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懟皇帝

御書房裡,皇帝跟何相他們炫耀完趙曜要做的好東西后,又給他們看了趙曜的另一封密摺。

“你們好好地看看這封密摺。”皇帝特意強調道。

孫奎把密摺遞到何相的面前,何相伸手接過密摺。他沒有急着打開,而是先詢問道:“皇上,這是誰的密摺?”

“小十的。”皇帝說完,坐在椅子上,擡起雙腳放在御桌上,雙手插在袖子裡,一副吊兒郎當的表情。“你們好好地看看。”

一聽又是漢王殿下的密摺,又聽到皇上再三交代好好看,何相跟劉太師他們心頭一凜,隨即打開漢王殿下的密摺,急忙地看了起來。

這封密摺打開,發現裡面的內容非常長。

何相拿着密摺這一頭,大司農拿着密摺的另一端。

三人的腦袋湊在一起,專注認真地看着密摺裡的內容。

當看到“三省六部制”時,何相他們心裡立馬冒出了疑問,這是什麼東西?

劉太師他們三人心裡懷着疑惑,繼續往下看。看了一會兒,他們三人差點發出驚呼聲。

三人越往下看越心驚。

皇帝看到大司農他們三人臉上的表情越來越震驚,他心中越發得意。

何相他們三人認認真真地把密摺看了一遍後,又從頭到尾再次看了一遍。看第一遍的時候,他們只是看了個大概,就被深深地震驚到。等第二遍,一字一句看的時候,他們心中越發震駭。

“皇上,這是漢王殿下提出來的?”何相說這話時,語氣微微顫抖。

“當然是他,他已經把新的官制用在他的小朝廷上了。”皇帝方纔看到這封密摺上的內容,心中的震撼完全不比何相他們少。“那個臭小子嫌棄大周的官制繁瑣麻煩又不好記,就自己弄出這個什麼三省六部制,說比大周現在的官制好記,還好用。”

劉太師深吸了好幾口氣,這才勉強壓下涌上心頭的震撼。

大司農已經震驚到說不出半個字來。他只能用漢王殿下曾經說過的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臥槽”!

“皇上,這三省六部制真的是漢王殿下提出來的?”劉太師也跟着問了一遍,似乎不敢相信這三省六部制會是一個剛成年的皇子提出來的。

皇帝知道劉太師在吃驚什麼,點點頭,笑眯眯地說道:“的確是他弄出來的,他不是在密摺上詳細地解說了這三省六部制的職責和作用麼。”

“這……漢王殿下真的是……”何相已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來驚歎漢王殿下的才華。漢王殿下總是給他們驚喜,做出或者想出他們意想不到的事情。每次他們都以爲漢王殿下做出來的東西已經夠“嚇人”了,沒想到漢王殿下還能做出更“駭人”的東西。

劉太師他們知道漢王殿下非常有才華,但是他們一直認爲漢王殿下的才華是在做東西上面,比如說漢王殿下以前弄出來的新紙、曲轅犁、印刷術,以及剛做出來的新鹽。沒想到漢王殿下在朝廷的事情上面也非常有才能。這三省六部制太驚人了!

“臣記得漢王殿下並不熟悉我朝的官制。”在蘭淵閣的時候,趙曜曾經多次詢問某些官職的職責。那個時候,楚王殿下讓漢王殿下好好地瞭解朝廷的官職,但是漢王殿下嫌棄麻煩,說懶得去記。還說他記也記不清楚。

“小十那個臭小子的確不怎麼熟悉大周的官制。”皇帝在心裡吐槽道,如果他不做皇帝,他也分不清。

“漢王殿下在去嶺南之前,每天上朝就躲在魏王殿下身後睡覺,沒想到他……”大司農心裡琢磨,難道漢王殿下在裝睡?

皇帝收起放在御桌上的雙腳,雙手交叉託着下巴,饒有興味地看着何相他們:“你們覺得小十弄出來的這個三省六部制,怎麼樣?”

劉太師沒有任何猶豫地回答道:“自然非常好。”

大司農立馬附和:“劉太師說的對。”

何相倒是遲疑地沒有回答。

皇帝看向何相,問道:“何相覺得不好?”

何相開口道:“說實話,臣覺得漢王殿下提出來的三省六部制很好。”說到這裡,何相忽然住了嘴,沒有再說下去。

“但是。”皇帝替何相開口了,“你覺得不適合用它。”

“臣並不認爲三省六部制不適合大周,而是忽然改革官制,會引起一些麻煩,甚至動亂。”何相自然能看出來“三省六部制”的好處,但是突然廢棄以前一直沿用的官制,改用“三省六部制”,會讓人有很多居心叵測的猜疑。

劉太師不贊成何相的話,他一向都是實用主義。

“三省六部制比現在的官制好用,那就捨棄現在的官制,改用三省六部制。”劉太師有時候就覺得何相想太多,明明很簡單的一件事情,何相總是想的非常複雜。“皇上還年輕,現在改用三省六部制還來得及。”

“話不是這麼說,如果大周剛建立的時候,就用三省六部制,沒有任何問題。可如今……”何相覺得現在大周的官員已經徹底熟悉大周的官制,忽然改變官制,官員們又要重新學習,在熟悉新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因爲不熟悉做錯事情來。“現在的官制雖沒有三省六部制好,但是並沒有問題。”

劉太師皺眉看向何相,語氣犀利地問道:“你真的覺得現在的官制沒有任何問題?”

被劉太師這麼問,何相噎住了。因爲他心裡清楚現在的官制有很多不足。

“如果因爲改革官制麻煩,就放棄這麼好用的三省六部制,你真的覺得對嗎?”劉太師的神色非常嚴肅,“改革官制只會麻煩一段時間,但是它發揮的作用卻是源遠流長的。可如果繼續沿用現在的官制,那麼問題會變得越來越多,最後會出現冗官的情形。”劉太師早就看出來現在用的官制有很多的問題,但是他想不到更好的官制取代。如今,漢王殿下想出好的官制,那爲什麼不用?

何相被劉太師質問的啞口無言。因爲他無法反駁。

大司農支持劉太師,道:“臣覺得劉太師言之有理。”如果改用“三省六部制”,那他這個大司農就變成了戶部尚書,到時候他只需要操勞戶部的事情就行了,不需要煩心戶部以外的事情。“臣覺得三省六部制不僅把官職明確的一清二楚,還精簡了很多現在一些沒必要存在的官職。”

劉太師突然鄭重地向皇帝行禮:”皇上,臣覺得可以改用漢王殿下提出來的三省六部制,而且這事宜早不宜遲。“

大司農緊跟着行禮:“臣附議。“

何相沒有說話。

皇帝望向默不作聲的何相:“何相,意下如何?”

何相知道皇帝心裡早就做好了決定,要改用三省六部制。他心裡清楚他再說什麼,皇帝也不會聽。

“臣也附議。”何相就算想要反對,但是他反對的底氣不足,因爲他也覺得三省六部制好。

“那這段時日你們忙一些,等年後就改用三省六部制。”皇帝驀地想到內閣制,他指着劉太師他們說道,“朕要建內閣,你們給朕擬一份內閣名單。”小十這個臭小子終於做了一件大好事,有了內閣,日後他能輕鬆不少,最起碼不用現在這樣天天有批閱不完的奏摺。“對了,你們三個和老薛在名單裡。”

何相他們聽見自己在內閣的名單裡,並不感到意外。

“皇上,您的內閣需要多少人?”劉太師每次都能抓住關鍵的地方,“五個人,八個人,還是十個人?”

“十個人吧。”皇帝心想人越多,他就能少幹些事情。

何相和劉太師他們猜到了皇帝會這麼說,心裡滿是無奈。

“皇上,十個人是不是太多了?”

劉太師毫不客氣地說道:“皇上,您就算想要偷懶,也不能一開始給內閣設立十個人,這樣日後還怎麼加人。”

大司農沒有說話。因爲他覺得內閣人多不多,跟他沒有什麼關係。他只要操心他日後戶部的事情就夠了。

皇帝的小心思被看穿,他也不尷尬。

“那你們說幾個人?”

何相沉思了一會兒說:“先五個人吧。”

劉太師贊同地點了點頭。

“五個人?”皇帝難以置信地伸出一隻手,“五個人是不是太少了?”

劉太師嘲諷道:“要不五十個人?”

被無情譏諷的皇帝,呵呵地笑道:“朕倒是想。”

劉太師冷笑道:“您想得挺美!”

皇帝氣呼呼地說道:“朕現在連想都不能想了麼。”

劉太師非常冷酷無情地說道:“不能!”

皇帝眼神哀怨地瞪着劉太師,手指着他,一副欲泣泫然的表情。

“老劉,你欺負人家。”

劉太師被皇帝這副模樣雷得不輕,差點沒忍住送給他一個大白眼。

“皇上,您是建立內閣,不是開澡堂子。”

大司農被劉太師這話逗笑了,差點沒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論懟人,還是劉太師厲害。

何相忍着笑說:“皇上,劉太師說的對,內閣是直接對您負責,商議都是國家大事,人數不宜多,五個人就夠了。”

皇帝掙扎道:“五個人太少了,還是六個人吧,這是朕最大的退步。”

劉太師跟何相他們想,只要不是八九十個人就好,六個人就六個人吧。

“那聽皇上的,就先設置六個人。”何相剛說完,忽然意識到建立內閣,皇上是輕鬆了,但是他們的事情卻變多了。一想到皇帝喜歡做甩手掌櫃的性子,等內閣建立後,只怕皇上會變本加厲,到時候他們要做的差事只會越來越多。

“對了,小十提的翰林院,你們也得弄好。”皇帝道,“還有庶吉士的選拔,你們也弄個章程出來。”

“是,皇上。”

“大司農改任戶部尚書。”

大司農忙謝恩道:“謝皇上。”

皇帝又宣佈道:“老劉,你暫時再兼任下吏部尚書。”吏部是六部之首,太重要了。交給其他人擔任,皇帝不放心,讓劉太師兼任,皇帝會很省心。

劉太師領命:“是,皇上。”

“禮部尚書就交給老薛了,他最合適。”

何相:“臣也這麼認爲。”

“刑部尚書,你們推薦一個人吧。”

何相問道:“皇上,兵部尚書呢?”

“兵部尚書就老楚吧。”楚英是四大將軍裡最聰明、最穩重,也是最圓滑的一個,很適合做兵部尚書。“至於其他的官職,你們可以讓你們下面的人推薦。”

“是,皇上。”

“朕希望年前,你們能弄好這件事情。”如果年前弄不好,年後就不能改革官制。

“臣遵命。”

“對了,小十決定在沼澤府建立碼頭,說什麼還要把沼澤府建成海外貿易城市,還說什麼要在沼澤府設立海關什麼的。”

何相跟劉太師他們聽了後,在心裡驚呼:漢王殿下到底要做多少事情啊?

大司農:劉太師威武!

何相:懟皇上,還得是老劉。

劉太師:一日不懟,皇上就能上天。

皇帝:(╯‵□′)╯︵┻━┻

第359章 相信的人,自會相信第86章 第三更第148章 報復孔家第79章 第二更第57章 沒有讓朕失望過第80章 第三更第496章 他的運氣會不會太好了點第294章 報仇第448章 建度假山莊第279章 八哥身後到底是什麼勢力第351章 太子的憤怒第401章 溝灘曬鹽法第354章 被賀蓮芳嘲笑的皇帝第394章 虎符528.第528章 到手的太子之位丟了第153章 揚州的門閥世家503.第503章 別有深意第130章 比試509.第509章 百姓重要,還是文人士族重要?第458章 摳門的韓王第425章 賀蓮芳的目的第200章第191章第23章 出事第210章 老爹光環第272章 賢惠的謝皇后第364章 低估了楚王第40章 代王的打算第174章 八哥又要搞事情第153章 揚州的門閥世家521.第521章 水磨坊第330章 趙曜被抓第119章 玉牌第460章 楊齡小看了趙曜第340章 可怕的楚王第174章 八哥又要搞事情第245章 繪畫地圖第144章 玉牌真正的作用第67章 樑昭儀的古怪第369章 還是小看了國舅爺第318章 下江南第444章 引水成功第153章 揚州的門閥世家第124章 神獸不過是被人胡編亂造出來的第103章 請皇上嚴懲代王505.第505章 朕這麼膚淺的嗎?第229章 打臉第297章 皇帝的懷疑第419章 先皇后之死的真相第365章 偏心偏到爪哇國第219章 五公主的心思第409章 敲醒第370章 嚴懲太子和鎮國公第308章 無條件信任第213章 自以爲是的七皇子第431章 我到現在還不知道我未來的王妃是誰第37章 想做紈絝子弟第296章 小心眼的太子第317章 金山和銀山第141章 代王的恨意第64章 代王被質疑不行第377章 知道賀蓮芳的身份第374章 以絕後患第11章 大臣吵架第475章 父皇的如意算盤第198章第220章 天生當皇帝的料第185章第331章 處境危險第438章 安陽公竟然支持530.第530章 來沼澤府吧第418章 不回京城第267章 八哥是想利用孔家日後來對抗李家第304章 喂戰功第351章 太子的憤怒第341章 楚王終於能放心了第261章 秘寶第74章 第二更第96章 蘭花=韭菜?第244章 嶺南是個臥虎藏龍之地第129章 你們的爹知道嗎?第25章 到此爲止第57章 沒有讓朕失望過第162章 八皇子的生辰第128章 胡人第466章 身份證 健康證 過境簿得準備好第345章 你想讓十弟失去我這個四哥?第336章 皇帝對楚王的試煉第33章 兩隻猴子第376章 回京第290章 傳國玉璽第139章 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通過和親來解決匈第161章 臣說句實話,您比義勇太子更適合做第307章 開門紅第432章 魏王的怒火第246章 試探八皇子523.第523章 她沒吃神丹前就瘋了,還需要吃516.第516章 趙曜的猜測第257章 給四皇子賜婚第399章 把海鹽變成好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