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九章 石灰吟下

歷史上,都說是唐太宗開了科舉,但實際上,在隋朝就有了科舉制度。隋文帝爲壓制關東門閥和關隴貴族,試圖自民間招攬人才。房玄齡的父親房彥謙,是隋朝官員,如今是長葛縣令。說起來,房玄齡是官宦子弟,但論出身,也是卑品。

他年少時非常聰慧,十八歲就中了進士。

鄭言慶在讀唐史的時候,曾認真的看過房玄齡傳,更知道房玄齡的父親,是一個好官。

房彥謙後來做到了郡司馬,掌管軍事。

當他從長葛離開的時候,長葛縣的百姓不忍他離去,沿途挽留,後來還立碑紀念。

言慶重生前幾年,這塊石碑在長葛出土。

所以言慶對房玄齡的父親做過了解,於是開口說:“我還聽人說,房先生的父親房大人,曾說過:人皆因祿富,我獨以官貧,所遺子孫,在於清白耳。言慶甚爲敬佩。”

這句話一出口,房玄齡動容了!

他可以把言慶之前的話,當作恭維。但是剛纔這一番話,房彥謙的確是對他說過。

至於怎麼流傳出去?

房玄齡不清楚。

可言慶此舉,無疑是表達出了他足夠的敬意。這敬意並非是對他,而是對他的父親。

也就是說,言慶此前的驚異,也不是因爲房玄齡,是因爲房彥謙。

“言慶小弟過譽了,家父的確是如此告誡我等,卻不想小弟居然也知道。”

看得出,房玄齡對他的父親,是發自內心的尊敬。

言慶心裡一動,計上心來。

“小子得知老大人有此言時,亦深敬佩之。

閒暇之餘,曾做有一詩,只因苦無引薦之人,無從呈現。今日大兄既然駕臨寒舍,小弟還請大兄將這首詩,轉呈於老大人,不知可否?”

房玄齡,再一次動容了!

說實在話,他並不是很看得起言慶,總覺得言慶之所以能有如今的名氣,固然有其才華在其中,但更多的,則是鄭家的吹捧。試想,一個小孩子,能有多少才氣?

偏偏被鄭家吹得天花亂墜,總讓人心裡不舒服。

他今日來,也是耐不住杜如晦一旁的絮叨,想着過來坐一坐,和言慶見一面就走。

哪知道,人家竟要爲他父親獻詩。

若是房玄齡提前通知過,那言慶很有可能作弊。

可今日他過來,根本沒有任何通知,完全是杜如晦爲主。去洛陽鄭府的時候,甚至沒有人知道他是誰,這作弊自然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說,眼前這個小子,是真的對他父親敬佩。再說了,以他父親的官職,還真不可能引得鄭家人來作弊呢。

不管言慶這首詩,是好是壞,房玄齡對言慶的感官,那是噌噌直竄。

“還請公子賜教。”

人家給他老子獻詩,房玄齡自然要改變對言慶的稱呼。

“爺爺,煩勞您讓人取紙筆來。”

杜如晦驚訝的站在一旁,連連點頭:“言慶快快寫來,我來爲你研墨。”

鄭世安不明白,言慶爲何如此看重房玄齡。

不過,他也想看看,自家這孫兒,究竟妖孽到何種地步。於是命人取來筆墨紙硯,不等下人動手,房玄齡恭敬上前,爲言慶鋪開紙張;杜如晦挽袖子上前研墨,而徐世績則在一旁捧筆而立。

好傢伙!

這若是傳揚出去,可真是一場美談啊……

言慶並沒有意識到,他此刻做的事情,在後世會引起多麼巨大的轟動。兩個名相,一個戰神!

言慶走上前,從徐世績手中接過了毛筆。

他沉吟片刻,提筆書寫: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杜如晦和房玄齡在一旁輕輕吟出,相視一眼,連連點頭。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無恥就無恥些吧,這首本是明代名臣于謙所做的《石灰吟》,就這樣提前出現了。

于謙用以自喻的詩,若放在房彥謙身上,倒也妥帖。

同樣都是品格高貴之人,只是房彥謙的運氣,顯然沒有于謙好。以至於後世人只知房玄齡,而不知房彥謙。言慶也不知道,這首詩會給房彥謙帶來怎樣的命運?

不過房玄齡卻是激動不已,連連點頭。

待言慶寫完,他立刻上前,一揖到地:“家父常言,世無知己。今日拜公子吟詩……我,我,我代家父感激。”

“房大哥,您這是何必。”

言慶只是爲了提前和房玄齡拉近一下感情,所以才盜竊了這一首詩。

他不懂房玄齡爲何如此激動,是因爲他完全忘記了,他如今響徹在外的‘鵝公子’之名。

以言慶今日這一首詩,房彥謙想不出名都難了。

甚至很有可能,他因爲這一首詩,而入得聖人之眼。

這讓房玄齡,又如何不爲之感動呢?

杜如晦說:“也只有能寫出不公侯的鵝公子,纔能有今日這首詩啊。”

言慶聞聽,不由得訕訕臉紅……

可不管鄭言慶是不是盜書,他知道,自己和房玄齡的關係,依然拉的非常近了。

日後在李世民跟前,哥也算有了能說上話的人。

即便是抱不住李二的大粗腿,能抱住眼前這兩位的粗腿,終歸也是一件好事……

再說了,身後面還有個戰神的大腿立在那裡呢!

言慶想到這裡,臉上的笑容格外燦爛。

經過這一件事情,大家共處一堂,也就變得和諧了不少。房玄齡再也不敢小看言慶,甚至言語之間,有求教之意。

“杜大哥,你什麼時候到的洛陽?張大哥怎麼沒來?”

“你是說張三郎啊!”

杜如晦笑道:“他去蘭州做事了……不過前些日子,他派人給我送來一封書信,說是過些時候會來看你,還說要給你帶來一件禮物呢。至於我嗎,我是隨家祖,在昨天夜裡抵達。”

“哦,那房大哥也是專程來的嗎?”

房玄齡連忙搖頭,“那倒不是,我新獲委任,要去隰城(今山西汾陽)出任隰城尉。正好家父來信要我過去一趟,所以就順路來洛陽……今天午後,我就要趕往長葛,先與家父見過,就要趕去隰城了。”

房玄齡中進士之後,只得了一個羽騎尉的武散官。

而出任隰城尉,算是實權官職,也就是隰城縣尉,比之先前的官職,算是高升了。

“原來如此,那卻要恭喜房大哥了。”

鄭言慶連忙起身道賀,然後笑道:“既然如此,那房大哥乾脆就在舍下用飯好了。

這時候也不早了,趕回洛陽也頗爲費事。

倒不如在這裡用餐,吃罷飯以後,還可以歇息一下,省的路途遙遠,趕得疲乏。”

房玄齡看了一眼杜如晦,卻見杜如晦一副你做主的模樣。

他當下起身,“公子美意,喬本不該推脫。然則我和如晦日中還要和杜工部匯合,實在抱歉……不如這樣,改日若有機會,公子可至隰城,讓喬一盡地主之誼。”

房玄齡又名房喬,他以自己的別名自稱,就表明了他已經把言慶和他放在同一等級上,也算是認可了鄭言慶。

杜如晦也說:“我這次是陪我祖父來的,沒有事先通報,只怕不太方便。

不過房喬要走,我卻是不會離開的。我看言慶你這住處也寬敞,嘿嘿嘿,等我回去之後,稟明家祖,然後再搬過來住。到時候天天纏磨你,你可不要推脫纔是。”

“哈,我高興還來不及呢。”

言慶欣喜萬分。

杜如晦若是搬過來住,豈不是日日可以培養感情,到時候這關係,可就能拉的更近!

——————————————————————————————

老新今天杯具了,莫名其妙被砍二十萬點擊……哈,沒關係,咱們再雄起就是了!繼續求點擊,求推薦,求收藏……

第7章 哈士奇(上)第14章 反常的毛旺一家第廿九章 平壤一夜二第16章 出征第9章 僚亂(二)第53章 養真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一第76章 登門尋釁第79章 滎陽之變第廿八章 僱傭軍初構想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1第卌五章 若有緣時自相逢第71章 勿重滔覆轍第79章 關中再來客第廿一章 衝突第13章 詠鵝(上)第廿九章 大難臨頭上第69章 決裂第卅一章 竇文蔚第77章 魚與熊掌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一)第卌五章 若有緣時自相逢第17章 長孫大人第83章 公子威武第廿四章 長孫召見第14章 徐世績的缺點(下)第廿三章 懦懦竇奉節上第卅七章 瓦崗興李當王六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下)第54章 小風口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八)第68章 願來世不生帝王家(上)第10章 法主風雨上瓦崗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二第17章 郢州之變第卅六章 瓦崗興李當王五第1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三)第卌一章 一千貫下第4章 隋楊安在第57章 俱傷第廿七章 處處商機第51章 喜盈門(七)第51章 喜盈門(二)第9章 悍匪解象第51章 喜盈門(五)第51章 喜盈門(一)第63章 功過相抵第10章 流言第85章 各懷心機第82章 河南王(中)第9章 僚亂(二)第14章 反常的毛旺一家第14章 徐世績的缺點(上)第76章 登門尋釁第57章 東都(四)第8章 李基來信第57章 俱傷第廿一章 武德三年的餘韻第卅九章 新羅四第12章 沒有想象的好第19章 安南都督第18章 八仙歌第5章 七學士(二)第53章 言慶收徒第6章 魏徵的決斷(二)第卌九章 三娘子第卌八章 修緣七品下第5章 父子情(上)第1章 且聽下回分解(上)第卅三章 回滎陽六第54章 暗涌(二)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上第廿二章 做個小說家下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第57章 東都(二)第廿八章 僱傭軍初構想第57章 東都(四)第廿四章 孝子第8章 李基來信第16章 處江湖之遠下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下第卌八章 小郡主第51章 裴淑英的迷茫第19章 冼夫人第18章 昔日老軍第10章 法主風雨上瓦崗第廿四章 童環第19章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第11章 長安一夜(一)第3章 希譙道長第51章 喜盈門(四)第88章 孤教得你否?第卌二章 武僧第91章 蝴蝶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下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下第92章 龍子第17章 好鬥世家子第廿二章 做個小說家上第卅七章 囚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