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下

就在竇威和李基長吁短嘆的時候,鄭言慶正和鄭世安,跪坐與安遠堂的後堂之上。

鄭大士手捧言慶那副在萬安山酒肆中寫下的清明,心中也掀起了驚濤駭浪。

即便是在他得知鄭言慶是鵝公子的時候,鄭大士也沒有去考究太多。他更多的,是在想言慶這個‘鵝公子’的名聲,能給安遠堂帶來多少好處?至於鄭言慶的才華究竟如何,亦或者他的詠鵝體有多麼出色,鄭大士反而沒有太過於去留意。

憑鄭家的門第,想要把言慶炒成外焦裡嫩的當紅炸子雞,不費吹灰之力。

只需要一個好的切入點,哪怕是平庸之輩,也能名揚天下。可這個切入點,並不好找。

否則關東士族那麼多,卻偏偏只出來了一個鄭言慶?

素材,沒有素材,想捧起來也困難。

而鄭言慶的身上,素材足夠:他年紀小,纔不過八歲,可以冠以神童之名;他獨創詠鵝體,乃古往今來從未出現過的一種書體,風骨嶙峋,已自成一派;詠鵝詩、八法論,已足以讓他立足文壇。這許多因素加起來,若不能捧火了鄭言慶,那鄭家這三百年關東門閥世族的名聲,就白叫了。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鄭大士表情複雜的看着言慶,久久說不出話來。

如果鄭言慶不是名聲已享譽在外的話,只憑這兩句詩詞,鄭大士絕對會把言慶殺死。

能寫出這等文字,又是何等剛直暴烈的秉性。

這種人是發自骨子裡的驕傲,想要令他臣服,絕非一樁易事。

如果沒有唐猊玉帶這樁子事情的話,言慶寫出這等詞句,鄭大士會毫不猶豫的拍案叫絕,更高看他一等。可是現在,士甘焚死不公侯,卻讓鄭大士的心裡很不舒服。

鄭言慶跪坐在鄭世安的身後,低着頭不說話。

但鄭大士卻從他身上,隱約看到了一種不羈,一種令他難以控制的不羈。

“世安啊,仁基已知道錯了,你也莫要再怪他。”

鄭大士決定,還是從鄭世安下手,放下手中的詩篇,輕聲道:“你隨我出生入死,是什麼樣的人,我心裡清楚。仁基受那潑婦的挑唆,以至於委屈了你,我這裡向你賠禮。”

說着話,鄭大士向鄭世安拱手一揖。

哪怕鄭世安的心已經涼了,可這尊卑觀念,卻是刻在骨子裡。

他哪敢受鄭大士的禮,連忙側身,惶恐道:“老爺,老奴生是鄭家的人,死是鄭家的鬼,受這點委屈又算什麼?您可千萬別這樣,您這樣……老奴非得羞愧死。”

“世安,告訴過你,別再老奴老奴。

你祖上幾代人都是在鄭家,你爹、你爺爺的屍骨,也葬在我父親、我祖父的墳旁,我可從來沒有把你當成外人……說起來,你母親還是我姑母,咱們應該以兄弟相稱纔是。

你若再老奴老奴的說話,那可就是不把我當成一家人了。”

鄭世安的母親,是鄭氏族人不假。

不過論血緣關係,不曉得和鄭大士隔了多少彎兒,八竿子都未必能打得到。而且地位也不會特別高,否則也不可能嫁給鄭世安的父親。可不管怎麼說,終究還是親戚。

鄭大士既然把這層關係挑開,鄭世安也不能再說什麼。

不過稱呼可以改變,尊卑之禮卻不能少。

鄭大士說:“我已向縣府呈現文書,將你祖孫定爲四品出身。

你這次回來也好,過兩天清明,我和各房說好了,趁着祭祖,你也該歸宗認祖了。”

鄭世安聞聽,喜出望外。

回來時,他還想着怎麼賺錢,給鄭言慶買個好出身。現在好了,出身解決了,還能加入鄭家。有了鄭家在後面支持,言慶日後也好過許多。鄭世安連忙拉着言慶,上前拜謝鄭大士。

多年願望得以實現,之前雖有怨恨,卻已煙消雲散。

只是鄭言慶表面上去,非常高興。

可心裡面卻把鄭大士操翻了天:本來想着趁此機會,讓爺爺和鄭家劃清楚界限。

沒想到鄭大士翻手爲雲,輕鬆的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雖然還不能猜出鄭大士的真實用意,但言慶隱隱約約的覺察到:自己祖孫被鄭大士利用了。

想到這裡,鄭言慶就恨得牙關緊咬。

“言慶啊,你老叔這次做的有些不對,你也別往心裡去。

也是那崔家婦人在一旁挑唆,我回頭派人去洛陽,讓你老叔將那婦人休了。內宅不靖,終究是個麻煩。”

鄭言慶連忙道:“大老爺萬萬不可,也是言慶不對,不該說那些大逆不道的言語。

老爺對我祖孫恩重如山,我祖孫萬死不能報答。夫人的事情,還是別再計較了,小小姐不能沒有孃親,大公子若因爲此事而怪罪我祖孫,我祖孫日後又如何立足?”

見好就收吧!

即便鄭大士真的想這麼做,鄭言慶也要阻止一下。

畢竟,鄭仁基夫婦的感情不差,若因爲這件事情而休了崔夫人,鄭仁基嘴上不說,心裡不曉得會多麼的怨恨。既然無法擺脫鄭家,那平白再豎立一個敵人,得不償失。

鄭大士果然大士,怪不得能執掌安遠堂。

“既然言慶這麼說,那就這樣吧。”

鄭大士心裡也在暗自感嘆:這小子年紀不大,卻是個知道輕重,識得利害的傢伙。

如果鄭言慶不阻止,那崔夫人被休回家中,得罪的可就不止是鄭仁基。

畢竟崔夫人身後,還有一股勢力……

這小子若是能真心幫助宏毅,日後連山一房把持安遠堂,當不在話下。說不定,還能問鼎著經堂?只是如何能讓這小子收心,還是一個問題。先前的考慮似乎有些不足,應該再好生拉攏一下。小小年紀就有此風骨和胸懷,日後必能成大器。

鄭大士想到這裡,笑道:“世安,這一路勞頓,你先帶着言慶下去休息吧。等祭祖結束,你和言慶還是回洛陽。仁基雖說能當事,但我還是不太放心。我已命他在田莊給你祖孫劃撥了百畝良田,權作你歸宗認祖的賀禮,還望你萬莫推辭。

洛陽繁華,言慶在那裡也能開闊眼界,結交名士,對他做學問,大有好處。”

鄭世安感激萬分,又連連向鄭大士道謝,帶着鄭言慶下去了。

走出後堂時,鄭言慶忍不住扭頭向後看了一眼,只看見鄭大士一臉溫和的笑意。

心中不由得暗罵一句:這老傢伙,老謀深算,纔是真正的老狐狸啊!

——————————————————————————

第二更,求票票……

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六第60章 鄭言慶,回來了第92章 龍子第85章 各懷心機第廿二章 都棱鎮二第1章 血案第卌章 新羅五第61章 風滿樓第80章 投名狀第9章 種子(上)第14章 反常的毛旺一家第卌四章 最後一課上第7章 小看了古人第4章 七學士(一)第16章 居江湖之遠上第廿五章 招攬第65章 此生不復鄭姓第卅章 平壤一夜三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三第16章 崔道林(中)第卅一章 驅虎吞狼乎第86章 父仇不共戴天第4章 有故事的人第65章 此生不復鄭姓第55章 孝文之殤第廿七章 處處商機第51章 屍山血海(七)第卌五章 準備好了第17章 好鬥世家子第廿三章 裴娘子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上第19章 金堤關(完)第5章 父子情(中)第94章 麒麟館第18章 別惹我!第17章 決戰玄武門(四)第86章 踏雪獅子驄第卌一章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第57章 漢家兒郎第16章 居江湖之遠上第15章 金堤關(一)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四第卅章 坦白第卌四章 最後一課中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八第69章 末日(五)第55章 交易第3章 門閥之鄭氏(上)第卅二章 風暴之端倪上第卅九章 新羅四第4章 隋楊安在第56章 李公子和小八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上第76章 登門尋釁第卅章 坦白第廿九章 遍地黃金第14章 徐世績的缺點(上)第1章 今夕是何年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下第卅五章 分道揚鑣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四第51章 喜盈門(一)第66章 尋醫第67章 誠意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二第1章 且聽下回分解(上)第廿四章 孝子第60章 禽獸第69章 末日(七)第11章 大定酒樓第12章 班底第54章 小風口第4章 隋楊安在第廿一章 李先生下第16章 出征第18章 仇人第卅三章 平壤一夜六第卌五章 準備好了第51章 屍山血海(七)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中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五)第卌五章 準備好了第12章 李玄霸第54章 天下大勢第75章 河東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六第14章 不簡單的柴孝和第卅八章 新羅三第9章 江湖風波將起第卌三章 新羅八第6章 朵朵失蹤第11章 長安一夜(一)第卅四章 風暴之清明第72章 新年第2章 長安,長安第51章 喜盈門(六)第卌四章 王白牛下第81章 鄴城之戰(四)第廿四章 三國演義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