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長安一夜(三)

夜幕下的洛陽城,顯得格外寧靜。三大坊市紛紛關閉,一艘艘貨船停泊在返遠市的洛水碼頭,星星點點的燈火,勾勒出一副絕美的圖畫。屈突通從睡夢中驚醒,冷汗淋漓。他翻身坐起,喝了一大杯水,纔算是穡住紛亂的心神。

剛纔他做了一個夢,夢見了楊堅,夢到了楊廣,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罵,罵他是大隋的罪人,是不忠不孝之徒。許多早已故去的袍澤,滿臉血污的出現在他面前……有辛世雄,有麥鐵杖,一個個向他撲來,似是想要奪走他的性命。

屈突通用力搓技了一下面孔,披衣步出臥房。

沿着迴廊,他漫無目的的來到一間房舍門口,見屋中有燈火閃動,於是上前敲了敲門。

“爹,您怎麼還不睡?”

房門打開,一箇中年男子愕然的看着屈突通,疑惑問道。

這中年男子大約在四旬上下,相貌雄奇,頗有幾分儒雅之氣。

他名叫屈突壽,是屈突通鵠長子。

說起屈突通和屈突壽父子,還有一段小故事。

當年李測起兵,兵抵河東的時候,屈突返率部抵抗,被李測包圍。

時李唐的主帥是竇琮,曾命屈突壽前去勸降。但屈突通卻不肯投降,言從今以後,與屈突壽再無關聯,並下令箭射屈突壽。可笑的是,沒多久屈突通率部投降李唐,成爲李唐臣子。

而當時屈突通的副手,也就是後來隨蕭太后前往南洋的左武侯大將軍堯君素,死戰兩載,全了忠義之名。

屈突通歸唐後,便被委任兵部尚書。

後洛陽告破,屈突通又以前畿道大行臺之名,駐守洛陽,總領河洛兵事,威懾山東士馬。他是李淵的臣子,是李建成的部下。

但隨着李世民的崛起,屈突通又歸附了李世民,成爲李世民在河洛地區最爲有利的臂膀。

屈突通走進房間,見書案上擺放着的書本,於是問道:“你還在讀書?”“睡不着,繹以……

“我也睡不着!”

屈突通坐下來,輕聲道:“也不知是怎地,我這眼皮子跳個不停,心裡面總覺得不安寧?“可是因爲鄭王?屈突壽給屈突通倒了一杯水,在旁邊坐下。”是啊,秦王密令我除掉鄭王,我總覺得不太踏實。

你也知道,鄭王非比普通人,他不但是今上的侄兒,更是聞名天下的清流宗師。我如果殺了他,只怕日後也難以在朝中立足。可如果不殺他,秦王恐怕也不會與我善罷甘休。陛下雖已決心扶立太子,可我……屈突通很清楚自己目前的尷尬處境0

他作爲降臣,曾在李建成麾下做事。從關係上而言,當李建成督戰河東的時候,二人就已明確了主從的關係。可後來,隨着李世民崛起,屈突通又投靠了秦王府,或者說背叛了李建成……李建成此後曾數次想要拉攏他,卻都被屈突通用各種藉口拒絕掉了。李建成將來登上皇位,焉能容忍屈突通的存在?他甚至可能會放過李世民,也不可能輕易放過屈突通。

畢竟,屈突通是貳臣之中的貳臣。如果用李言慶那部《三國演義中的說法,他是三姓家奴,根本不值得信任。所以,屈突通表面風光,實際上別無退路。他當然清楚李世民想要幹什麼。問題是,他要不要追隨呢?

李世民成功還好,但如果他失敗了,那屈突通可就真的要面臨滅門之禍。到時候天下之大,怕也沒有他容身之處。可如果不追隨李世民,那又該如何是好?這種矛盾的心理,讓他心煩意亂。他有兩個兒子,次子如今不在洛陽,也只好找屈突壽傾訴一番心聲。屈突壽是個典型的書呆子!說實話,屈突通並不願意和他交談太多。

一方面是因爲和屈突壽說話很費力,另一方面則有一點當年在河東,箭射屈突壽的愧疚和尷尬。可現在,除了屈突壽,他又能和誰交流?屈突壽撓撓頭,突然道:“爹,你現在有別的路嗎?”這句話正說到了屈突壽的心坎上:是啊,我還有別的路嗎?”你這邊都安排好了嗎?”“父親放心,都安排妥當了……全部是爹當年的老部下,不會有什麼佴題。明天鄭王抵達,只要十進宮城,就可以動手,保證萬無一失……”“先別急着下手,如果鄭王聰明,到時候不作抵抗的話,就暫時請他住在西苑,儘量別見血。

鄭王畢竟是宗室,殺了他合鬧出很大的動靜。

先把他囚禁起來,到時候交給秦王處置……就算秦王不能成功,你我也能多少留有後路。”屈突壽想了想,點頭表示明白。”早些睡吧,這天……就快要亮了!”屈突通說完,起身邁步走出房間。

屈突壽送屈突通出門,父子兩人站在迴廊上,相視一眼後,從對方的眼睛裡,讀出了濃濃的憂慮。天曉得,這件事最終會是怎樣的結果?轟一一就在屈突通準備回屋的時候,突然從前院傳來一聲天崩地裂般的巨響。

在寂靜的夜色裡,巨響聲迴盪蒼穹,久久不息。站在迴廊上,可以看見從前院騰起的滾滾濃煙。不等屈突通反應過來,一陣喊殺聲自前院傳來。

屈突通父子臉色不由得一變,相視一眼過後,屈突壽轉身回屋,抄起一柄長刀就衝出來。

“爹,怎麼回事?”

“不清楚一一一一一一”

屈突通雖久經沙場,但畢竟是近七旬的年紀。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有些反應來,一下子竟呆愣住了。

前院的喊殺聲越來越近,不時傳來兵器磧撞的聲響。屈突通猛然直起腰,咬牙切齒道:“走,去看看是什麼人,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在我府上鬧事。”

說着話,他大步流星向前院行去,屈突壽緊緊跟在屈突通的身後。

“大人,不好了……

沒走出多遠,就見從夾道上跑出來十幾個親兵“大人,不知道是哪裡來的怎人,震塌了院牆,殺進府卜大人,前院已經抵擋不住,請大人速速撤走,否則恐怕就來不及了!”

“有多少賊人?”“不清楚,混亂中全都是白衣人,也弄不清究竟有多少賊人。”白衣賊?屈突通還真想不出,這會是何方神聖。既然前面已抵擋不住,想必自己過去,意義也不大。

屈突通連忙道:“從後門走……咱們立刻撤往宮城。賊勢雖大,可這裡畢竟是洛陽。竇將軍如今就駐守圓壁城,咱們立刻往應天命撤退!屈突壽和親兵們,都沒有什麼意見。護着屈突通狼狽撤退,從府邸的後門走出。

屈突通的住處,位於洛水河畔,從後門行出,沿着洛水行進,大約一炷香的功夫就可以抵達應天門外。而且,洛水沿岸還有巡邏的士卒,可以提供有效的支援。

只當屈突通順着河岸撤退的時候,立刻就覺察到了情況不妙。一路走下來,居然看不到一個巡邏的軍士。而他那尚書府鬧出那麼大的動靜,整個洛陽城卻是寂靜無聲。走出去大約幾百米,屈突通突然停下了腳步。”爹,怎麼不走了?”屈突壽疑惑的看着屈突通,有點不明白父親爲什麼會在這個時候,“把手裡的傢伙都丟掉吧!”“啊?”

別說是那些家兵,包括屈突壽在內,都沒想到屈突通會突然說出這麼一句話來。

屈突通並沒有解釋,而是環視四周,突然道:“鄭王千歲既然已經來了,何必再躲躲蕺茂?”“爹,你在說什麼呢?”屈突壽愕然驚叫。

只是話音未落,不遠處的疏林中驟然間燈火通明。

河岸一側,涌出無數素甲軍士,在火光的照映下,兩名身材魁梧的彪形大漢,牽着一匹馬,從格中走出。

馬上端坐一人,青衫幃偕,頷下生着短!,使得他在文弱之中,平添英武之氣。“屈突大將軍,別來無恙!”“李言慶!”屈突壽脫口喊道,眼中帶着不可思議的光芒。

他見過李言慶,當年李言慶在洛陽的時候,他也曾隨屈突通登門拜訪過。時隔多年,李言慶的相貌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嶺南的海風,使得他比當年看上去黑了一點,但看上去更見沉穩。可問題是,李言慶不是還在偃師嗎?怎麼突然間……

屈突通無奈的嘆了口氣,苦笑道:“千歲果然是算無遺策……想必竇大將軍已交出兵符了吧。”“呵呵,只有半闕,尚需屈突老大人協助則個!”洛陽兵馬的調動,需有虎符。

只是這虎符,一半在屈突通手中,一半在軍中。如果沒有完整的虎符,任何人無法調動兵馬。李言慶神態看上去輕鬆寫意,對眼前所發生的事情,好像全然沒有放在心上。“爹一一一一一一”

屈突通擺手示意屈突壽不要開口,慘然一笑道:“河洛唯有半緣君……千歲雖然久離洛陽,可這洛陽,卻依舊是心向千歲。鄭王,老夫願奉上虎符,但請鄭王能放過我兒,如何?”“這,自亢不可!”李言慶收起笑容,沉聲道:“老大人也莫要擔心,本王並無意害

這幾年,老大人對我河南王府也頗有照拂,按道理本王理應下馬道謝……只可惜,軍情緊急,請老大人交出虎符之後,安心在府中歇息。也許用不了多久,局勢就會平穩下來。”你交出虎符,我饒你性命。你不交出虎符,我會殺了你,然後照樣可以拿到虎符。

在這樣的情況下,屈突通已沒有了其他選擇。他嘆了口氣,從脖子上取下一根掛鏈。鏈子上掛着半枚虎符,他顫巍巍上前,雙手呈上。雄閥海上前接過虎符,轉身遞給了李言慶。李言慶則從懷中取出另外半枚虎符,沉聲喝道:“柳青,闞棱!“臣在!”“持此虎符,你二人立刻趕赴熊州。

命姚懿立刻動身,務必於明日正午之前,拿下潼關。一俟拿下潼關,命他即刻做出佯攻長安之態勢……”柳青和闐棱兩人,插手應命。早有軍士牽來馬匹,二人翻身上馬,揚鞭而去。洛水潺潺流淌,發出一聲聲嗚咽。

遠處,應天門上空飄揚的大盍旗緩緩落下,取而代之的,卻是代表着李言慶身份的墨麒麟大盍。那大盍上,掐金邊,走銀線寫着一個斗大的‘李,字。

夜風拂過,大盍旗獵獵作響,似乎是在向所有的洛陽人宣佈,昔日鵝公子,今日鄭王李言慶,已駕臨洛陽!

第96章 洛陽求救第廿章 割喉禮第4章 七學士(一)第87章 多事之秋第65章 此生不復鄭姓第卌七章 漁人下第卌一章 血戰觀音殿第51章 裴淑英的迷茫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九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五第95章 江淮第一悍匪第91章 蝴蝶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五第94章 麒麟館第66章 李道彥第卌章 隋末大拆遷中第16章 處江湖之遠下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五第82章 河南王(中)第廿四章 長孫召見第78章 言慶露心聲第卌五章 鳩殺第9章 江湖風波將起第69章 末日(二)第50章 前夜第1章 雨霖鈴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七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六第卌五章 屍山血海一第4章 所謂天朝上國(下)第廿三章 借糧第廿四章 三國演義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上)第15章 金堤關(一)第卅五章 分道揚鑣第86章 踏雪獅子驄第5章 魏徵的決斷(一)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下)第64章 胡馬第15章 一畝甘蔗林第51章 命題:釋道(下)第6章 刀筆之下斷生死第廿九章 大難臨頭上第廿五章 拜師下第3章 海門鎮(一)第69章 末日(六)第51章 喜盈門(七)第卅六章 瓦崗興李當王五第廿三章 裴娘子第廿一章 武德三年的餘韻第卅一章 竇文蔚第廿三章 懦懦竇奉節下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九第12章 長安一夜(二)第16章 金堤關(二)第廿九章 大難臨頭上第19章 冼夫人第2章 開皇十八年(上)第73章 三槍第14章 徐世績的缺點(下)第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第88章 孤教得你否?第卅六章 釜底抽薪上第64章 胡馬第57章 東都(五)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七第67章 竇夫人求醫第7章 魏徵的決斷(三)第卅六章 釜底抽薪下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四第7章 魏徵的決斷(三)第75章 河東第55章 約定第卅章 唐猊玉帶第50章 真邪?假邪?第94章 麒麟館第廿五章 各取所需第廿四章 童環第卅六章 釜底抽薪下第廿一章 李先生上第83章 真兇第50章 屍山血海(六)第廿五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10章 流言第53章 屍山血海(完)第廿七章 處處商機第卌一章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第69章 末日(二)第卌三章 女兒心思第10章 釜底抽薪第卌一章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第卌四章 最後一課中第卅三章 瓦崗興李當王二第10章 僚亂(三)第6章 七學士(三)第68章 願來世不生帝王家(下)第86章 踏雪獅子驄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五)第66章 蹊蹺第8章 鞏縣第一豪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