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六章 昔日袍澤週末

鄭言慶拜李基爲師的事情,並沒有傳揚開來。

按照鄭世安的想法,怎麼也要弄個拜師禮,可李基卻拒絕了。只是簡單的辦了個儀式,而且只在學舍裡面,參與者不過鄭世安和竇奉節兩人。祭拜天地,祭拜聖賢,奉一杯酒水,磕幾個響頭,草草的結束了儀式。

用李基的原話解釋:都是無名之輩,若大事操辦,徒增笑話。

鄭世安深以爲然,但言慶卻認爲這裡面別有蹊蹺。事後想了想,感覺他拜師之前,李基說的那些話,並非單純的試探。難道說,李基不願大操辦,是別有原因?

不過,既然已經拜師,鄭言慶就把這心思放到一遍,靜心隨李基學習。

李基沒有因爲鄭言慶成了他的弟子,就網開一面。相反,在日常的授業中,他要求更加嚴格。並且在解讀三國志之餘,李基開始傳授言慶其他的學識。不再是簡單的拘泥於五蒼和千字文。四書五經之類,李基認爲現在教授,爲時尚早。

但言慶明顯已過了蒙學的程度,於是他參雜着開始教授以一些其他的學識。

例如孝、樂,以及一些簡單的禮法。

其中,言慶最感興趣的莫過於李基私下傳授的‘射禮’。

射者,進退周環必中禮。射禮體現的是中華傳統文明中最爲重要的一環:立德正己,禮樂相和。所謂心正、體直,持弓矢審固,然後可以言中。古人以此判斷一個人的德行。

李基對射禮極爲看重,而且還出重金,給言慶買了一張好弓。

他把弓交給鄭言慶的時候,神情莊重,“言慶,射者,人之道也。射求正諸己,己正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①。你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嗎?”

“學生不懂。”

李基說:“學射必須先審視自身,而後求射。射的不準,不要藉口其他,先審視自己的問題。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學射,就如同做學問,需時常審視自身。

孔子說: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言慶,爲師望你牢記此話,日日自省,纔能有所精進。切不可因有所得,而志得意滿。”

鄭言慶,躬身受教。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

轉眼間,學舍休學。

李基也給鄭言慶放了兩天假,讓他不用來學舍聽講。在他看來,言慶還是個小孩子,整天呆在學舍裡聽講,而無適當的放鬆,反而沒有好處。古人講鬆弛有度,對教育同樣如此。

鄭言慶也樂得休息兩天,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在家裡完成了火燒長社的劇情之後,與鄭世安一起,進洛陽城,去天津橋探訪當年的老軍。

天津橋街市,長大約有百米。

主要是以經營鐵器爲主,有幾十家商鋪。

昔日戰事頻繁,打造兵器者衆多。而今經過開皇之治以後,民衆思安,打造兵器的人也就越來越少。朝廷配發的兵器,自有專門的渠道。而街坊中的鐵鋪,只能依靠打造和修繕農具爲生。若只有一兩家,那生意倒也興隆。可幾十家商鋪,手藝相當,就使得這生意變得有些蕭條。鄭世安帶着鄭言慶,一路與人打招呼。

在街市的盡頭,他停下了腳步。

一家鐵鋪門頭上,掛着一面幌子,上書一個很大的‘雄’字。

鄭言慶知道,這年頭的人們,大都喜歡用自家的姓氏作爲店鋪的名號。幌子上寫着‘雄’,莫非這家鐵鋪的主人,姓‘雄’嗎?這還真是一個不太常見的姓氏啊。

“雄大錘!”鄭世安在鐵鋪門外大喊一聲,“雄大錘在不在?”

“誰啊!”

鐵鋪裡傳來一聲巨雷般的聲音,震得人耳朵根子嗡嗡直響。門簾一挑,從後屋走出來一個壯漢,年紀大約在三四十的模樣,生的虎背熊腰,體型巨碩。面色黑紫,顯然是長時間在爐火旁燻烤所致。一臉鋼針似的鬍鬚,豹頭環眼,令人望之生畏。

鄭言慶呼的出了一口氣,輕聲道:“爺爺,好一個壯漢。”

鄭世安笑了笑,邁步走進鐵鋪,對那巨漢說道:“雄娃子,一晃眼你長的比你爹當初還高啊。”

щщщ☢ ttκā n☢ ¢o

巨漢看見鄭世安,先是顯得有些陌生,但旋即露出笑容。

“鄭大叔,你是鄭大叔……我記得你,你是鄭大叔。”

他說着話,噔噔噔跑向了鄭世安,手裡還拎着一柄大鐵錘,讓人看着是心驚膽戰。

“站住站住!”

鄭世安顯然也有些害怕,連忙擺手制止,“你這傢伙長成這模樣,快把鐵錘放下來。毛手毛腳的,我這把老骨頭,可經不起你這樣親熱……你爹呢,他在不在?”

巨漢呵呵笑着,停住了腳步。

“我爹,在呢……正在後面喝酒呢。”

“帶我進去。”鄭世安笑呵呵的走過去,舉手在巨漢胸口捶了一下,“好傢伙,這一身硬肉,可是比你爹當年還厲害。老傢伙還好嗎?如今還能一餐斗食,飲酒一甕否。”

“呵呵,我爹他好的呢。”

巨漢在前面帶路,鄭世安低聲對言慶說:“雄大錘是當年大都督麾下的猛虎侍從。

想當年,大都督起兵,雄大錘一家八口一起上陣。等回來洛陽的時候,就只剩下他一個人了。這傢伙和我關係不錯,但性子憨直了一點,脾氣很暴躁。之前老軍阻攔大都督,誰都不敢和他說,就怕他一怒之下,做出過激的事情。不過人是個好人,他那些兄弟的孩子,都是他一手養大的……雄娃子名叫雄威,其實是他的侄子。上一次我見到他的時候,還是個大小子,可沒想到一眨眼,就這麼大了。”

“爺爺,雄這個姓,好怪啊。”

“是,雄大錘也不是洛陽人,祖籍鞏縣。小時候隨他爹逃荒,就流落到了洛陽。”

鄭言慶點點頭,跟着鄭世安,走進了後院。

後院裡,有六七個後生正叮叮噹噹的打鐵,有的是打爬犁,有的則是在打鏟子。

而正對着店鋪後門的大堂裡,一個鬚髮灰白的老人,正坐在案前飲酒。

乍看老人,年紀似乎比鄭世安大很多。

滿臉歲月留下的溝壑,面膛紅紫。由於後院鐵爐的爐火熊熊,所以有點熱。老人赤裸着上身,遠遠的可看見那身上一道道可怖的傷口。鄭言慶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雄大錘!”

鄭世安大吼一聲,飲酒的老人手一抖,擡頭看過來,呼的站起身,露出驚喜之色。

“鄭大鼻子?”

鄭世安正邁步上前,被雄大錘這一吼,腳下一個趔趄。

他鼻子比較大,鄭大鼻子還是早年間,他隨鄭大士在軍中,猛虎侍從們對他的暱稱。一轉眼過去了幾十年,鄭世安都快要忘記這個綽號了。卻沒想到,被雄大錘給說了出來。

要知道,他身邊可還跟着個言慶呢!

“雄大錘,休要胡說八道,你這老東西,居然還健在?”

“哈哈哈哈,你都沒死,我更不會。”

兩個老人在大堂裡照面,相視片刻後,突然上前擁在了一起。雄大錘的個頭,沒有雄威那樣高大,可比之常人,依舊很驚人。言慶覺得,這傢伙若是在後世,憑他這塊頭和體格,比那個NBA裡的大鯊魚還要驚人。

昔日戰場上的同僚,一別多年,重又相聚。

鄭世安好不容易穩定住了心神,招手示意鄭言慶過來,“言慶,來見過你雄大爺。”

“言慶見過雄爺爺!”

雄大錘一怔,輕聲道:“大鼻子,這是你的孫兒?”

“抱來的……呵呵,比親生的還要親呢。”

雄大錘恍然大悟,伸出手拍了拍鄭言慶的肩膀。好傢伙,這老頭子的手,簡直比鐵塊還要硬,真不愧叫雄大錘啊。言慶強撐着,纔算承受住了雄大錘的手勁兒。

卻不知,雄大錘暗自點頭。

“大鼻子,你這孫兒可比你強多了。”

鄭世安嘿嘿一笑,在桌案旁坐下來,一臉得意的表情。言慶恭敬的坐在他身後,落後了一個身子。哪知道,雄大錘卻不高興了,“鄭小子,坐那麼遠,看不起我老頭子?”

“你這傢伙,休要呱噪,言慶這是守禮。”

“守個鳥禮……在我這裡,沒那麼多的規矩。就好像當年在大都督麾下一樣,隨意,隨意好了。”

“不和你廢話!”鄭世安哼了一聲,然後問道:“大錘,這兩年過的可好?”

“好個鳥。”

雄大錘張口罵道:“整天呆在這鳥地方,快要憋死我了。你說,這天下怎麼就不打了呢?前些年還打打殺殺,我這生意也過得去。現在不打了,就只剩下喝酒吃飯。”

鄭言慶插不上話,於是向四處張望。

突然,他目光一凝。

就見在大堂門口,蹲着一個半大小子,頭髮亂糟糟的,光着膀子,手裡捧着一個大海灣,正狼吞虎嚥。

“那是我的侄孫。”

雄大錘說話時,發現鄭言慶在看吃飯的小子,不由得嘆了口氣,沉聲道:“他是老六的孫子。老六在黎陽戰死……他家的閨女懷了野種,生下他以後就死了。這娃兒命硬,居然活了過來。只是腦袋瓜子不好使,可這食腸寬大,比雄威還能吃。

不管怎麼說,都是雄家的娃兒,我就讓他留了下來。

以前生意好的時候,還沒什麼。如今娃兒這年紀越來越大,飯量也越發驚人。我也不知道,能撐到什麼時候……大鼻子,你要是有什麼好門道,也關照一下老兄弟啊。”

鄭世安苦笑一聲,“我倒是想,可如今,我也是自身難保啊。”

“怎麼說?”

鄭世安於是把他目前的狀況說了一遍,最後道:“大錘,我今天來就是想看看,老兄弟們過的怎麼樣。要是有什麼苦處,就跟我說,趁我現在還能幫得上你們。

大老爺在,一切都還好說。大老爺不在了……

唉,大老爺關照了我一輩子,我實在是不想因這件事,再惹大老爺心煩。這樣吧,大錘子,我寫封信給大老爺,把這裡的事情詳細說明。實在不行,你去滎陽?”

“我不去!”

雄大錘拉下了臉,“老子還沒有淪落到,靠着別人施捨爲生。不過大鼻子,大公子這個人不地道,讓一個娘們兒當家作主,真是丟盡了大都督的臉面。我想過了,如果真混不下去,我就帶着孩子們會老家去。實在要不行,我們就去太原。”

太原隸屬幷州,時常有突厥寇邊。

看起來,雄大錘也聽到了一些消息,想去太原討生活。想想也是,在太原的話,想必打鐵這行當,還是可以生存的。

但鄭世安卻攔住了雄大錘。

“大錘子,聽我哥哥我一句話,別去太原。”

“怎麼?”

“那地方不消停,去那裡也許能討得生活,但弄不好,就會丟了性命。”

是啊,太原可是漢王楊諒的治下……

鄭世安沒有辦法說明白,只好隱晦的阻止雄大錘。他想了想,“大錘子,你先彆着急,要是手頭不方便的話,就跟老哥哥說。趁老哥哥還在洛陽,幫你想想法子。

如果我想不出法子的話,你再做決定,我不攔你。”

“既然大鼻子你這麼說了,那我聽你的。”

這時候,鄭言慶走到了大小子的跟前。小大小子半蹲着,個頭卻和言慶站着差不多高。一身的腱子肉,看得出力量很是驚人。他也不理睬言慶,悶頭狼吞虎嚥。

“喂,你叫什麼名字?”鄭言慶突然問道。

大小子擡起頭,看了一眼言慶,甕聲甕氣的說:“你是誰,我爲什麼要告訴你?”

“大個子,我叫鄭言慶。”

“唔,我叫雄大海。”

大小子憨聲回答,然後低下頭繼續吃飯,完全無視言慶伸出來的手。

雄大錘接口道:“娃兒別往心裡去,大黑子不管對誰都是這樣子,你莫要和他一般見識。”————————————————————

週末加更,懇請支持!

第52章 屍山血海(八)第11章 武德年間的官二代第81章 鄴城之戰(二)第15章 且行且珍重第89章 未來的路第75章 河東第54章 天下大勢第卅二章 回滎陽四第88章 孤教得你否?第57章 東都(五)第17章 長命鎖第81章 鄴城之戰(五)第廿一章 李先生上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第卅章 天下棋局一第81章 鄴城之戰(二)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一)第72章 言虎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七第8章 殺人了(上)第64章 胡馬第7章 哈士奇(上)第10章 釜底抽薪第卅九章 石灰吟上第17章 長孫大人第58章 迴歸第16章 居江湖之遠上第卌二章 新羅七第14章 不簡單的柴孝和第卌章 機關算盡下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中第78章 言慶露心聲第62章 殤逝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第14章 徐世績的缺點(下)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下第卅二章 風暴之端倪下第93章 夜談第廿五章 招攬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1第卅二章 平壤一夜五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中第廿章 欺人太甚第卌一章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第11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廿七章 他是秦瓊第8章 鞏縣第一豪門第廿五章 各取所需第82章 河南王(中)第卌七章 我本一俗物下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一)第93章 夜談第18章 決戰玄武門(五)第廿七章 他是秦瓊第81章 鄴城之戰(三)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四第廿二章 都棱鎮六第卅七章 瓦崗興李當王六第10章 法主風雨上瓦崗第52章 何爲盛世?第12章 麻煩來了(上)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九第1章 且聽下回分解(上)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三第9章 種子(上)第廿一章 衝突第8章 殺人了(下)第廿九章 大難臨頭下第16章 崔道林(中)第72章 言虎第70章 林中 刺殺第64章 胡馬第卅九章 魏徵初露崢嶸第廿七章 他是秦瓊第50章 屍山血海(六)第廿八章 平壤一夜一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一第85章 各懷心機第卌九章 白龍馬第69章 末日(五)第51章 喜盈門(五)第55章 交易第51章 喜盈門(五)第卅六章 新羅一第9章 無間道第11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四)第51章 裴淑英的迷茫第90章 這只是開始第卅二章 風暴之端倪上第80章 兩駙馬第廿八章 安遠堂告急第12章 麻煩來了(上)第88章 皇泰主第13章 一匹馬引發的……第卅八章 古廟逢貴客第15章 且行且珍重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三)第90章 伊人遠去第廿一章 武德三年的餘韻