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後孃進門

張光得知崔氏的心意後、心裡自是十分感動,不但重新找回身爲男人被崇拜愛慕的優越感,還深深的覺得自己總算是尋到了一個、不爲名利金錢所左右的好女子!也更加堅定的認爲,崔氏是真正的仰慕他的才華、愛慕他這個人,纔會在張家敗落不如以前風光後,依舊死心塌地的想跟他過日子。

而張光這一感動,自是不用崔氏催促、他就十分自覺的稟過張老爺子,得了張老爺子的同意後,馬上選了個黃道吉日、吹吹打打的把崔氏擡進門來當填房,讓張家從此有了新的女主人……

話說張光續絃,最不高興的就是妙兒幾兄妹了———妙兒幾兄妹都一致認爲,尤氏之所以會病情加重、最終被張光氣死,那崔氏可是逃脫不了干係,甚至可以說那崔氏乃是害死尤氏的罪魁禍首!

這層關係讓妙兒幾兄妹把崔氏當成了“殺”母仇人,對總是在張光面前惺惺作態的崔氏也是恨之入骨,恨不得痛打她一頓替尤氏出氣!

因此當尤氏進門後,張光逼着張大郎幾個孩子喊崔氏“娘”時,張大郎幾個孩子都寧願捱打、也堅決不管仇人喊“娘”!張大郎更是把妙兒幾個弟妹護在身後,一副無論有什麼責罰都由他來當擋着的模樣,氣得張光取了家法就要教訓張大郎。

這一回,剛剛進門的崔氏、一如既往的扮演了“善良後孃”這個角色,只見她不計前嫌的攔住了舉着戒尺要打張大郎的張光,柔聲細語的勸道:“老爺,孩子們纔剛剛沒了親孃沒多久,一時半會兒接受不了後孃這也是人之常情……”

“老爺你就不要逼孩子們了,等我和他們相處久了、他們曉得我的好了,自然就會心甘情願喊我一聲‘娘’了!我也不急着讓他們接納我,反正今後我們一直都要湊在一起過日子,有的是時日勸他們改口。”

崔氏的話讓張光聽了臉上一片感動,頓覺自己有幸娶到了世間最善解人意的女子爲妻,於是他竟當着孩子的面緊緊的握了崔氏的手,道:“夫人,你還是一如既往的溫柔善良,讓爲夫替幾個孩子覺得羞愧啊!”

“老爺,你說的這是什麼話?幾個孩子又沒做錯什麼事,有什麼值得你羞愧的?老爺的孩子今後就是我的孩子,我一定會好好的教養他們、把他們當成親生骨肉來疼愛……”

崔氏說這話時和張光四目相對,一副含情脈脈、爲了張光什麼委屈都願意受的姿態,讓張光當下就一臉心疼的把她摟在懷裡,心裡也更加不待見張大郎幾個“不懂事”的孩子,覺得他們都是被已經去世的尤氏給教壞了。

張光和崔氏在幾個孩子面前展現恩愛,當下就讓脾氣最衝的張三郎一臉不屑的啐了崔氏一口,顯然是對崔氏的言行舉止厭惡至極,就差沒衝上去踢她一腳!

張三郎的無禮,崔氏見了不但沒有怪罪他、還主動朝張三郎走過去,走到他面前後竟親暱的伸手、想摸張三郎的頭頂,一副把他當成沒長大的孩子般來對待。

當然,以張三郎對崔氏的厭恨和厭惡,自是不可能讓她隨隨便便摸他的頭了。因此崔氏摸張三郎頭的最終結果也可想而知———張三郎狠狠的把崔氏的手拍掉,並不客氣的罵了崔氏幾句。

但這樣的結果,卻讓張三郎最終被張光罰跪了一下午,還被餓了一頓飯、一直到晚上才得以起身。

也就是說,崔氏纔剛剛嫁進張家,就巧妙的藉着張光的手,給了幾個孩子一記下馬威,大有樹立後孃威信的意思。

而崔氏心裡既不待見妙兒幾兄妹,那她嫁到張家後、妙兒幾兄妹的日子自是開始變得有些不好過了。雖然崔氏明裡總是對妙兒幾兄妹“呵護有加”,但暗地裡卻沒少借張光的手整治對她不恭敬的孩子,是個頗有心計和心眼的後孃。

不過幸好張大郎這個大哥,處處都會站出來護着妙兒幾兄妹,加上劉嬸和禾花這兩個張家唯一的下人、都是站在妙兒他們這一邊。因此妙兒和最小的張四郎,倒也沒吃什麼大苦頭,得以安安穩穩的在崔氏這個後孃的眼皮底下、慢慢的成長起來……

************

春去秋來、花開花落,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一轉眼便過了四年。

四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但卻讓妙兒慢慢的脫去稚氣,變成一個十歲的小姑娘了!

話說這四年來,崔氏一心一意的想替張光添個小子、好讓她將來能有所依靠,可惜卻一直都未能如願以償,反倒是纔剛剛進門一年多、就給張光添了個閨女。可新添的閨女卻讓張光有一段時日都不大高興———張光向來重男輕女,閨女更是覺得有妙兒一個就足夠了!反正他覺得閨女養大後也只會是賠錢貨,嫁出門還得搭上不少嫁妝。

話說崔氏生的張五娘今年正好三歲,雖然張光不待見她、但崔氏對她卻是寶貝得不得了!且有了自個兒的親生閨女後,崔氏偏心的地方也漸漸多了起來,尤其是對妙兒越發不好、處處都故意壓在妙兒,似乎生怕妙兒這個姐姐要是能幹了、將來會壓張五娘一頭般。

因此張五娘才三歲,崔氏就說動張光、讓他吩咐張大郎教張五娘讀書識字。張大郎雖然心裡不樂意,但父親的命令他也不敢違抗,因此他只能每天抽出一點時間來教張五娘讀書識字。

當然,妙兒一向對讀書頗有興趣,因此張大郎索性把教張五孃的功夫也用上了,讓妙兒跟着多學點有用的學識。這樣一來崔氏可就不樂意了,總是在張大郎教妙兒和張五娘讀書時,喚妙兒做這做那、讓妙兒無法好好的跟着張大郎讀書識字。

崔氏的這點小私心妙兒自是十分清楚———他是想讓張大郎只教張五娘一人!不過妙兒對此卻十分不以爲然,畢竟私底下張大郎和張三郎都會教她讀書識字,且都已經教了好幾年了,這可不是崔氏想阻止就能阻止的。

除此之外,一般的小娘子到了妙兒這個年紀,大部分人家都會開始教她們一些竈上活計———要是尤氏還在世,尤氏也會開始逐步教妙兒做飯、燒菜、辨認各種調味料了。

可惜尤氏已經不在了,眼下張家的當家夫人是崔氏。而崔氏一向都擔心妙兒比張五娘強、將來處處壓張五娘一頭,因此她以“怕妙兒學燒菜燙傷,她這個後孃被人說閒話”爲藉口,故意不教妙兒那些竈上活計、還經常派一些粗活給妙兒幹,大有把妙兒教養成什麼都不會的小娘子的意思。

張大郎見崔氏故意不教妙兒竈上活計、心裡十分着急,於是仔細琢磨過後便找上了崔氏,提出不讓妙兒學竈上活計也行,但必須開始逐步教妙兒如何管家,好讓妙兒將來嫁去徐家能當個好媳婦兒。

哪知這一點崔氏也早就想好了對策,只見她笑眯眯的把張光給擡了出來:“大郎,教妙兒管家一事我早就和你爹商量過了,我們都覺得妙兒眼下年紀還太小了一些,恐怕還難於學會該如何管家、操持家裡裡裡外外的瑣事……”

“再說了,我們家是農家小戶、不比城裡那些大戶人家,說白了也沒幾樣物事好管的。我和你爹的意思是,等妙兒再長几歲、臨出嫁了,我再稍微抓些要緊的教她,重點教會她懂得算賬和看懂賬冊上的賬目就差不多了。”

————————————————6.27第二更奉上——————————————————————

第三十六章 相國寺之行第五章 妙兒出主意第三十三章 “五姑娘”出馬第二十四章 再遇“仇人”第五十二章 北宋路演第六十章 馬氏做媒(上)第五十章 鄉間草市第七十八章 和離不易第五十章 妙兒搗亂第十九章 意外結果第五十五章 忽悠張光第十四章 借宿第三章 頻頻暗示第八章 張光捱揍(二)第三章 骨氣第六十八章 頂撞公爹第六章 安置第八十七章 北宋賺錢門路第四十三章 張家舉喪第九十五章 一拍即合第八章 相互較勁第二十七章 狹路相逢(三)第七十四章 男人也會不要臉第五十章 妙兒搗亂第十八章 沾光第二十三章 傳說中的公主抱第三十章 腹黑小子第三十四章 典當頭面第五章 豐厚的回報第五十二章 北宋路演第四章 租房和典房第四十一章 多出來的首飾第十三章 熱情帥小叔第十五章 毛遂自薦第二十章 趕巧遇見第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四十六章 非她不娶第十八章 再見“姦情”第十五章 榜下捉婿第四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十八章 沾光第九十八章 慘遭打擊第二十四章 妙兒釀酒(二)第三十五章 發作第七十五章 大徹大悟第十四章 妙兒下廚(二)第二十八章 悶騷男鬧彆扭第五章 腹黑小正太第四十八章 本性如此第二十二章 貴在稀有第七章 靈光一閃第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五章 腹黑小正太第八章 賣妾第三十五章 一支金步搖第一百零六章 尤氏遺願(二)第十三章 養珠(二)第二章 遠離山寨第十七章 以茶治牛第二十九章 下三濫手段第五章 豐厚的回報第十二章 紅紅火火第二章 遠離山寨第二十六章 歡喜冤家第六十六章 死不悔改第二章 親戚失信第九章 米糊被“偷”第十五章 毛遂自薦第三章 頻頻暗示第二十五章 再被“非禮”第四十六章 毀約第五十五章 忽悠張光第四十三章 收穫和回報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板寸頭第三十八章 欠揍的小胖子第五十章 妙兒搗亂第三十六章 討誇獎第八十七章 北宋賺錢門路第十二章 紅紅火火第十七章 崔黃使壞第五十八章 忘恩負義(上)第二十五章 又一對歡喜冤家第一百零六章 尤氏遺願(二)第五十三章 打破僵局第十五章 私會小娘子第二十一章 鬧洞房第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四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三章 再遇波折第四十四章 兄妹密謀第十七章 再次嘗試第八十七章 北宋賺錢門路第一百零三章 貓哭耗子第二十七章 又見玉佩第六章 犯了忌諱第三十一章 家有賢嫂第六章 安置第十五章 毛遂自薦第二十九章 大郎娶妻(一)第二十八章 埋下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