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逐一籌劃

雖然事情不一定會發展到這個地步,但尤氏卻未雨綢繆的把最壞的打算考慮進去了,畢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後,尤氏能替兒女們做的事她都會力求做到最好!

而尤氏既然冒昧的請夫子幫她這個忙,自是把她的擔憂、顧慮以及將來可能會發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告知了夫子。並且尤氏還鄭重其事的向夫子行了大禮,以此禮來請求夫子日後用心栽培張大郎兄弟。

在北宋,但凡教書的夫子大多是正人君子、也都有着一身正氣,因此一得知尤氏身爲一個母親,在臨去世前還不忘費盡心思的替兒女們安排好後路,夫子感動佩服之餘自是答應全力相幫,讓尤氏順利的解決了一樁壓在心頭的大事!

尤氏難得進城一趟,因此拜別夫子後、她便帶着妙兒在城裡逛了好一會子,不但給妙兒買了許多零嘴,還一下子給妙兒買了好幾塊質地顏色不一料子。好像怕妙兒將來長大了會沒衣服穿般,尤氏買那幾塊布料,竟是打算給妙兒做七、八歲時穿的衣裳……

妙兒眼下才五歲啊!

妙兒自然曉得尤氏心裡是怎麼想的,於是她有些心酸的抱了尤氏的手臂,撒嬌道:“孃親,等妙兒長大了孃親再給妙兒做新衣裳!妙兒現在的衣裳夠穿了,妙兒不要孃親太操勞了!”

“我們妙兒真乖,”尤氏先是俯下身親了妙兒一口,隨後便笑着哄了妙兒一句:“好,那我們把這些好看的布料買回去後先收着,等我們妙兒長大了,孃親再用它們給妙兒做新衣裳!”

尤氏說着便牽着妙兒折回書院、站在門口等張大郎兄弟,想趁他們中午休息的時候帶他們去吃頓好的。因此張大郎兄弟一出來,尤氏遠遠的就衝他們招手,妙兒則一如既往的撲到張大郎的懷裡,隨後尤氏便帶着兒女下了館子,並點了不少好菜。

張大郎兄弟見尤氏突然帶他們下館子,且看樣子還點了不少好菜、花了不少銀錢,動了筷子後就吃得有些不自在,最後張三郎還是忍不住說了句:“娘,我和大哥都有從家裡帶飯,您其實不用特意帶我們到館子來吃!”

其實張大郎兄弟讀書之餘偷偷賺錢一事、尤氏早就知道了,只是她沒有說破而已,因此眼下一聽張三郎這話,尤氏便猜到他們是想替她省錢,於是一邊笑着往張三郎碗裡夾了只大雞腿,一邊說道:“不礙事,你們忘記娘還有些陪嫁的田產嗎?娘把那些田產都賣了、也得了不少銀錢,不但用那些銀錢請了遊醫瞧過病了,還能有錢帶你們來吃好吃的了!”

尤氏說着便把另一隻大雞腿夾到了張大郎碗裡,並不忘叮囑道:“你們兩個天天動腦子讀書最辛苦了,要多吃點!待會兒每人還要再喝一碗魚湯,聽說魚湯最能補腦了……”

尤氏說話的同時,還不忘細心的夾了塊魚肉,把刺剔乾淨後放到了妙兒的碗裡。於是這一頓飯吃下來,尤氏自個兒反而沒吃上幾個,一直都忙着給幾個孩子夾菜、弄菜了,好像現在不好好疼他們將來就沒機會了般。

不知道尤氏病情的張大郎兄弟都覺得十分納悶,而知道病情的妙兒心裡卻很難受,但她又必須裝出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配合尤氏,強顏歡笑的讓尤氏開心,並且暗暗下定決心從今天開始要好好的孝順尤氏,並且慢慢的讓自己變堅強、讓尤氏不再爲她操心……這也是妙兒唯一能替尤氏做的事了。

而待大家夥兒都吃飽後,尤氏便把先前夫子立下的字據取了出來,一邊塞到張大郎手上,一邊叮囑道:“娘怕以後還會沒錢,因此便趁着現在手裡還有幾個錢,把你們兩個的束脩一口氣交齊了四年。這是你的飛夫子親筆立下的字據,大郎你且好好收着,千萬不可弄丟也不能叫別人發現了。”

張大郎聞言心裡越發感到納悶,更是不解的問道:“娘,這字據您收着不是更好?”

尤氏堅持道:“娘記性不好,怕沒過幾日就不曉得把這字據塞哪兒去了,娘讓你收着你就收着,反正這物事也就對你們兩兄弟有用處!”

既然尤氏堅持,張大郎也只能小心翼翼的把那張字據收好,尤氏見了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語重心長的叮囑張大郎兄弟道:“你們兩個一定要好好的讀書,將來考取功名光耀門第、也替娘好好的爭一口氣!孃的話你們可要記牢了,且也只有你們兩個當哥哥的書讀好了、有出息了,你們的弟妹今後才能過上好日子!”

張大郎兄弟都覺得尤氏今天似乎有些不對勁,就好像要出遠門且很久都不會回來,所以要提前把以後的一些事都安排好……可尤氏一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村婦,哪會出什麼遠門啊?

張大郎兄弟心裡俱是十分納悶,但一旁的尤氏且管不了那麼多了———打從她曉得自個兒隨時都會丟下幾個孩子先走一步,她就想一口氣把該辦的事、以及該交代的事一一都做完!免得日後來不及說、來不及做會讓她後悔莫及。

因此尤氏很快就繼續叮囑起張大郎兄弟:“還有,你們兩個一定要等有出息了、高中了再定親,千萬不可早早就隨意定下親事來!這件事回頭你們只管和你們的祖父說,他一定會贊同你們晚定親的……”

尤氏之所以這樣交代兩個兒子,其實也同樣有自己的一番考量在裡頭的———尤氏是擔心她走了後,進門的後母見不得張大郎兄弟好,會胡亂替他們定親事、誤了張大郎兄弟一生。

但只要張大郎兄弟能夠高中、前程穩定下來,那到時候和他們定親的人家自然也就不會差到哪裡去了,甚至只要張大郎兄弟出仕爲官、離開矮嶺村這一方之地,後孃也就無法擺佈他們的親事了。

而張老爺子對兩個孫子的期望一向都極大,一定會贊同讓他們先好好的讀書,出人頭地了再議親這個決定。而只要張老爺子發話,那後孃就是再怎麼攛掇張光也無濟於事。

尤氏爲張大郎兄弟考慮得的確是十分周到,但張大郎兄弟聽了卻不由面面相窺,顯然都不明白尤氏怎麼突然說起了他們的終身大事來,不過他們見尤氏說到最後面色多了幾分凝重,也都不敢馬虎、當下就一臉正色的應道:“孃的吩咐我們都記下了,我們一定會好好讀書,不辜負娘對我們的期望!”

“孃的話你們都記了就好,好了,時候差不多了,你們趕緊回書院小憩一會兒,下午好要繼續讀書呢!”

說完尤氏便招來店小二結了賬,把兩個兒子送回書院後,才抱着妙兒上了驢車,慢慢的出了城往家裡趕去。

兩個兒子今後的道路,尤氏也只能爲他們安排到這裡了,畢竟眼下以尤氏的能力、她也只能保證張大郎兄弟能有書讀,不至於她一不在就被迫輟學,其他的就要靠他們自個兒去爭取了。

而安排妥當張大郎兄弟的事後,尤氏卻依舊沒有鬆口氣,那驢車還在黃土小道上慢慢的走着時,尤氏便已經開始轉而擔心起妙兒的將來了……

張老爺子和張光俱是隻看重兒子、不看着閨女的人,因此若是尤氏真的不在了,那以他們二人重男輕女的性子,絕不會把和妙兒有關的事放在心上———這從上次張老爺子竟然答應,把妙兒許給許三郎一事就能看得出來!

——————————————6.15第二更奉上————————————

第六十三章 探八卦尋蹊蹺第二十七章 又見玉佩第十三章 金榜題名第一百零二章 過繼四郎第二十四章 妙兒釀酒(二)第八章 張光捱揍(二)第五十章 一意孤行第二十八章 狠賺一筆(二)第八十一章 佯裝好人第三十二章 啓發第十三章 熱情帥小叔第九章 一勞永逸第二十二章 孤注一擲第四十三章 初登徐府第三十二章 啓發第五十章 一意孤行第三章 張光吃癟(一)第十一章 針鋒相對(一)第二十九章 下三濫手段第四十三章 張家舉喪第二十六章 狹路相逢(二)第三十三章 桑基魚塘第七章 一流神棍第五十九章 忘恩負義(下)第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第九十章 賣妾(一)第四十一章 意外突來第六十一章 “風采”依舊第三十五章 發作第九十九章 睚眥必報第五十章 妙兒搗亂第八十章 崔氏上門第四十六章 非她不娶第五十章 一意孤行第八十三章 親情最可貴第一百零六章 尤氏遺願(二)第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二十四章 妙兒釀酒(二)第二十八章 我要娶妹妹第六十三章 無情無義第四十五章 張大郎的擔憂第十七章 以茶治牛第六十二章 巧妙掉包(二)第七十八章 和離不易第六十八章 頂撞公爹第五十一章 事情敗露(一)第九十二章 預繳束脩第三章 張光吃癟(一)第八十四章 張家敗落第二十七章 狹路相逢(三)第二章 巧娘(二)第十一章 針鋒相對(一)第六章 張光狼狽第五十三章 繁華泉州府第三十章 腹黑小子第十章 後孃進門第二十一章 東華門市集第七章 考驗(二)第九十一章 賣妾(二)第二章 婆媳逛街第二十八章 埋下種子第七十七章 自我封閉第十四章 蘇二孃擇婿第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二章 遠離山寨第十五章 榜下捉婿第十九章 謀官第二十二章 分府單過(一)第二十九章 大郎娶妻(一)第三十一章 苦勸大郎第四十六章 毀約第八十四章 張家敗落第二十七章 狹路相逢(三)第七章 靈光一閃第六十一章 巧妙掉包(一)第八章 賣妾第五十八章 陳年舊事第三十二章 非常時刻第七十二章 尤氏的另一面第五章 豐厚的回報第五十五章 忽悠張光第十九章 機會出現第七十四章 男人也會不要臉第二十二章 分府單過(一)第十五章 私會小娘子第六十六章 死不悔改第三十一章 家有賢嫂第二十五章 又一對歡喜冤家第九十一章 賣妾(二)第七十一章 扭轉形勢的意外第五十一章 事情敗露(一)第二章 婆媳逛街第四十八章 無中生有第三十七章 擲環第七十九章 開麻袋放狗第十八章 重逢第五十九章 甜蜜*洞房(三)第三十八章 一龍一鳳第五十四章 兄妹齊心第五十六章 七出三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