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傳國玉璽

孟長策抵達京城的當天,趙曜好奇地跑去看了熱鬧,然後被深深地震撼到了。他感覺整個京城被讀書人霸佔了。他們都穿着儒服,站在道路兩旁迎接孟長策。

迎接孟長策的隊伍一直排到京城外三十里地,儒生們夾道歡迎孟長策的到來。趙曜聽說孟長策所經之地都有人恭候歡迎。不僅如此,他們一路跟着孟長策,從外地來到京城。

趙曜在他們的臉上看到了狂熱和崇敬。雖然他們無比激動,但是並沒有做出瘋狂的事情來。不過,京城裡一下子涌進這麼多讀書人,還是把京城的百姓和大臣們嚇到了。

皇帝擔心會出事,特意讓禁衛軍們維護京城的治安,並且還讓沈虎他們親自負責。

朝廷只安排李僕射帶領太學的一些先生和學子迎接孟老先生,沒有安排其他大臣迎接。

皇帝直接下令,任何大臣和皇子都不能仗着自己的身份去迎接孟老先生,更不能沒有得到孟老先生的同意就去拜見他。

如果讓他知道有人私下仗着身份強硬地去拜見孟老先生,一定嚴懲不貸。太子和代王覺得皇帝的這道聖旨就是針對他們,不想讓他們接近孟老先生。

雖然太子和代王很氣這道聖旨,但是他們並不敢抗旨。他們心裡清楚,如果他們揹着皇帝,偷偷地去拜見孟老先生,皇帝一定不會輕饒他們的。他們的父皇一向都是說到做到,絕不會心慈手軟。

趙曜和八皇子,還有太子殿下在朱雀大道旁的茶樓的二樓觀看孟老先生的大駕光臨。

他們今天也是一副儒生的裝扮。今天所有的讀書人都是儒生的裝扮,以示對孟老先生的尊重。

趙曜趴在窗臺上,看着樓下的書生們一個個神色狂熱,語氣激昂地大叫着“孟老先生”,不覺驚歎道:“沒想到讀書人這麼瘋狂!”這些讀書人見到臭父皇,估計都不會這麼激動。

八皇子眼帶不屑地看着樓下那些猶如發了瘋一樣的文人學子們,不過他語氣與有榮焉道:“第一次近距離地見孟老先生,大家自然激動。”

站在八皇子身邊的太子殿下贊同地說道:“是啊,能見到孟老先生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情。”

趙曜看着坐在馬車裡一直沒有露面的孟老先生,在心裡感慨道:孟老先生倒是淡定,從頭至尾一面都沒有露。

樓下不知道是誰帶頭,竟然背起《論語》來,而且從學而篇開始背。

他們的聲音非常洪亮,響徹了整個京城的上空,聽得所有人心潮澎湃。

太子殿下竟然也跟着背起《論語》來。接着八皇子也跟着背,趙曜非常倔強地沒有跟着一起背。他讀書笨,不太會背書才正常。

不得不說這麼多人一起背《論語》,還真是震撼。在這一刻,趙曜感覺到了文氣。

如果文氣能看到的話,那麼瀰漫在整個京城的文氣非常濃烈。

趙曜一邊聽,一邊在心裡咋舌:孟老先生的影響力還真是……用“驚天動地”來形容也不爲過。

雖然知道孟老先生在天下文人學子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但是趙曜是真的沒想到孟老先生的影響力這麼恐怖。

這就是當世大儒的地位和影響力嗎?

難怪皇帝都不敢得罪大儒,面對大儒也要客氣三分。

幸好真正的大儒只做學問,不插手干涉朝廷的事情,不然以他們的影響力,後果不堪設想。

趙曜心想:難怪天下的文人學子們都想要做大儒!不過大儒可不是誰都能做的,千千萬萬的讀書人不一定能出一個大儒,甚至有時候幾十年,或者上百年都不會出一個大儒。前朝和陳朝都沒有出現一個真正的大儒。

說起來孟長策的大儒身份,還是先帝定的。雖然孟老先生早就在天下文人心中是大儒,但是孟老先生在前朝的時候並沒有得到朝廷的認可。

孟老先生並不在意自己是不是大儒。其實,他根本不覺得自己是大儒。大儒這個尊稱是別人給他的,不是他自己定的。

在前朝時,孟老先生被當時的皇帝請出山,請他入朝爲官,造福百姓。他當初是懷抱着期待入朝爲官的,不過很快他就對前朝的朝廷感到失望。因爲一件事情,他對前朝朝廷徹底心灰意冷,然後歸隱山林。自那以後,他就再也沒有出山入市。

他一門心思地做學問,從不過問任何俗事。這些年,他編著了很多書,深受文人學子們的喜歡。

孟老先生編著的書,或者說過的話,都會被天下的讀書人奉爲圭臬。對了,他們皇子讀的書都是孟老先生註解的。

可惜,孟老先生並沒有得到前朝朝廷的認同。因爲這事,天下文人學子們對前朝很不滿。

孟老先生並不在意這件事情,但是其他讀書人卻非常介意。他們希望孟老先生能得到朝廷的認可。

即使天下讀書人把孟老先生視爲大儒,但是得不到朝廷的認同,他這個大儒的身份就不太“正經”。

先帝曾親自去請孟老先生出山重修禮樂規矩,但是被孟老先生拒絕了,先帝並沒有因爲責怪他,反而下旨封孟老先生爲“大儒”。至於“聖人”的身份,孟老先生是萬萬不能接受,他覺得自己並不是聖人,也沒有資格成爲聖人。

自從以後,孟老先生是貨真價實、正兒八經的大儒。

因爲冊封孟老先生爲大儒一事,先帝還被天下讀書人稱頌是明君。

“不知道孟老先生這次出山會不會收徒?”太子殿下目光隨着載着孟老先生的馬車移動,“不知道我可不可以成爲孟老先生的學生?”

趙曜聽到太子這話,擡頭驚訝地看向他:“太子哥哥,你要做孟老先生的學生啊。”大哥身邊的先生都是才高八斗的人,雖然不及孟老先生,但是跟其他人相比,並不差。大哥想要做孟老先生的徒弟,肯定是別有所圖。

“能做孟老先生的學生是我的榮幸。”太子一臉真摯地說道,“孟老先生學識淵博,能在他老人家身邊學到一丁半點,我這一生都會受益匪淺。”

八皇子在一旁說道:“大哥很崇敬孟老先生的。”

趙曜在心裡嘀咕:太子哥哥是真的想做孟老先生的學生學知識,還是爲了名聲?

“太子哥哥,你讀書那麼厲害,孟老先生肯定願意收你爲學生。”纔怪。就憑你是太子,孟老先生就不會收你爲學生。

“就怕孟老先生嫌棄我是太子,不願意收我爲學生。”太子殿下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八皇子安慰太子殿下道:“大哥,你不是寫了文章麼,可以先投給孟老先生看看。孟老先生看了你的文章後,一定會收你爲學生的。”

趙曜附和八皇子的話,拍馬屁說道:“八哥說的對,大哥你讀書寫文章那麼厲害,孟老先生看了你的文章,一定會驚爲天人,然後迫不及待地收你爲學生。”

太子殿下被趙曜這番話逗笑了:“我的文章還沒有達到驚爲天人的地步。”

八皇子道:“大哥,你就不要妄自菲薄了,你的文章可是被天下讀書人稱讚的。”

太子被八皇子和趙曜這麼誇讚,心裡多了幾分信心。

“那我先把我寫的文章投給孟老先生看看。”太子殿下一方面是真的想做孟老先生的學生,跟在孟老先生身邊學東西。另一方面他也有別的目的,如果他真的成爲孟老先生的徒弟,那麼全天下的文人學子都會支持他,那他這個太子就能做的更穩,代王對他不會再產生威脅。“如果可以,我想拜訪孟老先生。哪怕不能成爲孟老先生的學生,和他老人家說說話也是好的。”

八皇子建議道:“大哥,你可以以學生的身份寫一封拜帖給孟老先生。”

太子想了想說:“行,那我待會回去就寫。”

此時的孟長策已經被李僕射他們接到太學裡。太子和趙曜他們是不能跟着去太學。

跟着孟長策一起進京的讀書人也是不能進太學的。就算能進太學,太學也裝不下他們這麼多人。

還有,在孟長策抵達京城之前,京城附近的讀書人全都跑來了。他們把京城所有的客舍都住滿了。這些一路跟着孟長策來到京城的讀書人沒有客舍住。

皇帝也想到了這方面。如果不管這些一路跟着來京城的讀書人,他們勢必會露宿街頭,然後會引起騷亂。再者,他們都是文人學子,是大周的棟樑之材,如果他們出了事,不僅有損朝廷的名聲,還會讓朝廷失去不少人才。

爲了安置好這些跟着來的文人學子,皇帝安排他們住在道觀裡、寺廟裡、養生堂等多個地方。

跟着來的讀書人沒想到朝廷貼心地給他們安排了住的地方,他們對朝廷感激不盡。

在京兆府尹的捕快和禁衛軍的引導下,這些讀書人住進了朝廷給他們安排的地方。

孟老先生一路長途跋涉來到京城,要先好好休息幾日,暫時不急着開講。

至於他講學的地方,朝廷也安排好了,不在太學。雖然太學要比其他書院大,但是裝不下跟着來京城聽學的人。

皇帝安排孟老先生在皇城西邊講學,那邊有一塊非常大的空地,平日是皇城裡禁衛軍訓練的地方。已經在這處搭建好臺子,就等孟老先生開講。

孟老先生畢竟是八九十歲的人了,一路長途跋涉的來到京城,的確累了。在李僕射的安排下,他先好好休息一番。

趙曜和八皇子他們看完熱鬧後,沒有跟着太子他們回宮,而是去找賀蓮芳了。

賀蓮芳聽完趙曜說完孟老先生抵達京城的盛況後,一點也不意外。

“真正的大儒有這樣的地位和影響力很正常。”

“太子哥哥想要成爲孟老先生的學生。”趙曜把之前太子殿下說的那番話,一五一十跟賀蓮芳說了。

“如果太子能成爲孟老先生的學生,那麼代王就比不上他了。”賀蓮芳說着,面上露出一抹嘲諷的神色,“不過,孟老先生不會收他爲學生的。”

“不一定吧,太子哥哥還是很有文采的,說不定孟老先生看中了他的文采,然後答應收他爲學生。”

賀蓮芳聽趙曜這麼說,嘴裡發出一聲嘲笑:“就太子那點文采,就別拿到孟老先生面前丟人現眼了。”

“太子哥哥還是很有才華的吧。”

www☢ttκá n☢co

“在你們這羣兄弟中肯定是最有才華的,但是跟其他人相比就差遠了。”賀蓮芳嘲諷道,“孟老先生不會收他爲學生的。”

“那太子哥哥要失望了。”

“對了,打聽到一些南魏的事情。”賀蓮芳沒有再說孟長策的事情,轉移話題說起南魏來。“裴家跟南魏有些關係。”

“前朝的裴貴妃的孃家?”

賀蓮芳微微頷首道:“沒錯。”

趙曜聞言,驚得瞪直了一雙眼睛,滿臉震驚地說道:“裴家竟然和南魏有關係!”

他忙問道:“裴家跟南魏有什麼關係?”

賀蓮芳說道:“裴貴妃的祖母好像是南魏人。”

趙曜忽然想到裴家被滅門的緣由,一臉驚愕地說道:“裴家當年被滅族,除了被袁家陷害的緣故,是不是還跟南魏的關係?”

賀蓮芳也想到了這一點:“應該有關係,不過裴貴妃祖母是南魏人這件事情隱瞞的很深,沒幾個人知道。”

趙曜對南魏越發好奇了:“南魏人到底做了什麼事情讓前朝皇帝這麼恨他們?”史料上記載,南魏當年舉國向前朝投降。然後,南魏成爲了前朝的一部分。前朝特意給南朝一個封地,封當時南魏的首領爲異性王。然後,南魏人全部被殺。這其中發生了什麼事情,史料沒有任何記載。

“應該是和玉璽有關。”

“玉璽?”趙曜一臉吃驚,“什麼玉璽?”

“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趙曜沒聽明白,“玉璽不是在我父皇手裡麼。”

“你父皇手裡的玉璽可不是傳國玉璽,而是你皇爺爺找人打造的大周玉璽。”賀蓮芳道,“傳國玉璽在陳朝時丟失了,據說是陳朝發生戰亂的時候弄丟的,自那以後就再也沒有尋到傳國玉璽。”

趙曜第一次聽說這件事情,心裡很是震愕。

“原來父皇現在用的玉璽不是傳國玉璽啊。”

“不是,真的傳國玉璽丟失很久,這麼多年來都沒有找到。”

“這傳國玉璽跟南魏有什麼關係?”

“有傳言說當年陳朝發生戰亂的時候,傳國玉璽被一個人撿到,然後這個人拿着傳國玉璽建立了南魏。”賀蓮芳繼續道,“南魏是一個小國,前朝當時是要攻下南魏,南魏打不過前朝,就用傳國玉璽向前朝投降。前朝便答應了南魏的投降,並且沒有傷害南魏的百姓,還給了封地給南魏,讓南魏王繼續管理南魏人。”

趙曜很會發現關鍵的地方:“所以,南魏被滅全族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南魏沒有信守承諾地把傳國玉璽給前朝。”

“很有可能。”賀蓮芳說,“前朝的確沒有拿到傳國玉璽。”

“南魏應該不敢不把傳國玉璽給前朝,畢竟都已經投降了。”趙曜發現了問題,“南魏王心裡清楚他們要是不給傳國玉璽,他們只要死路一條。我猜傳國玉璽被人偷了,導致南魏王沒法向前朝交代。”

等等,幾年前韓忠派人去裴府尋找東西,這東西該不會就是傳國玉璽吧?

“我猜也是這樣。”賀蓮芳也是這麼認爲的。

趙曜想到了烏維,又想到和匈奴有勾結的袁家,心裡有一個猜測。

“二叔,你說傳國玉璽會不會在烏維他們手裡,又或者在袁家的手裡?”如果傳國玉璽在烏維的手裡,說不定烏維已經交給八哥了。如果不在烏維他們的手裡,那麼很有可能在袁家的手裡。袁家就是在前朝事情與匈奴勾結的,說不定跟傳國玉璽有關。

“有可能在烏維他們手裡,他們有傳國玉璽想要復立南魏。”赫連城推測道,“不太可能在袁家手裡。如果在袁家手裡,袁家早就造反稱帝了。”

“那很有在烏維他們手裡了。”這麼看來,傳國玉璽在八哥手裡。有了傳國玉璽,八哥日後就能名正言順的登基。

賀蓮芳誘惑地問道:“想搶過來嗎?”

趙曜想也沒想地說道:“不想,我搶它做什麼。”他說着,面上露出一抹嫌棄的神色,“它對我沒用,反而是個燙手山芋,會給我惹來殺身之禍。”

“就算你不想要它,也該讓它回到大周。”賀蓮芳早就猜到趙曜會這麼說,“傳國玉璽留在南魏人手裡,不是一件好事情。等南魏勢力壯大,南魏人只怕會造反。”

“二叔,我們怎麼搶啊,直接去匈奴找烏維他們搶嗎?”趙曜說道,“他們肯定不會給啊,還會寧死也不會說出傳國玉璽的下落。”傳國玉璽在八哥手裡,他怎麼搶。“再說,到底在不在烏維他們手裡還不一定,還是先繼續調查南魏的事情吧。”得打消二叔想要搶奪傳國玉璽的想法。

第249章 十弟是我唯一的弟弟第142章 鎮國公果然精明第336章 皇帝對楚王的試煉第207章 笑話樑昭儀第371章 磨刀石第216章 新紙第441章 提前讓鄭王回來第492章 事情難辦了第187章第138章 中年男人到底是什麼身份第18章 尋找外邦之物500.第500章 滿拿羅第353章 十殿下是財神爺第341章 楚王終於能放心了第176章第489章 早稻大豐收第433章 新稅收政策第232章 榮貴妃失寵?第414章 樑嬪娘娘可不是省油的燈第426章 黑火武器第21章 人不爲嘴天誅地滅第421章 炸煉丹爐第432章 魏王的怒火第347章 希望他沒有猜錯父皇的目的第90章 最恨先皇后的是謝皇后第337章 看走眼第129章 你們的爹知道嗎?第19章 加或者不加,這是個問題第110章 死士刺殺524.第524章 失去爵位第115章 來錢和來喜從揚州回來了532.第532章 韓王沒想到第136章 冥冥中註定第403章 人口問題第456章 膽大妄爲的王家第220章 天生當皇帝的料第201章517.第517章 謝皇后吃神丹第364章 低估了楚王第428章 不能動魏王第311章 老八還真是沒有讓朕失望第192章第66章 賞賜牛肉第488章 北方即將有蝗災第257章 給四皇子賜婚第488章 北方即將有蝗災第408章 楚王和魏王的擔憂第313章 楚王留在了京城第67章 樑昭儀的古怪第140章 好玩咯532.第532章 韓王沒想到第34章 宣平侯想要的效果第334章 楚王的警告第304章 喂戰功第133章 裴府到底隱藏着什麼秘密第314章 趙曜的提議第151章 他被太子耍了第220章 天生當皇帝的料第144章 玉牌真正的作用第41章 帝王心海底針第72章 謝皇后的陰謀第329章 小十失蹤532.第532章 韓王沒想到第6章 今晚這場戲真是好看第362章 可惜了第413章 漢王殿下您這是藏了多少本事啊第136章 冥冥中註定第101章 李嬪建議四皇子參與修史第486章 下毒第256章 先皇后真正的死因第405章 懟皇帝第94章 出家第35章 訓練大妞和小妞第362章 可惜了第106章 起居注第445章 玩弄於鼓掌之中第317章 金山和銀山第383章 不會有孩子第247章 鎮國公還真是敢521.第521章 水磨坊第299章 八皇子的目的第463章 沼澤府的奇蹟第384章 漢這個字怎麼樣第84章 第一更第241章 兄弟信物第9章 加珠第419章 先皇后之死的真相第428章 不能動魏王第375章 讓小十那個臭小子回來第82章 第二更第481章 牀弩和三弓牀弩第71章 謝皇后的憤怒第337章 看走眼第88章 皇上兒子多,少你一個不少第495章 楚王察覺第28章 代王=牛肉?第128章 胡人第16章 七皇子和九皇子打了起來第217章 不要小看小十第438章 安陽公竟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