀鑄造,盒蓋上還用青金石、紅玉髓等各色寶石鑲嵌了一些神話人物。光是這麼個小東西,就夠許多底層普通人家吃用一輩子的了。

除此之外,王太后還向他們贈送了各種克里特島風格的金銀器皿,用寶石、珍珠和漂亮貝殼打造的工藝品,以及名貴的香木等等,一時間擺得琳琅滿目,但卻還遠遠無法抵償哆啦e夢的上百億日元鉅債——總算是比之前的三千億中債務降低了一個數量級——也並非諸位日本移民建立殖民城鎮的所需之物。

所以,在回贈給密諾亞王室一些水果刀、精鹽、糖果之類的現代商品之後,王秋他們就很自然地提出,想要在這座海港城市展開貿易,希望王室提供方便——主要目標既是爲了給哆啦e夢籌款還債,同時也是爲了給移民們收購一些在現代世界無法提供,確切地說,是無法從合法渠道弄到的“特殊商品”……

對於這個合情合理的簡單要求,王太后自然無有不應——對於這些“神人”的貨物,她也很是好奇。

但是,由於今天不是集市日,即使到了集市上也沒人做買賣,所以王室必須首先派人通知全城各個商隊,讓他們帶着貨物到集市會合,舉辦一次計劃外的特殊集市……爲了吸引到儘可能多的商人帶着貨品前來,免得場面太冷清,惹得諸位“神人”不悅,王太后甚至還咬牙免除了今天的交易稅。

不過,事實證明,她似乎低估了從天而降的尼羅河女兒和“神人”們,對那些好奇民衆的吸引力。

——隨着時間的推移,即使身在深宮之內,王秋和馬彤也很快就聽到了外面越來越嘈雜的喧囂聲。

然後,便有一位穿着高開叉白色亞麻布裙子的宮女,恭恭敬敬地過來向他們通報消息。

“……稟報諸位尊貴的客人,全城的商人都已經被召集到集市,把貨物攤位都佈置好了。王宮總管和衛隊也已經做好了出行的準備,請問諸位是否現在就可以移駕出發?”

作爲這個時代全球最大的海洋貿易中心,克里特島的商業氛圍顯然要比埃及這個農業國家強得多。

比如說,首都克諾索斯城最大的集市,就直接設置在王宮前方的大廣場上。從宮殿門前一眼望去,到處都是一眼望不到邊際的帳篷,高高矮矮連成一片。各色人流摩肩接踵,叫賣聲和嚷嚷聲響徹雲霄。

事實上,就連克諾索斯城這座宛如花園般的王宮本身,也被兼作御用貨倉和王室手工業作坊之用——除了金屬冶煉等少數行業之外,古代那些手工業作坊的污染問題,遠遠沒有後世大工業廠礦那麼嚴重,所以在必要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工匠和貴族待在同一個院子裡,不必擔心氣味難聞。

跟其它國家不同,囤積在克諾索斯王宮裡的這些貨物和宮廷工匠製造出的手工藝品,並不只是爲了供給貴族、僕役和軍隊,而是同樣要投放到市場上進行貿易——王室乃是這個國家最大的工商業集團和進出口公司,不僅是爲了依靠貿易獲得財源,還是爲了好像後世新加坡的李家一樣,從經濟上控制這個國度。

——在當時西方的其它國家,由於文官體系尚未出現,各國都是神權社會和軍事化社會,國王自稱爲神的化身,以神廟和軍隊控制人民的思想,徵收土地上的財富,鎮壓四方的反抗,從而維持對國家的統治。

但在以海洋貿易爲生的克里特島,由於從文明創始之初就高度商業化,人口流動性很高,從來都沒有被束縛在土地上,結果導致克里特島民思想開放,宗教信仰遠沒有大陸民族那麼虔誠,倒是跟近代的西方社會非常接近,神官的地位則比較可憐,甚至還是兼職的——所以邁錫尼間諜才那麼容易混進去。如果是在古代埃及,想要讓一幫外國人把持神廟,就如同在明朝的中國讓一幫金髮碧眼的洋人掌管科舉一樣荒唐。

不僅神廟系統在克里特島不怎麼管用,難以愚民,軍隊同樣也有特殊的問題。這個國家的政府雖然傾全力發展強大的艦隊,海上力量舉世無雙,但海軍畢竟上不了岸,對外難以開疆拓土,對內也不容易彈壓反抗。最要命的是,克里特島的財富主要不是來源於土地,而是來源於貿易,一味濫用暴力、橫徵暴斂的話,只會把商人都趕到競爭對手那邊去,從而導致國家的衰敗。所以,這個島國的王室不得不親自參與貿易和工商業,牢牢把持住最大的一份利潤,以財富而不是暴力或迷信來統治國民,跟現代西方的大財團差不多——當然,現代的華爾街已經發展到用金融控制社會了,但在公元前的克里特島還做不到這種事。

總之,克里特島的航海家和從各國遠道而來的商人們,給這座島嶼帶來了各式各樣的稀罕貨物,大到各種兇猛的飛禽走獸,小到精巧的戒指耳環……陶器、糧食、毛皮、布匹、象牙、珍珠、琥珀、香料,還有來自遠方的於果,充滿異域風情的毛毯,訓練有素的奴隸、小丑和舞女,一切在這個時代能找到的貨物,在這裡都應有盡有。絕大部分稍微有點身份的商人,都把自己的貨物擺放在帳篷前,供來來往往的客人們任意挑選,同時只留下幾個夥計看顧買賣,而自己則也要抽空去集市閒逛,採購那些看上的貨物。

——在這個錢幣誕生之前、財富社會尚未出現的遠古年代裡,世界各國的社會經濟都以自給自足爲主,國際貿易還處於原始萌芽狀態,商業只是生產業的附屬和補充。所以大多數商人都不是以倒賣獲利爲第一目的,而是以各自的剩餘產品,換取到主家難以生產的稀缺物資,和讓人感興趣的新奇物品爲第一要務。

比如說,埃及人擁有富餘的糧食,卻缺少木材和金屬,那麼埃及商隊的首要任務,就是想辦法找到願意用木材和金屬換糧食的交易對象,確保能夠用糧食換得到木材和金屬,而不是計較自身利潤的高低。

同樣的道理,那些坐擁礦山和森林,卻缺少肥沃土地的民族,也必須用自己國境內的一切資源來換取糧食,避免出現饑饉。由於古代的交通條件惡劣,在實踐操作中,往往是隻要能夠找到願意送糧食過來的商隊,就已經謝天謝地了。至於具體能換到多少糧食,會不會虧了,就根本顧不得了。在這年頭以物易物的商業市場上,大多數商品一般總是缺乏而不是過剩,像後世美國大資本家那樣爲了保持利潤,而讓麥子爛在地裡,把牛奶倒進密西西比河的情形,在這個生產力不夠發達的時代,是絕對不會出現的。

所以,這時候的國際貿易,真的就只是一個放大了規模的鄉村集市,別說什麼壯觀雄偉的交易大樓,甚至就連固定的店鋪都未必有(大商人的私人豪宅是另一回事),遠不如後世那麼高端洋氣上檔次。大家都只是隨便找個交通便利的地方,把各自的剩餘產品擺出來,看看能不能達成交換而已——如今的克里特島,由於其強大的艦隊和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得以扮演了這個集市的角色,從而坐地獲利,但也僅此而已。

此外,由於缺少錢幣這一萬能的中介物,迫使商人們的出貨和進貨往往必須同時完成。他們最苦惱的事情往往不是能賺多少利潤,而是怎樣才能跟對方達成交易,用自己的東西換到想要的東西……

在這種情況下,當王秋同學指揮一幫來自《學園默示錄》世界的喪屍末世日本難民,擡着【自動典當機】來到王宮前面的集市上,公開宣佈願意收購這些商人手中任何值錢的東西,並且敞開出售從玻璃、鐵器、棉布、火柴到調味品的一切現代貨物之後,整個克諾索斯城就一下子沸騰了

——這當真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清倉良機啊過去那些砸在手裡賣不動的玩意兒,這下全都可以脫手了

於是,在一時之間,本地出產的橄欖油和彩色陶器、愛琴海的鮮魚和魚於,嵌着金銀絲的巴比倫青銅工藝品,阿比西尼亞的象牙酒杯,米坦尼的綠寶石手鐲,鏤空的銀質花瓶,各色貝殼串成的飾品,昂貴到堪比黃金的東方香料,據說吃下去之後能讓女人青春煥發的神秘蘑菇於,以及能讓男人在牀上大展雄風的醃製動物器官……各種各樣或奇怪、或平凡的積存貨物,都被不辭辛勞的克里特島民和外國商人們,從這座城市的各個旮旯裡翻了出來,拿到諸位穿越者面前,排着擠擠挨挨的長隊,輪流往【自動典當機】裡塞。

然後,他們就拿着對方給出的幾張印花紙片和金屬小圓餅,到旁邊的攤位去換取數目不等的新奇商品:劃一下就能燃起火苗的小木棍;清澈如泉水,喝着卻像是火的香醇烈酒;色彩鮮豔的奇妙布匹;猶如寶石般五顏六色的甘甜“糖塊”;比赫梯鐵劍還要鋒利的金屬刀具……每一樣都讓他們感到如癡如醉,喜笑顏開。

不過也有人感到不滿意的,比如有位彩陶作坊的高級工匠,就無法接受自己用祖傳技藝精心燒製的上好彩色陶罐,從“神人”們這裡能換到的東西,居然還抵不上某個碼頭苦力隨意撿到的一隻大螃蟹——但王秋在這件事上也是無可奈何,對於這隻在現代人眼裡很是粗糙的克里特彩陶罐子,【自動典當機】就吐出來了一枚100中硬幣,顯然是沒把它當成古董來估價……這就是工業時代與農業時代的生產力差異啊

於是,在爭執了幾句之後,這位滿臉不高興的中年人還是換了一顆水果糖,拿回去哄小孩開心去了。

——在上述交易中,穿越者們把所有從現代世界收購的貨物,一律提價兩倍出售,以此來快速籌款。

更讓諸位克里特島民感到開心的是,這些據說治好了密諾司王的神人,還願意給他們每一個人看病

在公元前十四世紀的地中海世界,人類雖然早已擺脫矇昧,建立了文明,但醫療技術卻還很原始,所謂的醫生其實更像是巫師,有時候治病根本是在胡來。即使是在號稱醫學最發達的古埃及,那些埃及醫生也會讓齲齒患者生吃老鼠來治療蛀牙,在弄不清患者生了什麼病的時候跳到他身上蹦躂唸咒來驅邪……這樣烏七八糟的醫術,其療效自然可想而知,但問題是,其它國家的醫療水平,甚至連古埃及都不如

所以,這個時代的大多數普通人一旦得了病,就只能一邊乞求神明保佑,一邊躺在家裡挺着。挺過去了就是神明保佑大吉大利,挺不過去就是蒙神召喚永登極樂……如今看到當真有“神人”從天上降下來給大家治病,凡是屋裡有病人挺着的人家,都忙不迭地把生病的親屬擡了過來。

起初的時候,王秋還用【自動醫療箱】給他們逐一診治,確保藥到病除,很快就治好了不少人的肺結核和風溼病。但看看那幾個富人還算是識相,知道要送些金銀珠寶之類的謝禮。剩下的窮人根本拿不出藥費,只會跪在地上磕頭感謝,害得自己蝕本……於是也開始吝嗇起來,只給那些富人用心診治,窮人則丟給幾個日本難民對付,隨便問問他們的病情,差不多的就給幾片阿司匹林——這藥在治療頭疼腦熱,鎮痛消炎等常見病理問題不大,再說就算藥不對症,沒有藥理作用,那麼至少心理作用還是有的。至於那些真正的重症患者麼,那就是你們的命了。不管哪個世界都有病死的窮漢,我們穿越者可不是來做慈善的……

第95章 大明帝國的喪鐘(中)第3章 不一樣的二戰(下)第100章 不列顛之殤第78章 我好像找來了一羣假精靈(上)第111章 阿爾努斯市的慶典(完)第32章 請政委老爹逛妓院(下)第169章 在上海有皇帝出沒!(上)第12章 王秋也被玩壞了七光怪陸離的東方魔都第52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五)第40章 新徵程的序曲第37章 血色新年(中)第185章 阿貴的故事(下)第75章 墨爾本的陷落(中)第122章 王秋的選擇(下)第116章 錢塘江上的征帆第16章 初遇兔耳娘第44章 海參崴的衆生相(上)第4章 鋼鐵雄心:旭日帝國(上)一沒羞沒臊的全裸風尚第52章 大英帝國的迴光返照(中)第3章 涼宮春日與《死神來了》(上)第63章 讓核彈來得更猛烈一點吧!第161章 凋落的星條旗第80章 我真的找來了一羣假精靈第77章 征服澳洲的最後一戰(上)第5章 黑死病的陰霾番外十世界的唯一第52章 大英帝國的迴光返照(中)第23章 星星之火(上)第175章 “大和旅館”的婚禮第15章 貓玩人(中)第54章 白頭鷹不想當冤大頭(上)第43章 煩心事(上)第42章 孕婦也要開蛋糕店第77章 國際考察團的異聞錄(下)第24章 中途休整第68章 迴歸與終結(上)第15章 三個校長的故事第90章 萬里大移民(上)第13章 國之將亡,遍地艦娘(下)第14章 一羣軟骨頭第2章 納薩力克大墳墓的入侵者(上)第174章 貪得無厭的有關部門第2章 來自東方的騎士(上)第126章 艱難的無夏之年第18章 第一批帶路黨(中)第58章 高城沙耶的鬱悶(下)場景4穿越到美洲瑪雅文明第168章 風中的女王(下)七光怪陸離的東方魔都第91章 三戰開啓之時第21章 走進印度(下)第11章 該死的虛擬貨幣!第1章 戰鬥吧!城管!第15章 暗流涌動(上)第45章 虛僞的樂園(下)第36章 被忽略的前兆第37章 一個個都得解決過來(中)第40章 新徵程的序曲第55章 白頭鷹不想當冤大頭(中)第8章 圓滾滾的上帝來了(下)第11章 國之將亡,遍地艦娘(上)第25章 桶狹間(上)第133章 和平締造者(上)第11章 蒙大拿州的新據點(上)第113章 金陵歌舞何時休?(四)五民國地主不好當北方篇第25章 瘟不死的印度人第87章 蘑菇雲下的地球(中)第5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五)第45章 海參崴的衆生相(下)第115章 白頭鷹的核反擊計劃(下)第37章 壓迫衆生的來訪者(上)第44章 海參崴的衆生相(上)第172章 關於世界大戰的總結報告(下)第12章 倫敦的生化末日第68章 新的危機第69章 閒話東林第142章 三帝對峙(上)第150章 大清帝國的曇花一現(上)第49章 別無選擇第20章 節操過多的煩惱(中)第136章 這個只管殺不管埋的世界(中)第6章 貞子也來了!第84章 核爆再起(上)第66章 颱風戰神哈爾西(上)第1章 羅德島的李維爵爺第175章 “大和旅館”的婚禮第140章 黑暗時代的衆生相(中)第2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第19章 走進印度(上)第15章 兔娘鬥炎龍第32章 亡靈天災(下)第190章 澳洲的中華城第132章 杭州無血開城(下)第154章 騷動的江南(中)第159章 南京!南京!(上)第32章 騎士、女王與教皇(中)第50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