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海門鎮(二)

二月時,春暖花開。

粵西地區連綿不斷的細雨,更增添了幾分南方獨有的柔美之氣。

海門鎮,位於交趾以東,也就是今天越南的海防市。坐落在紅河三角洲之上,左有塗山,右有下龍灣,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屏障。如果把整個交州形容成一座房子的話,海門鎮就是這座房子的玄關所在。自開皇年間,就開始出現漁港村落,成爲一處與海外接軌的重要場所。

武德四年,李言慶正式收取交州。

第二年,他便從邕州把安南都督府遷至交趾,正式確立了他在粵西嶺南地區的主導地位。

不過在當時,這種主導,只是名義上的主導。

羅竇的黑俚在粵西地區頗有勢力,李言慶也不想和羅竇發生衝突,於是主動退讓,撤出邕州和欽州,轉而把都督府設立在交趾,也是向羅竇表明,他無意去觸動黑俚人的利益。

其實,這看似是怯懦的退讓,卻把黑俚的發展,侷限在兩州之地。

特別是在房玄齡出任洪州總管之後,其勢力範圍以毗鄰嶺南,可以有效的對黑俚人形成壓力。羅竇雖然佔據了兩州之地,卻難以獲得更大的發展。畢竟,粵西以西的雲貴,黑俚人無法控制。當地的俚僚雖與黑俚人有聯繫,但絕不會允許羅竇擅自撈過界……而粵西以東的馮盎,更是一個黑俚人不敢去招惹的龐然大物。

馮家的力量原本就大過黑俚,如今歸附李唐,馮盎更被封爲和州總管,兼領八州刺史。乍聽之下,羅竇那個‘俚王’的名頭遠勝於馮盎。可問題是,他這個俚王不過是兩州的俚王,除了粵西的俚人,誰會承認?哪怕是在粵西,也不是所有俚人對羅竇信服。

反觀馮盎雖不是俚王,但在粵東,卻猶如俚王。

最重要的是,他那八州刺史的頭銜,是朝廷正式敕封。從官方來說,馮盎無疑更正式一些,遠不是羅竇那種全無半點實權的俚王可以相提並論。哪怕朝廷承認羅竇是俚王,也沒有給他任何足夠的好處。這在開始,或許還顯現不出來……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馮盎對粵西的蠶食開始加大,羅竇從最初的佔盡上風,漸漸的有些抵擋不住,處於下風。

武德五年末,當嶺南局勢基本上已經穩定下來後,所有人的目光就集中在了雲貴地區的僚子部之戰上面。當時,中原局勢也很複雜,可是對身處於嶺南的人們來說,僚子部的戰爭,無疑更吸引人一些。原因非常簡單,因爲僚子部之戰,幾乎是一個全新的作戰模式。

一羣沒有任何身份的士兵,不需要任何的名義,只爲金錢而戰……這與華夏曆史上所尊崇的‘師出有名’,可謂是大相徑庭。馮盎也好,羅竇也罷,他們不再是以主帥的身份而出現,而是作爲龍騎兵的合作者,一旁安靜的觀戰。

這對於馮盎等人而言,卻是一個全新的盈利模式。至於最後攻佔僚子部後所掠奪的財富,有半數以上將歸於馮盎羅竇所有。餘者,歸於俚人戰士。

在第一次僚子部之戰中,羅竇派出八千白俚,馮盎派出三千俚兵。

結果是大勝而回,造成了半數俚兵藉機買回自由之身,而馮盎和羅竇等人,收益頗豐。

隨後,李言慶下令發動對僚子部的全面攻勢。

羅竇一下子集結了兩萬餘人,供李言慶調遣;馮盎也從海島上調出近萬人俚兵,征伐僚子。

於是乎,李言慶的手中一下子就多出三萬兵馬。

這三萬人隨着白衣彌勒的隨軍彌勒加入,開始被洗腦。

昔曰所接受的種種觀念,終究比不得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划算。

武德六年,李言慶受真臘國國主邀請,龍騎兵再次出征,羅竇麾下的黑俚部衆,也開始要求加入僱傭兵的行列。李言慶在不斷分割羅竇勢力的同時,又請房玄齡加大對嶺南地區的漢人遷徙。爲此,李言慶更給出了許多優惠條件,諸如土地的贈與,稅賦的減免等等……同年,李言慶下令在海門鎮修建海門港,開始對外加強聯絡……陸地的盡頭,是海洋!

佔居了海洋,纔算是掌握了未來!

只不過,李言慶的這種大航海思想,能夠理解的人並不多。別說是嶺南這窮鄉僻壤了,即便是在中原,恐怕除了徐世績、長孫無忌這兩個和他從小一起的夥伴能夠理解之外,甚至連薛收杜如晦,也無法接受。

好在李言慶手中還有一個麒麟館,他有足夠的時間,向人們灌輸他的思想。

這一輩兒也許不太可能了……但下一輩兒,下下一輩兒,隨着時間推移,一定會有人,會有更多的人理解他。當然,這些想法只存在於他的腦袋裡,除了朵朵之外,連長孫無垢和裴翠雲,也不知道。

這並不是李言慶對長孫無垢和裴翠雲疏遠,只是因爲朵朵和他在一起的時間最長。兩個人可以說是從小就在一起,雖則後來分開了一段時間,但要說受影響最大的人,那肯定還是宇文朵。從小聽李言慶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雖然嘴巴上不說什麼,可心裡面卻始終把李言慶當作最博學的人。李言慶講的很多東西,也許無垢和裴翠雲不懂,但朵朵一定明白。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心有靈犀!

總之,李言慶營建海門港,對整個粵西,乃至於嶺南的影響,極爲巨大。

許多在龍騎軍中獲得了自由身的俚人,紛紛前往交州置業,於是爲交州帶來了大量的人口。

這些人,是在李言慶身上獲得了實在的好處。

所以在對待李言慶的問題上,自然堅定無比……隨着交州人口漸漸增加,海門鎮港口也漸漸完善,一個巨大的海港貿易中心,在交州悄然崛起。

當然,此時的海門鎮海洋貿易的對象,還集中在南洋地區。

李言慶在武德六年末,秘密派遣柳青爲使者,率領一支船隊,和剛在婆羅洲站穩腳跟的蕭隋朝廷取得聯繫,並且建立起一支秘密的貿易網絡。李言慶通過海門鎮港口,將蕭隋急需的物資運送過去;同時,蕭隋也通過海門鎮港口,將大批南洋特產,輸送至交州。

一個巨大的利益集團,就這樣在不經意間建立起來。

武德七年,隨着交州進一步發展,李言慶終於決定,把位於粵西地區的最後一根釘子拔出。

就在楊文幹之亂髮生的時候,言慶誘殺羅竇,徹底統一粵西。

而房玄齡也在這時候加大了向粵西地區的人口輸送,使得粵西逐漸成爲一個真正的俚漢混居之所。

李言慶在南方的主導地位,逐漸開始明朗化。

荊州都督李道玄,洪州都督房玄齡,以及新任戎州(以及雲貴地區)大都督,自成都前來赴任的竇軌,形成了一個雄踞江右岷蜀的龐大利益集團。李言慶的目光,也隨之轉向了長安……————————————————————————————“王爺,朝廷這個時候派人過來,究竟是什麼意思?”

海門鎮港口,一艘豪華的海船,緩緩駛入。

擁擠在海港外,等候入港的船隻,看到海船甲板上插着的那面黑麒麟大纛,立刻讓出通路。

黑麒麟,是安南都督府獨有的標誌。

它不僅僅代表着安南都督府,更代表着河南王李言慶。

自從李言慶誅殺了羅竇後,粵西俚漢盡數臣服在安南都督府的治下。與當初人們只知俚王俚帥都老,而不知朝廷的情況相比,如今的粵西地區,俚漢融合的大趨勢,已經無可阻擋。

李言慶非常謹慎的控制着自己的。

他沒有去侵吞馮家的勢力範圍,而是不斷的向西,向南擴展土地。

真臘國,雖然在表面上屬於讀力的屬國,可實際上,整個真臘國的官員,都是李言慶一手安排。

甚至連真臘國主,也表示願意歸化。

李言慶一面繼續保留着真臘國的名號,但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的掩飾,以免被朝廷覺察。

從艙中步出,李言慶深深吸一口帶着腥味的海風。

“還能是什麼意思?”他冷笑一聲道:“無他,不過是爲尋求平衡而已……其實陛下對我始終存着幾分顧忌。他一方面是希望我回轉長安,爲太子撐住門面;另一方面又害怕我做大,不敢將我調回去。此次中書省、尚書省兩大要員一起來嶺南,名爲撫慰,實則是想要探聽我的虛實而已。”

魚排軍輕輕點頭,表示已經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寧長真滅亡後,魚排軍被封爲欽州刺史,漸漸從軍中剝離出來。

他的姓子,本就不適合在軍中效力,爲一方刺史,倒也不算太差。如果沒有魚排軍在欽州和羅竇虛以爲蛇,李言慶想要順利架空羅竇,將黑俚三十六洞都老剝離出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羅竇死後,魚排軍就成了李言慶身邊的長史。他畢竟是魚俱羅的兒子,這從小培養出來的軍事素養,如果不善加利用,也着實有些可惜……他爲主帥,不合格;但卻是一個合格的參謀。李言慶掌控粵西,置安南都督府,所轄百餘州縣,涵蓋了軍政兩大體系。

魚排軍作爲都督府長史,既可以爲李言慶出謀劃策,也能夠在政務上拾遺補缺,頗爲合適。

武德七年初,房玄齡將長子房遺直送到交州,名義上是說要讓房遺直在都督府中歷練,實際上已旗幟鮮明的表明了立場,歸附於李言慶的帳下。事實上,房玄齡歸附李言慶,是早晚的事情。他身上有太多的李言慶痕跡,勿論是早年的那一首《石灰吟》,還是後來治理管城,和李言慶的聯繫,可算得上是沒有斷絕過。如今,他麾下轄六州之地,幾爲一方諸侯……就連李淵想要動他,都不得不謹慎小心,以免刺激到房喬。

再加上謝映登,蘇定方環繞在洪州之畔,也使得房玄齡除了歸附李言慶之外,別無選擇。

試想,房玄齡這麼大的勢力和能力,誰敢用他?

也許除了李言慶之外,再沒有旁人……“王叔,您的意思是說,咱們可以回長安了嗎?”

房遺直跟隨在李言慶的身邊,輕聲詢問。

“是啊,也許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要返回長安了……”

海船在碼頭上停泊靠岸,一隊素甲軍士,呼啦啦出現在碼頭上,列開陣勢,肅穆沉靜。

李言慶帶着魚排軍房遺直等人走下海船,和前來迎接自己的李端拱了拱手。

“王爺,洛陽密報。”

李端急匆匆走上前來,將一個封着火漆的信筒遞給李言慶。

那信筒上,有一個獨特的麒麟標誌。上面塗抹銀漆,足以表明這發信之人的身份。麒麟臺自李言慶赴任嶺南後,就徹底的沉了下去。甚至包括洛陽的河南王府中人,都不知道這麼一個存在。銀色麒麟火漆,是柴孝和獨有的標誌,同時也說明了這封書信的重要姓。

李言慶接過信筒,並沒有急於拆看。

“家裡的情況怎樣?”

“一切正常,高老大人曾派人來過一次,說是邀請王爺主持開荒祭奠……王爺當時正好出海,所以就有朵王妃出面主持……老大人還說,要王爺回來後速速前往,有要事商議。”

高老大人,就是長孫無忌的舅舅,前交趾郡司馬,現任交州刺史的高儉高士廉。

勿論從前高士廉對李言慶有什麼看法,如今卻已經是實實在在的一家人。加上這兩年高夫人時常書信來往,也使得高儉對李言慶,變得親熱許多。本來,李言慶準備讓高士廉出任交州總管,兼任刺史一職。可高士廉說自己不通軍務,加之安南都督府就設立交趾,無需再設立交州總管,只擔當了刺史一職。其子高履行,如今是欽州司馬……這幾年來,李言慶一方面大力推行商業活動,另一方面也沒有忽視農業。

交州雨水豐沛,也適合耕種。於是李言慶下令開墾荒地,並由官府負責耕牛農具。每開墾十畝荒地,官府得四成公田,而百姓得六畝永業田。許多藏匿於深山之中的俚僚,對此興趣極大。兩年時間裡,交州共開發出數十萬畝的荒地,逐漸從依靠援助,而自給自足。

武德七年初,李言慶再次頒發開荒令。

將賦稅轉化爲錢帛,而後進一步推動商業,使得交州逐漸成爲比遠勝於番禺的商業城市。

當然了,這其中也少不了一些強硬而鐵血的手段。

爲增加交州人口,李言慶命龍騎軍出征天竺,掠奪天竺人口,販賣至交州爲奴隸。

如果不是交通不方便,李言慶甚至想要前往非洲、歐洲掠奪人口……既然當年歐洲人可以販賣人口,那今曰他李言慶,爲何就做不得這種事情?

高士廉這麼匆忙派人過來,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情商議。

李言慶想了想,“李長史,咱們立刻啓程,返回交趾。”

李端已經準備好了車仗,李言慶在衆人的簇擁下,登上輦車。

在輦車裡,他打開了信筒,一目十行的閱讀柴孝和的來信,臉上不知不覺,浮現出一抹凝重。

竟然會有這種事情?

如果不是柴孝和送來書信,李言慶幾乎猜想不到這樣的結果。

歷史,早已經變得面目全非……原以爲這太子之爭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的遊戲,卻沒有想到,居然多出了一個人!

也真幸虧了自己當初多了一份小心……想到這裡,李言慶禁不住笑了。

這個遊戲似乎變得越來越有意思,只是不知道,這最後的勝家,又會是哪一個呢?

(未完待續)

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八)第71章 花郎隱者第5章 父子情(下)第51章 屍山血海(七)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三第11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卌四章 王白牛上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五第10章 唯別而已矣第4章 所謂天朝上國(下)第81章 鄴城之戰第57章 東都(六)第卌一章 一千貫下第69章 獅虎兒第10章 法主風雨上瓦崗第卅二章 瓦崗興李當王一第69章 決裂第18章 別惹我!第18章 八仙歌第82章 罵死虞柔第廿九章 回滎陽一第57章 東都(二)第廿二章 都棱鎮五第8章 殺人了(上)第廿七章 處處商機第10章 釜底抽薪第62章 房彥謙的決斷!第9章 無間道第57章 東都(一)第卌四章 最後一課中第51章 喜盈門(四)第9章 僚亂(二)第5章 王府門外的偶遇第卌三章 女兒心思第14章 徐世績的缺點(下)第83章 公子威武第12章 麻煩來了(下)第82章 河南王(下)第卅九章 新羅四第82章 河南王(中)第10章 流言第61章 武邑故人第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下第13章 詠鵝(下)第卌四章 王白牛下第廿二章 緣由第82章 罵死虞柔第64章 胡馬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六)第廿六章 長孫有女初成長第卅九章 石灰吟下第7章 哈士奇(下)第13章 突厥十不戰第90章 伊人遠去第卌八章 屍山血海四第62章 房彥謙的決斷!第2章 開皇十八年(上)第51章 喜盈門(三)第9章 種子(上)第51章 喜盈門(八)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上第廿八章 滎陽攻略第一彈上第96章 洛陽求救第69章 末日(六)第廿章 欺人太甚第65章 一字並肩王第1章 且聽下回分解(下)第13章 新官上任之第一把火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八第19章 安南都督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三第1章 且聽下回分解(下)第廿五章 拜師下第69章 獅虎兒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中第90章 這只是開始第74章 籌謀第89章 未來的路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二第廿五章 招攬第卅九章 魏徵初露崢嶸第廿九章 大難臨頭上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三第69章 末日(四)第64章 李神通(一)第廿五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5章 徐世績的選擇(下)第廿八章 滎陽攻略第一彈下第廿七章 處處商機第76章 危機第55章 孝文之殤第卅八章 瓦崗興李當王完第84章 洛陽城下第57章 東都(七)第50章 被姑姑痛恨的男人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三第卅六章 釜底抽薪上第94章 麒麟館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