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替十殿下不平

這段時日,有傳言說十皇子要被流放到嶺南做王爺。這事在京城裡掀起一陣軒然大波。

朝中大臣們雖然不支持趙曜奪嫡,但是並不代表他們討厭十皇子。相反,不少大臣很喜歡無權無勢又不受寵的十殿下。

趙曜這個十皇子雖然讀書不太聰明,但是在做東西這方面卻是極爲聰慧的。不提他做的新織布機、曲轅犁、新紙等東西,就提他每年做出來的新茶,朝中的大臣們沒有人不喜歡他做出來的新茶。

還有,趙曜這個十殿下沒有什麼架子,平易近人。他也不會耍心機,搞什麼陰謀詭計,和他這樣簡單單純的人相處真的非常舒服,又非常安心。

趙曜還有一點非常討一些大臣們的喜歡,那就是他很會吃。趙曜不僅每年能弄出新茶,他還每年弄出新的吃食。

炒菜、火鍋、燒烤都是趙曜弄出來的新的吃法。在這三個新的吃法上面,他又弄出很多美食,深受歡迎。

對了,前幾年,十皇子還把胡椒這種香料用來做菜,沒想到做出來的菜的味道非常好。如今,胡椒徹底變成做菜的佐料,而不是香料。還有,辣椒這個東西,一開始是用來當做盆栽的,沒人想到這東西能吃,是趙曜拿來做菜。辣椒做菜,雖然味道很辣,但是卻別有一番滋味。

現如今,辣椒也已經成爲不少人家做菜時必不可少的佐料。因爲辣椒跟什麼菜都能炒,而且炒出來非常好吃,哪怕是炒雞蛋也非常好吃。

在吃這方面,十皇子絕對是行家,沒人比他會吃。

趙曜不覺得自己是行家,但是不少大臣和百姓都把他當做行家。跟趙曜關係好的一些大臣,他們家要做出新菜,都會邀請趙曜去品嚐。如果能得到趙曜一聲“不錯”,那他家的新菜就有名了。

在趙曜很小的時候,就經常跟蘭淵閣裡的大臣們交換好吃的。後來,不知不覺變成大臣們邀請趙曜去品嚐美食。剛開始,趙曜只去一些大臣家裡品嚐美食,後來又被京城裡那些愛吃的人邀請家裡品嚐。

趙曜本身就對好吃的感興趣,只要別人邀請他去吃,他一般都不會拒絕,而且會給出公正的評價,或者意見。然後,慢慢地他就變成有名的美食家。京城的一些酒肆和飯館都會邀請他去品嚐他們店裡的菜餚。如果能得到趙曜親口說的“不錯”,那這家的生意會變得火爆。

對於自己成爲美食家這件事情,趙曜也是後知後覺,不明白爲什麼會變成這樣。等他反應過來,他已經成爲有名的美食家了。對於這樣的結果,趙曜並不排斥。

沒有差事的趙曜,平日裡他帶着同喜走街串巷地走在京城的各個角落,品嚐和發現京城各個地方的美食。

趙曜每年還會出一本菜譜。這本菜譜裡介紹他過去一年發現的各種美食和他新做的美食。他會在菜譜裡詳細地介紹每一道美食的做法,完全不藏私。

菜譜是極爲重要的東西,廚子們都會緊緊藏着,絕不會泄露出去。像趙曜這樣毫無保留地公佈每道菜的做法,真的是太異類。

人們一邊罵他蠢,一邊又感謝他公佈菜譜。

趙曜不覺得自己公佈菜譜有什麼不對。他認爲好吃的東西就應該分享出去,大家一起吃纔好吃。再說,如果把好的菜譜藏着掖着,以後出事了,這些好吃的菜譜怎麼能流傳下去。

他受到夢中趙耀的影響,覺得飲食也是文化的一種,也應該流傳於後世。

別看趙曜在朝中沒有大臣支持他奪嫡,但是他在民間的名聲卻非常好。他在天下讀書人的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是因爲他做出了便宜又好用的新紙和印刷術。他在天下百姓的心中也有着很好的名聲,是因爲他做出了曲轅犁和新的織布機等東西,他還做出火炕和棉衣保暖的東西。他在天下商人的心裡也有極高得地位,不提其他商人,只說茶商們,他們把趙曜當做“財神爺”。

這些年來,趙曜做出來的每一樣的東西,不僅改變着大周百姓的生活,也爲大周江山帶來不少收益。

得知趙曜要被流放到嶺南那種蠻荒的地方做王爺,不少大臣和百姓們都爲他不平,都覺得皇帝太欺負他了。再說,十殿下可是皇帝的親兒子,虎毒還不食子,皇帝怎麼能這麼狠心的把小兒子流放到嶺南送死。

去嶺南做王爺,在天下人看來,無異於讓趙曜去送死。

平日裡與趙曜交好的一些大臣寫奏摺,請皇帝收回成命,不要流放趙曜去嶺南。

皇帝拍了拍御桌上一堆的奏摺,好笑道:“這些都是讓朕不要流放小十去嶺南,朕第一次知道小十在朝中這麼受歡迎。”

何相道:“十殿下很討人喜歡。”如果十殿下不禍害他的蘭花,十殿下會更討人喜歡。

“他們認爲十殿下去嶺南就是在送死,所以他們這纔會幫十殿下求情。”劉太師客觀地說道,“朝中有不少大臣喜歡十皇子,他們不忍十殿下去嶺南。”

何相附和劉太師的話道:“十殿下待人親和又真誠,又會飲茶,又會吃美食,誰不喜歡呢。”

大司農連連點頭:“十殿下還會賺錢,臣就非常喜歡十殿下。”在大司農心中,趙曜比他親孫子還要親。

皇帝故意擺出一副氣憤的表情:“這些奏摺都在拐着彎說朕狠毒。”

“他們不知道皇上的苦心。”何相見皇帝一副生氣的模樣,心中很是好笑,皇上明明想炫耀十殿下被這麼多大臣喜歡,卻故意擺出一副憤怒的樣子。

“十殿下去嶺南,是嶺南百姓之福,也是大周之福。”

皇帝聽到劉太師這麼誇讚趙曜,很是詫異。他朝劉太師挑了挑眉,一臉驚奇道:“喲,老劉,朕還是第一次聽你這麼誇一個人。”

劉太師看了一眼皇帝,語氣嫌棄地說道:“皇上,先收一收您得意的嘴臉。”

“你這麼誇朕兒子,還不允許朕得意一下啊。”皇帝揶揄地看着劉太師,“嘖嘖嘖,朕跟你認識幾十年,還真是第一次聽你對一個人有這麼高的讚譽啊。說起來,朕都沒有被你這麼誇獎過。”

劉太師懶得搭理皇帝。

“看來,在老劉你的心裡,朕不如小十這個臭小子啊。”皇帝說着,面上便露出傷心的神色,眼神哀怨地望着劉太師,“老劉,你可是朕的好兄弟,你怎麼能如此絕情地待朕。”皇帝的神態和語氣,好像他被劉太師始亂終棄一樣。

劉太師早就習慣皇帝戲精的模樣,面不改色地說道:“皇上,您能做出新紙麼,能做出印刷術呢,能做出曲轅犁麼,能做出新的織布機麼?”

皇帝被劉太師這一連串的問題問的啞口無言。他當然做不出來。

“嶺南荒涼,十殿下去了,一定能改變嶺南,讓嶺南的百姓過上好日子。”劉太師雖然以奇謀詭計聞名,但是他並不是只會搞奇謀,還會做一些利國利民的事情。當年,大周剛建立的時候,不是隻有鄭溪林制定國策,劉太師也參與了。

劉太師是個實幹家,他喜歡踏踏實實做實事的人,不喜歡那些只會講道理的人。趙曜這些年做出的東西,都是實實際際造福百姓,利於江山社稷,所以劉太師非常欣賞喜歡十殿下。

皇帝問道:“你就這麼相信小十的能力?”

“皇上,您不也是因爲相信十殿下的能力,所以才讓十殿下去嶺南麼。”嶺南被天下人視爲不祥之地,沒有人願意去。所以,不管是前朝,還是大周,都不願意花費人力和財力去建設發展嶺南。

皇帝嘴硬道:“朕可沒有,去嶺南是小十那個臭小子自己求着去的,可不是朕讓他去的。”

劉太師聽皇帝這麼說,讚歎道:“十殿下果然心繫百姓。”沒人願意去嶺南,只有十殿下主動請纓去嶺南,十殿下真是了不得。

聽劉太師這麼誇趙曜,皇帝的嘴角越翹越高,“不愧是朕的兒子。”

見皇帝這麼不要臉地誇自己,劉太師和何相他們差點沒有忍住翻了個白眼。

“朕被罵了,你們說朕該怎麼辦啊,你們得幫朕想想法子,不然朕就變成毒父了。”

“皇上,您不是一直再裝毒父麼。”何相毫不客氣地拆皇帝的臺,“您不是一直表現不喜十殿下麼,您把十殿下流放到嶺南不是怪事,您就不要在意了。” 劉太師覺得皇帝太過無聊,懶得再和他廢話。有跟他廢話的這段時間,他能做不少事情。

“皇上,臣還有事,先告退了。”說完,直接退了下去。

大司農見劉太師走了,忙學他,趕緊告辭離開。

十殿下馬上就要去嶺南了,他得趕快找十殿下商議一些事情。

“臣告退。”何相也急忙離開。

見何相他們就這麼把他拋棄,皇帝氣得把他們大罵一頓,罵他們沒有心。

孫奎正準備悄悄地退出去,沒想到被皇帝抓住。接下來,孫奎迫不得已地聽皇帝發牢騷,實際上皇帝在炫耀。

劉太師他們跑的真快,真是苦了他這個做奴婢的。

見皇帝鐵了心要趙曜去嶺南,大臣們和百姓們更加心疼他。不少與趙曜交好的大臣,私下裡送給他不少東西。

京城的茶商們,酒肆和飯館的老闆們,還有不少文人學子們都紛紛送東西給趙曜。

趙曜的王府還沒有修好,他們就把東西送到楚王府或者魏王府。

被這麼多人送東西是趙曜沒有想到的。他原本打算在走之前,薅一把皇兄們的羊毛,沒想到出現這麼一出。代王和景王他們見不少人送東西給趙曜,他們身爲趙曜的皇兄,如果不送東西,豈不是顯得他們太過小氣,沒有兄弟情。

趙曜收到皇兄們的送禮後,還特意在早朝上向皇帝稟告,感謝皇兄們的厚愛。皇帝得知後,自然誇讚了代王他們一番。

代王他們沒想到趙曜這麼做,心裡對他的識趣很滿意。下了早朝後,代王他們又派人送了些東西給趙曜。

這一日下了朝,大司農就拉着趙曜的手不放。

“十殿下,臣有些事情想和您商議。”

趙曜眼神戒備地看着笑得跟一朵花似的大司農,“大司農,你又想打什麼主意?”大司農每次笑眯眯地來找他,準沒好事。

“十殿下,您不是馬上要去嶺南麼,臣可以提供一些種子給您,您帶去嶺南種。”

“大司農,你要給我什麼種子?”

“茶樹種子,您看可以嗎?”

趙曜一聽這話,就知道大司農在打什麼主意。

“大司農,你這是提醒我不要忘了做新茶啊。”

大司農見趙曜一聽就明白,向他作了個揖:“十殿下英明。”

趙曜只覺得好笑,“大司農,你該不會忘了嶺南那邊天氣比京城,比江南熱吧?那邊還經常下雨,非常潮溼,你不會也忘了吧?”

大司農還真的忘了。

“江南的茶樹,在嶺南可是活不了的。”趙曜又說道,“京城和江南的很多東西在嶺南是種不活的,你送我種子的好意,我心領了。”

“十殿下,沒有這麼絕對吧,您看水稻不是在嶺南種的非常好嗎?”

“大司農,嶺南現在種的水稻是從安南和暹羅那邊弄過來的,不是江南的水稻。”趙曜提醒大司農道,“江南的水稻在嶺南可活不了。”

大司農:“……”他又把這件事情忘記了。

“嶺南天氣炎熱潮溼,又有瘴氣,外地的東西很難在嶺南存活。”趙曜知道大司農來找他,不單單是爲了新茶,肯定還有其他的事情。“你就不要在我面前繞彎子了,你有什麼話直說。”

聽到趙曜這麼說,大司農也不繞彎子了,開門見山地說道:“十殿下,以您的才能,等到了嶺南,一定會弄出很多東西來,臣想跟您做一個交易。”

聽到“交易”兩個字,趙曜立馬來了興致。他微微挑眉,饒有興味地問道:“大司農,你要跟我做什麼交易?”

“您去了嶺南,要是發現嶺南有什麼好東西,臣希望您能把它當做貢品,上貢給朝廷。”大司農又說了一句,“就跟當年您做出新茶,把新茶當做貢茶一樣。”

趙曜聽完,面露愕然,旋即他伸手拍了拍大司農的肚子。

“大司農,你這個如意算盤打得精啊。”

“十殿下,您意下如何?”

趙曜雙手抱胸,似笑非笑地說道:“我有什麼好處?”

“您的好處可多着呢。只要變成貢品,到時候會有很多人購買,您也能賺錢了不是麼。”大周的貢品並不是只能皇室的使用,其他人不能用。就比如說前段時日趙曜弄出來的君山毛尖,它已經成爲貢茶,但是並不代表只有皇室的人才能喝它,其他人不能喝。其實,普通老百姓也能喝,只是他們喝的不是上貢給朝廷的君山毛尖。

還有,上貢給朝廷的貢品,都是指定一家或者兩家,又或者三家做。其他人家也可以做,只是他們做出來的東西不用上貢給朝廷,可以賣給其他人。

“大司農,你跟我做交易,父皇知道嗎?”

“臣還沒有向皇上稟告。等您答應了,臣馬上跟皇上說。”

“你要跟我做交易也不是不可以,不過我有條件。”

大司農見趙曜忽然笑的奸詐,心中立馬升起警惕。

“十殿下,您有什麼條件?”

趙曜伸手攬住大司農的肩膀,笑眯眯地說道:“不急,我們慢慢談。”

不知道爲什麼他忽然覺得十殿下此刻像一隻狐狸,笑的非常狡猾?

第469章 軍市第134章 探險古怪的宅子第14章 訓練貓狗第69章 三皇子的秘密第299章 八皇子的目的第25章 到此爲止第55章 好玩第135章 中年男人曾經是一名將士第372章 鎮國公府的下場第251章 荒謬的賜婚旨意第93章 小酒窩第303章 給楚王鋪路第205章第25章 到此爲止第24章 下藥第282章 八哥跟南魏又有什麼關係?第221章 被嚇到的賀蓮芳第301章 孫奎的驚恐第454章 被養廢的鄭王第254章 代王妃病逝第269章 不懷好意的匈奴人第270章 要給匈奴人一個下馬威第296章 小心眼的太子第280章 看不起大周皇帝第297章 皇帝的懷疑第15章 九皇子的挑釁第234章 寶貝兒子第497章 韓王勢必要殺死楚王第138章 中年男人到底是什麼身份第384章 漢這個字怎麼樣506.第506章 派船尋找美洲第471章 幽州是個好地方第317章 金山和銀山第233章 筆友第46章 皇上是想毀了我們孔家嗎?第21章 人不爲嘴天誅地滅第343章 景王第301章 孫奎的驚恐第492章 事情難辦了第177章第84章 第一更第162章 八皇子的生辰第4章 晚宴第312章 玩弄人心第357章 跟李家合作除掉太子第407章 發新鹽第393章 去嶺南第483章 漢王殿下的野心第488章 北方即將有蝗災第272章 賢惠的謝皇后第32章 蜀地第197章第247章 鎮國公還真是敢第483章 漢王殿下的野心第140章 好玩咯第288章 主公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第468章 外邦人的羨慕嫉妒恨第227章第54章 二哥是真的不知道,還是毫不在意?第391章 相國人選第423章 懷疑八哥534.第534章 互相欺騙第47章 周武帝的目的第187章第115章 來錢和來喜從揚州回來了第141章 代王的恨意第28章 代王=牛肉?第441章 提前讓鄭王回來第422章 主動奪嫡和被動奪嫡沒有什麼區別第258章 任性的皇帝528.第528章 到手的太子之位丟了第364章 低估了楚王第272章 賢惠的謝皇后第290章 傳國玉璽第92章 沈虎的驚奇第107章 算術第201章第367章 太子被軟禁第230章 我好像是裴家人第121章 鹿第451章 搗鼓橡膠第410章 合作做生意第9章 加珠第136章 冥冥中註定第144章 玉牌真正的作用第86章 第三更第44章 賜婚第93章 小酒窩第442章 楚王的提議第475章 父皇的如意算盤第74章 第二更第254章 代王妃病逝第278章 必打不可第414章 樑嬪娘娘可不是省油的燈第119章 玉牌第429章 預防天花第251章 荒謬的賜婚旨意第419章 先皇后之死的真相第283章 耐人尋味第300章 嶺南的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